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非常抱歉,原定本周五的节目将延后一天播出,我们周六(6月7日)见。
活动招募
就在今年清明假期的时候,我们第一次在海外东京,和「八分半」的鸽友们见面叙旧。这是一次很特别的经验,现场听到了那么多不一样的海外华人朋友的声音。他们的有的在东京生活了三十余年,有的是来东京旅行,有的也刚刚结束自己的海外生活回来国内。这对八分半而言也是一次很宝贵的采风。或许是这样的交流机会不多,能感觉到生活或旅行在东京的朋友们还有很多渴望分享的事物。
由此,我们想要再在东京大学相聚一次。这次聚会不仅面向八分半的鸽友,也面向所有愿意前来分享或聆听的朋友。而这一次我会和我的老友李如一,一同主持,并且邀请几位在东京不同领域或平台开启新创作或者新模式的在日华人,我们就一起来聊聊——“日本的流动华人创作圈”。
这场活动将由【東客】主办,東客Tokaku 是李如一、李照兴、Maurice 和我规划已久的媒体项目。众所周知,赴日华人的数量正在不断增长,一种新兴的、充满流动性的华人生活圈正在日本形成。流动创意阶层特有的生活与工作模式,大大开拓了跨地域华人生活的可能性,我想对这些可能性一探究竟。
——梁文道
具体信息
东京时间:6月15日(周日)14:00 – 17:00
地点:东京大学驹场校区18号楼演讲厅(京王井の头线「驹场东大前」站下车,东口出)
主持:梁文道、李如一
报名链接:docs.google.com/forms/d/1h89pYTfwbGGMSK55ZkiCr6uO5X3s3_MF1s3-1dW_7wk
收听提示
1、这次演讲的背景、意义是什么,存在哪些问题?
2、美国政府为什么要打击哈佛?
3、如何看待表演和真诚的关系?
4、回应一些听友留言。
本集相关
哈佛大学中国毕业生蒋雨融演讲引发赞誉与争议
一位哈佛大学中国毕业生在毕业演讲中呼吁在分裂的世界中寻求团结。演讲发表于美国宣布将“积极”撤销中国学生签证的几天后,在中美两国均引发了不同反应。“我们不是靠着证明对方错误而成长,而是靠着不舍弃彼此而成长,”蒋雨融在上周四(5月29日)的演讲中说。当天,一位美国联邦法官刚好阻止了特朗普政府对哈佛外国学生的禁令。蒋雨融的演讲在中国互联网上迅速走红,有人表示被感动到落泪,但是也有人指出她的精英背景无法代表大多数中国学生。
本集音乐
谭盾 - Elegy Snow in June
上集回顾
番外:什么是规则文化?
《八分半》每周三、周五晚上更新
欢迎留言说出你的问题和建议
主播...
八分半Official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cheung_0321
1个月前 法国
273
想请道长聊一下最近兰州远洋捕捞的事情..😢(如果需要事件详情可自行搜索关键词 不打扰大家讨论这期节目了
NSBetter
1个月前 湖南
98
三小时,仅仅是从一周两更变成了一周一更,总时长没什么变化……道长这是舍不得更完80期吧
十一点零五四四
1个月前 陕西
86
1:30:37 这种宣言式的讲话方式,非但不像她的履历显示的那样受到西方教育模式影响,反而更像在中国教育模式下长大,听惯了假大空宣言式会议洗脑而形成的思维表达,口号式的讲话,深深感动了自己,莫名其妙了别人
RivkaLee
1个月前 荷兰
78
22:28 这是一次精彩的教科书级别“虚假DEI Identify Olympics”:即通过夸大个人苦难、身份弱势,争夺多元与同理心的话语高地,实则掩盖了自身的资源优势和阶层背景,这种叙事在国际精英教育场域获得掌声,看得人不恶心都难 她在美国争取DEI话语权,中文回应则以“爆火”、“受宠爱”自信反击质疑;但其成长、家庭、学业、资源等多处自述与事实严重不相符: 1. 家庭与成长经历 蒋雨融自述: • “从小我父母分居离婚各种问题,我爸基本上不管我,我和他隔非常远,各有自己的生活。从小我跟着我妈颠沛流离,到处搬家转学……我的原生家庭支离破碎,父母常年缺位”。 实际情况: • 蒋父母虽离婚但并未“离家”,且离婚后还生了小弟弟,家庭并非其描述的“常年缺位”与“支离破碎”。 2. 校园霸凌叙述 蒋雨融自述: • “小学中学,我从来都是被欺负的对象,因为大家知道,哪个小孩缺家里爱,哪个小孩是外来的。” 实际情况: • 青岛六十五中校方及老师回忆她为“勤奋活跃、集体荣誉感强”的学生,是班级学习委员、学霸、才艺特长生,积极参与学校活动,描述与其自述完全不符。 3. “全额奖学金”与留学资金 蒋雨融自述: • “靠奖学金和打工完成英国卡迪夫高中、杜克大学等学业,家里经济拮据”。 实际情况: • 卡迪夫高中针对国际学生最高奖学金仅为学费50%,非全额。英国高中、杜克大学学费和生活费极高,单靠奖学金和打工难以负担,普通家庭难以承受。 • 其父为中国绿发会高管,母亲为律所股东,家庭经济实力远超“拮据”形象。 4. 推荐信与“走后门”质疑 蒋雨融自述: • “申请哈佛的推荐信均来自导师和雇主,绿发会推荐信未提交”。 实际情况: • 绿发会曾公开发文称副理事长周晋峰推荐蒋雨融入读哈佛,相关推文后被删除。即便未提交,绿发会背景和资源对其申请过程的帮助不可忽视。 5. 学业与时间线矛盾 蒋雨融自述: • “25岁,本科毕业后工作四年再读哈佛硕士”。 实际情况: • 按其自述时间线推算,本科毕业时仅19岁,存在明显逻辑不通的问题。 …
