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好久不见,希望大家夏日愉快😀
最近我和胡医生在努力写博士论文,所以拖更了好久,先跟大家道个歉~
哈佛蒋雨融的毕业演讲稿事件虽然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但没关系刚好我们可以在热度之后深度讨论关于“表达优先,感受缺位”的文化症候。你是不是偶尔也会有一种说不清的疲惫——不是对世界的冷漠,而是对那些“正确话语”产生的无力感?
当我们听到“为了平等”“为了弱者”“为了人权”的时候,有没有一瞬间觉得这些词明明是对的,却听起来好空、好远,甚至有点居高临下?
这一期,我们从蒋雨融的哈佛演讲聊起,不是为了评判她,而是想一起拆解我们身边越来越常见的“宏大但抽象”的表达,它们如何在没有恶意的前提下,遮蔽了真实的感受、具体的处境。
我们聊齐泽克的“红墨水”理论、聊精英教育的悖论、也聊我们自己——作为拥有一定表达能力的人,要如何在表达与倾听之间找到诚实的位置。
我们尝试回答:
l 为什么善意的表达有时反而让人感到遥远甚至虚伪?
l 精英是否有资格为弱者发声?怎样发声才不过度代表?
l 什么是“红墨水”?我们是否还拥有揭示真实冲突的语言?
l 如何辨别是真诚的共情,还是伪装下的自我建构?
l 白莲花度假村的白左讽刺如何落入形式主义?
时间线 Timeline
* 03:13 哈佛毕业演讲和“表达优先”的问题。
* 05:30 “你的贫困也是我i的贫困”
* 08:13 教育中的理论语言如何遮蔽真实感受。
* 11:34 倾听缺位与“代表性发言”的问题。
* 14:31 精英共情的“慈善式虚伪”与结构性回避。
* 19:35 齐泽克“红墨水”笑话详解与语言的虚假自由。
* 22:19 批评理论化语言本身可能是一个悖论。
* 24:12 “再写一本新约”:反思批判是否也成了新霸权。
* 26:23 蓝墨水(抽象)vs 红墨水(具体)的区分。
* 32:04 注意力资本与明星文化。
* 36:02 对算法的批判是否构成新的道德优越?
* 39:55 从“有良心的强者”谈马克思与自我位置的自觉。
* 41:46 精英表达中的结构性盲区与权力失衡。
* 47:48 行动的意义:从小事开始建立连接。
* 49:11 《白莲花度假村》的白左讽刺与表达困境。
* 52:58 “白男想成为亚洲女孩”:主体性拼图与共情幻觉。
* 58:49 小红书热帖引发的田野研究伦理争议。
* 01:03:09 爱理念甚于爱具体的人:样本化的暴力与学术伦理。
Reference 引用资料
* 齐泽克,《享乐与虚无》
* 美剧《白莲花度假村》(The White Lotus)第一至第三季
* 蒋雨融 2025 年哈佛毕业演讲(网络视频与转写)
* 小红书热帖《我不愿成为你论文里的农村女孩》
剪辑:小朱
最近我和胡医生在努力写博士论文,所以拖更了好久,先跟大家道个歉~
哈佛蒋雨融的毕业演讲稿事件虽然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但没关系刚好我们可以在热度之后深度讨论关于“表达优先,感受缺位”的文化症候。你是不是偶尔也会有一种说不清的疲惫——不是对世界的冷漠,而是对那些“正确话语”产生的无力感?
当我们听到“为了平等”“为了弱者”“为了人权”的时候,有没有一瞬间觉得这些词明明是对的,却听起来好空、好远,甚至有点居高临下?
这一期,我们从蒋雨融的哈佛演讲聊起,不是为了评判她,而是想一起拆解我们身边越来越常见的“宏大但抽象”的表达,它们如何在没有恶意的前提下,遮蔽了真实的感受、具体的处境。
我们聊齐泽克的“红墨水”理论、聊精英教育的悖论、也聊我们自己——作为拥有一定表达能力的人,要如何在表达与倾听之间找到诚实的位置。
我们尝试回答:
l 为什么善意的表达有时反而让人感到遥远甚至虚伪?
l 精英是否有资格为弱者发声?怎样发声才不过度代表?
l 什么是“红墨水”?我们是否还拥有揭示真实冲突的语言?
l 如何辨别是真诚的共情,还是伪装下的自我建构?
l 白莲花度假村的白左讽刺如何落入形式主义?
时间线 Timeline
* 03:13 哈佛毕业演讲和“表达优先”的问题。
* 05:30 “你的贫困也是我i的贫困”
* 08:13 教育中的理论语言如何遮蔽真实感受。
* 11:34 倾听缺位与“代表性发言”的问题。
* 14:31 精英共情的“慈善式虚伪”与结构性回避。
* 19:35 齐泽克“红墨水”笑话详解与语言的虚假自由。
* 22:19 批评理论化语言本身可能是一个悖论。
* 24:12 “再写一本新约”:反思批判是否也成了新霸权。
* 26:23 蓝墨水(抽象)vs 红墨水(具体)的区分。
* 32:04 注意力资本与明星文化。
* 36:02 对算法的批判是否构成新的道德优越?
* 39:55 从“有良心的强者”谈马克思与自我位置的自觉。
* 41:46 精英表达中的结构性盲区与权力失衡。
* 47:48 行动的意义:从小事开始建立连接。
* 49:11 《白莲花度假村》的白左讽刺与表达困境。
* 52:58 “白男想成为亚洲女孩”:主体性拼图与共情幻觉。
* 58:49 小红书热帖引发的田野研究伦理争议。
* 01:03:09 爱理念甚于爱具体的人:样本化的暴力与学术伦理。
Reference 引用资料
* 齐泽克,《享乐与虚无》
* 美剧《白莲花度假村》(The White Lotus)第一至第三季
* 蒋雨融 2025 年哈佛毕业演讲(网络视频与转写)
* 小红书热帖《我不愿成为你论文里的农村女孩》
剪辑:小朱
主播...

