
时长:
41分钟
播放:
1,729
发布:
1周前
主播...
简介...
这其实是一期压了近三个月箱底的播客。
今年五月底,我因为签证到期从阿曼流窜约旦飞签,得以在约旦待了五天。相比于迪拜(阿联酋)、沙特、埃及、伊拉克,约旦在中文互联网的存在感很低,它比较有辨识度的记忆点无非是死海和佩特拉古城(夺宝奇兵取景地),以及一个经常在新闻中提到的名词——约旦河西岸。
原本我把这期播客的标题定作“约旦五日:房间里的巴勒斯坦”。因为但凡你到了约旦,都能感觉到巴勒斯坦问题的阴影在这个国家无处不在的存在——从旅游纪念品商店卖的巴勒斯坦地图,到佩特拉野导游以”山顶上能看到巴勒斯坦“为卖点,再到与一个普通出租车司机对话中他展现出的对以色列明显的恨意(所以我把标题改成了现在这个)。
作为中东唯二与以色列签订了和平协议的国家之一,约旦不方便在明面上过于反以,但街头巷尾,巴勒斯坦犹如房间里的大象,讳莫如深,但无处不在。
摘要:
1.约旦是“有四季的中东国家”,气候非常凉爽。 从44度的阿联酋沙迦落地到25度的安曼,温差近20度。因为海拔略高(800米)、靠近地中海,安曼比海湾国家和埃及都要凉快,城市绿化也更多,地势高低起伏,有点像山城重庆。
2.当地人比海湾国家更世俗化,也更外向。 街上几乎看不到穿阿拉伯长袍的男性,不戴头巾的女性也很多。年轻人会开着SUV放很响的摇滚乐,对拍照很热情。街边有很多开放式的酒铺,买啤酒像买可乐一样方便,不需要出示任何证件。
3.约旦人均GDP和越南差不多(约4500美金),但物价非常高。 一顿国菜Mansaf(水煮羊肉配米饭和酸奶酱)要100块人民币。对于月收入可能只有三四千人民币的本地人来说,生活成本不低。不过,国菜Mansaf里的羊肉很好吃,有股奶香味。 上一次吃到这种味道的羊肉还是在新疆伊犁,但做法不同。
5.去的时候正赶上约旦独立日,全城的车上都插着国旗,在街上穿行并疯狂按喇叭,路边的行人会跟着欢呼,还有人会从天窗探出身子挥舞国旗。
6.巴勒斯坦问题的印记无处不在。在水烟店,当地人会自我介绍是“住在约旦的巴勒斯坦人”;去死海,出租车司机会纠正你“对面不是以色列,是巴勒斯坦”;纪念品店里卖的地图冰箱贴,区域划分也是按照1948年之前的巴勒斯坦版图。
7.约旦国家博物馆的叙事很有趣,刻意回避了20世纪的现代史。 历史展厅从史前讲到伊斯兰时代就戛然而止,完全不提殖民时代和巴以冲突。询问馆员“哪里可以看到约旦现代史?”,对方的回答是“你可以去街上看看我们的高楼大厦和现代人的装束,就知道现代的约旦是什么样子了”。
8.巴勒斯坦问题实实在在地影响着全球。 去年东南亚一个智库的民调显示,在马来西亚和印尼,如果中美发生冲突,支持中国的民众比例从前一年的50%开飙升到70%,主要原因就是中国支持巴勒斯坦,这赢得了穆斯林国家民众的好感。
往返约旦的飞机上我读完了现代中东史,把复杂的巴勒斯坦问题凝结成了几段话,供大家参考。
附:巴以问题的前世今生
巴勒斯坦这块地在一战前属于奥斯曼土耳其。一战期间,英国人做了矛盾的承诺:一方面通过《贝尔福宣言》承诺战后为犹太人建立家园(以色列);另一方面,为了争取阿拉伯人支持,又承诺在同一地区为他们建立一个阿拉伯人国家。一战后,英国无法兑现,就把这里变成了国际托管地,通过“端水”维持了二十几年的平衡。
二战后英国撤军,根据撤离前的协议,巴勒斯坦大部分土地应归巴勒斯坦人。但在英国撤离前夕,当地的犹太武装组织通过制造恐怖袭击,比如屠杀村庄,把很多巴勒斯坦人吓跑了,然后趁机占领了远超协议范围的土地。
英国撤走后,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周边阿拉伯国家虽然联合进攻以色列,但他们自己也是刚独立不久,军队不行,武器不行,还各怀鬼胎,互不团结。而以色列人装备精良,复国意愿强烈,所以阿拉伯国家没打赢。约旦在其中扮演了特殊的角色,它有自己的小心思,想趁机占领本该划给巴勒斯坦的约旦河西岸。战后,它确实也成功占领了。
从1948年到1967年,约旦河西岸属于约旦。但在1967年的六日战争中,约旦又站错了队,输给了以色列,从而失去了约旦河西岸。
为什么难以解决?
到了今天,巴勒斯坦问题的复杂性主要在于四点。
第一,土地归属问题。这块地到底是给犹太人还是阿拉伯人?是两国并存,还是彻底抹掉一方?像哈马斯这种激进组织,不承认以色列的存在,诉求不可能实现,导致问题没完没了。
第二,阿拉伯国家之间不团结。讲起来都是阿拉伯人,应该互相帮助,但背地里各有各的国家利益和算盘。比如约旦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就为了自己的利益磨洋工。
第三,巴勒斯坦人没有祖国,解放组织流窜中东各地,与当地政府时常发生冲突。比如他们和约旦政府打过一架,被赶了出去。随后大量涌入黎巴嫩,打破了当地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平衡,最终又引爆了黎巴嫩内战。
可以说,整个20世纪中东问题的核心,就是巴以问题。
📢 会员群通知
欢迎加入【奥特快出海笔记】会员群。会员费早鸟价99元,永久有效。
会员权益:
1.可以在群里与奥特快本人及播客嘉宾深度交流;
2.奥特快播客的完整版文字稿,以及个人资料库IMA;
3.结识其他志同道合价值观相似的朋友;
4.优先参与未来线下活动权益。
欢迎添加@奥特快小助理(微信ID:chuhai000),或扫描下方二维码进群。加好友请备注“会员”,谢谢🙏
今年五月底,我因为签证到期从阿曼流窜约旦飞签,得以在约旦待了五天。相比于迪拜(阿联酋)、沙特、埃及、伊拉克,约旦在中文互联网的存在感很低,它比较有辨识度的记忆点无非是死海和佩特拉古城(夺宝奇兵取景地),以及一个经常在新闻中提到的名词——约旦河西岸。
