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养儿防老”遇上“过好自己的人生”,新老剧本夹击下这届年轻人该如何选择?本期《女子酒社》从日本、韩国的社科研究结果出发,到横向对比欧洲、中国香港、内地的生育政策,全面拆解少子化背后的经济压力、文化观念与政策困境。三位主播结合亲身经历与深度阅读,探讨为什么年轻人“不敢生、不想生”——是房价太高?害怕遭遇35岁职场危机?还是东亚人对“体面生活”的执念使得婚姻育儿越来越难?本期节目适合90后初老族。无论你正在经历催婚催育,还是坚定不婚不育,亦或是你希望获得更多信息,横向对比不同地区的生育政策。这期节目都能给你启发。
💡适合人群:
✔️ 被催婚催育压垮的“初老族”
✔️ 纠结“生娃还是拼事业”的职场女性
✔️ 对各国少子化政策好奇的社会观察者
✔️ 在个人自由与家庭责任间挣扎的现代人
现在收听,解锁应对少子时代的生存策略 👉
📌本期要点:
1. 东亚少子化真相:日韩“压缩现代性”如何催生高压社会?为什么经济越发展,生育率越低?
2. 政策对比:东亚育儿假为何形同虚设?德国的“父母金”如何让爸爸主动带娃?即使补贴无法覆盖生活成本,丰富的教育资源仍然促使人们来香港生娃?
3. 文化反思:儒家家庭主义 vs 个人主义——为什么东亚人总在过“从终点倒推的人生”?
4. 个人选择:三位主播的生育焦虑实录——从“佛系躺平”、“追求自我”到“冻卵保底”,我们身边的女性如何应对生育焦虑?
本期酒保/Wendy
主播/Judy、Seike
音频后期/ Yuqing
BGM:Minimal-Alexey_Anisimov Shining Through-alumo
⏳TIMELINE:
00:04:18 何为少子化:国家的消亡
00:04:59 少子化的社会影响:养老金缺口,社会成本提升
00:06:27 日韩少子化的成因:高度竞争的工作文化、高昂的社会成本和家庭文化的限制
00:15:24 中日生育政策的异同:经济补贴并不能解决生育问题
00:26:04 为什么欧洲的经验不能完全适用于东亚:同居降低生活成本,情感社会vs家族社会
00:44:00 德国福利揭秘:每月发放“父母金”能否做到“育儿不破产”?
01:06:25 香港生育福利揭秘:自由主义、福利不高,但教育资源还是让人们选择来港生娃?
01:17:45 广东生育福利:育儿补贴仍然无法抵消大城市的生活成本
01:20:13 文化因素的影响:“体面意识”扼杀婚恋冲动?为什么作者说“上一代人更容易喜欢上别人”
01:35:22 文化榜样在欧洲: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如何切实影响了男女育儿的精力分配
01:45:28 在广州,大多数生育成本依然由个人承担
01:47:47 香港:如何让儿童融入社区公共文化生活
01:51:40 我们周遭的世界:高昂的生活成本使人丧失欲望?工具家庭主义vs情感家庭主义?传统和现代生育观的两极化?
02:04:26 主播坦白局:我还是个情绪不稳定的孩子?生育>婚姻?
📚延伸阅读:
《少子社会:为什么日本人不愿意生孩子》 | 山田昌弘——经济压力、文化观念与育儿压力如何摧毁日本人的生育意愿
《低生育陷阱:日本少子化对策的失败》 | 山田昌弘——日本政府少子化政策无法的经济和社会压力,社会补贴不敢挑战职场文化与性别不平等
《压缩现代性下的韩国》 | 张庆燮——用20年走完西方百年现代化,加剧的不平等和社会压力却榨干年轻人?
《社会为什么对年轻人冷酷无情》 | 山田昌弘——高房价、非正式雇佣、养老负担……社会对年轻人的结构性排斥
非常欢迎大家留言分享关于本期节目的一些看法、经验和问题,也可以加入听友群进行进一步讨论。也很希望大家留言,讲讲你们想收听的内容。如果你愿意和我们分享你的故事,也欢迎联系我们一起录制节目。观点、意见和投稿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或添加小客服VX:lesfemmesfatales加入听友群。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