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78分钟
播放:
4,455
发布:
3个月前
主播...
简介...
导语
1935年,红一方面军到达了陕北吴起镇,结束了艰苦的万里长征。由此开始,中国共产党在这里领导中国革命直到1948年,延安可称得上“新中国的摇篮”。但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是延安?这个偏僻的陕北小城如何逐步成为中国的红色中心?
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必须回到30年代的中国西北。在媒介技术发展的背景下,30年代关于西北的论述空前丰富。这些讲述互相震荡,构成了理解中华民族生成和中国革命历程的缤纷背景。
今天我们请到了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的李立敏老师,聊一聊他的博士论文《技术、形象与认同:1930年代“西北”形象的再生产》,回望那个被不断论说、不停重述的“西北”。
嘉宾
李立敏
新疆鄯善人。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中国史专业,本科、硕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现在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小标题
1:52 西北在哪儿?一个不断游移的概念
4:58 西北的边界在“万国竞争”下变得清晰
8:33 新疆为什么不在国民政府时期的西北中?
10:09 媒介不断“生产”着我们的世界
13:51 民国十八年年馑:西北尽成灾区
17:42 铁轨在饥馑中反成为杀人的“刀”
20:44 摄影术将灾民“搬向“世界
22:36 不同讲述者口中的“天灾”
27:26 永不消逝的饥荒
31:02 西北如何成为中华民族之故乡
39:03 接续了黄帝陵传说的延安叙事
48:07 拍摄延安的胶片上,有西班牙内战的影子
52:51 “双向奔赴”的红色中国故事
59:35 如今的媒介如何影响了我们的认知
01:03:03 读博四年,才学会怎么写文章
01:08:06 学术路径选择是为了对家乡的朴素情感
01:11:35 在《红楼梦》里看到文学和历史的关系
01:16:13 读博的过程像是在画同心圆
1929 年中华民国国庆节当天出版的《大公报》第 2 版刊载的“天灾人祸图”
该图依次展示了彼时中国境内仍旧存在的内战、外患、旱灾、水灾、匪患等“天灾人祸”
漫画《拥护蒋总司令 讨伐叛逆 援救西北人民》
《良友》所刊蔡雄霆寄西北灾情图片《投崖自杀》及图注
邵元冲著《西北揽胜》 中的《古轩辕黄帝陵碑》照片
西安(西京) -黄陵(中部) -延安(肤施)位置示意图
吴印咸摄《延安与八路军》在黄帝陵开机时袁牧之(左一)等人合影
刊载了斯诺所拍西北照片的美国《生活》杂志书影
幕后制作
主播:刘宣伯
剪辑:刘宣伯
责编:刘宣伯
关于“人文清华”播客
这里是清华大学官方主办的学术内容平台,兼顾学术性与大众性,外行听得懂,内行有收获。
我们遍访清华学术大家、新锐学者,聊他们的人生经历、学术经历、经典学说、独特发现;也偶尔会组织学生圆桌,听同学们讲讲他们的所思所想。
主理人兼主播张小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常驻主播张琳,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
我们有四个常设栏目:
【清华访谈录】大家学者,深度访谈
【清华大课间】清华课间,师生围谈
【清华小客厅】少年心事,朋辈互勉
【清华博论】和博士(生)聊聊毕业论文
欢迎您订阅和收听!
1935年,红一方面军到达了陕北吴起镇,结束了艰苦的万里长征。由此开始,中国共产党在这里领导中国革命直到1948年,延安可称得上“新中国的摇篮”。但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是延安?这个偏僻的陕北小城如何逐步成为中国的红色中心?
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必须回到30年代的中国西北。在媒介技术发展的背景下,30年代关于西北的论述空前丰富。这些讲述互相震荡,构成了理解中华民族生成和中国革命历程的缤纷背景。