原本我把这期播客的标题定作“约旦五日:房间里的巴勒斯坦”。因为但凡你到了约旦,都能感觉到巴勒斯坦问题的阴影在这个国家无处不在的存在——从旅游纪念品商店卖的巴勒斯坦地图,到佩特拉野导游以”山顶上能看到巴勒斯坦“为卖点,再到与一个普通出租车司机对话中他展现出的对以色列明显的恨意(所以我把标题改成了现在这个)。
作为中东唯二与以色列签订了和平协议的国家之一,约旦不方便在明面上过于反以,但街头巷尾,巴勒斯坦犹如房间里的大象,讳莫如深,但无处不在。
摘要:
1.约旦是“有四季的中东国家”,气候非常凉爽。 从44度的阿联酋沙迦落地到25度的安曼,温差近20度。因为海拔略高(800米)、靠近地中海,安曼比海湾国家和埃及都要凉快,城市绿化也更多,地势高低起伏,有点像山城重庆。
2.当地人比海湾国家更世俗化,也更外向。 街上几乎看不到穿阿拉伯长袍的男性,不戴头巾的女性也很多。年轻人会开着SUV放很响的摇滚乐,对拍照很热情。街边有很多开放式的酒铺,买啤酒像买可乐一样方便,不需要出示任何证件。
3.约旦人均GDP和越南差不多(约4500美金),但物价非常高。 一顿国菜Mansaf(水煮羊肉配米饭和酸奶酱)要100块人民币。对于月收入可能只有三四千人民币的本地人来说,生活成本不低。不过,国菜Mansaf里的羊肉很好吃,有股奶香味。 上一次吃到这种味道的羊肉还是在新疆伊犁,但做法不同。
5.去的时候正赶上约旦独立日,全城的车上都插着国旗,在街上穿行并疯狂按喇叭,路边的行人会跟着欢呼,还有人会从天窗探出身子挥舞国旗。
6.巴勒斯坦问题的印记无处不在。在水烟店,当地人会自我介绍是“住在约旦的巴勒斯坦人”;去死海,出租车司机会纠正你“对面不是以色列,是巴勒斯坦”;纪念品店里卖的地图冰箱贴,区域划分也是按照1948年之前的巴勒斯坦版图。
7.约旦国家博物馆的叙事很有趣,刻意回避了20世纪的现代史。 历史展厅从史前讲到伊斯兰时代就戛然而止,完全不提殖民时代和巴以冲突。询问馆员“哪里可以看到约旦现代史?”,对方的回答是“你可以去街上看看我们的高楼大厦和现代人的装束,就知道现代的约旦是什么样子了”。
8.巴勒斯坦问题实实在在地影响着全球。 去年东南亚一个智库的民调显示,在马来西亚和印尼,如果中美发生冲突,支持中国的民众比例从前一年的50%开飙升到70%,主要原因就是中国支持巴勒斯坦,这赢得了穆斯林国家民众的好感。
往返约旦的飞机上我读完了现代中东史,把复杂的巴勒斯坦问题凝结成了几段话,供大家参考。
附:巴以问题的前世今生
巴勒斯坦这块地在一战前属于奥斯曼土耳其。一战期间,英国人做了矛盾的承诺:一方面通过《贝尔福宣言》承诺战后为犹太人建立家园(以色列);另一方面,为了争取阿拉伯人支持,又承诺在同一地区为他们建立一个阿拉伯人国家。一战后,英国无法兑现,就把这里变成了国际托管地,通过“端水”维持了二十几年的平衡。
二战后英国撤军,根据撤离前的协议,巴勒斯坦大部分土地应归巴勒斯坦人。但在英国撤离前夕,当地的犹太武装组织通过制造恐怖袭击,比如屠杀村庄,把很多巴勒斯坦人吓跑了,然后趁机占领了远超协议范围的土地。
英国撤走后,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周边阿拉伯国家虽然联合进攻以色列,但他们自己也是刚独立不久,军队不行,武器不行,还各怀鬼胎,互不团结。而以色列人装备精良,复国意愿强烈,所以阿拉伯国家没打赢。约旦在其中扮演了特殊的角色,它有自己的小心思,想趁机占领本该划给巴勒斯坦的约旦河西岸。战后,它确实也成功占领了。
从1948年到1967年,约旦河西岸属于约旦。但在1967年的六日战争中,约旦又站错了队,输给了以色列,从而失去了约旦河西岸。
为什么难以解决?
到了今天,巴勒斯坦问题的复杂性主要在于四点。
第一,土地归属问题。这块地到底是给犹太人还是阿拉伯人?是两国并存,还是彻底抹掉一方?像哈马斯这种激进组织,不承认以色列的存在,诉求不可能实现,导致问题没完没了。
第二,阿拉伯国家之间不团结。讲起来都是阿拉伯人,应该互相帮助,但背地里各有各的国家利益和算盘。比如约旦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就为了自己的利益磨洋工。
第三,巴勒斯坦人没有祖国,解放组织流窜中东各地,与当地政府时常发生冲突。比如他们和约旦政府打过一架,被赶了出去。随后大量涌入黎巴嫩,打破了当地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平衡,最终又引爆了黎巴嫩内战。
可以说,整个20世纪中东问题的核心,就是巴以问题。
📢 会员群通知
欢迎加入【奥特快出海笔记】会员群。会员费早鸟价99元,永久有效。
会员权益:
1.可以在群里与奥特快本人及播客嘉宾深度交流;
2.奥特快播客的完整版文字稿,以及个人资料库IMA;
3.结识其他志同道合价值观相似的朋友;
4.优先参与未来线下活动权益。
欢迎添加@奥特快小助理(微信ID:chuhai000),或扫描下方二维码进群。加好友请备注“会员”,谢谢🙏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HD24390z
1周前
新加坡
2
(阿拉伯与以色列不仅是宗教/土地)主要是世界观差别 , 对自己人态度,是荣耀杀害还是苦脸接受不同派别。 以色列国歌可能是全球最好听的。 我站以色列。 以色列人杀光所有在慕尼黑奥运会行凶以色列运动员的人。值得以色列人坐飞机回为国而战
LarryWong
1周前
上海
1
马来西亚这种国家对华人一直很提防,连华人商铺或餐馆的中文招牌政府都有意见,估计和越南差不多,对华友好也有上限

