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还能对我们的人生产生影响吗?沉迷电子媒体的人可能爱上阅读吗?不读书的人读起书来,会发生什么?
带着这些疑问,《纽约客》记者大卫 · 丹比造访了三所美国高中,走进它们的文学课堂,记录了各位老师如何温柔地敲破学生们的保护壳,引领他们进入充满道德困境、意外事件、金钱、亲情、失去和死亡的成人世界;也记录了孩子们如何在尴尬和困惑中逐步进入文学文本,思考世界和人性的复杂,也摸索自己究竟是谁,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重燃文学之火》一书中充满人文关怀与思想碰撞的文学课堂,与我们童年印象中的语文课大相径庭,也让我们重新思考文学阅读究竟如何塑造我们的观念,影响我们的生活。
本期播客,我们带着困惑,邀请了一名公立学校的语文老师彪老师一起来聊聊当下这个时代的语文和文学教育,探讨在电子媒体盛行的时代、在实用主义当道的大环境之下,阅读文学的意义是什么?人文教育究竟还有没有必要?以及当下我们的学校和教师尽己所能做出的种种努力。
Timeline:
02:07 彪老师为我们讲解文学的定义,以及当我们提起「文学」,最先想到的是……
09:14 最早的文学教育都来自语文课堂,可对于语文课,三位主播的回忆或喜或悲……
16:17 彪老师带我们重读语文课:离开语文课堂二十多年后,我们好像终于明白「阅读理解」到底在考什么
20:56 《重燃文学之火》里让我们有所触动的片段—— 原来老师是会对学生道歉的,原来道歉也是可以这样表达的
28:03 彪老师的真实课堂经历分享:老师在课堂被气哭之后,认真道歉和反思的可爱师生们,也许文学教育的意义正是要教会我们如何去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6:51 塑造与学生的读书共同体:记住学生们的名字,鼓励学生们探索和分享自己喜欢的领域
41:30 书中一段老师组织学生们读诗的段落,引起了主播和嘉宾的集体共鸣
45:07 彪老师的真实课堂经历分享:学生们大喊写诗太矫情了的课堂,还能怎么讲?
51:48 阅读无禁忌,只要开始就好:马马罗内特中学的自选图书策略,因为看漫画喜欢上鲁迅的奇妙经历
55:56 另一种阅读态度:即便不容易,为何总有人坚守严肃文学的阅读标准线?彪老师如何看待网文阅读和网络语言的盛行呢?
01:12:31 今天我们聊文学是不是不合时宜,文学阅读到底有什么用呢?世界并非黑白分明,文学正向我们展示道德与正义的复杂性
01:17:35 文学是有关幸福的学科,就像是人生的润滑剂,是某种保护,让我们用不那么残忍的方式认识这个世界
01:19:47 喜爱文学的萌美和废废,感慨如果彪老师是我的老师就好了:那个难读又问题多多的「鲁迅先生」,原来可以这样去靠近
01:26:42 文学的作用更大,还是老师的作用更大?
01:31:59 别把老师当成学科代言人,把她当成是这个学科的销售,不管有没有这个销售,都不影响这个产品本身的好坏
01:35:04 语文课的变革正在发生,现在的阅读和写作课都在做哪些尝试
01:46:08 女性意识、性别议题正被慢慢融入教育之中
01:58:22 不管怎么说,我们仍然渴望文学阅读,而且和彪老师定下一个美好的约定……
节目中提到的作品:
《重燃文学之火:在阅读课上思考自我与社会》, [美]大卫·丹比 著, 汪畅 译,读库出品,新星出版社,2024-10
《豪学竞技》 使徒子 / 哔叽 著,新世纪出版社,2014-10
片头 BGM:Carpe Diem - From "Dead Poets Society" / Maurice Jarre
片尾曲:Capitol Letter - From "The Hunger Games: Cathing Fire" / Patti Smith
封面图片:《重燃文学之火》封面图
录音场地支持:豆瓣播客
本期嘉宾:彪老师
主播:萌美 & 废废
剪辑:海陆
加入听友群请加vx:lichangbuming
合作请联系:lichangbuming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