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今年5月以来,创新药走了一波比较强势的行情。最近两期内容,杨老师和他的朋友张贤亮就创新药投资前景与行业进行了深度讨论。
​​核心议题​​:
1. 港股/A股创新药近期上涨的逻辑与可持续性?
2. 中国创新药的技术突破点(双抗/ADC)与国际竞争力
3. 政策、估值、细分赛道(器械/中药/药房)的对比分析
4. 创新药投资的专业门槛与风险
​​关键结论​​:
* 短期行情由“估值修复+差异化创新+海外BD催化”驱动,港股泡沫低于A股
* 中国创新核心在​​工程优化能力​​(非基础科学),双抗/ADC领域全球领先
* 器械/耗材受政策压制,中药分化(消费型 vs 医保型),药房面临线上冲击
* 投资需​​深度跟踪管线数据​​,散户盲目追高风险大
​​二、时间轴分段要点总结​​
​​00:00-00:26​​:节目引言
* 港股创新药领涨,A股器械仍下跌;行业经历多年调整,需理性看待反弹
​​00:26-00:47​​:行情现象
* 杨老师提问:港股创新药涨幅显著,A股仅结构性上涨,原因何在?
​​00:47-03:48​​:上涨核心逻辑
* ​​张贤亮三点归因​​:
① 估值跌至低位(基础)
② 差异化创新进入收获期(双抗/ADC临床数据兑现)
③ 催化剂叠加(港股情绪修复+海外大额BD交易背书)
​​03:48-06:38​​:创新性质争议
* ​​杨老师质疑​​:中国创新是否真突破?或仍是fast-follow(快速跟进)?
* ​​张贤亮解析​​:属于​​“工程优化型创新”​​(组合技术/迭代速度领先)
双抗/ADC领域中国公司探索更激进,海外布局少
​​06:38-11:00​​:创新路径对比
* ​​First-in-class(首创药)​​:专利墙厚但风险高(临床失败率>90%)
* ​​Best-in-class(优化药)​​:确定性高,但需警惕同质化竞争(参考PD-1价格战)
​​11:00-13:36​​:投资确定性难题
* 医药研发如“创意行业”,单次成功≠持续产出
* 专业投资者优势:​​早期识别临床数据价值​​(如港股23年存在低估机会)
​​13:36-18:17​​:国际化与BD逻辑
* ​​转型关键​​:国内集采倒逼药企瞄准全球市场
* ​​BD交易价值​​:海外药企定价背书>国内销售预期
​​18:17-25:45​​:政策与估值体系
* 医保谈判降幅收窄,政策底已现;创新药估值从PE转向DCF(现金流折现)
* 恒瑞等龙头优势:销售能力+引进中小Biotech管线
​​25:45-31:34​​:AI与行业效率
* AI仅在​​蛋白质结构预测/临床数据分析​​环节有效,全链条影响微弱
​​31:34-42:27​​:细分赛道对比
* ​​器械耗材​​:无国际化出路,政策压力持续
* ​​中药​​:分消费属性(OTC提价能力)vs医保属性(受控费限制)
* ​​药房​​:密度饱和+线上分流,增长放缓
​​42:27-01:21:25​​:投资者建议
* 警惕A股创新药泡沫(部分估值透支100%),港股分化存机会
* 需​​跟踪管线进展​​:2年内大量临床数据将验证创新真伪
​​01:21:25-01:45:58​​:行业能力门槛
* 创新药投资需​​复合知识​​(医学+商业)+ ​​高频跟踪​​,非散户友好领域
精炼问答整理(QA)​​
​​Q:港股创新药大涨是泡沫吗?​​
A:行情由三重因素推动——估值低位、差异化创新(双抗/ADC)数据兑现、海外BD催化。A股估值泡沫更显著(部分透支100%),港股分化中仍有低估标的。
​​Q:中国创新药是“真创新”还是“伪突破”?​​
A:非基础科学突破,而是​​工程优化型创新​​。通过快速迭代组合技术(如ADC的毒素/抗体链接优化),在双抗/ADC领域形成全球比较优势。
​​Q:Best-in-class模式会陷入价格战吗?​​
A:风险存在但可控。优化药需突破专利壁垒,且临床效果差异大(仅少数团队能做出显著改良)。参考PD-1教训:同质化产品转向国际化+差异化立项。
​​Q:器械耗材为何持续低迷?​​
A:无全球化出路,国内政策压制未完全出清。设备(如迈瑞)可出海,但耗材更依赖院内市场,增长乏力。
​​Q:中药的消费逻辑是否成立?​​
A:分两类——
* ​​消费型(OTC)​​:如片仔癀/感冒灵,具备品牌溢价和提价能力;
* ​​医保型(处方药)​​:受控费限制,难有超额收益。
​​Q:创新药投资最关键的指标?​​
A:临床数据质量(尤其是差异化适应症)和BD交易价值。需警惕“数据好但市场迟滞”或“数据证伪后暴跌”的风险。
​​深度延展思考​:​
1. ​​“工程师红利”的可持续性挑战​​
中国在双抗/ADC领域的优势源于快速迭代能力,但基础靶点发现仍依赖海外。若全球首创新药减少,fast-follow空间将压缩。需观察本土靶点研究进展(如2025年后临床前项目)。
2. ​​支付端改革的长尾影响​​
医保谈判虽边际缓和,但“高临床价值药物”支付标准未明确。创新药需平衡全球定价体系,防止中国区价格成为全球锚定点(参考PD-1的全球价格联动)。
3. ​​Biotech生存模式重构​​
21年前Biotech追求“自主研发-销售”闭环,现转向“授权引进(License-in)+ 管线外包”。恒瑞等龙头成BD枢纽,中小公司聚焦单项技术突破,生态位分化加速。
4. ​​投资能力的专业鸿沟​​
创新药研究需同时跟踪:
* ​​科学层面​​:靶点机制/临床设计合理性
* ​​商业层面​​:适应症空间/医保支付意愿
* ​​法律层面​​:专利布局/BD条款
普通投资者难以深度覆盖,建议借道专业基金或聚焦龙头。
1. ​​未被关注的长期风险​​
* ​​临床资源瓶颈​​:中国创新药扎堆肿瘤领域(>60%管线),患者入组速度可能放缓;
* ​​监管政策外溢​​:FDA可能加强对中国临床数据的审查(如人种差异问题),影响出海效率。
加入星球社群,文字稿和PPT在知识星球社群内。
欢迎进入社群交流播客相关问题
【风险提示】:
本节目音频内容以及文字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其中的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
一切问题咨询可联系(微信):cwzy20230605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布里丹的驴子
1个月前 天津
2
这期应该收费
追寻自由之路
1个月前 广东
1
很专业👍 不过,总感觉缺少点什么…大概是因为罗总不在
michael_3HP2
1个月前 江苏
1
这个节目给我的愉快就是看一个教条主义者如何自我洗脑
琢光
1个月前 广东
1
早安!
故事噼里啪啦
1个月前 北京
1
贤亮讲的超棒!非常清晰,通俗易懂👍
Playoffs
1个月前 广东
1
刺激
方小钢
1个月前 北京
0
早早早,听起来🎉🎉
河流的赤子
1个月前 山东
0
来了
方小钢
1个月前 北京
0
知识点很多,讲的很透彻了,学习了
Marvin_8GMW
1个月前 广东
0
谁在刷牙。。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