HD37971z
1周前
辽宁
0
主播所简述的书中内容并不符合史实,不要因为英国人写的书就是中立,目前绝大部分欧洲人写的书都是欧洲左派写的,断章取义都很严重,更别说英国人当时是站在阿拉伯人一边的。

HD37971z
1周前
辽宁
0
其实只要想一个简单问题就知道,以色列有两百万阿拉伯人,还一直允许巴勒斯坦人进入以色列工作,而阿拉伯国家的犹太人基本绝迹,而你所能看到的绝大多数书籍不会提其中的原因和细节。当年的阿拉伯人除了没建毒气室之外,其他的手段都比纳粹更纳粹,而且早在以色列建国前就有,甚至古已有之。

HD1040840w
1周前
江西
0
23:19 被法国殖民他们是不是还感恩戴德 呵呵🙂

天赋人权瞎扯淡
6天前
福建
0
当年英国人为了制衡当地的阿拉伯人,所以找上了犹太复国主义者,有了《贝尔福宣言》,这块土地上如今的问题,都是西方国家当年挖的坑埋的雷

guowy
6天前
北京
0
感觉还是播客更适合我每期都会听,您的视频节目我倒是看的不算很多。

奥巴熊
1周前
广东
0
40:15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奥巴熊
1周前
广东
0
奥师不是要在杭州休息一段吗,又出差了吗

光速不变
1周前
辽宁
0
01:29
这块才有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