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对外一直有一个比较“虚”的title---内容行业观察者;
最近聊AI久了,似乎已经有点遗忘我这个身份了……
从十几年前看文娱赛道的早期创业项目开始,
到后来创业做直播,
再到今天依然在一家社交公司做战略和投资,
我的整个职业生涯基本上没有离开大内容这个赛道。
去年年底,我和潘乱、阑夕以及做投放的凤雅有过一场对谈,

当时这场对谈的起因是我在24年11月底发过这样一条即刻:
短剧超过电影
小游戏投放超过手游app
直播(打赏流水)超过游戏
都在这一年...
而在25年Q1结束这个时点,24年的数据基本都出来了,
上面这几个当时有些“拍脑袋”的结论似乎都成为了现实。
整个内容行业在“内容消费”这个角度上策马狂奔……
既然称之为消费,那么内容似乎也在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商品”,
在某些细分品类上商品的属性也带来了行业的爆发,
而这背后当然离不开过去十几年国内几家大的内容平台在各种层面上的“基建完善”。
所以今天的这期播客节目,我找到了快手磁力引擎的郑迅一起聊聊内容消费在25年的趋势;
当然作为当下整个行业的绝对共识,我们在话题的最后依然聊到了很多关于AI的内容。
本期访谈有视频版本,访谈视频将于4月18日20点上线「磁力引擎商业洞察」公众号&「磁力引擎」视频号,可移步观看。
(想加粉丝群的请先+微信:rosicky311)
【对谈嘉宾】
郑迅---快手磁力引擎内容消费与策略产品负责人
【时间线】
00:56 为什么会有这个话题
03:01 过去一年内容消费的变化
03:56 避不开的AI
06:19 内容消费-产品的定义
07:01 视听大会的数据



08:50 我在知乎上关于快手财报的回答
如何看待电话业绩会上快手管理层表示,有信心可灵AI图生视频综合效果全球第一,未来三年将加大研发投入?
12:19 echo之前那期播客节目

14:40 那个简单的公式:用户量*用户时间*用户的钱=价值
15:49 23年年底大家的无奈

17:49 echo我之前的那期短剧的播客
18:47 投流平台到运营阵地
22:50 短剧厂商的行为变化
25:25 内容厂商自建APP的需求在变弱
28:52 运营阵地的延展
32:32 倒逼行业参与方的能力全方位提升
36:55 IAA(免费+广告)与IAP(直接付费)并存
39:19 游戏领域的混合付费(IAA+IAP)其实已经走得更远了
42:00 平台推出“免广卡”
46:10 大内容平台的商业化产品一年能有多少“功能”上线?
47:06 有了大模型之后,用大模型推理用户的需求?
51:05 新内容品类的可能性?---动态漫
54:47 小游戏的增长空间
57:09 类比淘宝-实物商品从大品类到新品类的拆分
59:27 短视频的生态能够允许长出不太一样的“东西”
1:02:26 正式开始聊聊AI
1:02:57 AIGC对于行业的影响
1:03:55 AIGC可能在解决的是“下限”的事情
1:06:14 大模型的对话能力用于“线索”场景
1:08:58 用推理模型做推荐系统
1:11:56 收敛到数字人、素材制作、智能投放
1:13:38 不封装成产品的推荐引擎-黑盒到部分白盒
1:16:50 大平台的基建之外还会有第三方公司的机会么?
1:25:18 黑猫白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
1:26:00 数字人再往下挖还能挖什么?
1:29:52 商业化这个事情是一个持续的演进状态
1:30:36 新的时代可能需要新的组织形态
1:31:48 应该有一个OKR是AI么?
1:33:45 某种程度上的当前行业的一条主线-技术、场景、边界、产品
1:38:27 未来2-3年期待发生变化是什么?
1:41:30 从Agent到组织者,从基建到多Agent协作
1:42:39 AI从语言到行为是巨大的跨越
1:45:48 一个小小的总结
【播客简介】
屠龙之术是一档关注科技、互联网、风险投资的播客,
主播庄明浩是一个游走在互联网和风险投资行业的边缘人士。
其工作多年所积累的认知似乎都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屠龙之术“……
或许某天再有新的“龙”出现的时候,就是这档播客停更之时。
(BGM:AI音乐工具天谱乐生成)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