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集,我和《六分之一》的主播桥怡,一起聊了聊“自我成长”。
- 从互联网上对“成长博主”的追捧,到我们各自在不同人生阶段的迷茫与寻找,我们讨论了成长的转变、抗拒、挣脱,以及创伤与和解的可能性。
- 我们也谈到了代际之间在成长路上的差异,以及男性与女性自我成长这一议题上的差异。
我想,有时候在寻找“真实的自己”的过程中,我们会陷入一种抗拒。抗拒现状,否定那些曾经塑造我们的力量,甚至否定自己所拥有的。
也许“真实的自我”,并不是未经雕琢的、纯粹的存在,而它就是一路被经历,社会,家庭塑造的。与其试图剥离掉那些“外壳”,不如尝试去理解它、与它相处,看到这层“外衣”之下,那个仍然充满能量的自己。
如果你也在或曾在“成为自己”的路上跌跌撞撞,希望这一集能陪你走一段。
-时间线-
00:05 片头语
03:22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个人成长?
04:44 年轻人的发展阶段,对于自我的认同与探索,社交媒体,都促成了自我成长的动机 。
09:32 中年人也在自我成长与向内求,可能是与年轻人有不同。
11:49 有时候我们为了长出自我,而陷入了一种抗拒。
15:10 为什么女性似乎比男性更关注自我成长?男性难道不关注吗?
20:24 最近流行的现象 - “重启人生” - 是什么?
24:07 为什么大家想要“重启人生”?
“脱掉规训的棉袄,穿上自己的衣服”
25:58 在追求个人成长这条路上,会遇到一些什么样的心理的卡点?
“ 与过去的事件打的结其实一直在影响我们”
27:47 如何理解与过去松绑? 例子一。
可以不原谅,但也要松绑自己,move forward。
31:56 例子二,与过去打的结会从生理到心理去影响我们
34:29 有时候我们聚焦于当下的困惑与困难,而忽略了内心更深层次的工作。
37:41 过去的伤害早已影响着我们的情绪,态度,与认知。
40:23 情绪的调控是一个处理困境的关键点。
情绪是我们的本能,不要忽略自己的情绪。
45:42 每一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疗愈方式, 当我们有机会去看到过去的时候,那就是有力量的。
- The End -
对话: 33 & 桥怡
BGM: 片头:《Forever and Ever and Always》 Ryan Mack 2022
片尾:飞飞&band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