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小酒馆】是一个将不同背景的哲学爱好者链接在一起的播客节目,我们的愿望是放飞密涅瓦的猫头鹰,构建一个在松弛或者微醺(狄奥尼索斯状态)的氛围中进行哲学思辨表达的公共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本真表达是为了活着,活着是为了本真表达。添加微信Trevour_ziqi,注明理想国小酒馆,加入小酒馆哲学讨论群。
时间轴:
Q 1: 法国与庄子和苏东坡之间的微妙关联00:49
Q2: 思想大家心目中的庄子08:43
Q3: 庄子谈酒和赌博及读书19:14
Q4: 庄子对语言的警惕和挑剔28:30
Q5:如何理解庄子的“用心若镜”和“乘物游心”?40:56
Q6: 如何理解庄子的“四个可以”?41:48
Q7:庄子的“相视一笑,莫逆于心”57:54
Q8: 白居易对庄子思想的吸收01:02:58
Q9:苏东坡的生命哲学01:07:38
虽然朱熹不喜欢学生和他谈论庄子,但是他仍然对庄子作了极高地评价:“才极高,心极热,眼极冷”。在我看来,庄子不是入世,也不是出世,而是游世,即以一个“微醺“的状态来观这个世界。“游”这个字在《庄子》的文章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除了逍遥游,还包括“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乘物以游心”等等。在庄子看来,通过“游世”可以达到“四个可以”,即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而苏轼在乌台诗案之后很好的吸收了庄子的微醺哲学,自此苏轼也就变成了苏东坡,从此开启了他的新的生命哲学。苏东坡从海南岛的归途中去世前的绝笔诗《自题金山寺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其中的前两句也是对庄子的一个很好的回应,后两句则是对自己一生的总结。
在当下的技术时代和快节奏时代,可能我们仍然需要庄子的微醺哲学和苏东坡的生命哲学来悬解我们紧绷的内心,夺回被边缘化已久的‘闲情雅致“的元思想能力,将自我的本真性敞开出来,跳出内卷和躺平的怪圈,达到”松绑“之状态。
分享者:子綦,英国亨利商学院投资管理硕士,浙江大学生命哲学研修班探索者。热爱哲学的交易员,专注于ETF资产配置与被动投资理念的分享。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