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一个月前我和母亲发生了几年不遇的激烈冲突。这次冲突让我一度怀疑自己这几年的坚持努力,事后我们缓了一段时间后开始“灾后重建”工作。
这次端午节回家我们俩鼓起勇气复盘了这次冲突的始末,从情绪触发点开始聊起,表达了内心真实的需要,尝试放下自己的防御,尊重和理解彼此的不同,尝试建立共识,改善未来的沟通技巧。
【本期话题】
04:27 复盘这次有关“生育”问题所产生冲突的始末
08:10 梳理让我们看到彼此情绪应激的点分别是什么:全然否定vs.不被尊重
13:36 从情绪应激背后看到深层次不同的的需要:老无所依vs.不负责任
19:24 冲突发生后关系的破冰从母亲的道歉短信开始
21:46 事后需要一段时间/空间的冷静期消化情绪感受
32:48 关于生育的事情如何基于彼此的观念达成共识
44:48 强压力不会促成共识,反而会离目标越来越远
52:02 未来沟通中彼此有什么需要注意和改善的地方
【支持创作】
https://afdian.net/@qiuhousuanzhang
【互动分享】
欢迎把你的想法、感悟和问题发至:[email protected]
【加入社群】
添加wx:mollyqiuctb,备注:社群+入群原因,即可申请加入社群信息,有机会和更多小伙伴交流相关话题和参与到更多精彩活动中来。
【节目介绍】
主题曲&结尾曲: 在那個冬天的下午,我愛你 by 萬芳
其他收听平台: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Apple Podcast|小宇宙|爱发电 搜索“邱后算账”
邱雨薇:爱勇不息CouragetoBecome创始人|关系咨询|媒体人
邱后算账:从对话中去探索爱与关系的不同可能性
公众号:爱勇不息CouragetoBecome
微博:咨询师雨薇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YOKO的非遗作坊
1个月前 浙江
6
忍不住留言,妈妈有没有反思过,什么是真正对女儿好的,别人的话就是“负能量的”? 女儿还没有恋爱就催着生孩子了,把人工具化得也太厉害了吧。我们是人,不是生育工具。
咕咚HD444876z
1个月前 北京
6
父母跟我们都在为对方担心但还是不能理解对方,有一点原因是我们跟父母那一代的人社会环境发生了太大的变化,父母那一代除了结婚生子之外的选择很少之外,也因为那个时候工作和环境是相对稳定的,这样生养下一代后顾之忧比较少 但我们现在这环境,工作是没准的,未来是不确定的,可能明天就失业了,养孩子那得多大的压力啊。这种不稳定父母是不太能知道的,在他们还以为我们一样工作是可以干到退休的意识下就不是很能理解我们生育为什么如此谨慎了
璐璐_rGyo
1个月前 广东
3
18:47 就婚育话题亲子之间是无法达成共识的,let it go
TiAMOoOoO
1个月前 上海
2
所以很多父母说过的“太自私”就是让他们没面子了
草木青青_
1个月前 安徽
2
这一期好棒!非常理解雨薇的心理,也理解妈妈的心理,我看到了观念的冲突,但同时也能看到母女之间的爱和羁绊。 我不觉得父母不能接受孩子不生育是完全出于所谓“自私”,其中也有一部分于原因是他们真的会担心哪一天我死了,你一个人这个世界上能不能过得好,你老了会不会有人“虐待”你。 我们国家的养老体系在我们这一代还处于探索的阶段,谁也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也许会很好,也许不会,但肯定会比现在好很多,这个问题我也考虑过,如果孤独终老,我要怎么度过晚年。 我觉得雨薇的观点和需求是完全合理的,但妈妈的担忧也有她的道理,只是两个人立场不同,导致观念和选择不同而已。 很开心听到母女俩一起复盘最终达成一致,真好,期待有更好的结果🥰🥰🥰
Eioo
