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水一期,不说远方的故事,说说自己最熟悉的城市——太原。
以小见大,这座挣扎在当下时代背景中略显没有存在感的省会城市中的一些细节,也许能洞察到变革之中很多城市的相似感受或生活的缩影。
太原是我越来越看不懂的一座城市,一座我迷恋又排斥的城市,一座我永远想要回去又逃离的城市。
既之前的《曼谷日记》,又是一期日记形式的播放,也许未来还有其他城市系列的日记形式,什么北京日记、纽约日记之类的,这也是属于我自己的一种短暂的忠于纪实性的记录方式。
-时间轴-
00:00 《人说山西好风光》,演唱郭兰英
00:42 开头废话
08:37 6月29日,“也就这些便宜东西卖的好罢了”
18:49 6月30日,食物对于地域的壁垒确实要比其他东西大的多
24:27 7月1日,新建的“古县城”与陈旧的矿区
39:54 7月2日,台球厅的夜晚与陪练女孩
50:44 7月3日,麻将馆里油腻的年轻人
1:02:02 7月4日,人均工资倒数第一的山西省却有着“繁华”到看不懂的太原夜晚
1:07:13 7月5日,“被”烂尾的小区?
1:12:41 结尾音乐 I Promise by Radiohead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米兜伊斯特
Instagram:@liyananphotos
E-mail: [email protected]
主播...

LiYanan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Chenluck
1年前
北京
11
15:07 在太原和北京之间选择了北京,不是因为多喜欢北京,只是因为离山西近的大城市只有北京了

腼包包
1年前
上海
11
34:56 哈哈哈哈哈这个太原话氛围感有了

肖申克的舅妈WM
1年前
河南
11
33:22 30:29 有一个无论何时回家都能接你,陪你吃,喝,玩,逛,呆着的朋友,是一辈子的幸事。小时候不觉得,离开家越久,越发觉得这种知根知底,知道你全部糗事,窘迫,难堪,在你最需要的时候站在你身后的朋友,有多珍贵。这种朋友就是自己给自己找的亲人。甚至比有些“亲戚”更亲。

白围脖
1年前
北京
13
在晃晃悠悠中,追问日渐粘在麻将桌上的发小”我们之间是不是有了隔阂”,麻将沙发旁堆着的胖胖拆,墙上被烟熏过的布鲁斯画报,还有那个不能不烂尾的楼盘背后掩藏的无数不得不沉默个体,浓妆的吐烟圈姑娘在等大哥,太原在promise “我就是这样,你还要我怎样,我还能怎样”

剧院幽灵
1年前
四川
13
主播的描述很有电影镜头质感,身临其境。

然后再还你野心和勇敢
1年前
山西
14
38:33 就在前几年郑州暴雨后山西暴雨,那时候短视屏平台上流行一句“14省的火炉,烧的是我的故土”,我骑车路过锦纶路和蕴华街路口南边的一个过铁路桥,桥的护栏旁边一位爷爷带着孙子在看火车,这条铁路常有拉着焦炭的货车行驶。我就在想,会不会爷爷以前就是一位煤炭工人,爸爸现在就在矿区上班。普通的爷爷没有什么英雄故事讲给孙子,孙子却在父辈光环下将来也当一名煤矿工人。在太行山下的我们常常听到愚公移山的故事,但是现代的愚公移山,或许是祖孙三代,手把手的把自己的故土一车车的送上了断头台。每次想到这个画面就很难受。

艾美丽不是天使
1年前
上海
17
真的是人均贾樟柯,听起来很有画面感,作为太原老乡背井离乡但真的有点想家了。
微甜鲜牛奶
1年前
安徽
17
现在禁止携带是我最期待的播客,终于更新了。

