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
16分钟
播放:
2.56万
发布:
2个月前
简介...
本期播客探讨了泡泡玛特的拉布布为何在当下如此火爆?一方面,labubu可爱的外形和独特的龅牙设计吸引了众多年轻消费者;另一方面,审美趋势的背后隐藏着权力关系和文化认同。通过分析社交媒体的影响、稀缺性策略及消费心理,节目揭示了潮玩的吸引力与人们的消费行为之间的深层联系。此外,labubu的流行也反映出年轻人在追求虚荣和社交认同中的心理需求。
时间线:
00:02:22:labubu为什么火了?审美是如何造就的?消费崇拜背后的审美角力游戏!
00:04:24:盲盒文化:大脑奖赏回路的激活与社交媒体的点赞机制
00:06:24:心理学背后的盲盒吸引力:奖品的隐藏款和限量款
00:08:25:泡泡玛特的成功之道:社交货币与炫耀资本的作用以及二级市场的可流通,形成了交易的闭环。
00:10:29:泡泡玛特的未来:大众是喜新厌旧的
00:12:32:虚拟社交的盛行:潮玩与AI社交工具的崛起对孤独感的影响
00:14:34:labubu卖的越好,人类越孤独。
参考文献:
1. 消费社会学视角
(1)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消费社会》(The Consumer Society)
* 符号消费理论:潮玩和盲盒不仅是实物商品,更是符号化的身份标识。购买它们是为了获得“潮”“独特”“艺术品味”等社会标签,而非单纯的功能需求。
* 拟像与仿真:泡泡玛特等品牌通过IP故事和限量款,构建了一个超越现实的“幻想世界”,消费者通过购买参与其中。
(2)凡勃伦(Thorstein Veblen)《有闲阶级论》(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 炫耀性消费:购买稀有潮玩(如隐藏款)是一种“炫耀性消费”,用于展示经济能力或审美独特性。
* 凡勃伦效应:价格越高(如二手市场溢价),反而越能刺激需求。
2. 社会心理学视角
(3)斯金纳(B.F. Skinner)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 可变比率强化(Variable-Ratio Schedule):盲盒的隐藏款机制与赌博类似,通过不确定奖励最大化用户复购行为(类似老虎机成瘾原理)。
* 相关研究:《科学与人类行为》(Science and Human Behavior)。
(4)罗伯特·西奥迪尼(Robert Cialdini)《影响力》(Influence: The Psychology of Persuasion)
* 稀缺性原则:限量款、季节限定等策略利用“物以稀为贵”心理,制造紧迫感。
* 社会认同原则:社交媒体上晒盲盒开箱的行为,引发从众效应(“别人都有,我也要”)。
(5)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
* 损失厌恶:用户已购买多个盲盒却未抽中目标款时,因害怕“沉没成本”浪费,反而继续投入。
* 赌徒谬误:误以为“连续未中奖后下一次概率更高”。
3. 亚文化与社群研究
(6)迪克·赫伯迪格(Dick Hebdige)《亚文化:风格的意义》(Subculture: The Meaning of Style)
* 潮玩社群作为亚文化:盲盒玩家群体通过“改娃”“换娃”等行为形成独特的符号和仪式,类似朋克、嘻哈等亚文化。
* 身份认同:收藏潮玩成为Z世代表达个性、寻找归属感的方式。
(7)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弱连接理论
* 社群驱动的消费:盲盒玩家通过线上社区(如葩趣APP)、线下潮玩展建立“弱连接”,这些松散的社会关系反而更易传播消费趋势。
4. 游戏化与成瘾机制
(8)尼克·伊(Nir Eyal)《上瘾:让用户养成使用习惯的四大产品逻辑》(Hooked: How to Build Habit-Forming Products)
* 触发→行动→多变的奖励→投入:盲盒完美符合这一成瘾模型:
触发:社交媒体晒图、KOL开箱视频;
行动:购买盲盒;
奖励:抽中隐藏款的惊喜;
投入:收集全套或参与二手交易。