SusanWang223
1个月前 加拿大
61
道长说出了很多我自己说不出来的话,不愧是道长!就是这个事件总体就是一个很尴尬的事情,一方面觉得一个中国的女生能在哈佛的毕业典礼上做演讲一定是非常优秀的,另一方面也确实是觉得她的演讲还有之后的声明都让人觉得很难评。现在已经到了被网暴的地步,所以也不想再批评什么,但又不是完全赞同她的一些看法或者回应的方式。非常赞同道长说的,悲悯之心和同理心真的不用放到第三国家才成立,自己身边就存在太多的不公平,如果只是高高在上的去强调自己的个人努力,以及说一些漂亮话,确实很难让人相信她说的话。同时也觉得,她一系列的反应还是年轻了吧,很多事情她根本还没有机会去接触和理解,就去急着去呼吁大家要如何如何,就格外苍白无力了。当然了相信蒋同学之后肯定是前程似锦的,作为哈佛毕业生代表做演讲的这件事应该只是她人生的一个起点而已,以她个人能力和能接触到的圈层,她可能永远也不会去接触到她所说的那些社会的底层人群。也许,有一天当她真的知道sympathy和empathy的区别的时候,她才知道当年的她做的这一次演讲是多么的稚嫩吧。
冰冰856
1个月前 陕西
52
道长大壹好,这是我第二次来八分半留言。听说道长有空的话会看所有听众的留言,所以想来跟道长表达感谢。 上周睡前听到64期道长回复那位小朋友的留言,突然就哭了,想到了我自己的童年。 我小时候并没经历过什么真正的创伤,但我想大多数人儿童时的内心总是无法被大人看到的。那时候我们对世界充满很多困惑,对人对事产生了不满和委屈也没有人可以诉说:告诉家长和老师,ta们通常不会当回事,或者总是劝我们忍耐和服从;我小时候比较敏感和内向,也很难跟同龄同学交流这些。我想,如果我小时候碰到这些难过的心理的坎的时候,可以有一位像道长一样智慧的长辈给我提供建议,告诉我“这不是我的错”,我的童年应该会好过很多。谢谢道长对那位小朋友的温暖回复,也安抚了童年的我。 恰好我平时时间也比较多,当时我就想到,也许我也可以做点什么来帮助现在的小朋友。想起之前听朋友说起过“蓝信封”这个公益项目,是给农村地区的小朋友一对一匹配的成年志愿者,让双方互相通信互相支持。我去查看了一下,这个项目已经做了17年了,而且要求信件必须是手写,双方不能留线上的联系方式,还有对于成年志愿者的一些其他要求。我当时就报名成为这个项目的志愿者(这个项目称为“大使”),正在等待工作人员的审核,并且成为了这个项目的月捐人。我想,如果现在的小朋友能好过一点,未来的世界里就能少一点苦难。 刚才沉迷于编辑这条消息,菜已经煮糊了我都没闻到。再次感谢道长、大壹和猫爷,制作这么好的节目陪伴我们!
-坩埚炸了-
1个月前 江苏
43
三小时!道长能不能祝我高考顺利…!🥺
Cecilia_JI4P
1个月前 美国
38
很感谢道长详细的澄清和探讨,有些不同意的地方,想与道长商榷。我认为评价一篇演讲,不能脱离它的target audience。蒋雨融这篇演讲作为哈佛毕业典礼上的学生代表发言,面向的是哈佛全校的“精英”毕业生,她的目标是鼓励这些拥有大量privilege的同学不要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要去关心更广阔的人间疾苦,在分崩离析的世界中保持对他人的关怀,将自己的资源与能力用在对这个社会有益的事情上,在这个层面上,我认为她的演讲是很成功、很有感染力的,这也是现场有大量学生起立鼓掌甚至落泪的原因。蒋雨融演讲的目标并不是回应广大失望愤懑的中美网民对全球化精英的质疑,反全球化、反精英、反自由主义思潮是这个时代的巨大议题,它们背后的症结非常深刻且真实,期望一个毕业生能在八分钟的演讲内给出强有力能够服众的回应,私以为是不现实的。当然,这些问题非常值得探讨和反思,但基于此去批评蒋雨融的演讲,或许是苛责了。此外,我认为道长也高估了哈佛选择蒋雨融做毕业演讲的政治考量,如果是出于公关的目的,基于美国两党高度一致的对中国的敌意,选择一个中国学生是相当吃力不讨好的。
27陶子
1个月前 北京
32
李在明当选韩国总统了,以前还看过他跟夫人一起上过的韩综,看过的朋友们都有种熟人当了总统的神奇感觉!
