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期荐书:《奇点更近》《AI赋能》
内容简介:
AI赋能:l quan面揭开AI时代生存与发展的十大原则,带你完成从“AI恐慌”到“驾驭AI”的认知升级,让AI成为赋能个体与社会的超能杠杆,变革工作、教育、生活与社会!对于所有对AI时代感到迷茫、焦虑的人来说,这是一份清醒指南;对于想要在AI时代蓬勃发展的个体来说,这是一本赋能说明。
奇点更近:继《奇点临近》之后,雷·库兹韦尔的又一部里程碑式作品!探讨以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及纳米机器人为代表的指数型技术将如何推动人类走向奇点!
库兹韦尔通过扎实的论证,在书中重申了他对未来20年的大胆预言——AI将在何时通过图灵测试;人类将在何时迈入奇点;持续发展的人机融合技术将如何使人类智能增强数百万倍;人类寿命如何实现延长,超越目前120岁的生物学限制;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不断完善将如何满足我们所有的能源需求;指数型技术将如何改变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等。我们即将迈入认知、生活乃至生命被重构的时代,一切都将重新开始!
以下内容为AI总结:
1. 各阶段中心思想及金句内容
开场与主题引入
* 中心思想:探讨未来30年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尤其是长寿技术、AI突破等议题。
* 金句:“科技的进步是指数级的,人类可能在未来实现‘长寿逃逸速度’。”
“投资是为了让生活更好,而未来技术将彻底改变生活质量。”
科技发展的不可预测性
* 中心思想:科技突破往往无法提前规划,历史上的重大创新(如AI)都是偶然与竞争的结果。
* 金句:“创新是‘无许可’的——它不靠规划,而是靠竞争和偶然。”
“科技的低谷期常被误认为‘内卷’,但可能是下一次突破的前奏。”
生物演化与投资哲学
* 中心思想:从生物学“适者生存”推导出投资的保守主义——活下来比短期跑赢更重要。
* 金句:“投资中的‘复利’本质是生物学的指数增长——人类却习惯线性思维。”
“茅台再好的生意,交给傻子管理层也能搞砸——慢变行业才有观察样本。”
偏见与认知局限
* 中心思想:人类对未来的想象(如科幻)驱动科技进步,但认知偏见也限制了对现实的判断。
* 金句:“科学家晚年信上帝,是因为研究越深,越觉得世界精妙到像被设计的。”
“市场经济的竞争烈度决定回报——中国的内卷反而压低了全社会利润率。”
2. QA环节精简版
Q:科技预言(如奇点理论)是否可信?
A:历史上的科技突破(如AI)常被低估,但创新无法规划。例如,Transformer模型2017年就存在,但直到ChatGPT爆发才被广泛认知。未来技术路径不确定,但宏观上应保持乐观。
Q:投资中如何应对不确定性?
A:
* 保守主义:优先选择“慢变行业”(如消费品),避免依赖预测。
* 历史样本:上市时间长的公司更可靠,次新股风险高(外资普遍回避)。
* 活下来第一:像生物演化一样,少犯错比短期高收益更重要。
Q:白酒行业的长期价值是否受年轻人文化冲击?
A:
* 短期事实:60后掌权阶段,酒桌文化仍是刚需。
* 长期风险:全球化下年轻一代可能更倾向透明合作(如咖啡厅谈生意),但文化变迁需要时间验证。
Q:巴菲特的高回报是否依赖美国市场?
A:
* 认知误区:巴菲特的成功源于其方法论,而非单纯“美国红利”。同样的逻辑在印度或中国也能部分复现,但规模不同。
* 普通人启示:年化10%-15%已是优秀,盲目追求高收益易翻车。
3. 延展思考与批判性评论
对两位主播的批判性分析
1. 杨老师的局限性
* 过度依赖“慢变”逻辑:强调历史样本的重要性,但忽视技术颠覆的可能性(如AI对传统行业的冲击)。若特斯拉诞生时沿用“慢变”思维,投资者可能错过电动车革命。
* 偏见矛盾:一方面承认“创新无法规划”,另一方面又否定动态护城河(如张磊观点)企业家已经是成功定义,本质上是静态思维的自我保护。
2. 小罗的认知偏差
* 科技乐观主义的盲点:对库兹韦尔的“永生”预言过于兴奋,却未讨论伦理和社会成本(如资源分配、人口结构问题)。
* 自我矛盾:声称“投资为了生活”,却又设高收益目标,反映出人性中贪婪与理性的冲突。
核心争议点
* “适者生存”是否适用于投资?杨的保守主义:活下来是底线,但可能错过指数级机会。
小罗的进取倾向:追求高收益,但未量化风险(如“跑赢同伴”需承担更高波动)。
* 科技与投资的根本冲突:科技需要“疯狂想象”,投资需要“谨慎验证”——两者本质矛盾,但主播未深入探讨如何平衡。
建议方向
* 对杨老师:可补充案例多讨论“慢变行业”被颠覆的历史(如柯达),以增强辩证性。
* 对小罗:需区分“科幻灵感”与“投资纪律”,避免将未来学直接映射到短期决策,造成重大损失。
总结
本次对话展现了两种思维模式的碰撞:杨的“生物学保守主义”与小罗的“科技乐观主义”。两者的偏见各有价值,但也暴露了投资中永恒的难题——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时,我们是否过度依赖了自己的认知舒适区?
加入星球社群,文字稿和PPT在知识星球社群内。
欢迎进入社群交流播客相关问题
【风险提示】:
本节目音频内容以及文字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其中的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
一切问题咨询可联系(微信):cwzy20230605
内容简介:
