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
26分钟
播放:
79
发布:
1个月前
主播...
简介...
本期播客分析小米新款纯电 SUV YU7 的发布,结合摩根士丹利、美国银行、高盛等投行报告,拆解其产品力、市场反应、智能驾驶与生态布局,以及未来展望。
核心内容:
1. YU7 产品力与定价策略:
2. 定价区间:25-33 万元,略高于部分预期但配置超值,采用“价值驱动”而非单纯低价。
亮点:全系标配 800V 高压平台,充电速度快(Max 版 12 分钟充至 80%,补能 620 公里)。
标准版续航 835 公里(CLTC),四驱版 760-770 公里,领先同级。
性能强劲,Max 版 0-100km/h 加速 3.23 秒。
智能座舱:4nm 高通骁龙 8 Gen 3 车规级芯片,1.1 米 Mini LED 三连屏。
智能驾驶:英伟达 Drive AGX42 平台(700 TOPS 算力)+激光雷达,硬件领先。
定位:冲击高端 SUV 市场,挑战特斯拉 Model Y,兼顾性能、豪华感与舒适性。
1. 市场反应:发布会后 3 分钟订单超 20 万,1 小时达 28.9 万,远超高盛预测的 1.5 万,打破Su 7 纪录。
信号:反映小米品牌号召力与产品定义能力,验证跨界造车初步成功。
挑战:订单含部分Su 7 转单,交付压力巨大(一期工厂年产能 30-35 万辆),需平衡产量与质量。
1. 智能驾驶与生态系统:
2. 智能驾驶:投入 58 亿元,1800 人团队,采用端到端方案,基于千万级真实驾驶视频训练,算力与算法前沿。
生态布局:小爱同学升级支持多模态交互(语音+视觉)。
开放 IOT 生态给比亚迪、广汽丰田等,意在打造行业标准,增强用户粘性。
新品:AI 眼镜 Explore(起价 1999 元,轻量化+长续航,实时翻译等功能)与 Mix Flip 2 折叠屏手机(5000mAh 电池,起价 5999 元),扩展人车家生态。
目标:构建平台级护城河,覆盖用户生活全场景。
1. 投行分析与展望:积极观点:投行维持买入/增持评级,高盛上调目标价,看好 YU7 火爆开局与生态协同效应。
风险提示:交付压力:产能爬坡需时间,需保证品控与用户体验。
盈利能力:高配低价策略可能压缩利润,汽车业务需持续投入。
竞争环境:中国电动车市场激烈(特斯拉、华为、比亚迪等),需长期保持竞争力。
共识:YU7 为小米高端市场奠定基础,但需在制造、供应链、盈利与竞争中持续突破。
核心洞察:
* YU7 以高配低价与技术投入提供超值体验,挑战高端 SUV 市场。
* 28.9 万订单展现品牌力,但交付与服务是关键考验。
* 小米通过智能驾驶高投入与开放生态策略,构建人车家全生态平台。
* 投行看好小米汽车潜力,但产能、盈利与竞争是长期挑战。
引人思考的问题:小米在手机领域的“高配低价+生态整合”模式能否成功迁移到汽车行业,助力其成为全球前五车企?这是一个价值千亿的战略命题,值得持续观察。
资源与后续
* 公众号/视频号:全球风口
核心内容:
1. YU7 产品力与定价策略:
2. 定价区间:25-33 万元,略高于部分预期但配置超值,采用“价值驱动”而非单纯低价。
亮点:全系标配 800V 高压平台,充电速度快(Max 版 12 分钟充至 80%,补能 620 公里)。
标准版续航 835 公里(CLTC),四驱版 760-770 公里,领先同级。
性能强劲,Max 版 0-100km/h 加速 3.23 秒。
智能座舱:4nm 高通骁龙 8 Gen 3 车规级芯片,1.1 米 Mini LED 三连屏。
智能驾驶:英伟达 Drive AGX42 平台(700 TOPS 算力)+激光雷达,硬件领先。
定位:冲击高端 SUV 市场,挑战特斯拉 Model Y,兼顾性能、豪华感与舒适性。
1. 市场反应:发布会后 3 分钟订单超 20 万,1 小时达 28.9 万,远超高盛预测的 1.5 万,打破Su 7 纪录。
信号:反映小米品牌号召力与产品定义能力,验证跨界造车初步成功。
挑战:订单含部分Su 7 转单,交付压力巨大(一期工厂年产能 30-35 万辆),需平衡产量与质量。
1. 智能驾驶与生态系统:
2. 智能驾驶:投入 58 亿元,1800 人团队,采用端到端方案,基于千万级真实驾驶视频训练,算力与算法前沿。
生态布局:小爱同学升级支持多模态交互(语音+视觉)。
开放 IOT 生态给比亚迪、广汽丰田等,意在打造行业标准,增强用户粘性。
新品:AI 眼镜 Explore(起价 1999 元,轻量化+长续航,实时翻译等功能)与 Mix Flip 2 折叠屏手机(5000mAh 电池,起价 5999 元),扩展人车家生态。
目标:构建平台级护城河,覆盖用户生活全场景。
1. 投行分析与展望:积极观点:投行维持买入/增持评级,高盛上调目标价,看好 YU7 火爆开局与生态协同效应。
风险提示:交付压力:产能爬坡需时间,需保证品控与用户体验。
盈利能力:高配低价策略可能压缩利润,汽车业务需持续投入。
竞争环境:中国电动车市场激烈(特斯拉、华为、比亚迪等),需长期保持竞争力。
共识:YU7 为小米高端市场奠定基础,但需在制造、供应链、盈利与竞争中持续突破。
核心洞察:
* YU7 以高配低价与技术投入提供超值体验,挑战高端 SUV 市场。
* 28.9 万订单展现品牌力,但交付与服务是关键考验。
* 小米通过智能驾驶高投入与开放生态策略,构建人车家全生态平台。
* 投行看好小米汽车潜力,但产能、盈利与竞争是长期挑战。
引人思考的问题:小米在手机领域的“高配低价+生态整合”模式能否成功迁移到汽车行业,助力其成为全球前五车企?这是一个价值千亿的战略命题,值得持续观察。
资源与后续
* 公众号/视频号:全球风口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在这个世间尽情游荡吧
1个月前
海南
0
这 AI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