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72分钟
播放:
2,811
发布:
1个月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本期主播:
奥特快:南大世界史专业。原出海内容人,后肉身出海人(海外VC和海外电商物流)。东南亚、中东、拉美实地工作生活多年。
阿甘:走在西天取经路上的行者,顺带打工(自述)。
——
摘要:
本期是本播开播以来第一期对谈节目,嘉宾阿甘在印度、伊朗、土耳其等地工作生活多年,这期先聊聊他在印度的经历。内容包括:
1.德里到底是不是满城粪味儿?恒河水到底能不能喝?
2.上海是不是“东方小孟买”?真实的孟买长什么样?
3.在海外职场中与印度下属沟通的正确方法?
4.中印交恶后,在印度的中资和中国人过得怎么样?
5.关于印度的误解:印度菜、印度高种姓精英、印度的互联网产业……
6.与印度女朋友的故事
这期内容我们聊了很多,但让我最难以忘怀的是那些仍然关在印度监狱里的同胞,于是也有了《关在印度监狱里的人》这个看起来有点标题党的标题。
自2025年7月24日起,印度恢复了对中国的旅游签证(所以要求很离谱,需要冻结6个月10万块银行存款),中印关系看起来有改善迹象。希望仍然被迫滞留在印度的同胞可以早日重获自由。
这件事说明了一点:在地缘政治回归的时代,出海时不要眼里只盯着规模/增速/格局,永远先看要去的国家是不是友邦/是不是讲武德(法治)。一个既非友邦又不讲道理的国家,即使遍地黄金,能不能带走,都是概率问题。
——
联系方式:
📮听友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公众号/视频号/小红书/即刻:@奥特快出海笔记
——
通义千问整理的时间轴:
00:00 阿甘的出海经历与印度生活实录
阿甘分享了他在印度、伊朗和土耳其等国家的生活经历,特别是在印度的新德里,他描述了那里独特的环境和气味,以及与其他城市的差异。
02:19 德里城市基建与印度自然共存现象
对话围绕德里城市基建的难题,特别是土地私有导致的老建筑难以重建,以及城市中野生动物如黄牛、猴子的自由共存现象展开。讨论还提及了印度人在宗教信仰影响下对杀生的忌讳。此外,对话还涉及了恒河的水质,特别是在上游城市的体验。
05:39 适应印度生活:饮食文化与工作思维方式的挑战
对话中讨论了在印度生活的适应性问题,重点集中在食物文化和工作思维方式上。地道的印度菜品类其实非常丰富,远不止咖喱,所以在饮食方面的适应难度不大。然而,最难适应的是印度人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印度人倾向于详尽地解释每一个步骤,需要明确的指导和步骤设定。
11:35 印度市场的人事管理与销售策略
在印度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人事管理和销售。在销售策略上,由于印度市场保护小零售商,手机厂商通常通过本地大代理商对接小零售商,以确保资金安全。一线工作包括收集竞品信息、零售商反馈,以及与本地代理商沟通其生意计划和所需支持。
14:58 中国手机品牌在印度市场的发展与挑战
中国手机品牌在进入印度市场初期遇到诸多挑战,包括价格谈判困难和代理商信用问题。随着品牌在当地市场的稳固,情况逐渐改善,代理商需缴纳保证金以维持合作关系,且注重在当地市场的声誉。
中国手机品牌凭借产品迭代速度快、性价比高以及完善的线下服务和品牌形象建设,成功将印度本土品牌市场份额从50%压缩至5%左右。
19:41 破除印度人数学很好的迷信与印度社会的种姓制度
对话深入探讨了对印度人数学能力的普遍误解,指出大多数印度人的数学水平并不出色,甚至在基础的Excel操作和计算上存在困难。此外,讨论还触及了印度社会中的种姓制度及其在职场中的影响,包括不同种姓背景对职业发展和人际交往的潜在作用。同时,提到了印度精英阶层与普通民众之间的显著差异,以及在印度招聘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如家庭背景、英语能力和教育水平。
25:43 印度HR管理及劳动法规详解
对话深入探讨了印度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和劳动法规,特别是与吃素文化、劳动法律体系、员工休假、离职补偿等相关的具体细节。还讨论了印度劳动法规对外国企业,尤其是中国企业的合规要求,以及印度企业如何通过外包等方式规避高门槛的劳动法规风险。同时,提到了印度用工制度的限制和英联邦国家共有的离职补偿机制。
30:13 在印度经营中国企业的挑战与现状