(9)简·麦戈尼格尔(Jane McGonigal)《游戏改变世界》(Reality Is Broken)
* 游戏化设计:盲盒将现实消费变成了“收集成就+抽奖游戏”,满足玩家对即时反馈和目标的渴望。
5. 现代性与孤独经济
(10)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流动的现代性》(Liquid Modernity)
(11)雪莉·特克尔(Sherry Turkle)《群体性孤独》(Alone Together)
(12)《制造消费者》(The Empire of Things)by 安东尼·加卢佐——从历史角度解读消费如何被塑造。
(13)《乌合之众》(The Crowd: A Study of the Popular Mind)by 古斯塔夫·勒庞——群体心理如何推动潮流爆发。
背景音乐:
《labubu之歌》
👧在哪里还可以看到主播 小野酱
即刻:小野酱大漂亮
小红书/微博/公众号/虎嗅/知乎/豆瓣:作家小野酱
📻本节目收听方式:
🎉《食野之评》全渠道上线了。
您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豆瓣、蜻蜓FM、荔枝FM、苹果Podcast、Spotify、youtube、sound on、Google podcasts、Overcast、CastBox、pocket Casts等收听!
🌊关于第九声浪
【到达不止于目之所及】
「第九声浪」用声音拓宽你的精神疆界
我们有这些播客:
食野之评、大北窑14F、过期少女、严肃喧哗、citywork、Cresswell Lane,欢迎多与我们互动。
时间线:
00:02:22:labubu为什么火了?审美是如何造就的?消费崇拜背后的审美角力游戏!
00:04:24:盲盒文化:大脑奖赏回路的激活与社交媒体的点赞机制
00:06:24:心理学背后的盲盒吸引力:奖品的隐藏款和限量款
00:08:25:泡泡玛特的成功之道:社交货币与炫耀资本的作用以及二级市场的可流通,形成了交易的闭环。
00:10:29:泡泡玛特的未来:大众是喜新厌旧的
00:12:32:虚拟社交的盛行:潮玩与AI社交工具的崛起对孤独感的影响
00:14:34:labubu卖的越好,人类越孤独。
参考文献:
1. 消费社会学视角
(1)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消费社会》(The Consumer Society)
* 符号消费理论:潮玩和盲盒不仅是实物商品,更是符号化的身份标识。购买它们是为了获得“潮”“独特”“艺术品味”等社会标签,而非单纯的功能需求。
* 拟像与仿真:泡泡玛特等品牌通过IP故事和限量款,构建了一个超越现实的“幻想世界”,消费者通过购买参与其中。
(2)凡勃伦(Thorstein Veblen)《有闲阶级论》(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 炫耀性消费:购买稀有潮玩(如隐藏款)是一种“炫耀性消费”,用于展示经济能力或审美独特性。
* 凡勃伦效应:价格越高(如二手市场溢价),反而越能刺激需求。
2. 社会心理学视角
(3)斯金纳(B.F. Skinner)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 可变比率强化(Variable-Ratio Schedule):盲盒的隐藏款机制与赌博类似,通过不确定奖励最大化用户复购行为(类似老虎机成瘾原理)。
* 相关研究:《科学与人类行为》(Science and Human Behavior)。
(4)罗伯特·西奥迪尼(Robert Cialdini)《影响力》(Influence: The Psychology of Persuasion)
* 稀缺性原则:限量款、季节限定等策略利用“物以稀为贵”心理,制造紧迫感。
* 社会认同原则:社交媒体上晒盲盒开箱的行为,引发从众效应(“别人都有,我也要”)。
(5)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
* 损失厌恶:用户已购买多个盲盒却未抽中目标款时,因害怕“沉没成本”浪费,反而继续投入。
* 赌徒谬误:误以为“连续未中奖后下一次概率更高”。
3. 亚文化与社群研究
