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期嘉宾】张一甲、潘乱
张一甲(甲子光年创始人、CEO)
潘乱(「乱翻书」主理人)
主持人:张鹏(极客公园创始人&总裁)
⏰【时间线】
一
03:49 AI做高考试卷,分数能够考上清北了,你们对此感到惊讶吗?
04:27 「在两三年前,会极端意外,现在是意料之中」
07:09 「大模型发展速度非常快,今年高考成绩这么好,我觉得是必然。」
09:32 数学能考到到140+,AI可以算数学尖子生或者数学家了吗?
11:50 大模型靠数据训练,那人类的数学竞赛能力靠什么修炼?
14:31 如果要成为一个数学家,是方法重要,还是天赋重要?
16:58 大模型推理能力上升之后,在使用AI时,有哪些直接的改变吗?
21:46 「AI让我变得更宅了」
25:27 多模态能力的进步,解锁哪些应用机会?
【图】▲微软识花(2016年7月发布,现已下架)
31:41 AI短视频能力的提升,对短视频产生有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33:30 “苏超”火热,各家用AI生成视频“斗法”
33:56 对于越来越多AI生成的内容,怎么看待?
39:32 让老照片动起来,感动了很多老人
40:50 AI分析视频这块,目前幻觉率高,效果不太行,核心原因是什么?
43:24 产生幻觉的两个重要原因:注意力漂移与连续性问题
48:56 为什么大模型最近一段时间,理科“涨分”非常多,反而文科没怎么“涨分”?
50:06 文科(Liberal Arts)和理科(Sciences),对于人类的区别是什么?对于AI 的区别又是什么?
【图】▲极客公园门口科技与人文十字路的路牌
【图】▲乔布斯发布会的科技(Technology)与人文(LiberalArts)十字路口
54:24 「理科是追求一个客观的正确结果,文科可能更多的是解释的丰富性」
55:53 「DeepSeek进步太慢了」
56:12 在写作这个层面上,大模型的能力有没有什么令人印象深刻的成长?
59:20 怎么融化AI的能力,最终变成自己的东西?
62:23 「AI是给整个行业去做普惠的东西,但很难在局部领域达到天花板。」
62:43 嘉宾观点:AI之于人的“金镶玉原则”
二
65:49 在AI越来越强的时代,未来的学生们到底是往文科走还是往理科走?
71:11 “热爱”(motivation)是人类最后的阵地
76:39 AI的高考分数都可以上清北了,应试教育还有意义吗?
【图】▲Meta成立「超级智能实验室」!挖角11位AI顶尖人才,其中华人占多半
76:42 应试教育是在高维度的智力筛选上,是非常有效率的
78:23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自我和发展」
84:27 AI是在拉平还是在加剧教育和信息的鸿沟?
90:09 「教育很大程度上是要建立一个人的适应能力」
94:10 你有没有被AI替代的恐惧和恐慌?
94:22 潘乱:我一丁点没有被AI替代的焦虑
94:22 张一甲:不担心,我对人还是有自信的
99:03 张鹏:我其实特别希望被替代,那样我的一生可以去探索更多的事
🎵【开场&结尾音乐】
开场音乐:Hans Zimmer / Benjamin Wallfisch - Mesa(《银翼杀手2049》电影插曲)
结尾音乐:方嘉咏- 毎天见一见!(动画电影《攻壳机动队》原声带,川井憲次|作曲)
ℹ【关于「乱翻书」】
「乱翻书」是一档关注商业、科技和互联网的圆桌对话节目。关心How和Why,以及少有人注意到的What。内容主要方向是科技考古、行业观察和前沿思考,研究公司的兴衰循环,希望能够为你带来信息增量。
「乱翻书」主理人是潘乱,代表作品有《腾讯没有梦想》、字节跳动/快手早期关键节点的系列特写。
【相关推荐】
1、224.对谈黄灯:普通二本学生的出路在哪里?
www.xiaoyuzhoufm.com
2、145. 卷进人大附中的我们,现在怎样了?当精英教育撞上现实
www.xiaoyuzhoufm.com
【关于主播】
视频号/即刻/小红书:潘乱
公众号/播客:乱翻书
【图】▲直播海报
【图】▲直播截图
微信公众号:乱翻书
视频号:潘乱
商业合作:联系微信 tongxing717
本期编辑:怀杭
张一甲(甲子光年创始人、CEO)
潘乱(「乱翻书」主理人)
主持人:张鹏(极客公园创始人&总裁)
⏰【时间线】
一
03:49 AI做高考试卷,分数能够考上清北了,你们对此感到惊讶吗?
04:27 「在两三年前,会极端意外,现在是意料之中」
