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外卖行业很久没有这么“热闹”过了。主动下场把水搅浑的京东,对比之下安静守势美团,他们到底在争什么?外卖真的是一个好生意吗?
今年2月,京东入局,如“鲶鱼”般将外卖行业搅得翻天覆地。此后围绕“外卖”展开的暗中较量便从未停过,各方势力暗自发力。

以下总结来自混元大模型:
时间码与内容总结
00:05 - 04:09
讨论京东入局外卖市场的商业逻辑
- 杨老师质疑京东进军外卖市场的必要性,认为外卖行业经过"百团大战"已形成稳定格局(美团、饿了么),新入局者需承担高成本、低利润率风险。
- 小罗提到京东的激进策略(如超时免单、零佣金、扩大骑手规模),但杨老师指出其履约能力不足(如超时仅赔付3元优惠券),认为京东分散资源可能导致资本损耗。
- 核心争议:京东是否具备颠覆行业的专注力与执行力?杨老师认为美团更专注,京东多线作战难成功。
04:09 - 13:54
外卖行业的社会影响与用户痛点
- 小罗分享使用京东外卖的体验:低价但品质差,使用体感不佳。
- 杨老师延伸讨论平台经济对实体店的挤压(租金、税收差异导致不公平竞争),并提到黄奇帆观点:美国电商与实体店税负均衡,中国需加强监管公平性。
- 社会反思:普通人创业选择有限(餐饮门槛低但竞争激烈),外卖行业加剧了商家内卷(低价劣质商品泛滥)。
13:54 - 27:42
贸易战、全球化与投资逻辑
- 贸易战分析:杨老师认为中美互补性决定冲突不可持续,关税战将戏剧性结束;美国消费者压力(商品短缺、价格上涨)会迫使政策调整。
- 全球化反思:制造业外流暴露国内劳动力内卷问题(如加班文化),需通过法律保障劳动者权益(加班费、污染成本内部化)。
- 投资逻辑:警惕行业过度竞争(如光伏、电动车),资本效率低下导致多输局面。
关注企业专注力和长期股东价值,而非短期情绪炒作(例如京东煽动社会情绪)。
27:42 - 结尾
历史周期与投资启示
- 历史案例:二战期间美股触底逻辑:极端估值(股息率9%)吸引价值投资者,理性资金决定市场底部。
债务危机教训:债券风险高于股票(政权更迭导致债券归零,优质企业可穿越周期)。 - 当前挑战:贫富分化、债务高企、地缘冲突加剧,需警惕民粹主义(如特朗普)加剧社会撕裂。
- 投资策略:坚持"便宜+高质量"原则(如港股8-9倍PE、A股11倍PE)。
忽略短期噪音(如格力董明珠八卦),聚焦企业核心竞争力。
思考与启示
- 市场竞争的本质是效率与专注
京东外卖的尝试暴露了互联网巨头盲目扩张的隐患。美团的核心壁垒在于多年积累的运力网络与算法效率,而非单纯佣金比例。新入局者若无法在履约体验或成本控制上实现突破,低价补贴终将难以为继。 - 社会情绪与企业战略的边界
刘强东"为民发声"的策略虽能短期博取好感,但商业决策需回归理性。企业社会责任应通过产品创新(如美团"透明厨房")实现,而非道德绑架式竞争。煽动情绪可能反噬品牌价值。 - 全球化退潮下的投资主线
贸易战本质是全球化的阵痛。投资者应关注两类机会:
- 不可替代性(如中国制造业集群优势);
- 内需韧性(如消费分级下的拼多多低价模式)。
同时警惕依赖单一市场的企业。
- 企业家的历史角色
特朗普现象反映底层对现状的不满,但其交易型人格可能加剧政策不确定性。投资者需区分"政治表演"与"经济实质",例如关税博弈中,美国农产品出口商(如大豆农场主)可能成为推动和解的力量。
总结
播客从京东外卖的个案切入,层层剖析商业竞争、社会结构、历史周期与投资哲学的交织关系,核心结论清晰:在动荡环境中,坚守价值投资的"简单原则"(低估值、高质量、长视野),远比追逐短期热点更可持续。
加入星球社群,文字稿和PPT在知识星球社群内。
欢迎进入社群交流播客相关问题

【风险提示】:
本节目音频内容以及文字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其中的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
一切问题咨询可联系(微信):cwzy20230605
主播...

小罗麦菲

鸠摩智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