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
10分钟
播放:
248
发布:
1个月前
主播...
简介...
让用户为 Firefox 买单:拥抱用户付费模式,重构浏览器未来
越来越多的 Firefox 用户呼吁 Mozilla 推出直接为 Firefox 付费的官方途径,他们希望通过捐赠、订阅等方式,切实支持这个重视用户隐私的开源浏览器。不少用户认为,而不是依赖于广告与搜索分成,走由用户直接资助的道路,或许能让 Firefox 和社区更加独立透明,避免“广告驱动的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而目前,Mozilla 现有的捐赠渠道并不能保证资金直接投入到 Firefox 项目上,这成为了拥护者们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社区讨论中,带来了多元观点:有人表达对 Mozilla 资金使用方向的担忧,认为应减少花在“奇怪的副项目”上的资源,并希望 CEO 奖金等能更加透明。也有理性声音指出,只有建立专向 Firefox 开发的捐赠通道,才有望重拾用户信任,用创新性增值功能或“零广告纯净版”吸引支持者。Thunderbird 项目的用户众筹成功案例也成为支持这一模式的重要依据。
文章链接: Let me pay for Firefox
HN 链接: news.ycombinator.com
赛博朋克元祖再回归:2025 年首次读《神经漫游者》 Neuromancer,有哪些新体验?
[Neuromancer cyberpunk 题图]
三十多年后,首次阅读 William Gibson 的《神经漫游者》 Neuromancer,作者发现这本书预言了现代科技世界,却也有错估之处。例如,书里没有手机,却设想了赛博空间 cyberspace 和巨大的日本德国家电制造业统治未来。书中的黑客、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以及视觉风格影响了《黑客帝国 The Matrix》、《攻壳机动队 Ghost in the Shell》等一众经典影视与游戏,堪称整个赛博朋克 cyberpunk 文化的“蓝图”。
Hacker News 读者讨论了 Gibson 本人其实对电脑并不熟悉,反而以“外行”视角催生了浪漫的网络世界想象;也有人分享了多次反复阅读成为永恒记忆的情感共鸣。文章指出,《神经漫游者》至今依然能让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不远的太空生活这些话题焕发现实意义,只是“未来”与“现在”之间的距离总是令人意外。
原文链接: Reading Neuromancer for the first time in 2025
HN 链接: Hacker News 讨论区
Zig 新一代 Async I/O:打破函数着色传统,真正实现异步与同步自由切换!
[Zig Async I/O 示意图]
Zig 推出了全新 Async I/O 机制,彻底重构 Io 接口,让开发者可以在不同并发模型下,自由切换同步与异步逻辑,实现了极高的代码重用性和扩展性。社区讨论聚焦于“函数着色”问题,部分开发者认为 Zig 部分解决了函数 async/sync 的复杂性,但依然存在运行时调用约束。Zig 的设计理念是让 IO 由调用者注入,不再强制写死实现,让库和项目能够跨同步/异步无缝适配,这对于高性能系统开发意义重大。虽然对 vtable 存在少量运行时代价,但在可优化情景下几乎可以忽略。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架构也引发了一些讨论——如运行时多实现切换和开发便利性的平衡,以及绿色线程与 stackless coroutine 的路线选择。
进一步阅读原文了解设计初衷、社区观点,以及详细的代码示例和应用场景对比。
文章链接: Zig's New Async I/O
HN 链接: Hacker News讨论区
屏幕的魔法:从 CRT 到 OLED,数字世界的“窗口”究竟如何工作?
你每天盯着的屏幕,其实是一场科技与物理的奇迹。从沉重的 CRT(阴极射线管)到今天超薄的 LCD 和自发光的 OLED,屏幕技术经历了多次飞跃。本文不仅详细讲解了各类显示技术的原理,还通过丰富的插图和趣味实验(比如用慢镜头拍摄屏幕刷新),揭示了那些“看不见”的刷新、像素与背后的硬件魔法。
评论区观点精彩纷呈,有人分享了 CRT 屏幕的神秘感,有人用显微镜观察现代显示屏,还有高分解释经典误区,比如“像素”与“扫描线”的区别。不同玩家也热议了 LCD 与 OLED 各自的优缺点、未来显示技术的探索,包括 MicroLED 等新兴方向。想知道为何 LCD 会有漏光、OLED 更黑却更容易烧屏?这篇文章带你彻底读懂!
原文链接:How does a screen work?