今天我们请到了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的李立敏老师,聊一聊他的博士论文《技术、形象与认同:1930年代“西北”形象的再生产》,回望那个被不断论说、不停重述的“西北”。
嘉宾
李立敏
新疆鄯善人。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中国史专业,本科、硕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现在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小标题
1:52 西北在哪儿?一个不断游移的概念
4:58 西北的边界在“万国竞争”下变得清晰
8:33 新疆为什么不在国民政府时期的西北中?
10:09 媒介不断“生产”着我们的世界
13:51 民国十八年年馑:西北尽成灾区
17:42 铁轨在饥馑中反成为杀人的“刀”
20:44 摄影术将灾民“搬向“世界
22:36 不同讲述者口中的“天灾”
27:26 永不消逝的饥荒
31:02 西北如何成为中华民族之故乡
39:03 接续了黄帝陵传说的延安叙事
48:07 拍摄延安的胶片上,有西班牙内战的影子
52:51 “双向奔赴”的红色中国故事
59:35 如今的媒介如何影响了我们的认知
01:03:03 读博四年,才学会怎么写文章
01:08:06 学术路径选择是为了对家乡的朴素情感
01:11:35 在《红楼梦》里看到文学和历史的关系
01:16:13 读博的过程像是在画同心圆
1929 年中华民国国庆节当天出版的《大公报》第 2 版刊载的“天灾人祸图”
该图依次展示了彼时中国境内仍旧存在的内战、外患、旱灾、水灾、匪患等“天灾人祸”
漫画《拥护蒋总司令 讨伐叛逆 援救西北人民》
《良友》所刊蔡雄霆寄西北灾情图片《投崖自杀》及图注
邵元冲著《西北揽胜》 中的《古轩辕黄帝陵碑》照片
西安(西京) -黄陵(中部) -延安(肤施)位置示意图
吴印咸摄《延安与八路军》在黄帝陵开机时袁牧之(左一)等人合影
刊载了斯诺所拍西北照片的美国《生活》杂志书影
幕后制作
主播:刘宣伯
剪辑:刘宣伯
责编:刘宣伯
关于“人文清华”播客
这里是清华大学官方主办的学术内容平台,兼顾学术性与大众性,外行听得懂,内行有收获。
我们遍访清华学术大家、新锐学者,聊他们的人生经历、学术经历、经典学说、独特发现;也偶尔会组织学生圆桌,听同学们讲讲他们的所思所想。
主理人兼主播张小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常驻主播张琳,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
我们有四个常设栏目:
【清华访谈录】大家学者,深度访谈
【清华大课间】清华课间,师生围谈
【清华小客厅】少年心事,朋辈互勉
【清华博论】和博士(生)聊聊毕业论文
欢迎您订阅和收听!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三千叶
3个月前
北京
5
内容特别好,但提个小建议,主播的回应很积极可是口癖有点碎,类似于“啊~”“嗯~”“哦~”这种,听的时候总会被分散注意力…可以考虑剪掉一些,效果更好

西风吹吹
3个月前
上海
1
现在讲中国故事也是讲延安故事的思路吧

Dkkkt
3个月前
安徽
0
49:21 美国设备,国人拍摄,苏联剪辑

旅行的小能猫
3个月前
云南
0
前面铺垫好多🙊

不爱学习的韦同学
3个月前
广东
0
1:17:13 这里非常值得借鉴
Clara_Ydp2
3个月前
吉林
0
04:12 这个研究太有意义了尤其是今天在研究讲好故事的大语境下
Miller_夏川由加
3个月前
上海
0
李大钊不是1927年就被杀害了吗?怎么会有批评1928年大饥荒的文章?

北境巡航
3个月前
北京
0
这期内容太棒啦

北境巡航
3个月前
北京
0
第二次开眼看世界,这个话题有意思
别样的云朗
3个月前
上海
0
1:09:10 这一句,眼泪下来了
或三
3个月前
江苏
0
1:17:45 厉害
风清水静月笼沙
3个月前
福建
0
没想到会提黄帝陵 本延安黄陵人非常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