在印度经营中国企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政策不确定性、外资限制以及突如其来的政府调查。例如,某些企业可能会突然遭遇查封,所有通讯设备被断,员工接受问询,导致业务暂停,给企业带来巨大压力。
此外,印度媒体关于中国企业的负面报道也影响了商业环境。尽管如此,许多中国企业在印度的业务仍在继续,特别是在汽车、电子产品和基建等行业,但外派中国员工的比例显著减少。
由于签证政策的限制,中国与印度之间的商务往来受到了影响,大部分中国人无法前往印度,而印度人申请中国签证的数量却在增加,反映出印度对中国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依然旺盛。
33:29 疫情后印度人对中国的态度与跨文化恋爱体验
对话讨论了疫情期间印度人对中国的态度变化,从最初的紧张和冲突到逐渐恢复正常商业往来。提到了一个具体的例子,即一位印度生意合作伙伴虽然其小儿子在中印边境冲突中去世,但大儿子仍继续与中国进行生意合作,体现了普通民众对国家间政治冲突的无奈与区分。
此外,还分享了与一位印度女友的恋爱经历,她来自印度东北部,长相与文化更接近东南亚,可以一起聊动漫。这反映出互联网时代下,不同国家的年轻人在兴趣和文化上存在许多共通之处。
36:21 跨国文化交流与在印度探监的经历
对话探讨了欧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认为其充当了不同文化间交流的桥梁,特别是在与非英语国家的人交流时,共享的文化背景如美剧和电影提供了共同话题。还分享了一段在印度探望因签证逾期而被拘留的朋友的经历,详细描述了印度监狱探视的流程、条件以及被拘留者的生活状态。
44:00 印度监狱中的中国人及其司法困境
对话中讨论了一名中国人在印度监狱中的经历,他已经关押了三年多,但因案件未决,未能申请到保释。印度的司法效率较慢,特别是在涉及中国人的案件中更为敏感,往往导致长时间的拘留。讨论还提到即使在保释后,当事人也无法离开印度,因为护照仍被扣押,且需继续配合调查。
此外,印度司法案件的处理周期可能长达数年至十年,导致当事人在未定罪前长时间被关押,且此期间不计入刑期。当事人精神状态尚可,偶尔能通过写信或探视与家人联系。
47:04 孟买与德里、上海的对比及孟买的生活体验
孟买和德里在城市管理和贫民窟情况上有显著区别,孟买街道上不会看到牛群,且贫民窟环境相对较好。孟买作为印度的经济中心,有类似上海的地位,其居民生活更为国际化,人均收入也高于德里。
孟买的城市规划和建筑有浓厚的英殖民时代特色,给人一种漫步在英国的感觉。而且,孟买白领的工资水平相对较高,约为人民币七八千元每月,且孟买有独特的海鲜味道,与德里的动物和人粪便气味形成鲜明对比。
55:16 印度城市与中国城市的类比及印度互联网创投交流
对话中提到了印度城市德里、孟买和班加罗尔与中国城市的相似之处,以及印度著名的旅游城市斋浦尔的特色。还讨论了印度与中国的创业和创投领域的频繁交流,尤其是在互联网和数字化方面的情况。
57:41 印度的数字化进程与国际影响力
印度在数字化进程中取得了显著进展,如打车应用Uber的普及和手机支付平台Paytm的快速扩张,尤其是在疫情期间,线上教育平台Byju迅速崛起,尽管后来面临业绩下滑和裁员等问题。
印度政府在推进身份证数字化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通过采集公民的生物特征信息,提高了人口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有助于改善税收和福利发放的效率。同时,印度在周边国家和地区具有一定的教育影响力,吸引了不少国家的领导人子女前来留学。
01:04:57 在印度的挑战与离开后的反思
对话详细描述了在中印关系紧张期间,在印度工作和生活的挑战,包括工作签证的获取困难以及个人安全的担忧。讲述者提到了身边朋友被关进监狱的经历,以及在菩提迦叶的佛教圣地的体验,这些经历促使他决定离开印度。他强调了地缘政治对海外生活和工作的影响,以及在面对系统性风险时个人的无力感。最后,他分享了离开印度前往土耳其和伊朗的计划,并推荐了一本关于印度青年的书籍。
——
附图:
1.英属印度时期的维多利亚火车站(孟买)
2.孟买千人洗衣厂
3.德里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敦煌文书
4.德里大学图书馆
5.德里城市景观
6.恒河上游(还可以玩漂流)
7.斋普尔洒红节的路人
8.德里的人力车夫
感谢收听。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