1个月前 广东
1
41:24 我不知道……虽然肯定会比机器人多一层东西,但是至少现在我处在照顾老人的位置上,会心生怨怼,情感被消磨……尤其是独自一人照顾老人,在外乡,支持系统薄弱
妮妮景景
1个月前 重庆
1
每种选择都不容易,还是要问问自己想过什么生活
momo_OWXw
1个月前 河北
1
20:55 我在回想这位母亲说的话的时候,突然明白了,她们的第一观感跟我们是相反的。母亲对雨薇朋友的指控意思是:你自己【倒是】有了孩子了,你在这对(我们还没“领取到”婚姻和孩子的亲亲女儿)说什么养孩子后悔,你这就是一种吃到了葡萄🍇造谣葡萄酸的论调!你会更严重地耽误我们女儿人生!你有保障了她又没有!你居然跟她说这个?基本上=马云说“我不喜欢钱”。 因为在他们的视角看,婚姻和孩子是一种安定,是一种保障,是一种符合约定俗成的基本伦常和基本道德的人生必做任务。 而我们面对生育这个话题,第一观感是完全相反的。在越来越多的适龄年轻人看来,尤其是对于在生育这件事里往往付出更多更重成本的女性来说,婚育不仅不是保障,还非常有可能是拖累,甚或是毁灭,一种对自我的剥夺。 雨薇希望展示的是婚育对自己的威胁,以及因此给自己造成的担忧。 而兰姨恰恰是一头扎进“婚育就是一件必完成的好事”的思维,所有的负面影响,也都不过是好事的“多磨”而已。 她认为婚育几乎等于吃饭,她不理解为什么有人竟然会因为怕噎死,就能连饭都不吃。 然而她不懂婚育对我们来讲不仅不算吃饭,甚至有时候等于吸du,好一些的有时候最多算吃甜点,或者补剂,而这好坏的结果甚至要交给随机性。
可以叫我阿东
1个月前 美国
0
54:41 非常动容,流泪了。谢谢这一期播客给我的支持。
LittleFishBi
1个月前 美国
0
10:36 其他的人话能听因为这段关系还没创伤,还没有应激反应
LittleFishBi
1个月前 美国
0
13:51 我很感谢有人坦诚的分享后悔生育而不是一味的美化生育。这样才能出更多的生活样本供后人参考,也能让其他有这样想法的妈妈正式自己的情绪, 而且后悔生育并不等于就从此不管孩子不负责任了。
LittleFishBi
1个月前 美国
0
36:16 雨薇讲得好好呀。我去年三十五才感觉到我心智完全成熟了,我不会再为了和我妈对着干偏要去做她不让我做的事。
LittleFishBi
1个月前 美国
0
45:12 我也觉得这是相关的,不是有了孩子就突然可以非常和谐的协作了。到时候有孩子就会有更多突发的问题,两人得有良好的沟通方式和信任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LittleFishBi
1个月前 美国
0
你们的聊天好棒,谢谢你们
Noah_Pieta
1个月前 新加坡
0
弱弱说能和母亲有这样聊一个问题真的很让我羡慕
Ama爱听播客
1个月前 广东
0
50:00 朋友是自己选择的家人
-阿冢-
1个月前 浙江
0
阿姨和雨薇的对话感觉都很有逻辑和温和,现实是很多母女之间谈论这类话题都是道德绑架和要求,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在儿女身上,以至于根本无法开启
火星xing
1个月前 浙江
0
54:55 听完,我觉得你妈还是没有改变
HD775550r
1个月前 北京
0
07:33 抱抱雨薇,辛苦了
HD775550r
1个月前 北京
0
雨薇开头的“可能应激”提示真的温暖又必要。我的感觉是尽管自己在独立生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心理上已经有了明显的蜕变和成长,但在面对母亲,跟她发生冲突时候,自己好像还是那么脆弱不堪,”被打回原形”,很轻易的被她伤害。 是因为对她的期待总是太理想化了吗? 如果没有了这些期待,我还算爱她吗?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