HN 链接: news.ycombinator.com
北亚利桑那惊现鼠疫致死病例,引发公共卫生警戒
[亚利桑那鼠疫与草原犬鼠死亡]
近期在亚利桑那州,一位居民因感染鼠疫(Yersinia pestis)快速发病并于入院当天不幸去世。这起罕见死亡事件发生在 Flagstaff 附近 Prairie dog(草原犬鼠)大规模死亡潮之后,引发了美国乡村和医疗社区的关注。尽管鼠疫在现代美国每年仅报告约七例,人际传播和大规模疫情的风险很低,但评论区对传播途径、历史对比以及疫苗有效性展开了热议。评论者指出,如果及时使用抗生素,鼠疫的存活率可高达 90%,但仍建议居民警惕病死啮齿类动物和宠物跳蚤,并出现类似症状时迅速就医。
文章链接: Arizona resident dies from the plague less than 24 hours after showing symptoms | The Independent
HN 链接: news.ycombinator.com
GLP-1 神药搅动保险业:健康“假象”如何撼动生命表
[GLP-1 药物保险影响]
GLP-1 药物因其显著降低体重和多项健康风险,被誉为长寿“神药”,正在让寿险行业陷入“算法混乱”。由于越来越多人短期服用 GLP-1 剂而健康指标改善,保险公司误判风险、制定出过低的保费。但问题在于,大量用户一年内就会停药并反弹,原本的高风险群体却获得了低保费锁定,导致险企巨额损失和“死亡滑移”现象大幅上升。越来越多业内人士开始反思:持续用药、患者依从性和保险公司风控,谁能率先突破即将改变整个行业的游戏规则?社区评论也针对复胖率、心理因素、保险业务调整和行业应对策略展开了多元讨论。
文章链接: GLP-1s Are Breaking Life Insurance
HN 链接: news.ycombinator.com
玩转 Python 多媒体:揭秘音视频与摄像头自动化全攻略!
[Python 调用摄像头预览界面]
你是否想过,如何用 Python 控制你的麦克风、摄像头,甚至自动处理上千个视频文件?最新版《Automate the Boring Stuff》作者 Al Sweigart 发布了未曾正式出版的“音频、视频与摄像头”完整章节,让你系统学习用 Python 实现录制、播放与自动化编辑多媒体内容。除了实用的 OpenCV、Pygame、sounddevice 等库代码示例,网友评论也指出当前很多流行库如 playsound、pydub、SoundFile 都有维护难题,但文中详细现身说法,精选案例和解决方案,帮助开发者应对 Python 多媒体开发中的种种坑点。此外,社区热议还涉及 PySide6、VLC、ffmpeg、yt-dlp 的玩法,拓展多媒体处理更丰富的场景与能力。
文章原文: Lost Chapter of Automate the Boring Stuff: Audio, Video, and Webcams in Python
HN 链接: news.ycombinator.com
越来越多的 Firefox 用户呼吁 Mozilla 推出直接为 Firefox 付费的官方途径,他们希望通过捐赠、订阅等方式,切实支持这个重视用户隐私的开源浏览器。不少用户认为,而不是依赖于广告与搜索分成,走由用户直接资助的道路,或许能让 Firefox 和社区更加独立透明,避免“广告驱动的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而目前,Mozilla 现有的捐赠渠道并不能保证资金直接投入到 Firefox 项目上,这成为了拥护者们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社区讨论中,带来了多元观点:有人表达对 Mozilla 资金使用方向的担忧,认为应减少花在“奇怪的副项目”上的资源,并希望 CEO 奖金等能更加透明。也有理性声音指出,只有建立专向 Firefox 开发的捐赠通道,才有望重拾用户信任,用创新性增值功能或“零广告纯净版”吸引支持者。Thunderbird 项目的用户众筹成功案例也成为支持这一模式的重要依据。
文章链接: Let me pay for Firefox
HN 链接: news.ycombinator.com
赛博朋克元祖再回归:2025 年首次读《神经漫游者》 Neuromancer,有哪些新体验?
[Neuromancer cyberpunk 题图]
三十多年后,首次阅读 William Gibson 的《神经漫游者》 Neuromancer,作者发现这本书预言了现代科技世界,却也有错估之处。例如,书里没有手机,却设想了赛博空间 cyberspace 和巨大的日本德国家电制造业统治未来。书中的黑客、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以及视觉风格影响了《黑客帝国 The Matrix》、《攻壳机动队 Ghost in the Shell》等一众经典影视与游戏,堪称整个赛博朋克 cyberpunk 文化的“蓝图”。
Hacker News 读者讨论了 Gibson 本人其实对电脑并不熟悉,反而以“外行”视角催生了浪漫的网络世界想象;也有人分享了多次反复阅读成为永恒记忆的情感共鸣。文章指出,《神经漫游者》至今依然能让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不远的太空生活这些话题焕发现实意义,只是“未来”与“现在”之间的距离总是令人意外。
原文链接: Reading Neuromancer for the first time in 2025
HN 链接: Hacker News 讨论区
Zig 新一代 Async I/O:打破函数着色传统,真正实现异步与同步自由切换!
