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 聊天的人 -
韩咏红(新加坡《联合早报》副总编辑)
赵剑飞(原媒体人、新加坡新住民)
梵一如
- 时间轴 -
03:20 他乡遇故知 财经媒体“老兵”如何移民新加坡?
10:05 原来传说中的“来福士”就是你啊!?
16:45 来自海南的三代人与新加坡这个国家的不同距离感
21:00 从卖粥郎到媒体精英 前赴后继实现阶层跨跃
26:00 “口罩期”以后“润”去新加坡热度高的原因
30:15 新一届新加坡领导层获得信任的理由
39:20 新加坡的管理效率高到令人咋舌
46:00 新、老住民间的矛盾是新加坡政府的长期课题
53:00 中国新快品牌排队进驻新加坡为哪般?
1:00:00 中国新移民是否会引发新加坡华人文化再融合?
1:08:30 中国新住民的华文文化产品供给是否足够?
1:10:30 中国文化去到海外千万别“出海不出圈”
1:12:00 如果对新加坡有兴趣,欢迎关注《联合早报》
《联合早报》编辑部
《联合早报》周五文化副刊的新诗投稿版
- OP -
@RayHan
- Logo -
五颜六色的大亮哥
- ED -
星星索 - 邓丽君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小宇宙app、苹果播客、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蜻蜓FM等平台订阅收听《东亚观察局》
- 剪辑 -
梵一如
- 商务合作 -
[email protected]
- 出品・制作 -
番薯剥壳工作室(Yakimo Studio)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凛十七
1个月前 上海
112
新加坡是一个国家这件事,好像一些人都没法换位思考?
UncleCute
1个月前 浙江
93
哪怕祖籍是海南,她现在的身份事实和身份认同都是新加坡人,就一点问题都没有。单一民族国家的认知惯性,让不少人对说着汉语的华裔总是抱有某种奇怪的规范性预期。
大卫詹姆斯
1个月前 浙江
73
一方面嘉宾是新加坡人,当然对自己国家有滤镜,不然不成奸臣了么。另一方面,疫情管控我感觉没有什么可比性,完全不同的国家体量,我们如果只有这么大,完全可以做的那么细致
Shawn998
1个月前 新加坡
62
热知识:新加坡是一个国家,不是中国的某个城市。 基于此,嘉宾的很多论点才能被理解。
北纬一度OneNorth
1个月前 新加坡
60
不同意关于新加坡疫情期间心理状态最健康的说法。其实因为面积极小,又不能出国,新加坡人疫情期间是非常压抑的。这和其他国家还不一样,其他国家大部分时间还能国内游,当时基本没生意可做的新航甚至搞出了一个fly to nowhere,在空中飞几个小时然后再返回新加坡,可见生活有多压抑(当然后来批评如潮,还没上线就下架了)。嘉宾来的时候是21年底,已经半开放了
梵一如本人
1个月前 上海
45
因录音设备和环境受限,本期节目会有一些杂音影响听感,敬请谅解。
HD865407y
1个月前 上海
44
到底是谁傲慢十足评论区已见分晓
在庞贝的乌鸦
1个月前 贵州
39
关于殖民,其实是和被殖民国的定位不一样有关,新加坡是作为商港被殖民,并不存在来自殖民国的严重剥削,和香港有点像,这种商港和我们一直理解的殖民地被倾销被剥削是不一样的,所以这种城市对于殖民国并没有很反感,因为他们没被剥削,甚至还能拿到殖民国的身份。
大力神范范
1个月前 中国香港
34
这个所谓的副总编辑给我的感觉很奇怪
wjk_rlFG
1个月前 浙江
29
居然公开宣扬殖民有理有利,下限真是又一次突破我的想象力!
