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72分钟
播放:
1.52万
发布:
1个月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聊天的人】
梵一如
高蕾
【OP】
RayHan(音乐)
【ED】
Money - Oh The Larceny
【剪辑】
梵一如
【出品/制作】
番薯剥壳工作室(Yakimo Studio)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Zhngyng
1个月前 美国
16
46:21 前两天黄仁勋在美国接受采访是说:美国拥有别的国家无法拥有的优势,那就是美国有特朗普总统。特朗普总统理解能源的重要性。😁
小红薯不是红书
1个月前 浙江
13
12:17 中美竞争其实路径并不一致:中国的 AI 开放性要远超美国的 AI 公司。美国公司目前的竞争策略是高效率的争抢研究员,然后这些的研究员的结果永远只会烂在这些模型公司的锅里。这就是目前 DeepSeek,Qwen,Kimi 这些公司做的伟大的地方:他们开放了技术给所有 AI 竞争者们使用。这里面就不得不提 DeepSeek 先锋的开源精神:他们不仅仅开放了模型权重的授权使用,而且开放了他们的训练方法,训练基础设施,推理基础设施。这个效果有多大呢?一些开源引擎的推理引擎在 DeepSeek 开源后快速集成,让开源模型的推理速度变快了很多。而对应的,目前美国能提一下的开源模型只有 Gemma,其他先进模型都是封闭的商业模型。同样的,我们会发现,中国的开源模型也逐步缩小与闭源模型的距离。作为从业者,我真的很希望也许后面会倒逼第一更好的对待第二名吧
几厘米0523
1个月前 上海
6
说到搞钱,我给一个上升期和现状期的个人例子,也可以大家交流交流,可能比较典型的中产两代人。我爸是65年的,来源于浙江农村,大学生毕业国企,95年左右赶上上升期,下海上海和大学同学创业做日立的国产替代,然后赚了一笔可惜最终与同学产生矛盾,分开自己做相关配件,原来创业公司直接一路起飞,现在已经分拆成两家上市公司了。anyway他还是赚到了蛮多,于是05左右就觉得太累不干了,开始搞投资,股票上升期就卖股票买房子,到低点就继续进去,以此反复,房产上海环球港对面这里买了一些,杭州也买了一些跃层,很显然也拿到了收益。最巅峰在15年,加上融资融券在7月份到了9位数,我们也去看了马云和孙杨住的九溪玫瑰园,打算还是老套路去买房子,结果就这么几天,九位数直接爆到了7位数,从此我爸一蹶不振,再也没有做过任何投资的判断。所以他始终和我说的是,每一代人都有机会,等待机会,每过10年,只要抓得住,万物皆可平。可是我完全感受不到类似的beta,97年出生的我在爸妈帮助下,美本美硕,现在在上海大厂和别人卷,每天都沉浸在路在何方的担忧,因为我觉得我们虽然看起来吃穿不穷,但是没有其他正宗二代的工厂或者资源,只能靠自己,也看过很多二代的生活,过着中产到富人中间层的尴尬生活,如何去改变自己的心态,超越父辈的成就,是萦绕不去的课题
MiaXie
1个月前 上海
5
26:53 梵叔考虑入驻大杨浦嘛😁
高赞leo
1个月前 湖南
4
可以聊聊海南封关吗
想飞的大笨象
4周前 广东
3
我也曾经不建议创业,成功率低,很容易血本无归。但,如果是个人创业,不投入什么资本金,我觉得还是可以考虑的,不论年龄。高蕾不建议,是从投资行业遇冷角度来说的。但,如果个人没有什么资本金投入的创业,就没有必要考虑拉投资。二十多年前创业的人没有多少有外人投资的。何况,真正健康的商业模式就是应该自己养活自己。 选择职业的时候,大家都想减少不确定性,所以前几年想进大厂,这几年想靠公,这是人之常情。大厂里有大平台,不同的需求都有岗位匹配,自己做好螺丝钉就能完成工作,有溢价可拿。 但是这个世界哪有什么一直确定的事情。如果有什么溢价,早晚会均值回归。世界变了,大厂的模式红利吃得差不多了,之前的组织模式不再适应市场,就会裁员。 反观外面,以前创业,个人必须面对很多不确定性,但一个人的知识和精力有限,所以难以和有组织的企业对抗,更难获得溢价。但现在专业分工越来越成熟,包括供应链、社交媒体的营销,尤其LLM的出现,填补了很多知识壁垒,一个人也能做一个团队的事。不确定性比以前减少了很多。个人创业者面对的不确定性与企业的差距大为缩小,从这个角度来说,个人创业者成功几率比以前大很多。但千万不能加杠杆,就是不要用自己吃饭的钱去投资。或者说,不要用什么创业者这么高大上的词,就是科技行业的个体户,对这群人,现在的时机比以前好不少了。