[Zig Async I/O 示意图]
Zig 推出了全新 Async I/O 机制,彻底重构 Io 接口,让开发者可以在不同并发模型下,自由切换同步与异步逻辑,实现了极高的代码重用性和扩展性。社区讨论聚焦于“函数着色”问题,部分开发者认为 Zig 部分解决了函数 async/sync 的复杂性,但依然存在运行时调用约束。Zig 的设计理念是让 IO 由调用者注入,不再强制写死实现,让库和项目能够跨同步/异步无缝适配,这对于高性能系统开发意义重大。虽然对 vtable 存在少量运行时代价,但在可优化情景下几乎可以忽略。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架构也引发了一些讨论——如运行时多实现切换和开发便利性的平衡,以及绿色线程与 stackless coroutine 的路线选择。
进一步阅读原文了解设计初衷、社区观点,以及详细的代码示例和应用场景对比。
文章链接: Zig's New Async I/O
HN 链接: Hacker News讨论区
屏幕的魔法:从 CRT 到 OLED,数字世界的“窗口”究竟如何工作?
你每天盯着的屏幕,其实是一场科技与物理的奇迹。从沉重的 CRT(阴极射线管)到今天超薄的 LCD 和自发光的 OLED,屏幕技术经历了多次飞跃。本文不仅详细讲解了各类显示技术的原理,还通过丰富的插图和趣味实验(比如用慢镜头拍摄屏幕刷新),揭示了那些“看不见”的刷新、像素与背后的硬件魔法。
评论区观点精彩纷呈,有人分享了 CRT 屏幕的神秘感,有人用显微镜观察现代显示屏,还有高分解释经典误区,比如“像素”与“扫描线”的区别。不同玩家也热议了 LCD 与 OLED 各自的优缺点、未来显示技术的探索,包括 MicroLED 等新兴方向。想知道为何 LCD 会有漏光、OLED 更黑却更容易烧屏?这篇文章带你彻底读懂!
原文链接:How does a screen work?
HN 链接: news.ycombinator.com
北亚利桑那惊现鼠疫致死病例,引发公共卫生警戒
[亚利桑那鼠疫与草原犬鼠死亡]
近期在亚利桑那州,一位居民因感染鼠疫(Yersinia pestis)快速发病并于入院当天不幸去世。这起罕见死亡事件发生在 Flagstaff 附近 Prairie dog(草原犬鼠)大规模死亡潮之后,引发了美国乡村和医疗社区的关注。尽管鼠疫在现代美国每年仅报告约七例,人际传播和大规模疫情的风险很低,但评论区对传播途径、历史对比以及疫苗有效性展开了热议。评论者指出,如果及时使用抗生素,鼠疫的存活率可高达 90%,但仍建议居民警惕病死啮齿类动物和宠物跳蚤,并出现类似症状时迅速就医。
文章链接: Arizona resident dies from the plague less than 24 hours after showing symptoms | The Independent
HN 链接: news.ycombinator.com
GLP-1 神药搅动保险业:健康“假象”如何撼动生命表
[GLP-1 药物保险影响]
GLP-1 药物因其显著降低体重和多项健康风险,被誉为长寿“神药”,正在让寿险行业陷入“算法混乱”。由于越来越多人短期服用 GLP-1 剂而健康指标改善,保险公司误判风险、制定出过低的保费。但问题在于,大量用户一年内就会停药并反弹,原本的高风险群体却获得了低保费锁定,导致险企巨额损失和“死亡滑移”现象大幅上升。越来越多业内人士开始反思:持续用药、患者依从性和保险公司风控,谁能率先突破即将改变整个行业的游戏规则?社区评论也针对复胖率、心理因素、保险业务调整和行业应对策略展开了多元讨论。
文章链接: GLP-1s Are Breaking Life Insurance
HN 链接: news.ycombinator.com
玩转 Python 多媒体:揭秘音视频与摄像头自动化全攻略!
[Python 调用摄像头预览界面]
你是否想过,如何用 Python 控制你的麦克风、摄像头,甚至自动处理上千个视频文件?最新版《Automate the Boring Stuff》作者 Al Sweigart 发布了未曾正式出版的“音频、视频与摄像头”完整章节,让你系统学习用 Python 实现录制、播放与自动化编辑多媒体内容。除了实用的 OpenCV、Pygame、sounddevice 等库代码示例,网友评论也指出当前很多流行库如 playsound、pydub、SoundFile 都有维护难题,但文中详细现身说法,精选案例和解决方案,帮助开发者应对 Python 多媒体开发中的种种坑点。此外,社区热议还涉及 PySide6、VLC、ffmpeg、yt-dlp 的玩法,拓展多媒体处理更丰富的场景与能力。
文章原文: Lost Chapter of Automate the Boring Stuff: Audio, Video, and Webcams in Python
HN 链接: news.ycombinator.com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