张志浩
1年前
山西
19
撇了哇!我说咋地太原没有播客了,原来太原人的播客都在美国和叙利亚了!我在太原做播客😄😄🤝🤝🤝

_aTTo
1年前
上海
20
这期的封面是行程图嘛,密密麻麻缠绕蔓延

听取呱声一片
1年前
湖北
21
刚从sxu毕业。之前你的播客给我灵感,毕业论文写的是阿富汗
圆掌D
1年前
湖北
28
这期并不平淡,但是底色却是悲凉

desonel
1年前
卡塔尔
29
看到标题就流泪了,也许是因为下一次回太原遥遥无期吧。最近一次回太原是一月份奶奶去世的时候,爸爸妈妈和我说已经把山西的所有房子都卖掉了,将来不需要我操心什么,甚至他们连自己墓地都买好了,挨着爷爷奶奶。我是00年在太原出生的,2010年其实就搬到深圳了,但介绍自己的时候还是喜欢说我是山西人。长大以后再回去,看到柳巷街边上那些卖紧身牛仔裤的店一家一家消失,以前的梦想是自己也能像那些姐姐一样穿上紧身牛仔裤。大营盘家门口的臭水沟现在变成了太原最繁华的地段之一,我还记得奶奶趴在臭水沟边想要给我摘一朵紫色的牵牛花,我一直说不要了不要了,好害怕奶奶掉下去,那我就捞不着她了,那应该是我最早的记忆之一吧。因为我是家里最小的女孩子所以奶奶特别爱我,所以我搬去深圳的时候她特别舍不得,但她从来不说出来,每次过年回家她都说我将来一定要步步高升,要远走高飞,去更大的世界,不要“yíjì”奶奶(吕梁话,不要想奶奶的意思),就连去世前最后一次和我打电话都说不要想她,她好着呢,要好好工作。我和她说奶奶我要参加世界杯了,你要看哦,她不识字也看不懂新闻,也许不知道世界杯是什么也不知道卡塔尔是什么,但她永远为我骄傲,好多亲戚都来发微信问我能不能帮忙买票。奶奶去世以后我好后悔当时搬去深圳,没有继续在太原陪着她,我好后悔长大之后再也没有把头埋在她的脖子里睡一次觉,就像我小时候那样,我也有和史铁生同样的困惑,究竟哪一颗星星是奶奶的星星。下一次回太原遥遥无期也许是因为没办法面对没有奶奶,没有自己的“家”的太原吧。

JellyTiger
1年前
上海
29
听到你住迎泽大街,甚至要猜你小学会不会在大南关,我们会不会是邻居。。天啊太神奇了,从你的第一期播客开始听,开始经常想象阿富汗屋顶上飞过黑鹰这个画面。你讲的很美!

青柠汁
1年前
山东
33
我!没!有!看!错!吧!
HD523555t
1年前
四川
38
我爸50年初随贺龙部队南下来到四川,从此在四川工作了一辈子。生前他也会时不时给我们叨叨他出生地-山西保德县的一个小山村的情形(其实他的记忆早已模糊不堪),甚至有时也会说现在让他回山西生活他肯定不适应了。就这样,老爸生前依然每周一定要吃一、二顿面食,家里还订有山西日报,每天一定要看新闻联播后天气预报中太原的天气…。我想这就是所谓的乡魂吧。
LJBF
1年前
上海
42
山西从来不缺少传奇的故事,缺少的是记录和宣传,这两者都需要会表达,但我感觉山西最缺少的也是这两者。感谢你山西老乡,临汾人来报到了。

