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轩妈食品创始人 韦福献」年收入5亿+ 蛋黄酥品类TOP品牌
夫妻档创业,一年卖出1亿枚蛋黄酥,没有库存的短保食品公司,这是轩妈食品的几个重要标签。10年前轩妈创始人韦福献,停下了夫妻食品专营淘宝店生意,all in蛋黄酥,建设工厂,改良原料配方,从广西南宁开始,微商起家,一年生意就了千万,随后在天猫实现了快速破亿,生意也做到了全国。当时他的名片写着“轩妈蛋黄酥 韦福献”,他无时无刻不想让品牌等于品类,从而成为消费者的首选。从2021年开始,轩妈品牌步入平缓期,蛋黄酥品类的天花板越来越明显,名片和店名都换成了轩妈食品,开始品类扩张。但对于做什么不做什么,韦福献似乎更清楚了。细分品类如何选择,遭遇市场天花板该怎么办?渠道和人群专供款有哪些bug?资本要求增长与创始人禀赋有限的矛盾该怎么破解?
1.在大趋势下做别人不做的事:10年前韦福献认为喝咖啡吃烘焙是美国的现在,中国的未来。烘焙市场里的蛋黄酥好吃、不受重视、容易被标准化、有规模化后的降价空间、有原料代际更替的机会。加上社交电商最多的精致宝妈社群,淘宝天猫精准的一线新一线白领人群,自建的工厂,很快他们就成为了第一。
2.用产品和服务形成心智的标签也是围墙:按需排产、72h现做现发、新鲜短保、口感软、配料表干净。这些是轩妈坚持的差异化。这样才能和零食饼干类的低价蛋黄酥区别,比烘焙店里当天现做的蛋黄酥便宜且品质相当。因此他们只能d2c,通过平台直面消费者,他们没法去线下做深度分销,他们没法做保质期更长的低价产品。这让他们的市场空间有限,但面对了更小的竞争,保留住足够的定价权。收入规模原地踏步,利润却更好了。
3.去有鱼的地方找鱼:消费者天然是喜新厌旧的,蛋黄酥低频非刚需,甚者这个超级单品也有生命周期。轩妈的策略是,坚持住好吃、短保、酥点,三个不变,把蛋黄换成榴莲、鲜花、芝麻、开心果等新食材来拓展品类。让自己从蛋黄酥赛道进入中式酥点赛道,一方面增加品牌和年轻消费者需求的互动来研发新品,一方面在节令和礼赠场景里提供更多产品组合。要知道光是中秋月饼的替代就是200亿的市场规模。甚至他们还打算在线下开自营店,来增加品牌势能。
很少有品牌在整处于挑战自我的过程中愿意公开面对媒体,而韦福献从采访一开始就坦然谈及了自己的局限性,他把公司从广西搬到杭州也是在寻求更多合适的伙伴。我感觉这更像是一种豁然,认知到自己的禀赋,就是喜欢做不一样的事情,也因此认知到自己的局限,对围城之外的世界交了学费也不再歆羨,不再谈5亿到15的目标,更希望保持低速的健康增长。乘风而起的时候,人难免会飘了,被所有人看见羡慕但充满了风险。背着背包上山的人,一步一步,但可能最终走上了山顶。

欢迎听友搜索添加我的微信:nengyixwl,聊聊你的观点和建议。
加好友请备注您的姓名,公司,行业。敬请期待,未来的听友社群和交流活动。
一天下网商总经理能一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