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本期节目的话题是关于土耳其作家,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慕克的最新小说《瘟疫之夜》。虽然和现实世界中的疫情撞上了车,但帕慕克这本600页的《瘟疫之夜》却并非书写了疫情之下的世间百态。相反他借了疫情的幌子,去“虚构”了一段关于革命与独立的民族史。

作为一个土耳其的作家,帕慕克遵循着自己一贯的创作母题。在这个衰败帝国留下的巨大阴影中,他关注的是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之间那股不断拉扯的链条。土耳其的过去和未来在《瘟疫之夜》里被浓缩与提炼,然后用小说的方式书写成了私人的回忆,从而充满了炙热的情感。走向何处的问题不仅是关于土耳其的,也是关于身处在大陆彼端的我们。关于我们会走向何处,选择什么样的命运。

嘉宾:

林晓筱

1985年生人,浙江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文学译者,现为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教师。译有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所谓好玩的事,我再也不做了》《弦理论》《永远在上》,大卫·利普斯基《尽管到最后,你还是成为你自己:与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公路之旅》,帕梅拉·保罗《至少还有书》,以及艾拉·莱文、萨尔曼·拉什迪、雷蒙·格诺等人的作品,参与合译《格兰塔·英国最佳青年小说家》等。

豆瓣 @无人售票

134期兰波与莫里森专题、109期大卫·福斯特·华莱士专题、119期拉什迪专题等3期播客嘉宾

黄哲成

有趣而无用的人做着有趣而无用的事

豆瓣 @hzcneo

134期兰波与莫里森专题、130期美国中期选举专题、128期《王冠》专题、125期维勒贝克专题等18期播客嘉宾

时间轴:

本期总时长:115:37

11:05 帕慕克的写作生涯介绍,《瘟疫之夜》的写作背景

帕慕克是土耳其作家,200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习惯用西方的技法书写土耳其。

《瘟疫之夜》构思了40年,描绘了1903年发生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一场瘟疫。

17:01借着书写100年前的疫情,帕慕克写作《瘟疫之夜》真实意图何在?

瘟疫不是背景,而是一个隐喻,它所引发的那个重大事件具有传染性,变异性,破坏性。

《瘟疫之夜》写的恰恰就是奥斯曼帝国衰落的逻辑,以及一个新的国家的诞生的筹备。

36:03《瘟疫之夜》中对历史的演绎,是重述历史还是重构历史?

《瘟疫之夜》有个转变和两个转述,帕慕克这样做在于重构过去。

54:48衰落帝国中的知识分子的尬尴位置与处境

帕慕克的忧伤是对昔日强大的帝国,对自己故土昔日辉煌的感伤,外加一点怒其不争,希望他们能融入人类发展共同轨迹的难过,

77:39文学史上其他关于疫情的作品

1. 把疫情背景化 2. 将疫情与自然问题,人类生存状况联系在一起

3.  疫情与人类生活主题的表征关系4.末日文学

97:05对于现实的苦难,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究竟能起到什么作用?

文学具有一定的预见性,正是在这种预见性中,我们才能观察到人的微小的善举或者力量。在用一种惯常的力量,弱弱地抵抗灾难,对于人的尊严来说,维系人的惯常,不被疫情真正打乱,或许是最温情的。

素材库:

奥尔罕·帕慕克:

《瘟疫之夜》、《雪》、《我的名字叫红》、《伊斯坦布尔:一个城市的记忆》、《纯真博物馆》

《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

加西亚·马尔克斯:《族长的秋天》、《迷宫中的将军》、《霍乱时期的爱情》

阿尔贝·加缪:《鼠疫》

巴尔加斯·略萨:《城市与狗》

乔万尼·薄伽丘:《十日谈》

杰克·伦敦:《猩红疫》

玛丽·雪莱的:《最后的人》

爱伦·坡:《红死魔的面具》

若泽·萨拉马戈 :《失明症漫记》、《复明证漫记》

科马克·麦卡锡:《长路》

伊恩·麦克尤恩 :《赎罪》

斯科特·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

本期使用音乐:

开场:Katibim 土耳其民歌

结尾:AydınKarlıbel —— Mecidiye Marsi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黄哲成

策划:黄哲成

剪辑:黄哲成

编辑:电车

主播...
深焦小主播
黄哲成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发放番茄酱
2年前 浙江
0
林老师是不是杭州人啊,口音听着好亲切🤣
kakle
2年前 广东
0
1:36:39 求这本短篇小说集的书名,谢谢!
kneiphofkant
2年前 北京
0
1:17:10 没有找到这段钢琴bgm是什么,如有有人考古看见这条评论并知道一二,感谢告知
HD1018621l
9个月前 新疆
0
结尾听了几遍、听着听着热泪盈眶
CryInstead
11个月前 天津
0
58:15 “呼愁”
CryInstead
11个月前 天津
0
41:20 小说与历史
云小科
2年前 陕西
0
听得热泪盈眶🥹
云小科
2年前 陕西
0
非常有启发的内容,和我们太相似了
HD12712x
2年前 山东
1
人的最后的尊严是维系他的日常
没有耳朵的流浪猫
2年前 陕西
1
在日常中稳定 在艺术中不朽
丁解放
2年前 上海
1
1:49:38 主播太棒了
寒冰炮手
2年前 上海
1
56:54 一个作家,他的内心世界还隐藏着”,他的工作就是经年累月、充满耐心地去慢慢发现那片塑造了另外一个“我”的天地。我感觉到,我为自己营造了一个新的世界,同时也在塑造内心世界的另外一个“我”,如同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地建起一座大桥、一方穹顶。 这一段引的真好啊
广玉兰在喝水
2年前 浙江
1
01:45:42 维持生活中的惯常——林老师讲的文学始终是把人拉向生活的一头🥟🥦🥕🥬🥔 期待老师下一次来访~
kneiphofkant
2年前 北京
1
1:50:06 又听了一遍,这段保护文明的相关论述太好哭了。感谢两位老师
孙奇怪
2年前 北京
2
林老师的总结精彩啊。金句频出
WJoel
2年前 浙江
2
开头介绍帕慕克像读百科,完全没必要
Pistachiooo
2年前 北京
4
1:30:52 疫情的抽象让人无法持续地恨下去,因而会指向具体的人或事。疫情中的人性观察很有意思,也很有必要。想起帕慕克的呼愁与刚刚发生的土耳其地震,不知道他会怎么想。
Pistachiooo
2年前 北京
5
1:42:24 这段说得好。文学是把被数字约分掉的人还原回来的方式。人对惯常生活的维系,是和文学一样的,一种弱弱的抵抗。
乌卿
2年前 湖南
8
在浙传只有林老师的课是我一节不落的
憔悴的鸡翅
2年前 陕西
10
听了两遍,老师水平很高。我喜欢纯真博物馆那本,可能因为门槛低吧。对伊斯坦布尔的印象就没有那么深,对帕慕克所说的呼愁的印象也不深了。不过前阵子读《中亚行纪》,为了分清楚五个斯坦查了地图,刚好看到伊斯坦布尔的地理位置,它的南北两边都是海,是东西方大陆之间的一条狭长的土地。准备二刷。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