德吉
1个月前 云南
3
48:21 这个挺根本的,明显现在是加速登顶的阶段,一个掣肘就差几个身位了,尤其是资源型产业,成熟后赢家通吃的。而且本质是企业对国家,量级没有可比性的,齐心办大事也不符合那边民众脑子的底层逻辑。
想飞的大笨象
4周前 广东
2
1:10:27 如果是与互联网时代相比,现在高科技创业的门槛不见得更高了,除非你想做大模型。但是基于大模型的应用更容易了(互联网时代大部分创业也是应用)。 现在有种说法叫“一人独角兽”公司,我开始还半信半疑,但自己刚利用AI编程工具,20美金,一个月不到,开发出一个带物联网接入的检测和监控平台(PoC级别),现在已经相信完全有可能了。因为AI就相当于几个超级助手,替你弥补好几方面的助手。项目初期,基于以前的经验,我还觉得没有3-5个经验丰富的老手,做不下来。 最近的与AI应用相关的创业团队,包括拿到数千万美金融资的,团队人数大多只有个位数。二位可以多与业内相关团队交流,友台也有相关的信息。 所谓大家觉得门槛高,是过于迷信算力和算法对AI的影响。那只是对大模型平台企业的,对应用开发其实越来越简单了。有一些大厂开发出来的开发平台,近似零代码基础的人都可以用来开发带AI功能的app。后面就看你营销的功力了。 例如做跨境电商的,有一个夫妻档在照顾孩子的同时顺手做了几千万的营业额,没有请一个人,但用了一堆AI工具。 对AI不了解,觉得神秘,就会觉得高大上。一旦用起来,就会发觉它很“笨”,但也很有用。慢慢就能理解它对工作,运营和创业的影响,不是天崩地裂,而是慢慢但持续地浸润,促其升级换代。
油亮亮的红烧肉
1个月前 北京
2
49:04 我咋觉得有时候这些所谓“不根本”的制约因素反而可能会是最重要的制约因素呢。有时候大家会有思维误区,觉得中国可以做到,发达国家怎么可能做不到,所以像发电之类的因素不是问题。就算是中国,也要考虑未来发电,有了三峡又落地了雅下,然而三峡雅下这样级别水利工程在别的地方也能轻易落地吗?是一个公司可以轻易实现的吗。就跟默认别的国家只是懒得做稀土提炼,想做有的是资源,然而事实确是成为了中美谈判关键条件,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会扼住美国。
云间白日梦
4周前 上海
1
疫情期间从英资跳到美资,都是金融行业,来了美资第一次见识到裁员原来是真的手起刀落非常无情的。有时候怀念老东家那种温吞水一样的欧洲风格,最近听说老东家也开始陆续裁员,但一如既往秉持欧洲企业慢悠悠谈几轮的风格。这个时代,有份工作苟着就好,保持乐观保持希望:)
gpCigqFeC52
3周前 辽宁
1
manus的基模是claude,而claude的ceo反华,所以claude不可能在国内备案,自然把manus迁移到国外是没问题的。现在minimax agent还有skywork agent也都是国外才能用,国内不能用。
MoneyTeddy
4周前 上海
1
50:39 这里的问题在于AI变革更类似最早的计算机革命而不是移动互联网变革,移动互联网变革属于前一波互联网变革的延续,从企业端延伸到家庭端到更广泛的c端应用。 而AI的应用属于全新一波,更类似于工业革命和计算机革命的早期,其变化一定是先出现在生产端企业端,而且已经开始了,一批美国科技和金融企业,比如微软亚马逊等,业绩上升也在大批裁员,本质就是AI带来的编程设计办公自动化的变革已经开始了。可以说目前的工作只要是面向计算机输入输出的,都已经开始变革了。所以现在盯着c端没意义。会有移动AI的,但还在后面。
热爱学习_mh8e
4周前 四川
1
自从24年年初在节目里听到药明康德这家公司以来,开始建仓,然后回撤,慢慢坚持,学会价值投资,远离那些喜欢打板的同事。到现在为止,靠着药明,不但把炒股亏的所有的钱都挣回来了,还吃了十来个点,始终相信高蕾姐说的“放心,会涨回来的”。2025年7月29日中午
SHERRY姐可爱多
4周前 加拿大
1
支持做一期访谈年轻创业者的!也希望做一期中年转型创业的,比如做小团精品游、导医等一人公司的。感恩🩷
想飞的大笨象
4周前 广东
1
41:33 DS已经盈利了,有人付费,用API要付费的
郑卡罗
1个月前 广东
1
今天的片头念太快了,导致高老师没跟上!