(6)迪克·赫伯迪格(Dick Hebdige)《亚文化:风格的意义》(Subculture: The Meaning of Style)
* 潮玩社群作为亚文化:盲盒玩家群体通过“改娃”“换娃”等行为形成独特的符号和仪式,类似朋克、嘻哈等亚文化。
* 身份认同:收藏潮玩成为Z世代表达个性、寻找归属感的方式。
(7)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弱连接理论
* 社群驱动的消费:盲盒玩家通过线上社区(如葩趣APP)、线下潮玩展建立“弱连接”,这些松散的社会关系反而更易传播消费趋势。
4. 游戏化与成瘾机制
(8)尼克·伊(Nir Eyal)《上瘾:让用户养成使用习惯的四大产品逻辑》(Hooked: How to Build Habit-Forming Products)
* 触发→行动→多变的奖励→投入:盲盒完美符合这一成瘾模型:
触发:社交媒体晒图、KOL开箱视频;
行动:购买盲盒;
奖励:抽中隐藏款的惊喜;
投入:收集全套或参与二手交易。
(9)简·麦戈尼格尔(Jane McGonigal)《游戏改变世界》(Reality Is Broken)
* 游戏化设计:盲盒将现实消费变成了“收集成就+抽奖游戏”,满足玩家对即时反馈和目标的渴望。
5. 现代性与孤独经济
(10)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流动的现代性》(Liquid Modernity)
(11)雪莉·特克尔(Sherry Turkle)《群体性孤独》(Alone Together)
(12)《制造消费者》(The Empire of Things)by 安东尼·加卢佐——从历史角度解读消费如何被塑造。
(13)《乌合之众》(The Crowd: A Study of the Popular Mind)by 古斯塔夫·勒庞——群体心理如何推动潮流爆发。
背景音乐:
《labubu之歌》
👧在哪里还可以看到主播 小野酱
即刻:小野酱大漂亮
小红书/微博/公众号/虎嗅/知乎/豆瓣:作家小野酱
📻本节目收听方式:
🎉《食野之评》全渠道上线了。
您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豆瓣、蜻蜓FM、荔枝FM、苹果Podcast、Spotify、youtube、sound on、Google podcasts、Overcast、CastBox、pocket Casts等收听!
🌊关于第九声浪
【到达不止于目之所及】
「第九声浪」用声音拓宽你的精神疆界
我们有这些播客:
食野之评、大北窑14F、过期少女、严肃喧哗、citywork、Cresswell Lane,欢迎多与我们互动。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猫十七很酷
2个月前
北京
22
relatable,“卖的越好,人类越孤独”。今天干货满满,喜欢,煮波好棒👍🏻
Vapor
2个月前
澳大利亚
13
讲得真的很深入,我一开始看 Lisa 推以为是 pr,但是又听说 Lisa 没收钱。比较好奇为什么 Lisa 作为一个艺人为什么在 labubu 没火的时候推这个玩具。其实,也不太信 Lisa 不是 pr,一个艺人作为商品去无偿推一个潮玩不太符合商业逻辑,而且 Lisa 连续发了好几条拆盲盒、逛泡泡玛特的视频...
听听听听Listen2u
2个月前
新西兰
12
02:39 没错,其实很多时候明知道是丑的,还是很多人趋之若鹜,而一旦形成一种趋势,丑的也可以是美的
焕宇Blaze
2个月前
江苏
8
赚钱还得是拿捏人性的弱点啊!labubu这利润率,隔壁卖冰箱空调的都转行卖塑料小人算了,但正是这种似乎是“娱乐至死”下的暴利模式让我对这类“网红产品”没有好感,毫无实用价值,所谓的情绪价值很有可能是多巴胺的骗局或者是资本营造出来的氛围,甚至有些就是像买LV的有钱人一样,明知是“虚荣心”的坑,但还是往里跳,这方面最成功的就是“钻石”吧。我会觉得,权利和资本如果都去青睐“网红”,谁又愿意哼哧哼哧“读书”研发实用的产品,科学家没有网红赚的多,好用的不如好看的,而且这种用人性的弱点赚钱的方式,就是在放大人性弱点,越烂,资本越喜欢,额,这难道就是所谓资本的罪恶性吗?
Clare_Q9eJ
2个月前
上海
7
能不要念稿子吗