AI赋能:l quan面揭开AI时代生存与发展的十大原则,带你完成从“AI恐慌”到“驾驭AI”的认知升级,让AI成为赋能个体与社会的超能杠杆,变革工作、教育、生活与社会!对于所有对AI时代感到迷茫、焦虑的人来说,这是一份清醒指南;对于想要在AI时代蓬勃发展的个体来说,这是一本赋能说明。
奇点更近:继《奇点临近》之后,雷·库兹韦尔的又一部里程碑式作品!探讨以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及纳米机器人为代表的指数型技术将如何推动人类走向奇点!
库兹韦尔通过扎实的论证,在书中重申了他对未来20年的大胆预言——AI将在何时通过图灵测试;人类将在何时迈入奇点;持续发展的人机融合技术将如何使人类智能增强数百万倍;人类寿命如何实现延长,超越目前120岁的生物学限制;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不断完善将如何满足我们所有的能源需求;指数型技术将如何改变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等。我们即将迈入认知、生活乃至生命被重构的时代,一切都将重新开始!
以下内容为AI总结:
1. 各阶段中心思想及金句内容
开场与主题引入
* 中心思想:探讨未来30年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尤其是长寿技术、AI突破等议题。
* 金句:“科技的进步是指数级的,人类可能在未来实现‘长寿逃逸速度’。”
“投资是为了让生活更好,而未来技术将彻底改变生活质量。”
科技发展的不可预测性
* 中心思想:科技突破往往无法提前规划,历史上的重大创新(如AI)都是偶然与竞争的结果。
* 金句:“创新是‘无许可’的——它不靠规划,而是靠竞争和偶然。”
“科技的低谷期常被误认为‘内卷’,但可能是下一次突破的前奏。”
生物演化与投资哲学
* 中心思想:从生物学“适者生存”推导出投资的保守主义——活下来比短期跑赢更重要。
* 金句:“投资中的‘复利’本质是生物学的指数增长——人类却习惯线性思维。”
“茅台再好的生意,交给傻子管理层也能搞砸——慢变行业才有观察样本。”
偏见与认知局限
* 中心思想:人类对未来的想象(如科幻)驱动科技进步,但认知偏见也限制了对现实的判断。
* 金句:“科学家晚年信上帝,是因为研究越深,越觉得世界精妙到像被设计的。”
“市场经济的竞争烈度决定回报——中国的内卷反而压低了全社会利润率。”
2. QA环节精简版
Q:科技预言(如奇点理论)是否可信?
A:历史上的科技突破(如AI)常被低估,但创新无法规划。例如,Transformer模型2017年就存在,但直到ChatGPT爆发才被广泛认知。未来技术路径不确定,但宏观上应保持乐观。
Q:投资中如何应对不确定性?
A:
* 保守主义:优先选择“慢变行业”(如消费品),避免依赖预测。
* 历史样本:上市时间长的公司更可靠,次新股风险高(外资普遍回避)。
* 活下来第一:像生物演化一样,少犯错比短期高收益更重要。
Q:白酒行业的长期价值是否受年轻人文化冲击?
A:
* 短期事实:60后掌权阶段,酒桌文化仍是刚需。
* 长期风险:全球化下年轻一代可能更倾向透明合作(如咖啡厅谈生意),但文化变迁需要时间验证。
Q:巴菲特的高回报是否依赖美国市场?
A:
* 认知误区:巴菲特的成功源于其方法论,而非单纯“美国红利”。同样的逻辑在印度或中国也能部分复现,但规模不同。
* 普通人启示:年化10%-15%已是优秀,盲目追求高收益易翻车。
3. 延展思考与批判性评论
对两位主播的批判性分析
1. 杨老师的局限性
* 过度依赖“慢变”逻辑:强调历史样本的重要性,但忽视技术颠覆的可能性(如AI对传统行业的冲击)。若特斯拉诞生时沿用“慢变”思维,投资者可能错过电动车革命。
* 偏见矛盾:一方面承认“创新无法规划”,另一方面又否定动态护城河(如张磊观点)企业家已经是成功定义,本质上是静态思维的自我保护。
2. 小罗的认知偏差
* 科技乐观主义的盲点:对库兹韦尔的“永生”预言过于兴奋,却未讨论伦理和社会成本(如资源分配、人口结构问题)。
* 自我矛盾:声称“投资为了生活”,却又设高收益目标,反映出人性中贪婪与理性的冲突。
核心争议点
* “适者生存”是否适用于投资?杨的保守主义:活下来是底线,但可能错过指数级机会。
小罗的进取倾向:追求高收益,但未量化风险(如“跑赢同伴”需承担更高波动)。
* 科技与投资的根本冲突:科技需要“疯狂想象”,投资需要“谨慎验证”——两者本质矛盾,但主播未深入探讨如何平衡。
建议方向
* 对杨老师:可补充案例多讨论“慢变行业”被颠覆的历史(如柯达),以增强辩证性。
* 对小罗:需区分“科幻灵感”与“投资纪律”,避免将未来学直接映射到短期决策,造成重大损失。
总结
本次对话展现了两种思维模式的碰撞:杨的“生物学保守主义”与小罗的“科技乐观主义”。两者的偏见各有价值,但也暴露了投资中永恒的难题——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时,我们是否过度依赖了自己的认知舒适区?
加入星球社群,文字稿和PPT在知识星球社群内。
欢迎进入社群交流播客相关问题
【风险提示】:
本节目音频内容以及文字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其中的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
一切问题咨询可联系(微信):cwzy20230605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老外婆
3周前
上海
7
笑死了你们两看的书不一样还能强行聊哈哈哈哈哈哈