平川平川
1个月前 上海
1
第三🥉
歪哎四
1个月前 上海
1
Manns是考虑到吸引欧美客户吧,toB國內沒市場啊
已永久禁言
1个月前 美国
1
02:07 说什么呢
Foxkiller
3周前 新西兰
0
梵叔高蕾好,一直潜水但是梵高我是从创刊期一期不落听到现在。分享一点AI行业和经济下行的个人选择。我是本科sm2去了新加坡读CS和经济学双学位,然后去UCL读博(生物信息),16年回国参与了AlphaGo的第一波AI浪潮,做的也是围棋AI做到国内top级别,后面公司出名融到一大笔钱之后转型做政府业务数字城市blahblah,我就去了围棋教育行业继续做AI技术落地。上海市现在的围棋在线考级整个系统就是我做的。但是看我现在IP在新西兰哈哈。两个原因,一是疫情叠加双减,教育行业的收缩态势不支持在新技术上大规模投资。二是我仔细分析了AI技术落地和经济周期的关系觉得在康波底部可能要看一看脱虚向实的行业和资产,但是在中国感觉目前AI都是政府导向很重的落地项目。plus新西兰实在是太美太I太适合读书思考沉淀了哈哈哈哈。现在在CAT/Trimble做施工机械无人化自动化相关的工作。锻炼身体沉淀心思学习新AI技术熬过康波底。。PS我是23年拜仁球迷,在欧洲的时候学了德语每周从伦敦飞德国看球吃Schweinshaxe喝啤酒所以很爱高蕾!
窃喜窃喜
4周前 上海
0
说到美国电力短缺,突然觉得国家在雅鲁藏布江修电站战略意义深远,现阶段解决当地就业,后面保障高科技行业发展用电量,随手还能掐一掐印度的命门
森林大栎栎
4周前 上海
0
50:42 那时候没有中国便宜产能来搅局啊
森林大栎栎
4周前 上海
0
52:34 高蕾这句话说得… 有点不太了解大模型了
小螃蟹/
3周前 北京
0
1:09:13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6dd12a4ee04007d88e979d7 听了很多期关于创业的播客,这个我印象很深,Dream一个某天梵高会采访哈哈哈
亭山勒布朗
4周前 江苏
0
05:49 他本来就是闽南语啊,你自己说错了还埋汰听众。。。
大猫_bigcat
4周前 陕西
0
59:09 咦这个算加分么可是客观上肯定关税比特朗普之前高了啊?丰田在美国投资赚钱不啊,感觉在美国搞制造业不挣钱啊,买美债感觉还小亏点,这算小亏不输?
黑洞胃蔷薇
4周前 上海
0
1:08:04 超过五亿的电影马上就要有了,刚刚看猫眼票房,《南京照相馆》上映五天已经拿到5.34亿票房
8v0
4周前 浙江
0
37:38 蝴蝶牌缝纫机🤣🤣好久远的名字,当年我妈的嫁妆就是一个缝纫机一卷15m布还有一些现金
剧院里的幽灵QvQ
4周前 上海
0
50:00 🤨但其实学生和我所在的互联网行业,为ai付费的不在少数。
大叮铛
4周前 上海
0
52:33 我个人发表一点暴论哦,我是AI门外汉,平时顶多用来备备课、做做作业什么的。但是我认为AI要实现真正盈利还是要靠TO B,面向C端的版本是用来收集大数据的,面向B端开发的客制化版本才是用来盈利的。比如用AI来炒股,把AI作为学习伴侣,将AI应用于养老等等。
大叮铛
4周前 上海
0
58:27 听到这里有个疑问,我们为什么不大规模投资美国?