07:09 「大模型发展速度非常快,今年高考成绩这么好,我觉得是必然。」
09:32 数学能考到到140+,AI可以算数学尖子生或者数学家了吗?
11:50 大模型靠数据训练,那人类的数学竞赛能力靠什么修炼?
14:31 如果要成为一个数学家,是方法重要,还是天赋重要?
16:58 大模型推理能力上升之后,在使用AI时,有哪些直接的改变吗?
21:46 「AI让我变得更宅了」
25:27 多模态能力的进步,解锁哪些应用机会?
【图】▲微软识花(2016年7月发布,现已下架)
31:41 AI短视频能力的提升,对短视频产生有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33:30 “苏超”火热,各家用AI生成视频“斗法”
33:56 对于越来越多AI生成的内容,怎么看待?
39:32 让老照片动起来,感动了很多老人
40:50 AI分析视频这块,目前幻觉率高,效果不太行,核心原因是什么?
43:24 产生幻觉的两个重要原因:注意力漂移与连续性问题
48:56 为什么大模型最近一段时间,理科“涨分”非常多,反而文科没怎么“涨分”?
50:06 文科(Liberal Arts)和理科(Sciences),对于人类的区别是什么?对于AI 的区别又是什么?
【图】▲极客公园门口科技与人文十字路的路牌
【图】▲乔布斯发布会的科技(Technology)与人文(LiberalArts)十字路口
54:24 「理科是追求一个客观的正确结果,文科可能更多的是解释的丰富性」
55:53 「DeepSeek进步太慢了」
56:12 在写作这个层面上,大模型的能力有没有什么令人印象深刻的成长?
59:20 怎么融化AI的能力,最终变成自己的东西?
62:23 「AI是给整个行业去做普惠的东西,但很难在局部领域达到天花板。」
62:43 嘉宾观点:AI之于人的“金镶玉原则”
二
65:49 在AI越来越强的时代,未来的学生们到底是往文科走还是往理科走?
71:11 “热爱”(motivation)是人类最后的阵地
76:39 AI的高考分数都可以上清北了,应试教育还有意义吗?
【图】▲Meta成立「超级智能实验室」!挖角11位AI顶尖人才,其中华人占多半
76:42 应试教育是在高维度的智力筛选上,是非常有效率的
78:23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自我和发展」
84:27 AI是在拉平还是在加剧教育和信息的鸿沟?
90:09 「教育很大程度上是要建立一个人的适应能力」
94:10 你有没有被AI替代的恐惧和恐慌?
94:22 潘乱:我一丁点没有被AI替代的焦虑
94:22 张一甲:不担心,我对人还是有自信的
99:03 张鹏:我其实特别希望被替代,那样我的一生可以去探索更多的事
🎵【开场&结尾音乐】
开场音乐:Hans Zimmer / Benjamin Wallfisch - Mesa(《银翼杀手2049》电影插曲)
结尾音乐:方嘉咏- 毎天见一见!(动画电影《攻壳机动队》原声带,川井憲次|作曲)
ℹ【关于「乱翻书」】
「乱翻书」是一档关注商业、科技和互联网的圆桌对话节目。关心How和Why,以及少有人注意到的What。内容主要方向是科技考古、行业观察和前沿思考,研究公司的兴衰循环,希望能够为你带来信息增量。
「乱翻书」主理人是潘乱,代表作品有《腾讯没有梦想》、字节跳动/快手早期关键节点的系列特写。
【相关推荐】
1、224.对谈黄灯:普通二本学生的出路在哪里?
www.xiaoyuzhoufm.com
2、145. 卷进人大附中的我们,现在怎样了?当精英教育撞上现实
www.xiaoyuzhoufm.com
【关于主播】
视频号/即刻/小红书:潘乱
公众号/播客:乱翻书
【图】▲直播海报
【图】▲直播截图
微信公众号:乱翻书
视频号:潘乱
商业合作:联系微信 tongxing717
本期编辑:怀杭
主播...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kamu
2周前
上海
8
给潘乱和鹏总提个建议,二位都是经常做访谈的科技媒体人,下次做访谈的时候,可以引入一个 AI 嘉宾,问题可以提给 AI,每一轮谈话也可以让 AI 做总结,甚至也可以让 AI 做主持人……
HD98194k
2周前
山西
8
1:20:01 哎,我在职校当老师,我感觉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去职高,因为要防止低于 AI 智力的人,有点事情做不捣乱,如果社会不分自愿给职高的娃娃么这群孩子迟早出来……,你懂的。

