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99分钟
播放:
1,131
发布:
1年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T·S·艾略特的身上笼罩着一种神秘的模糊感,就和他的诗歌一样,始终在追求一种高于日常生活的超脱性。正如同林德尔·戈登为艾略特所写的传记的副标题:“不完美的一生”一样,他想要成为一名圣徒,最后却成为了诗人。他总是言说那些不被言说的事物,在公众面具之下的孤独里过着隐秘的生活。他写就现代主义的标志性作品《荒原》,却因为晦涩难懂只被当作了一个标签,一种谈资。


作为美国人,艾略特为什么要单枪匹马来到欧洲?欧洲本土的作家是怎么看待这种入侵的?欧美文化之间存在何种天然的张力?《荒原》的出版过程之中经历了哪些磨难,庞德在其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编辑和作家之间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


本期节目继续现代主义文学的旅程,走近不情愿的诗人——T·S·艾略特。



点击此处,可以合集形式购买《现代主义文学百年回顾》专辑


嘉宾:


林晓筱


1985年生人,浙江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文学译者,现为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教师。译有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所谓好玩的事,我再也不做了》《弦理论》《永远在上》,大卫·利普斯基《尽管到最后,你还是成为你自己:与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公路之旅》,帕梅拉·保罗《至少还有书》,以及艾拉·莱文、萨尔曼·拉什迪、雷蒙·格诺等人的作品,参与合译《格兰塔·英国最佳青年小说家》等。


豆瓣 @无人售票


黄哲成


有趣而无用的人做着有趣而无用的事


豆瓣 @hzcneo



时间轴:


00:02:14 艾略特的神秘与避世


00:06:20 二十世纪初美国的文化环境


00:11:13 艾略特对美国文化的态度和他前往欧洲的原因


00:26:38 欧洲本土的作家是何如看待外来者的


00:31:47 艾略特与伍尔夫的三次会面


00:41:21 艾略特的情感生活,他与妻子薇薇安的关系


00:45:50 艾略特对传统观念的追求


00:54:32 《荒原》的出版经历与庞德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01:15:43 现代主义作品在传播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庞德的贡献


01:23:27 编辑和作家之间的关系



涉及作品:


虚构:


T·S·艾略特《荒原》


赫尔曼·麦尔维尔《白鲸》


霍桑 《红字》


弗吉尼亚·伍尔夫 《雅各布的房间》


詹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


托马斯·沃尔夫《天使望故乡》


非虚构:


路易斯·梅南《形而上学俱乐部》


林德尔·戈登《T·S·艾略特:不完美的一生》


A.司各特·伯格《天才的编辑》


本期使用音乐:


开场:The Solitude Of ADesert Landscape——Karl Verkade


Road Too Long - Allan Taylor


中插:Gymnopedies 1 -Erik Satie


结尾:Adagio In G Minor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黄哲成


策划:黄哲成


剪辑:黄哲成


编辑:黄哲成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尼采的影子
8个月前 北京
1
艾略特身上的迷雾听完更厚了,感觉主讲人只是在老生常谈,拾人牙慧,一些关键细节的解读也匪夷所思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