凯尔特柚C

胡一笙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DdsY
6天前
北京
45
57:54 “表演性的对苦难的共情,是精英们的主体性拼图,即把别人的痛苦当成素材来拼出自己的主体性。”哇塞,这句话太绝了!!

白衣卿
6天前
河南
33
07:05 大家反感她是因为支持巴勒斯坦的高校学生没法毕业 ,而加沙的的女童正在经历她说的死于自己不理解的战争 。这个战争正是美国挑起的, 美国无数次在联合国停火协议中实行一票否决 ,蒋女士却视而不见 继续高喊正确的口号 ,如此双标, 伪善 ,大家当讨厌她 。
然后你和她和不一样,她是在明知道世界上有女孩正在被杀(进行时)的情况依然选择这么说的,因为这件事席卷了美国高校,她不可能不知道,这是立场问题,不是脑袋问题。
我认为你不用过度反思自己,这件事跟你没关系,只要你的发言不是和现实有巨大割裂且魔幻,你是精英就还是精英,群众不是眼瞎,看不到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

AmoChen
5天前
上海
16
21:41 感觉这段话她的落点都太强调在自己了。有人买不起卫生间她感到贫穷,有人在战争死去她也感觉一部分死去,前者所真实发生的痛苦都轻飘飘落到她自己不是一个量级所谓的“痛苦”中,太自说自话自我感动。

宇宙de裁缝
6天前
广东
16
31:46 12:01 08:44很感动两位主播很用心围绕“精英” 探讨影响力与批判能力,还有对平等的思考……我觉得,无论是精英还是普通人,只要是站在自己的圈子里真实地帮助身边人解决现实问题,真实地经历,真实体验的过程中产生真实的情感,就已经算是“纯的蓝墨水”。

用户107
6天前
湖北
13
57:03 白莲花3中的二女儿Piper的行为也很贴切。Piper想要通过学佛逃离自己的老家家庭,当她在佛寺住了一晚后也就决定放弃去佛寺学习了,说了自己已经吃不了苦。同时也内疚说:世界上充满苦难,我们过得这么安逸,其他人却过得那么辛苦,我觉得这太不公平了。最后她还是回归了老家家庭
David_MZZT
6天前
西藏
8
Stop assuming talking can resolve any problem.

mystery巧克力脆片
5天前
美国
7
主播学术背景优越,播客听众本身也多数是受过大学教育的或是对人文学科感兴趣的进步青年。形成闭环。
且听风吟_mdjU
6天前
河南
7
有的时候没办法只能让强者大声,因为本质上强者就是掌握话语权的人,弱者即便说也只能说着不痛不痒的话,所以不在于谁发声,不回避问题,正视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即便在这过程中暴露了一部分自身的劣根性,也可以理解,问题总是要一步步解决的,前提是得被大多数人看见,比如近些年的性别问题

asdfg_K4uE
5天前
广东
5
31:03 这个包包子的例子让我感觉前面说的反而不对,包包子包到极致,我也只会认为他是包包子的,但如果他把包子店做大,做成商业连锁,做出品牌,当上老板,我就会认为他是“精英”;或者他把包包子理论化,变成专家、变成作家,我也会觉得他转变成了精英。一个人即使在不被认为存在精英的行业做到最好,也不代表他会被认为成精英。是不是反过来说,只有他学会精英的那种“语言”,才会被认为成那种“精英”,从事“精英的行业”,努力做好可以变成精英,而从事普通的行业,是不是做到最好也只是老师傅?