神经蛙_wx4t
1个月前 加拿大
28
在哈佛和其他精英组织看来,蒋同学其实已经是个苦出身的一代移民,小镇做题家了。只是世界的分裂和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匹夫有责是真的,但匹夫一旦有了蒋同学家庭的资源,大部分只会更贪婪自私。道长对蒋同学的讲述是客观而公平的,希望她能听到这一期,拨开来自大众的仇恨情绪的迷雾,为社会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陈年老Z
1个月前 辽宁
28
2:01:34 教科书般的4i哥们
天然的沉默
1个月前 广东
25
三小时?!
SHERRY姐可爱多
1个月前 加拿大
23
1:10:21 英语是一种国际语言,也是一种方言。攻击别人口音是智识不正义和文化不自信。
王者归来_G1xe
1个月前 英国
23
说实话她的演讲通篇听下来都是假大空,感觉像是在听领导做报告……嗯,可能还不如领导,因为她的表演太夸张和做作了……举的那个用洗衣机的例子,表现的就是精英阶层对欠发达地区贫困生活的想象,有些何不食肉糜之感。所以我认为她的演讲引起争议,一方面是内容,另一方面则是技术上的,所谓的不接地气太甚~~
Resiliford
1个月前 新疆
22
在我看来,蒋小姐的身份争议本质是全球化时代"精英教育公平性"的缩影。当顶尖学府的门槛不仅由学识决定,更由家庭网络丈量时,"精英"一词便不再代表能力与责任,而成为阶层复制的标签。这场争议的核心诉求,是公众对"教育摆脱资本与权力绑架"的朴素期待?!
幻想雀
1个月前 天津
20
26:01 我说一个和本期主题关系不怎么紧密,但又微妙的让我联想的事情。最近b站上映了经典情景喜剧《我爱我家》。我想对于大部分北方80后而言是珍贵的童年回忆。这个剧中有个叫胡学范的可爱老头,由老艺术家英若诚扮演。在老胡初次登场的那两集,说过他当年从美国回来支援祖国建设,肯尼迪去世的时候他哭过,阿波罗登月的时候他高兴过,此外还出于虚荣心,明明是普通美国大学毕业的,却吹牛自己是毕业于美国名校的双料博士,因此也给自己惹了不少麻烦。有趣的是,老胡因为此事被组织审查甚至批斗,剧情背景是60年代左右的中国。而在我爱我家剧集上映的时候,也就是94年,我身边的大多数人,不论孩子还是老人,大体上都挺喜欢老胡这个角色。觉得他有风度,心也不坏,还反对官僚主义,崇尚个人自由。我刚才提过的那些事,无非是小缺点,小问题。似乎没有多少人在当时揪住这些小问题大做文章,讨论他是不是精英,他的政治立场和个人见解是否正确。用我一位长辈的话说,笑笑就得了,何必较真儿,每个人情况不一样,再说又不是60年代。而现在,2025年,这次在b站重新上映时,不少弹幕并注重欣赏情节是否好玩幽默,而是一门心思开始对老胡这个人物是不是精英主义,是不是政治立场有问题进行分析和批判,甚至有吵的相当凶的。说真的,我感到特别遗憾。也有点庆幸,还好我爱我家不是今年才上映的新剧。抱歉说了这么多没用的,我只是有点怀念那个大家没那么较真儿的时代。
Chenn2024
1个月前 广东
19
完全剥离蒋女士自身在社交媒体的幽默言行之后,站在上帝视角看这个事件,我觉得哈佛把这样一个集DEI,白左自由派思想,中国人,国际留学生,精英等等身份标签拉满的棋子推到这样一个位置也是蛮不厚道的,为了和特朗普政府对抗已经随意抛弃学生的利益了;而这样之后,不管是左派还是右派又会把敌对的目光自然而然聚焦回中国,对以后几年中国留学生的处境我报以担忧。
越向书
1个月前 美国
17
11:36 道长一席话,让人魂穿回到中学操场:“今天我以X中为骄傲,明天X中以我为骄傲!”—— 诸位,当初的梦想都实现了吗…… 🐶
海上的卡妇卡
1个月前 上海
17
对杜克大学的印象全来自于白莲花度假村第三季里的白男父子
大_lily
1个月前 北京
14
2:07:16 评论区男的又开始着急忙慌定义女性主义了,他们动辄以就要在一段平和的对话中输出自己狭隘的视角,只会堆砌网络观点而无视现实情况,只要不符合他便全盘否定,你要问他读过几本女性主义书籍知不知道这些东西的衍化和由来,那是没有的,实则背离了女性主义追求平等与理解的初衷,实在令人难以认同。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