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是一个重要的话题。眼下几乎所有关于扩大内需的讨论,最后都会落脚于增加居民收入。
收入,又是一个模糊且敏感的话题。每一次公布与收入有关的数据,几乎都可以引发全网热议,有赞成,有反对,有唏嘘,有嘲讽。而每一次与收入有关的舆论话题,比如“哪里贵了”,也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屠榜热搜。
关于收入,公众的情绪是如此汹涌,但,一些基础性的事实又是如此模糊不清。
原因很多。其中,有很多涉及到收入统计的技术细节。比如,哪些收入算收入?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分别对应了什么?当我们在讨论人均可支配收入时,什么是可支配?哪些人又算在人均的分母里?
对于上述问题,我们会在这一期节目中努力做一些的科普。
当然,这一期节目的核心议题是:在中国,月薪过万到底有多难?
或许,数字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在梳理数据过程中,从收入的视角出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社会的现实。
【本期节目提到的数据和资料】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
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发布的2023年度个税汇算清缴数据显示,我国取得综合所得的人员中,无需缴纳个税的人员占比超过七成,在剩余不到三成的实际缴税人员中,60%以上仅适用3%的最低档税率,缴税金额较少。
自2018年我国实施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新税制以来,个人所得税有效发挥了调高惠低作用。税务总局近年来的个税申报数据显示,我国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人员中,年收入100万元以上的高收入者约占申报人数的1%,但这部分人申报缴纳的个税占全部个税的五成以上,申报收入位居全国前10%的个人缴纳的个税占全部个税的九成以上。
中国综合社会调查 (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CGSS)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 (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 (China Household Finance Survey, CHFS)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调查 (China Household Income Project, CHIP)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