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
65分钟
播放:
613
发布:
2个月前
主播...
简介...
提及默片时代喜剧大师,很多人脑海里第一时间浮现的是卓别林。但是,和卓别林同时代的一位喜剧演员却没有那么多人知道。他,就是巴斯特·基顿。
时至今日,巴斯特·基顿在电影胶片上的一举一动依然有着巨大影响力,许多动作影片明星不停地模仿他、致敬他,例如在成龙的自传里不止一次提及自己作品中的剧情和动作灵感来自默片电影,而其中巴斯特·基顿是被成龙借鉴最多的人之一。
在上海这座开埠极早的远东城市,早在百年之前就感受到了巴斯特·基顿的魅力。1920年代,他的电影几乎同步在上海上映;而即将开幕的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特别设立了“冷面笑匠巴斯特·基顿”单元,精心挑选了他创作生涯中11部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以及1部关于他的纪录片,也会再次给新生代的观众亲近基顿的机会。
本期节目,三位“基顿的影迷”——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汤惟杰,原上海电视台文艺导演龚伟强,以及《巴斯特·基顿:电影的黎明》的译者杨懿晶相聚在上海图书馆东馆,带领我们了解这位了不起的默片时代喜剧大师。
ps.在本期节目评论区留言你的看法,我们将选取3位订阅者赠送《巴斯特·基顿:电影的黎明》一本。
(本期节目为现场讲座分享,建议搭配以下图片收听~)
【⏰进馆说啥】
03:29 大家是从什么时候认识基顿的?
07:59 百年前上海观众与基顿的首次相遇
* 1927年 卡尔登影戏院:“滑稽大家裴斯开登最近杰作《快活将军》”
* 2025年 上海国际电影节:向大师致敬“冷面笑匠巴斯特·基顿”单元
* 申报 19230426 第18018號第17版 电影滑稽界名伶裴斯开登之小影
* 申报 19230625 第18078號第17版卡尔登大戏院广告
* 申报 19230712 第18094號第17版 裴斯开登之小影
* 申报 19230720 第18102號第17版 卡尔登广告
* 申报 19250510 第18746號第7版 笑匠比较观
* 申报 19270219 第19380號第24版 卡尔登 快活将军
* 申报 19280210 第19719號第18版 记裴斯开登的多情梦
* 申报 19280412 第19781號第22版 上海舞台开映滑稽名片
* 申报 19280527 第19826號第31版 北京大戏院快活将军预告
* 申报 19280617 第19846號第28版 卡尔登 小船主
* 申报 19290323 第20115號第25版 东南大戏院
* 申报 19310331 第20829號第23版 东海大戏院
* 申报 19321230 第21458號第21版 评大学教授 史璜生子女的教育
21:20 巴斯特·基顿的早期生涯与电影成就
* 巴斯特,罗斯科·阿巴克尔和阿尔·圣约翰,约1917年
* 《屠夫小子》(1917)
32:27 巴斯特·基顿的电影创作历程及其在米高梅的转变
40:27 巴斯特·基顿与卓别林,到底是什么关系?
44:24 20世纪上半叶美国文化发展及电影与文学的相互影响
58:42 电影收藏与无声电影的保存与推广
【🎤谁进馆说】
汤惟杰: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国际电影节选片人、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
龚伟强:原上海电视台文艺导演,现从事民国电影与历史影像的研究,兼及电影胶片(拷贝)和艺术文献的采集
杨懿晶:《巴斯特·基顿:电影的黎明》译者、上海译文出版社编辑、译者
【📚进馆看啥】
《巴斯特·基顿:电影的黎明》(索书号:K837.125.78/4157)
本书是关于无声电影时期的喜剧大师巴斯特·基顿的传记,作者同时也是美国影评人的达娜·史蒂文斯将镜头从基顿的生活和工作中拉出来,着眼于娱乐、新闻、法律、技术、女性的政治和社会地位等20世纪的文化激荡,共分为起飞、翱翔、坠落、着陆4部分。目光所及不仅是基顿的个人生活,更扩展到他所处的20世纪上半叶波澜壮阔的美国文艺界。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见到一个不同于过去被固化形象的基顿。
【馆在哪里】
东馆:上海市浦东新区迎春路300号/合欢路300号
淮海路馆: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1555号
【联系馆员】
微信公众号:上海图书馆
微博:上海图书馆
小红书:上海图书馆
抖音:上海图书馆
时至今日,巴斯特·基顿在电影胶片上的一举一动依然有着巨大影响力,许多动作影片明星不停地模仿他、致敬他,例如在成龙的自传里不止一次提及自己作品中的剧情和动作灵感来自默片电影,而其中巴斯特·基顿是被成龙借鉴最多的人之一。