心想事成新想事成
2个月前
上海
7
还没听 但是超喜欢labubu😍
西西GP
2个月前
广东
7
权力中心 这个视角好!非常认同,数据、审美都是权力的体现。
听的路上订单也拿下了 这期肯定一直会盘旋在我脑海里~~
撒花!

supersup排骨快快
2个月前
甘肃
4
感觉大家内心的都一些零零散散的需要 每个ip能带来的内心价值越多 就能陆陆续续吸引人过来 人多了就好像一个小聚会 大家在这里能找到更多 然后热热闹闹一段时间聚会散了人又少了
三休
2个月前
湖北
4
15:19 有点短。。。时长。
国服第一天菜
2个月前
上海
4
哈哈哈labubu bgm好可爱

刘刘刘刘大顺
2个月前
山西
3
04:37 我 get 明星同款时候也是如此,明星的贵价包包我 get 不起,几百的帆布鞋、香水、玩偶我还不行吗?但就是忍不住想买啊(ಥ﹏ಥ)
野生见手青
2个月前
云南
2
主播我想提个建议就是,背景音乐的音量小一点比较好,已经有点覆盖人声了。

Mike-Wu
2个月前
广东
2
Lisa喜欢Labubu会不会是因为Lisa原名Lalisa?同一个姓😆

上辈子是条南美狗
2个月前
广东
2
解决了疑问,讲的真好!!!!!!!!!!!
HD912082u
2个月前
河南
2
从来不会收集,听到一半还以为自己不知不觉入了坑,反思了一下,还好,喜欢labubu、zimomo,但是只爱其中的几个形象😂反思自己,好像只是因为喜欢这个外形哈哈哈
爱吃鱼的小A朵
2个月前
陕西
2
up说错啦!带尾巴的是zimomo!

生而为猫奴
2个月前
广东
2
这集solo听着听着,有点过于熟悉,过去很多人都说过这些原理。
我觉得这一集浩哥的观点很有启发。很多人用各种心理学来论证这就是割韭菜、博彩、稀缺性,或者用四个字“情绪价值”一言蔽之。他认为这是一种爹味和傲慢,似乎它可以随便复制,毫无护城河,解释不了这么高的估值。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756e99317cd5416adb6329a
提供多一种视角给小野酱~

YOKO的非遗作坊
2个月前
浙江
2
03:50 我以为是泡泡玛特买了一大波明星营销

citothemoon
2个月前
湖北
1
08:25 “补全机制”会促使人完成收集“一套完整的”✅

citothemoon
2个月前
湖北
1
12:50 现代社会已经从稳定的固态转换为流动的、不确定的液态。情感的代偿成为人们应对孤独和情感匮乏的重要方式。通过消费、虚拟社交和及时的快感来弥补传统关系和价值体系的瓦解所留下的空洞。潮玩成为便宜、轻便的情感代偿。
巷陌_Yolo
2个月前
湖北
1
“审美趋势的造就是一种权力关系”
凯文_uk9B
2个月前
江苏
1
喜欢这种精简又有洞察的分享!

HJM_eHNy
2个月前
江西
1
lv真不美

小野酱
2个月前
江苏
0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81db79724f8559346bb9680

小野酱
2个月前
江苏
0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81077f07a449ae8585a586b

小野酱
2个月前
江苏
0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78a25e1acc25c38ad595334

小野酱
2个月前
江苏
0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76adb8515a5fd520e479735

Nina-程子
2个月前
美国
0
我是被labubu的衍生物-服饰搭配迷住了…

captainmiaoo
2个月前
上海
0
labubu爱好者路过!!

小流
2个月前
江苏
0
已经3个群了吗

HD829934p
2个月前
浙江
0
show notes里面提到的书我都想看

一天零一夜
2个月前
甘肃
0
很好听,野总给人很多角度的启发,盲盒就像彩票,目前自认为自己已经退坑了!已经戒断了有三个月吧(>_<)
HD151988u
2个月前
江苏
0
我的妈呀说的啥啊这是…
鼓捣太梨风
2个月前
广东
0
怎么前面煞有介事,突然变成了因为Lisa ……

Bmxlcc
2个月前
甘肃
0
听得我立马把小程序盒柜的dimoo发货了
兔兔栗子
2个月前
天津
0
如果我没有这种收集癖。。。会不会不正常啊!晕!听出病来了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