彩虹照耀
2周前
河北
5
这期特别好,嘉宾观点有启发性。

AAAndrea
2周前
浙江
4
00:17 开头银翼

夜雨疏
2周前
吉林
3
1:14:34 从我过去二十一年的经验里发觉学习唯一的路径就是:痛苦、思考与重复。
任何学霸轻松无比的举动,可能是人家早年重复了成百上千次后形成了潜意识。我在跳舞中学会了很多,许多动作实际上是相似的,之所以有些人学的快,是因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她们可能重复了几千次几万次同类型的舞蹈,于是能迅速的在不同中找到相同点。

Yongfeng
2周前
上海
3
这个女嘉宾的声音很好听

讨厌恋爱脑
2周前
云南
2
女嘉宾挺不错

铁板课桌
2周前
广东
2
听了一半,感觉这期聊的内容特别的散乱,尤其是两位男主播在讨论一些问题的时候特别的隔靴搔痒。
比如“AI的理科推理能力”里,高考数学和高等数学之间到底有多大的鸿沟,高考数学140+到底意味着什么、又能在多大程度上与高等数学和学术数学研究对等;“AI处理视频要面对注意力丢失的问题”的注意力能否通过训练提示词进行优化,AI理解视频内容的方式究竟是仿照AI处理图片的方式,根据多个连续帧内的像素点信息变化来处理,还是更多借助视频附带的音频信息;AI面临的技术壁垒到底在哪,是技术层面上架构的问题还是物理层面上算力的问题。反而是女主播真正的点明了一些AI学科学习和人类学科学习之间的差距。

石头墙
2周前
上海
1
02:21 有没有可能 AI高考有点小题大做了呢🤣 毕竟他们有所有的题库记忆、所有人类公开网络的信息
vivian_owmf
2周前
辽宁
1
30:14 不对,还得学两句,一句是哪里可以充电 一句是哪里能连WIFI🤭

中年民工
2周前
陕西
1
1:19:43 唉,总感觉强行按比例普职分流且禁止复读(高考都不禁止复读),就是为了霍霍放非帝都魔都(可以制定本地就业政策)的城市家庭,就跟大厂(后学者)一样,腾退有户口的底层,给有消费能力的新人腾退城市空间
KBM
2周前
上海
1
两位男士,尤其是那位名字里有鹏的比较聊得糟糕吧,文科脑浮于表面的还是太多
李晨-煊安
2周前
广东
1
哦,鹏总是北大的啊?
李晨-煊安
2周前
北京
0
其实在人的现实生活里,面临人生重大的,实际的,不可回避的,人生转折点的真正重要的事情,AI 一点忙也帮不上,甚至 AI 只是产生幻觉的鸦片。让你以为有帮助,有好结果,但一切都是因果与关联性,原点会回到过去的选择,以及带着训练好的小模型小魔法而来。今年的脱口秀和朋友 2 里目前最高分是中专生小奇,比去年的冠军大专生付航在学历上又降低了一等。当每年不断毕业是几百万上千万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周围越来越多研究生时,在中国整体上,大学生占人口比例也就从 5% 提升到 10%,中专生 40% 呐。当我们追逐着 AI,尝试每一个新产品新创意时,某个从业者从容不迫的生了个孩子,然后一点没落下。这些繁华渐欲迷人眼的种种新东西,放在一个较长时间段看,其实真正大的本质的创新并不多……
震宝哥
2周前
北京
0
应试教育是最高效的筛选方式

Cell细胞
2周前
北京
0
1:41:41 你好 我是Cell 细胞

Miya絮叨叨
2周前
北京
0
想问下乱总是用什么软件来记录整理音频的,谢谢

邓堪
2周前
上海
0
40:24
Vicky_csj
2周前
湖北
0
1:21:11 这点是真的,刚用Trae想做个可视化大图,结果陷入死循环了,准备学一遍再来做。。。但是要来个相似矩阵相关的我就会check结果,因为搞过数学建模。

刘菲特
2周前
上海
0
1:15:50 教育的本质是稀缺资源下的强制排名,不在于学到了什么
JadenYao
2周前
浙江
0
女嘉宾天然的傲慢

一个hahaha
2周前
北京
0
1:16:31 确实应试教育是在初始阶段能更快筛选出有资质有学习方法有独立思考的人
KTGee某只
2周前
新疆
0
这个姐姐表达好清晰好舒服哦

Joe-XU
2周前
中国香港
0
嘉宾说话有点油

夜雨疏
2周前
吉林
0
1:09:50 非常赞同。

夜雨疏
2周前
吉林
0
1:34:38 Ai可以理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容吗?

CAMUS豪
2周前
北京
0
文理科那部分聊的比较一般

铁板课桌
2周前
广东
0
如果删评论就是《乱翻书》的沟通方式的话,也好。
macrochen
2周前
浙江
0
和前面的预测差不多,去年AI参加高考能上本科,今年能上985,已经打败了90%的人类

独步91
2周前
浙江
0
期待AI能提高物质生产力的我小板凳坐好了!

stephaniee_
2周前
陕西
0
1:12:53 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