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巴黎,总被认为是一个充满文化和艺术气息的地方。无数的艺术家曾在这里工作、生活,同时创造出伟大的艺术作品。作为一个从小对法国抱有热切期待的文艺青年,田嘉伟在巴黎生活了6年。在此期间,他阅读,他写作,在游历巴黎大街小巷的同时,也观察着法国文学界发生的种种变化。
现在的巴黎还是我们想象中的艺术之都吗?那些我们熟知的艺术大师身上有没有不被大家所了解的一面?非虚构写作为什么正在成为某种潮流?法国为什么有数量众多大大小小的文学奖?今天的法国作家更关心什么样的议题,写作中又在尝试什么样的创新?
本期节目,我们从田嘉伟老师的新作《今晚出门散心去》出发,从一个亲身体验的角度,一起来看看今天的法国文学。

嘉宾:
田嘉伟
1989年8月生于渝湘黔交界的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先后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大学世界文学研究所、巴黎第十大学法国及法语世界语言与文学系,文学博士,现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比较文学系,出版法语专著《法国当代作家笔下中国文人的生命与功课》,译有皮埃尔·米雄和安妮·埃尔诺等法国当代作家的作品,上海“普鲁斯特慢读会”主讲人,曾用笔名科西嘉。
豆瓣 @Oberkampf
黄哲成
有趣而无用的人做着有趣而无用的事
豆瓣 @hzcneo

2024年龚古尔文学奖颁奖现场
时间轴:
00:04:11 《今晚出门散心去》中虚构与非虚构交织的写作方式
00:11:22 法国文学中的非虚构写作传统
00:17:12 法国当代非虚构写作的特色
00:20:52 作为一个外来者来到法国之后,对于法国的印象产生了哪些变化
00:29:53 法国文学批评界的生态
00:38:40 随着时代变迁,对于同一个作家评价的改变
00:41:53 法国出版行业的商业化程度
00:49:45 《今晚出门散心去》中使用的“边缘视角”
00:58:12 法国的各种文学奖对于文学圈的影响
01:06:32 政治正确对法国文学奖的影响
01:10:43 当代法国作者关心的议题
01:16:22 注重个人体验的写作在当下流行的原因
01:19:33 当代法语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型写作

皮埃尔·米雄
涉及作品:
田嘉伟《今晚出门散心去》
马塞尔·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驳圣伯夫》
洛特雷阿蒙《马尔多罗之歌》
蒙田《随笔集》
夏多布里昂《墓畔回忆录》
卢梭《忏悔录》
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
盖乌斯·苏埃托尼乌斯·塔奎卢斯《罗马十二帝王传》
乔尔乔·瓦萨里《意大利艺苑名人传》
马塞尔·施沃布《虚构传记》
埃马纽艾尔•卡雷尔《对面的撒旦》
杜鲁门·卡波特《冷血》
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加缪《鼠疫》《局外人》
皮埃尔·米雄《国王的身体》《微渺人生》
路易·费迪南·塞利纳《茫茫黑夜漫游》
乔治·佩雷克《物》
蒂耶里·拉热《普鲁斯特,龚古尔奖:一场文学骚乱》
杜拉斯《情人》
阿历克西·热尼《法兰西兵法》
蕾拉·斯利玛尼《温柔之歌》
穆罕默德·姆布加尔·萨尔《人类最秘密的记忆》
安妮·埃尔诺《一个女人的故事》《一个男人的位置》
马蒂亚斯·埃纳尔《罗盘》《区域》

安妮·埃尔诺
本期使用音乐:
开场:Claude François —— Commed'habitude
中插:Ludovico Einaudi —— UnaMattina
结尾:Richard Sanderson —— Reality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黄哲成
策划:黄哲成
剪辑:黄哲成
编辑:黄哲成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