sekiro
1年前
江苏
56
32:23 西铭矿矿区子弟报道。斜坡的缆车大概在2018年前后就废弃了,因为矿区建在山上,缆车的轨道下是类似头文字D里的五连发夹弯的盘山公路,盘山公路一直通向我们称为“后山”的深山里,沿途经过大卧龙、小卧龙,也通往这些年被开发成景区的“一线天”和玉泉山公园。“缆车”不是景区里那种吊在空中,只供两三人乘坐的小缆车,是公交车大小,用缆绳拉着上下的,缆绳卡在两个巨大的边缘刷着红漆的轮盘上。
小时候就住在山上,播客里提到的“小火车”是矿井的坑口,周边几栋楼最靠近坑口叫“调度楼”,与调度楼挨着的是“福利楼”,还有被一座桥与公路连接的楼叫“办公楼”,这几座楼中的其中几层是供职工洗澡的澡堂,另外一些用作办公。很多年前我经常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座,跟父亲到楼里的澡堂里洗澡,我混在刚升井的职工叔叔大爷里,比鬼还高兴。跟他们泡在一个池子里,眼看着他们洗去脸上的黝黑,露出或年轻或苍老的面容来,有时候煤灰嵌在眼角的皱纹里,要洗得很仔细才洗得干净,然后池水越来越脏,我就赤条条跑去淋浴上重新洗过。趁父亲不在,他们会当我的面讲一些荤段子,我就暗暗记下来,第二天到学校一一展示,标榜自己曾短暂混入了成人世界。回去的时候,我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座,腿被迫分开成别扭的角度,无从着落。头发还湿着,夕阳就在我身后,父亲的头发同样湿着,身上混杂着烟草和廉价洗发水的味道。我们就这么驶进夜色里。
后来的这些年里,职工们逐渐更迭,父亲也在18年退了休,年轻人们都有了自己的车,也都逐渐搬离了矿区,住到了山下建北、南寒、北寒这些地方,矿区留守的大多是不愿再折腾的老人们。矿区有两所学校也逐渐凋零了,大虎沟的西山十一校从我在读时的每个年级五个班到现在的每年级一个班,有门路的老师也早早就调往别处,原来一上一下两个校区,大多也都人去楼空,锈迹斑斑,保安室里仅剩的70岁老保安,眼神空洞得像矿井长长的行道。还有一所中学,西山五中,就在上缆车房的马路对面,有长长的数十级台阶,校长曾经对着每一届学生讲着同样的烂俗冷笑话——“我们是太原市最高学府——海拔最高”,后来在我读初二的时候,主教学楼被鉴定为B级危楼,予以拆除,留下成四十五度的另外半座副教学楼,主副教学楼原本每一层都有走廊通着,后来就拿建材板竖起来当做墙壁,以免在二楼教室一出门就面对着茫茫废墟。初三,学校被区教育局收编,改叫万柏林九中,教育局派人来张贴了大大的改造蓝图,学生老师们无不期待着几年后拔地而起的崭新教学楼。然而在我毕业一年后,万柏林九中——原西山五中宣布停办,学生老师全部分流到山下几公里外的西铭中学。到头来,蓝图也只是蓝图。只有那张电脑渲染的宣传图里不知哪里来的洋气的学生和穿着职业套裙的女老师笑靥如花。
写了太长,在这片钢铁和沥青铸就的西铭矿区里,父亲从1986年到2018年,豪掷了32年光阴,期间经历过某任总理访问的高光,也经历过2014-2015因行业下行长达一年半没拿到工资的颓丧,经历过两个子女的先后降生,也经历过事业无望的终日酗酒,经历过工伤,也经历过前一天还在家里喝酒的兄弟,第二天就因井下事故撒手人寰的悲哀。而我,在这儿度过了整个童年和少年时期,曾经和初恋走在无人的铁轨上,却因为胆怯连手都不敢去牵;曾经因为缺零花钱,翻过高墙,绕过高墙上的玻璃扎,去偷仓库里的废旧零件;曾经在缆车房对面的马路上与有荣焉地列队迎战山下初中的中二混混,缴获的双截棍和甩棍现在还躺在床头柜抽屉里,结果没过两天就在放学路上被人复仇打进了医院;曾经在矿区门口盘山公路上的饭店吃饭到一半,眼看着失控的拉煤卡车撞进饭店的另一半空间;曾经在清晨校园的操场上,仰头看见高墙外不远的山坡上同学的父亲上吊自尽在一棵不高的树上。
那是一个时代,有欢愉有痛楚。后来那个时代过去了,可我依然怀念它,希望那些故事不被遗忘。

是维拉啊
1年前
上海
66
完全不平淡!仿佛看了部有味道的老电影…同为太原人,对那种熟悉的抽离感深深共鸣了

LiYanan
1年前
北京
90
一觉醒来,没想到竟然“炸”出来这么多老乡!录的录的就忘了说了,无论如何都欢迎大家来山西玩啊,经典的东西还是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