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期提到的书籍:《八次危机》
以下是对播客内容的深度总结与提炼:
一、播客纪要(分段落精编)
1. 现象切入:外卖补贴大战重启
小罗以京东、美团、阿里“零元购”事件切入,指出平台在反垄断背景下重启高额补贴,但监管态度微妙——默认“不损害商家利益且刺激消费”的行为。
2. 历史反思:反垄断与经济政策连锁反应
杨老师复盘2021年反垄断与金融监管(如蚂蚁金服事件)的关联性:
* 平台掌握用户数据威胁银行“风险定价权”,引发金融强监管
* 反垄断本质是利益再平衡(如银行投诉导致平台金融业务受限)
* 对比2015年供给侧改革(关停低效企业),当前制造业内卷更难治理(大企业合规竞争)
3. 补贴经济学争议
* 杨老师批判视角:
→ 免费需求非真实需求:破坏价格机制导致资源错配(如过度消费)
→ 通缩螺旋风险:生产者亏损→员工收入下降→社会总需求萎缩→恶性循环
→ 无效竞争:外卖渗透率已饱和,补贴难改用户平台心智(他本人是京东用户,仍首选3C)不过他苹果电脑是拼多多买的又很矛盾
* 小罗反驳视角:
→ 援引“免费经济学”理论:交叉补贴/三方市场可转化价值(如京东Plus会员增值服务)
→ 行为数据价值:补贴培养新消费场景(如下午茶时段),提升用户粘性与AI推送精准度
4. 竞争逻辑与破局困境
杨老师指出核心矛盾:
* 京东困局:重资产物流优势被通达系瓦解(90分→80分体验差距),目前即时零售又腹背受敌(美团运力+前置仓复制其模式)
* 战略两难:坚守主业(强化3C护城河)VS进攻新赛道(消耗战如美团优选亏千亿)
* 终极质疑:存量市场中补贴战无赢家,或加速线下业态消亡(夫妻店就业流失)
5. 宏观延伸:产能过剩与全球化悖论
* 数据印证:中国外贸51%来自一带一路,但顺差扩大伴随内需疲软
* 杨老师尖锐观点:
→ 内部产能(存量)与内部消费(流量)剪刀差不可持续
→ 制造业外卷遭贸易壁垒反噬
→ 税收差异致线上碾压线下(国内电商免税VS欧美税制平衡)
* 小罗突破视角:
→ 技术必然降低商品成本(如福特T型车),应接受制造业利润合理化。
→ 呼吁“思维打开”:以后要做产能输出(全球)+福利社会转型(人人非全职就业)
二、批判性延展思考
1. 补贴合理性盲区
2. 杨老师忽略“数据资产化”本质:用户行为数据已成为平台核心资产,补贴是获取数据的低成本策略(如消费习惯画像),本质是数字经济时代的生产资料投资。
小罗过度乐观于“创新溢出”:历史表明,无差异补贴易导向零和博弈(如千团大战),非持续性创新。
3. 全球化悖论新解杨老师“产能输出必遭抵制”论偏悲观:中国新能源车在欧市占率达8%(2024)证明技术壁垒可破局,“物美价廉”仍为发展中国家刚需。
小罗“福利社会”构想脱离现实:社保体系滞后(中国社保支出占GDP 11% VS 欧元区20%)制约消费释放,需制度性改革非观念倡导。简称:想得太美!
三、本期播客突破性价值
1. 1、构建“微观-宏观”串联框架
将外卖补贴这一商业现象,贯穿至 企业竞争→行业生态→通缩机制→全球化困局 四层分析,揭示“价格战”背后的深层经济逻辑:微观:京东补贴本质是重资产模式遭遇“体验平权”的求生策略
宏观:中国160万亿居民存款与产能过剩的互锁关系
2. 提出真问题替代表面争论跳出“监管是否默许”的揣测,直指关键矛盾:
3. 如何平衡“市场竞争效率”与“社会成本承担”?(如物流效率提升与百万级别夫妻店生存)
挑战经济学教条:指出“通缩有利消费者”的认知谬误,论证“支出=收入”循环断裂风险
加入星球社群,文字稿和PPT在知识星球社群内。
欢迎进入社群交流播客相关问题
【风险提示】:
本节目音频内容以及文字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其中的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
一切问题咨询可联系(微信):cwzy20230605
以下是对播客内容的深度总结与提炼:
一、播客纪要(分段落精编)
1. 现象切入:外卖补贴大战重启
小罗以京东、美团、阿里“零元购”事件切入,指出平台在反垄断背景下重启高额补贴,但监管态度微妙——默认“不损害商家利益且刺激消费”的行为。
2. 历史反思:反垄断与经济政策连锁反应
杨老师复盘2021年反垄断与金融监管(如蚂蚁金服事件)的关联性:
* 平台掌握用户数据威胁银行“风险定价权”,引发金融强监管
* 反垄断本质是利益再平衡(如银行投诉导致平台金融业务受限)
* 对比2015年供给侧改革(关停低效企业),当前制造业内卷更难治理(大企业合规竞争)
3. 补贴经济学争议
* 杨老师批判视角:
→ 免费需求非真实需求:破坏价格机制导致资源错配(如过度消费)
→ 通缩螺旋风险:生产者亏损→员工收入下降→社会总需求萎缩→恶性循环
→ 无效竞争:外卖渗透率已饱和,补贴难改用户平台心智(他本人是京东用户,仍首选3C)不过他苹果电脑是拼多多买的又很矛盾
* 小罗反驳视角:
→ 援引“免费经济学”理论:交叉补贴/三方市场可转化价值(如京东Plus会员增值服务)
→ 行为数据价值:补贴培养新消费场景(如下午茶时段),提升用户粘性与AI推送精准度
4. 竞争逻辑与破局困境
杨老师指出核心矛盾:
* 京东困局:重资产物流优势被通达系瓦解(90分→80分体验差距),目前即时零售又腹背受敌(美团运力+前置仓复制其模式)
* 战略两难:坚守主业(强化3C护城河)VS进攻新赛道(消耗战如美团优选亏千亿)
* 终极质疑:存量市场中补贴战无赢家,或加速线下业态消亡(夫妻店就业流失)
5. 宏观延伸:产能过剩与全球化悖论
* 数据印证:中国外贸51%来自一带一路,但顺差扩大伴随内需疲软
* 杨老师尖锐观点:
→ 内部产能(存量)与内部消费(流量)剪刀差不可持续
→ 制造业外卷遭贸易壁垒反噬
→ 税收差异致线上碾压线下(国内电商免税VS欧美税制平衡)
* 小罗突破视角:
→ 技术必然降低商品成本(如福特T型车),应接受制造业利润合理化。
→ 呼吁“思维打开”:以后要做产能输出(全球)+福利社会转型(人人非全职就业)
二、批判性延展思考
1. 补贴合理性盲区
2. 杨老师忽略“数据资产化”本质:用户行为数据已成为平台核心资产,补贴是获取数据的低成本策略(如消费习惯画像),本质是数字经济时代的生产资料投资。
小罗过度乐观于“创新溢出”:历史表明,无差异补贴易导向零和博弈(如千团大战),非持续性创新。
3. 全球化悖论新解杨老师“产能输出必遭抵制”论偏悲观:中国新能源车在欧市占率达8%(2024)证明技术壁垒可破局,“物美价廉”仍为发展中国家刚需。
小罗“福利社会”构想脱离现实:社保体系滞后(中国社保支出占GDP 11% VS 欧元区20%)制约消费释放,需制度性改革非观念倡导。简称:想得太美!
三、本期播客突破性价值
1. 1、构建“微观-宏观”串联框架
将外卖补贴这一商业现象,贯穿至 企业竞争→行业生态→通缩机制→全球化困局 四层分析,揭示“价格战”背后的深层经济逻辑:微观:京东补贴本质是重资产模式遭遇“体验平权”的求生策略
宏观:中国160万亿居民存款与产能过剩的互锁关系
2. 提出真问题替代表面争论跳出“监管是否默许”的揣测,直指关键矛盾:
3. 如何平衡“市场竞争效率”与“社会成本承担”?(如物流效率提升与百万级别夫妻店生存)
挑战经济学教条:指出“通缩有利消费者”的认知谬误,论证“支出=收入”循环断裂风险
加入星球社群,文字稿和PPT在知识星球社群内。
欢迎进入社群交流播客相关问题
【风险提示】:
本节目音频内容以及文字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其中的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
一切问题咨询可联系(微信):cwzy20230605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追寻自由之路
6天前
广东
5
杨老师关于对互联网购物与线下购物的那部分说法,想问杨老师,你是不是比较少深入购物呢?我听了你说互联网干趴很多线下店的主要是原因政府税收的差别,有点诧异。
1.为何几大平台干趴的是普通线下店,而与此同时,美宜佳、山姆会员店、胖东来等却干得风声水起?
2.别人我不知道,没调查。个人体会:在天猫京东自营店的购物体验,是线下普通商店给予不到的:得到充分尊重、不担心有假货、大数据筛选出的信任关系、支付便利(包括免息满减分期等)、价格透明(能保价)……线下店与网购平台确实是税的区别,不过,我觉得是“智商税”。即便同样的价格,跟普通线下购物广场(以及不认识的个体商铺)比,我也宁愿网购,但我又同时很享受逛逛山姆会员店、偶尔也会贪方便去美宜佳这种楼下连锁店。
根本原因:被互联网干趴的线下商店提供的服务已经满足不了群众日益追求的新需求。维度就不一样