Anne心理漂流记
5天前
广东
4
25:07 “一定要做到什么、解决什么”,是否也是一种精英式、无所不能的幻想和执着?或许,我们的确就是无法“代替”苦难的一方说什么的。承认我们的无能为力,被阶级(或说,社会分层)导致的这种无法相互触及和拯救的无助感,或许才是那最值得被言说的真实。
嘤叽
4天前
江苏
3
30:49 我不懂,所以是只要正常通过了竞争性考试就不是精英了吗?哪怕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享有了一对一的高额辅导,从小到大名师名校教育,甚至你从小就有语言环境,甚至更早接触计算机、AI等先进科技,可能你从小就有机会出国夏令营,参与各种展会和社会活动。真正追求平等不是和精英阶层划清界限,满口阔论却傲慢的觉得自己是靠个人努力获得一切,而是深知自己的幸运,并为更多原本不享有这些机会的人提供拥有这些机会的可能。
icysoong
3天前
北京
2
18:55 她也许是对这些苦难有一点点感知,但人们知道她如此精英、幸福,典礼结束后可能就会去参加一个party,怎么可能真的会有哪怕1%的“死去”?所以这种夸张让人觉得虚伪。

HD326896r
5天前
云南
2
演讲呈现的是一个整体性的感觉。之所以带来傲慢和不适感,一方面有文本方面的问题,另外一方面,她所呈现出的对自我表现的沾沾自喜,希望得到台下回应的讨好感,等等,都与她想要表达的所谓悲悯格格不入。
神行太保
5天前
江苏
2
01:40 现在的问题是,太多人的声音要听要尊重,社会很疲惫

韦多
1天前
北京
1
“精英”夺走了我们的金钱、我们的权利,夺走了我们珍视的一切,现在连我们的苦难也想夺走,我们不需要这廉价又虚伪的怜悯,我们只要你们彻底毁灭,然后我们会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再在你的尸体上吐口痰(纯属虚构)
Binky_jump
2天前
广东
1
是的,强者弱者都有发声的权利,但是ta们真正能够发声的机会却是不等同的。
另一个非常认同的点是,我们都需要敢于承认自己是在某一方面占据了privilege的人,我们往往会为自身处于弱势的议题去发声,去抗议,去争取,而时常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ta人对自己处于非弱势的议题的抗争。我自己对于某些年长者的教诲总是会保持一种警惕甚至于厌恶的态度,类似"建议专家不要建议"的说辞,这其实是我对他们试图弱化命运的垂帘,自身阶层的托举对于ta们成功结果的助力感到厌倦
无糖饼干
4天前
上海
1
39:24 精英也并非是旁观者般的告知者,精英有多重身份:问题的制造者,算法的受害者和问题的发现者。虽然这些身份可能不在一个人身上重叠。如果自认为是精英就不发声,是否将发声的责任和权利拱手相让了呢?非精英人群就算不被告知,就不会有自己发现了吗?还是说这些人只是因为没有精英的发声力量无法表达,以及他们表达的语言是非精英的所以被忽视了呢?

inna1215
5天前
黑龙江
1
47:10 惊现涂磊老师!哈哈哈,我们有记忆的天空
ainuannuan
5天前
北京
1
40:33 不敢于去代表其他人也是一种懦弱。精英要担负起责任。

