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嗨大家,周末好呀!本周双更(因为下周无更;)
今天很荣幸邀请到了马林老师,来聊聊单车、心流时刻和自我表达
马林老师是单车教练,是我很喜欢的单车课程「心流冲击」的研发者
同时也是一位喜欢自我表达的抽象玄学博主
今天原本想从单车开始聊起,没想到直接切入到了「自我表达」
对话的展开很有意思,不像往日聊天那种你来我往的短句
而是每个人抛出问题,对方会有很长的叙述和回复
没有商量过,但我觉得很有趣!
我想大概因为对话发生在线上,和面对面就是会不同
也是因为,我们都是输出型表达者,很习惯于长段的表达(话痨)
总之,这一次的对话我收获良多!
03:00 表达的真实性,我们都逐渐放下了逐字稿的模式,转向更开放、随机的捕捉
09:00 抽象和具体的表达
16:20 表达的即时性和冲动感
25:11 表达能力可以习得,你需要养成定期表达和随手记录的习惯,很多想法如果当下没有被你记录下来,它是不存在的
32:27 每项运动,对我来说都像是完全不同人格的一位朋友
37:17 心流冲击课程是怎么样被研发出来的?
44:43 zoe上心流课程的两个瞬间
52:00 现阶段自我表达的困境
希望你也有收获!
找到他:
小红书:福尔马林的能量驿站
找到我:
小红书:肉肉桃酱🍑/ Zoe也是肉肉
微信听友群:Holdonplease2406
小宇宙:hold on, please
网易云音乐:肉肉桃酱Zoe
今天很荣幸邀请到了马林老师,来聊聊单车、心流时刻和自我表达
马林老师是单车教练,是我很喜欢的单车课程「心流冲击」的研发者
同时也是一位喜欢自我表达的抽象玄学博主
今天原本想从单车开始聊起,没想到直接切入到了「自我表达」
对话的展开很有意思,不像往日聊天那种你来我往的短句
而是每个人抛出问题,对方会有很长的叙述和回复
没有商量过,但我觉得很有趣!
我想大概因为对话发生在线上,和面对面就是会不同
也是因为,我们都是输出型表达者,很习惯于长段的表达(话痨)
总之,这一次的对话我收获良多!
03:00 表达的真实性,我们都逐渐放下了逐字稿的模式,转向更开放、随机的捕捉
09:00 抽象和具体的表达
16:20 表达的即时性和冲动感
25:11 表达能力可以习得,你需要养成定期表达和随手记录的习惯,很多想法如果当下没有被你记录下来,它是不存在的
32:27 每项运动,对我来说都像是完全不同人格的一位朋友
37:17 心流冲击课程是怎么样被研发出来的?
44:43 zoe上心流课程的两个瞬间
52:00 现阶段自我表达的困境
希望你也有收获!
找到他:
小红书:福尔马林的能量驿站
找到我:
小红书:肉肉桃酱🍑/ Zoe也是肉肉
微信听友群:Holdonplease2406
小宇宙:hold on, please
网易云音乐:肉肉桃酱Zoe
主播...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童烨TungYip
2天前
广东
2
1:01:29 听到这里真的笑出声。Can’t agree more. 表达者的困境之一是:太过注重自我表达本身。 对话能够建立的前提是此刻有两个主角:说者与听者。要给听者足够的空白来accept & digest 有时候比如何表达更加重要。我见过太多的表达者都在说“单口”,在他们身上我看到的只是他们自己和自己思想的共振(自我感动)。我很喜欢一句话是answer is clear after you get the answer。每个人找到答案的路程老天自有安排,旁人永远不能加速这个过程。换言之,表达者的另一个困境也是:过于执着于表达的结果。 当表达者的目的从deliver变成influence,话语的弹性就出现了。为什么老人的话总让人如沐春风,是因为春风只是在合适的时间到来,至于吹红桃花还是吹绿柳树,它都并不强求。
蠢小兔
5天前
上海
1
谢谢肉肉的牵线搭桥,看了马林老师的xhs很受用。的确目前个人长期做的所有运动(跑步撸铁攀岩打球)中最容易进入心流的就是室内单车,一个是教室的能量场很强(即使并无对话型的交流),还有就是课程强度和对心肺冲击再配合音乐,真的能产生让人被节奏包裹住、却又置身于时间之外的感觉
Icey-wuh
2天前
上海
0
最近心情不是很好 听到zoe的声音又会很治愈❤️🩹
因为相似的兴趣和感受相遇
在不同的状态有好好安抚到
我的电子姐妹们 希望大家都有自己喜欢的人生~
ZRM_nQ8h
3天前
美国
0
马林老师是不是比较容易内耗?总是在反思,漂浮不定。有些事情没必要做到完美
小李小李111
3天前
湖北
0
45:42 你已经来到山顶了,看一看就好了,现在你要加速离开了。
Karen_TQj9
4天前
北京
0
33:15 没错,通过另一个领域找回控制感

雪雪_5Yu3
5天前
广东
0
梦幻联动来了!🤩

雪雪_5Yu3
5天前
广东
0
zoe 和马老师两个高效表达者,让我有种超舒适的感觉🥹中间有好多点对于我这种不习惯输出的人有很深刻的感悟。就是脑子里偶尔闪现的灵感,甚至所见所闻所看带来的思考,都会因为没有表达和记录而转瞬即逝。还有表达者即使尽善尽美的表达,但接收者能接收到的信息可能都是极少的。让我想起前段时间自己在反思工作中“厌蠢”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