在上海这座开埠极早的远东城市,早在百年之前就感受到了巴斯特·基顿的魅力。1920年代,他的电影几乎同步在上海上映;而即将开幕的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特别设立了“冷面笑匠巴斯特·基顿”单元,精心挑选了他创作生涯中11部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以及1部关于他的纪录片,也会再次给新生代的观众亲近基顿的机会。
本期节目,三位“基顿的影迷”——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汤惟杰,原上海电视台文艺导演龚伟强,以及《巴斯特·基顿:电影的黎明》的译者杨懿晶相聚在上海图书馆东馆,带领我们了解这位了不起的默片时代喜剧大师。
ps.在本期节目评论区留言你的看法,我们将选取3位订阅者赠送《巴斯特·基顿:电影的黎明》一本。
(本期节目为现场讲座分享,建议搭配以下图片收听~)
【⏰进馆说啥】
03:29 大家是从什么时候认识基顿的?
07:59 百年前上海观众与基顿的首次相遇
* 1927年 卡尔登影戏院:“滑稽大家裴斯开登最近杰作《快活将军》”
* 2025年 上海国际电影节:向大师致敬“冷面笑匠巴斯特·基顿”单元
* 申报 19230426 第18018號第17版 电影滑稽界名伶裴斯开登之小影
* 申报 19230625 第18078號第17版卡尔登大戏院广告
* 申报 19230712 第18094號第17版 裴斯开登之小影
* 申报 19230720 第18102號第17版 卡尔登广告
* 申报 19250510 第18746號第7版 笑匠比较观
* 申报 19270219 第19380號第24版 卡尔登 快活将军
* 申报 19280210 第19719號第18版 记裴斯开登的多情梦
* 申报 19280412 第19781號第22版 上海舞台开映滑稽名片
* 申报 19280527 第19826號第31版 北京大戏院快活将军预告
* 申报 19280617 第19846號第28版 卡尔登 小船主
* 申报 19290323 第20115號第25版 东南大戏院
* 申报 19310331 第20829號第23版 东海大戏院
* 申报 19321230 第21458號第21版 评大学教授 史璜生子女的教育
21:20 巴斯特·基顿的早期生涯与电影成就
* 巴斯特,罗斯科·阿巴克尔和阿尔·圣约翰,约1917年
* 《屠夫小子》(1917)
32:27 巴斯特·基顿的电影创作历程及其在米高梅的转变
40:27 巴斯特·基顿与卓别林,到底是什么关系?
44:24 20世纪上半叶美国文化发展及电影与文学的相互影响
58:42 电影收藏与无声电影的保存与推广
【🎤谁进馆说】
汤惟杰: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国际电影节选片人、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
龚伟强:原上海电视台文艺导演,现从事民国电影与历史影像的研究,兼及电影胶片(拷贝)和艺术文献的采集
杨懿晶:《巴斯特·基顿:电影的黎明》译者、上海译文出版社编辑、译者
【📚进馆看啥】
《巴斯特·基顿:电影的黎明》(索书号:K837.125.78/4157)
本书是关于无声电影时期的喜剧大师巴斯特·基顿的传记,作者同时也是美国影评人的达娜·史蒂文斯将镜头从基顿的生活和工作中拉出来,着眼于娱乐、新闻、法律、技术、女性的政治和社会地位等20世纪的文化激荡,共分为起飞、翱翔、坠落、着陆4部分。目光所及不仅是基顿的个人生活,更扩展到他所处的20世纪上半叶波澜壮阔的美国文艺界。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见到一个不同于过去被固化形象的基顿。
【馆在哪里】
东馆:上海市浦东新区迎春路300号/合欢路300号
淮海路馆: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1555号
【联系馆员】
微信公众号:上海图书馆
微博:上海图书馆
小红书:上海图书馆
抖音:上海图书馆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Ulysses-2024
2个月前
天津
5
基顿有很多无声电影吧。正如维特根斯坦名言—— 不可言说的,保持沉默。
记得基顿的电影角色大多是平凡的小人物,平凡却不平庸,平凡中展现出伟大的品质。人生不就是如此吗?真是羡慕很多地方的人,打小就知道自己人生要去追求什么。永远都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那些亘古不变的哲学命题。《船长》中,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水手,却勇敢和智慧。
这种平凡中的伟大,对当下所谓“垃圾时间”的年轻人来说,启示意义大。巴斯特·基顿的电影虽然诞生于一个世纪前,好的艺术作品就可以穿越时间和空间,投射到当下。