荡秋千呀荡
3天前
山东
1
22:07 这句概括的也好好:我们的语言被资本和意识形态污染,没有办法去指认真实的冲突。

Wong_bOu1
5天前
河北
1
40:27 好强的思辨能力

托尼北
5天前
贵州
1
两位博主挺真诚的,也有些感想,就发在评论区了:
1,关于「强者」,以及「高高在上的言论」
脱离标尺的比较毫无意义,所谓“强弱”,脱离具体情境也毫无意义。比如那个记者采访的例子,如果用「谁能解决女性困境」的框架,那无疑记者是强者,但如果以「谁能解决她们的争端」为框架,则显然老人才是强者,因为她们具有主体性,具有更多信息,也是最终的裁判。
马恩是强者,因为他们想解决的是阶级压迫与人类解放的问题,在这个体系里,他们是背叛阶级的资本家,自然会收获尊重。而在蒋雨融的例子里,如果用「解决女性困境」这个框来套,她是毋庸置疑的弱者,因为她甚至没有意识到自身存在困境,“女性主义”只是挂在嘴上空洞的口号,而她也不具备改变的能力,因为她既无意愿,也无手段。
蒋雨融之所以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因为她的隐含语境,是「谁能在世俗攫取更多的权力」。在这个框架中,她无疑是强者,她也并非在“同情弱者”,而是做了这个框架中她的地位应做的事。但她,以及很多类似的人,却希望收获另一种框架与语境中的赞誉和喝彩,就显得更加可笑,食古不化的遗老味道都要冲出网络了。
2,关于「傲慢」与「忽视」
傲慢原本就是对现实的忽视。就像你不会在乎脚下的蚂蚁是什么种类,因为这无关紧要。
对于蒋雨融来说,她的傲慢在于,她根本不需要知道真正的女性困境是什么,是因为贫困买不起卫生巾,还是因为女性的舒适不被重视,还是因为系统性欺骗,她也无所谓用不起卫生巾的女性有着什么样的感受,面临什么样的困难,她们的希望与需求是什么。她不在乎,因为不可能真的有人关心贫困女性用不起卫生巾吧,不会吧。
就像那个做「田野调查」的研究生一样,她们都没有想到过,那些她们口中的「底层女性」,居然也是人,也会有思想。
傲慢蒙蔽了人的双眼,让他们无法接触现实,这也就是很多现代人,尤其是那些看似光鲜、属于「强者」的现代人的可悲之处。
只有真的尝试去解决某一问题,背迫进入这一框架或语境,才能从傲慢的雾霭中寻到一丝真实。

Venus已经被注册了
5天前
上海
1
37:29 “告知会带来痛苦”,我觉得这样想本身也是精英式的。以及,被算法影响的人想不想知道自己被影响,和你们去讨论人们被影响了,不是冲突的,我觉得这里想的有点多和偏了。
SR_Kgzn
6天前
北京
1
20:47 震耳欲聋 听了是想爆脏话的爽
yokeee
5天前
上海
1
前面也太长了,需要剪这么多金句吗?
AnarchyC
5天前
上海
1
27:53 是的!
前天的女朋友
6天前
福建
1
00:29 终于更新了!!! 收音话筒好像更新了呢~~~~~
悬置
6天前
北京
1
姐姐,姐姐!终于更啦!好想你们~🥺

barruco
2天前
广东
0
31:36 可是有的人连努力本身的条件都没有,ta的一生被笼罩在一张被编织好的紧凑的网中,等生存问题解决完后发现早已走上歧路。

barruco
2天前
广东
0
包子做的很好的人可以是精英,但他们和政治玩的很好,学问做的很好,赚钱能力很好的人能散发的能量不是一个等级的,如果我们用同一标准对待他们、要求他们,这对包子精英公平吗?

鬼鬼夭
4天前
日本
0
1:02:58 当时我也评论过那条帖子。简单来说,其实就是很多研究者的研究伦理真的学得不怎么样(包括下田野初期的我自己),总想不付出情感劳动建立信任关系在短时间内想获取田野信息。并且在接触受访对象时只谈自己的研究多么多么有价值,用一种近乎道德绑架的方式要求受访者助力这种高尚的“研究意义”。如果没有时间长期浸泡在田野里,那么至少要付出足够的谢礼才行,但事实上很多学生又没有足够的经费,只能陷入这种两难的境地。

鬼鬼夭
5天前
日本
0
34:52 媒体学叫“第三人效果”

HD706993l
5天前
广西
0
非常辩证思维的一期节目

蜉蝣织梦
5天前
广东
0
终于更新啦!

frogsummer
5天前
上海
0
纸上得来终觉浅

frogsummer
5天前
上海
0
这段感觉就是想要好的部分 不想要的不好的而已呀
蓁蓁其葉
5天前
重庆
0
不知道为什么这一期会有点人机感呢,是不是念稿的比例太高了?
HD457035s
6天前
北京
0
哇塞,终于更新!开心(*゚∀゚*)

哦莫哦哇
6天前
老挝
0
🥳
Ambererr
6天前
英国
0
终于等到啦

witchF
6天前
山东
0
好久不见!!!想念!!晚上散步有的听了!!

四十四次日落喔
6天前
江苏
0
耶 更新噜!
takoki
6天前
江西
0
一直关注小红薯账号,听到才发现是凯尔特柚和另一位姐妹的播客!
Cx330_6UaZ
6天前
广东
0
姐姐终于更新播客啦!好久不见!!

HD234779z
6天前
浙江
0
19:20 期待
LaVienRose-
6天前
辽宁
0
终于更新啦!😆

JoyceOvO
6天前
云南
0
终于等到你还好我没放弃!祝贺姐姐更新!
我与茶蛋同优秀
6天前
海南
0
我哭了 终于等到🥹🥹🥹🥹
乌云密布小金乌
6天前
山东
0
终于更新了
HD415329w
6天前
江苏
0
终于aaaa每天都在重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