HD985062d
1个月前 四川
27
13:29 这一段有点脱口而出,没动脑子的感觉。香港和新加坡的历史背景完全不同,对殖民史的态度当然不一样。当时的南洋华人的国家认同是中国,马来西亚建国的时候华人说你们自己玩吧,我以后得回中国去——我没被殖民啊,我就是来你们这搞钱的。跟香港的情况完全不一样好吧。
辣椒炒鲨鱼
1个月前 广东
26
这评论区我也是没想到的
VA吴彦祖
1个月前 美国
26
原来觉得新加坡有点别扭的人不止我一个
HD440981y
1个月前 广东
22
感觉就是父辈祖辈承受了殖民时期的负面,嘉宾这代人今天享受了后殖民时期的正面,没有感受过负面部分,所以就说经历过那个年代是好的
Timatt
1个月前 广东
21
41:36 虽然但是 同样是高效人脸识别 新加坡会被人夸 但是国内的话大概率又会被西方媒体说侵犯隐私吧啦吧啦。。。
Lester953
1个月前 新加坡
18
女嘉宾的中文在新加坡绝对算top级的。。坡县本地人平时更喜欢说英文。。
阳阳_Bq9m
1个月前 内蒙古
18
14:29 我同意不能负面看待太多历史问题,但新加坡的话本身很多现有体制都是继承自英殖民时期,它怎么可能去进行负面批判,本身又已经不认同中国这套了,再不认同英国那套,那立国基本的很多东西就没了
汤_Buoh
1个月前 浙江
16
新加坡待久了像楚门的世界,从一个商场到另一个商场,出门没带手机在居民区迷路过,因为小区都长一个样。迷失在一大片灰蒙蒙的组屋里,当时真的有点窒息的感觉
米村小飞
1个月前 日本
16
37:51 不会啊……我在21年7月在新加坡呆了21天为了办美签……其实也受影响蛮大的 我觉得嘉宾还是有滤镜吧。
轩辕白夜
1个月前 上海
15
新加坡是那种从上海到新加坡会觉得花园城市也不过如此,但从新加坡回上海,会觉得上海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襄樊去台北的话就没这个感觉,这是新加坡厉害的地方。
茶走_Vo1N
1个月前 广西
14
早报真的是让我有一种十五年前看国内新闻网站的感觉🥲
令狐玮
1个月前 江苏
12
1:14:20 嘉宾的自豪感值得尊敬,因为自身做的好,才能吸引外来人才和资源。在哪都是这样。玩光荣三国的时候起步就一个城,工农商军建设的井井有条,能走访招揽到文武人材很有成就感,这是最快乐的阶段。
北纬一度OneNorth
1个月前 新加坡
9
对殖民的态度并不难理解,虽然Raffles来之前新加坡已经有原住民,但是按现在的史料估计,当时人数极少,也几乎没有经济活动,根本就没有什么人/物产可供剥削 另一方面,Raffles不是一个普通的官僚,他在新加坡总共呆了七个月,但留下了很多遗产,直接引述我以前写过的片段吧: “没有李光耀就没有现代新加坡,而没有莱佛士,就没有新加坡。1819年,平地一声春雷,新加坡开埠了。莱佛士在新加坡总逗留时间不过七个月,但留下的遗产不可胜计。 在他留下的众多遗产当中,最具个人色彩的,是他对秩序和规划的执着。我相信这种执着深刻地影响到了后来的李光耀。比如,莱佛士坚持店屋下的人行道,宽度必须是五英尺。这便是所谓“五脚砌”(five foot way,马来语叫做Kaki Lima) 。这个标准后来经由华侨传回潮汕和福建等地,成为海峡殖民地的一种诡异的文化输出 莱佛士爵士还注意到,被他划为商业中心的地块,是一片沼泽。在这种泥潭之上建立的自由港,很难繁荣一百年(是的,莱佛士当年确实是按照百年大计的规格来思考新加坡的未来的)。于是,他和当时的驻扎官法考一起,雇了一帮苦力,把现今在粤海清庙(OCBC总部附近)一带的一座小山挖平,用以填埋那片沼泽地。新加坡从此有了像样的商业广场,这片广场当年叫Comercial Square,现在叫Raffles Place。两百年过去了,这里仍是新加坡的最中心”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