朱迪1214
2周前
上海
3
21:25 有帮助有启发的!谢谢你们的播客~
兔兔栗子
3周前
天津
3
读了两本不同书的人,聊出了第三,四,五。。。本书的智慧和N个新观点!感受主打一个低开高走,过半封板!哈哈哈
林他
2周前
北京
2
关于奇点(qi)还是(ji)分享科普作家汪诘的观点——“奇点”这个词是来源于数学的,在数学家中,没人会把奇点念成 ji 点,因为奇点是数学上一个无法定义的点,在数学术语中,这个点被称为“病态点”,也就是数学方程失效的地方。广义相对论也是一个数学方程,这个数学方程失效的点就是宇宙学中的奇点,因此,所谓的“奇点”,翻译成人话就是:广义相对论拿它没办法的一个点。
——科普作家汪诘

纯牛马的救赎
2周前
陕西
2
感觉杨老师是道家的感觉,敬畏规律,去自然而然的发展进步

Rosa_m
3周前
浙江
2
我小时候学的好的也是奇(ji)点😂
念鱼oO
2周前
北京
1
库兹韦尔在《奇点更近》中提到,这个词源自数学和物理学。在数学中指函数中未定义的点,在物理学中指黑洞中心无限致密的点。而库兹韦尔使用这个词,主要是将其作为一个比喻,因为它“恰如其分地描述了人类当前的智能难以理解如此巨大转变的困境”。而作为数学和物理学领域的科技术语,这个词的标准读音为“qídiǎn”。奇的另外一个读音“jī”一般是在表达奇偶数这个含义时才读作jī。
也欢迎有不同意见的读者朋友发表自己的观点~~
乌云白雪
2周前
浙江
1
杨老师已经把价值投资贯穿到骨髓里了 讲什么都能润物细无声的拐到价值投资 当然 我们也是润物细无声的吸收~
追寻自由之路
2周前
广东
1
你们的作用很大,起码对我作用很大。

Hans看看
2周前
上海
1
1:05:39 1:03:44 投资里风险偏好也是每个人自身情况和价值取向决定的,又回来了😂

HD912497o
3周前
北京
1
Conservative Investors Sleep Well
听你写诗
3周前
上海
1
DeepSeek告诉我应该读ji点。

Harkin
3周前
美国
1
大早上更新
面朝大海_LAvA
2周前
江苏
0
说的不是一个频道。
EiskaltSuper
2周前
德国
0
印度那一块,虽然没毛病,但是讲实话,大陆也并非是自由开放的市场,很多企业能做到龙头也是不充分竞争的结果

琢光
2周前
广东
0
🫶🫶🫶

大龄未知青年
2周前
四川
0
那个字念ji吧

Hans看看
2周前
上海
0
59:43 生物信息的保存和对传宗接代的执着一样呀,价值取向决定的,快乐至上,丰富多彩

Hans看看
2周前
上海
0
1:12:48 巴菲特前十年的年化收益率也巨高的

大龄未知青年
2周前
四川
0
小罗确实很实在人,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哥哥
3周前
北京
0
新鲜出炉的一期

独步91
3周前
浙江
0
听播客扩展认知的我小板凳坐好了!
要求很多的餐厅
3周前
上海
0
关于社会发展我有不同的看法,不是天才推动科技进步,是科技进步的这个点孕育出来一个天才,科技是一点点进步的,每一个人都给科技进步提供了一点点养分。
堡垒与花
3周前
广东
0
大清早很开心!先赞后听

哈哈哈哥哥
2周前
北京
0
1:05:38 统一大市场,统一市场规则
michael_3HP2
2周前
江苏
0
真的是屁股决定脑袋,杨老师为了资本家的超额回报率都开始反对竞争了,真的是活脱脱的资本论真实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