PluviophileJ
1周前
北京
5
此外,节目开头提到现在的竞争是市场化竞争,政府没有很好的强制性手段(诸如环保、安全标准)介入。但对于制造业企业,劳动合规必然是其罩门,做项目见过太多不遵守劳动法规的企业了。这些企业的成本低,有几个来源,一是各类政府补贴,二是各类国资基金股权投资,三是银行低息借款,四是人员成本低(未按照人员实际工作时间支付合理的劳动报酬)。成本低,才能低价卷,要想减少内卷化通缩,就得减少政府补贴,强化劳动合规立法执法(比如对于违约接触劳动合同的企业,不只是要支付违约金,还应支付惩罚性赔偿)。

PluviophileJ
1周前
北京
4
现在国内电商巨头在国内互联网外卖、电商市场的渗透率已经非常高了。眼下的外卖大战不过是这些巨头为争夺国内存量市场的厮杀,国内相关行业的合理利润都被杀掉了,进一步加剧通缩。这些巨头又没办法抢占国际市场。从投资角度来说,如果投中概互联ETF,那就是整个盘子的利润都在受损,除非押中最后的赢家,不然感觉买哪家的股票都会挺难受的。
缪缪Al
1周前
江西
3
…小罗两次提到为什么不能全民不上班 福利性郭嘉…还要求杨老师格局打开点 然后杨老师还得说 对 哈哈哈 我要努力做到这样包容
浮夸丶
6天前
湖南
1
纯外行有个好奇的问题,淘东两家补贴后dau都有增长,虽然没有电商转化率的数据,但肯定有帮助,为啥拼多多和抖音两家都没做出一点反应🤔,对这两家的业务难道没有影响么。
唐_K9G0
6天前
广东
1
12:59 我在广州,7月12日美团的0元购这边送的最多的就是古茗和沪上阿姨,我的猜想是这样的:
1、这两个品牌在广州的知名度、店铺密度没有瑞幸等高,赠饮就当打广告了。
2、理论上它可以给所有人发0元购的券,但成本是可控的,因为每个店的当天产能是有上限的(况且它们的门店密度并不高)。很多人像我一样拿了券没去排队领饮料,但美团和这两个品牌的赠饮活动给我们留了印象。

sukerrr
1周前
海南
1
提到日系车,就得提一下丰田最近强制供应商对它涨价,保障下游企业利润,这才叫反内卷。反内卷是要掏钱的,掏文件有啥用

琢光
1周前
广东
1
大家好
河流的赤子
1周前
山东
1
来了
amy_CmWp
1周前
浙江
1
感觉这是个造势,营销风暴。我是不爱喝饮料的那种人,搞不搞活动都跟我没啥关系。

Hexianglong
4天前
湖南
0
12:01 这个概念第一次听到,循环,羊毛出在羊身上。

Hexianglong
4天前
湖南
0
02:31 反应已经来了,这波预判了
程智飞
5天前
福建
0
59:44 那不就是新冠那一年嘛,消费多好😀
HD14741q
4天前
广东
0
本人小白有一个问题:国内产能多-出口-为了保护国内,外国提高壁垒 接下来是不是应该像鸦片战争一样 用战争把产能输出出去

迷失的贵族
5天前
北京
0
27:58 按这个说法 京东不叫反击 而是在报复。但在多输格局下 只能死的更快了
孟志国
1周前
河北
0
拼多多很好,便宜点

独步91
1周前
浙江
0
多平台比价再下单的我小板凳坐好了!
HD575565d
1周前
天津
0
支持杨老师的经济学人观点
admin_test
6天前
广东
0
外部需求是有限的,中国是生产巨兽,除非其他国家愿意让出制造业,不然贸易冲突几乎必然增加
方小钢
1周前
北京
0
一定程度上我觉得马云老师当时对银行和监管的评论有积极意义,传统的金融垄断长久,没有竞争者优越感过多,希望有越来越分蛋糕的企业家能动动传统垄断者的蛋糕,比如银行,比如运营商,吐槽一下话费,说是降低,月租每年都在增加,有没有互联网资本动一下这个蛋糕,多来些市场竞争,哈哈,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