大叮铛
4周前 上海
0
1:04:17 如果想要再来一次雅尔塔级别的协议,就必须先来一场二战级别的国际冲突
zeyuyang42
4周前 德国
0
35:46 不是,。。现在柏林街头也都还是这种首饰。。。
seifurxu
4周前 上海
0
听蕾姐的震荡上行,今天周一把上周五跑的又买回来了!👏👏👏👏👏👏
凌雨想念
1个月前 河北
0
01:05 修改啥了,有课代表吗
卅萌
1个月前 上海
0
假设美国企业资本要砸钱在本土搞点建设,即使选址在人迹罕至的地方,也可能面临环保和动保问题,这一点马斯克算是个过来人,被评估过飞船发射对海豹繁衍的影响诸如此类,可能他也是因此才去蹚doge这滩浑水。 发电还不是一般建设,这题有点难解。
大叮铛
1个月前 上海
0
09:56 当我打开节目听的一脸懵逼的时候我就知道我选对了,只有这样才能打破自己的信息茧房👍👍👍
YosefAK47
1个月前 浙江
0
樊叔,您好!每期节目我都反复听,今天聊到中美 AI 争霸和落地应用,作为“老兵”忍不住想补点一线体感。 如果把深度学习视作分水岭,中美其实已走过两轮“攻防”: 1. CV 时代的“闪电战” 2014–2020,主旋律是机器视觉。国外看 Google,国内则是“四小龙”。凭借全球最大安防市场,中国把技术、融资、场景一次性拉满——商汤一家就募了 110 亿美元,版图从新加坡、阿联酋铺到美国。那会儿我们内部常开玩笑:只要太阳从东边升起,商汤就是“东半球最佳 AI 公司”。 2. 大模型时代的“持久战” 2020 至今,战场转到 Foundation Model。美国仍握有算力、框架、生态“三重护城河”,中国能否弯道超车仍是薛定谔的猫。个人体感:这一轮的难度系数几乎是上一轮的三次方—— • 上一轮的天使、A 轮里满眼欧美日元,国资只在后期“摘果子”; • 如今外资管道几近关闭,新玩家连上牌桌的筹码都难凑; • 只剩大厂对轰,而国内大厂对创新业务向来“ROI 敏感”,上限肉眼可见。
油亮亮的红烧肉
1个月前 北京
0
1:00:48 要是美国真能开放投资和市场,中国企业要笑歪了,起码新能源要开心死了
HD999616x
1个月前 上海
0
是一直相信趋势的,而且你发现对很多产业和时代开始的时候往往是没有具体的应用的,但是可以替代一些旧有的事物,比如人工智能是不是可以替代一部分大脑,而且在处理速度上强于生物大脑。不确定性是创新的双胞胎。虽然历史上鉴证过无数的想象变成现实。但大多数人还是不相信,并形成正反两个意见,我觉得可能是现实主义者在利益和生命期限下做的判断,是因为切身相关的要做出选择,而选择首先需要否定一个方面,否定先于肯定具有客观性。
Leooon
1个月前 上海
0
09:26 五月那会儿就听在华盛顿工作的律师说,英伟达早就和美国说好会定制化后卖给中国消库存,因为这批货因为上一次管制法规出台而导致卖不出去,等这批库存消完,会有更严格的法规出来的。
我是小王8
1个月前 美国
0
H20的参数基本上只能用于大模型推理和训练规模小的大模型和小模型 现在能卖的只是之前的一百万张库存 卖完也不会继续生产了 现在大模型少说五六千亿参数甚至已经有上万亿参数的了 华为昇腾910C配上cloud matrix 384基本上算是够着大模型训练的边 耗电量两倍对国内来说基本等于没影响 910AB和国内别的算卡基本上只能用于推理 英伟达以后根据新法规能卖的B20/40某种程度上连推理都用不了…
何赛
1个月前 日本
0
38:35 德州扒鸡呗😂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