西北NorthWest
2个月前
上海
3
天才被另一个天才掩盖,但又被一些人看到了。

广羽人彡_
2个月前
福建
2
巴斯特·基顿 ,作为默片时代被忽视的喜剧巨匠,值得被更多人看见。他让经典艺术传承,让默片喜剧的魅力跨越时代,重绽光芒,也提醒我们别错过电影史里这些珍贵 “遗珠”,去挖掘早期电影人创造的独特艺术宝藏 。

佳佳佳佳2333
2个月前
云南
2
21:53 这期播客让我学习了一些东西!真的好聪明啊!魔术和特技 创新很不错!巴斯特厉害了!

Profound
2个月前
广东
2
“以基顿为棱镜,折射电影黎明期的文化激荡;一部超越传记的世纪精神图景。”
Forlew
2个月前
浙江
2
对默片和美国电影的了解都比较少,因为上影节的排片才知道基顿。看到一些公众号的安利后,怀着好奇去补了一些影片,然后惊为天人。
《福尔摩斯二世》里的公路追逐、《稻草人》与《一周》中有关房子的巧思让人印象深刻,又发现这些影片是自导自演,更加震撼。
为了多了解他,马上去当地图书馆找相关的书,没找到原版自传,开始读《电影的黎明》。得知基顿是舞台杂耍的童星出道,对他进电影行业前和初期的一些事有所了解,知道了他表演风格的部分由来。
关于图书,正如播客所说,顶着传记之名,这本书有些过于能延伸了,但其中关于基顿同时代女性电影人的部分(特别是《掌镜的梅布尔》这篇)相当丰富,读着很喜欢。ps:这套丛书里另外两本关于演员的也很有趣)
很赞同播客最后说的,期待有更多机会能看到更多的电影作品。
因为时间关系,书还没读完,电影也还在补看中。希望若干年后还能在影院重温基顿,那时我们都是“老影迷”了。

louisewong
2个月前
广东
1
“当一个人生命结束的那一刻,才初次完成了他在这个世界上力所能及的全部使命。”过去也行不曾被看见,但留给这个时代的遗产足以令人敬仰,基顿就是这样的存在

打酱油回来了
2个月前
上海
1
我昨天的上影节开幕片就是基顿的福尔摩斯二世,整个影院一起惊呼,时隔百年仍然极具观赏性。穿越银幕,上天下海,各种始作俑者,我感慨电影的开端已经这么NB了嘛。看的时候就觉得香港电影成龙周星驰的风格都应该深受基顿影响,听主播说基顿拍片也没剧本,没想到啊香港电影连这个都学,或者都是一种前工业时代的生猛气息吧。
lfgong
2个月前
上海
1
三月份影展知道有巴斯克基顿这个人,拖到五月份才大概了解了大师的生平,六月份电影节买了几张票打算欣赏一下。

乱发迎风606
2个月前
海南
1
基顿真的是一个令人惊讶的电影人,尤其是对于今天看过成龙看过阿汤哥电影的人,在那个还是黑白电影、没有电脑特技,也没有像如今这班特技演员齐全的安全设施下,凭借胆量和智慧就能拍出让现在的观众都能惊出一身冷汗练练叫好画面,真的是令人佩服!
HD667637z
2个月前
广东
1
确实是大师👍🏻

Oritta
2个月前
内蒙古
1
巴斯特·基顿童年杂耍表演积累的独特身体语言与喜剧天赋,为电影创作奠定基础。独立拍片后,他开创冷面喜剧与动作奇观融合的风格,像《七次机会》《将军号》等作品,动作惊险、喜剧效果拉满。技术上,《福尔摩斯二世》是“元电影”先驱,为该类型奠定基础。他玩命演出精神影响深远,成龙等动作喜剧演员受其启发。虽晚年沉寂,但作品修复后魅力不减,激励着一代代电影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