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宋明蔚的《比山更高:自由攀登者的荣耀与悲情》是几年来我读到的最激动人心的非虚构作品,是我的2024年度之书。
《比山更高》记录的是一个公众不大熟悉的群体:二十年来的中国自由攀登者,他们在商业和媒体视野之外,所做的是:见到一座还没有被攀登的高山,开辟一条线路,冒着生命危险爬上去,或者永远留在山上,或者下山走人。
在本书中,我见到了一群依旧以人类最初的英雄主义面对世界的人,我本以为这种精神早已经远去,或者仅存在于战争、灾难这种极端事件之中。
那是一群真正忠于自己,以行动、生命践行纯粹理念的理想主义者;他们在时代的洪流中,拒绝“顺流而下”,以一己之力追寻自由——这里的理想和自由,与任何政治无关,是生命中最本质的理想和自由。
我知道他们的选择距离我们太远,我们会有很多疑惑,乃至责难,那么就请宋明蔚自己来作答。
👬本期嘉宾
宋明蔚,非虚构作家,登山者,曾任《户外探险》杂志执行主编、中国户外金犀牛奖评委
🎧时间轴
00:01:02 介绍《比山更高》
00:02:42 介绍“阿式攀登”
00:08:50 宋明蔚自己的登山故事
00:13:22 “阿式攀登”究竟是什么样的?
00:21:24 阿式攀登者李宗利的故事
00:24:22 攀登的艺术
00:28:22 登山者的生活方式
00:33:57 登山者有哪些共性?
00:38:57 聊聊攀登中的险境
00:50:57 登山者们如何看待生活、看待生命?
01:02:16 攀登的关键词一:快乐
01:07:52 攀登的关键词二:恐惧
01:12:03 攀登的关键词三:自由
01:20:10 关于死亡
❤️本期海报
制作人:温蒂
设计支持:草地
《比山更高》记录的是一个公众不大熟悉的群体:二十年来的中国自由攀登者,他们在商业和媒体视野之外,所做的是:见到一座还没有被攀登的高山,开辟一条线路,冒着生命危险爬上去,或者永远留在山上,或者下山走人。
在本书中,我见到了一群依旧以人类最初的英雄主义面对世界的人,我本以为这种精神早已经远去,或者仅存在于战争、灾难这种极端事件之中。
那是一群真正忠于自己,以行动、生命践行纯粹理念的理想主义者;他们在时代的洪流中,拒绝“顺流而下”,以一己之力追寻自由——这里的理想和自由,与任何政治无关,是生命中最本质的理想和自由。
我知道他们的选择距离我们太远,我们会有很多疑惑,乃至责难,那么就请宋明蔚自己来作答。
👬本期嘉宾
宋明蔚,非虚构作家,登山者,曾任《户外探险》杂志执行主编、中国户外金犀牛奖评委
🎧时间轴
00:01:02 介绍《比山更高》
00:02:42 介绍“阿式攀登”
00:08:50 宋明蔚自己的登山故事
00:13:22 “阿式攀登”究竟是什么样的?
00:21:24 阿式攀登者李宗利的故事
00:24:22 攀登的艺术
00:28:22 登山者的生活方式
00:33:57 登山者有哪些共性?
00:38:57 聊聊攀登中的险境
00:50:57 登山者们如何看待生活、看待生命?
01:02:16 攀登的关键词一:快乐
01:07:52 攀登的关键词二:恐惧
01:12:03 攀登的关键词三:自由
01:20:10 关于死亡
❤️本期海报
制作人:温蒂
设计支持:草地
主播...

东东枪
李松蔚123

贾行家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DG老金
3个月前
江苏
6
太喜欢这本书了!
若杉母蝗虫
3个月前
北京
3
我读这本书要感谢毛书记,他在播客里提到他读这本书停不下来,甚至解手的时候都拿着看。这让我心生好奇。结果我花了四天就把这本书读完了。真的是体验到那种迫不及待想去读的感觉。
若杉母蝗虫
3个月前
北京
2
贾老师终于说一本我读过并且超级喜欢的书了。人的心态很奇怪,当你特别喜欢一本书的时候,反而不太想去听别人公开谈论它,似乎动了你的奶酪🧀
小雨_NCSu
2个月前
天津
2
我虽然看的是书,但此刻回想起来,我眼前都是画面,太喜欢这本书了
阿蛙wa
3个月前
未知
1
刚读完念念远山 又有关于山相关的书了,先听再买!耶✌️
若杉母蝗虫
3个月前
北京
1
特别喜欢书里一副四姑娘群山插图下的一句话:如果不是这些攀登者的传奇故事,这些山峰就只是一些默默无言的山体。想起木心先生怀念兰波的文章里的一句话:对世界发声,世界是没有回音的空谷,面世与面壁何异?可以兴,可以叹的还是人,单个的人。
若杉母蝗虫
3个月前
北京
1
1:12:16 在谈到登山高手也会恐惧时提到一句话“化恐惧为一种技能”,因为人在恐惧时身体感官会更加敏锐,所以高手会锻炼自己驾驭这种恐惧,成为自己能力的一种保护和补充。但我怎么想到了开车😅说明我有多菜了😂
yanagi_raBu
3个月前
上海
1
在破产书店听到宋老师之后,去看了书,又去看了李爽拍的《自由之舞》,再来听作者跟贾行家老师的对谈。

羽希-发光日常
3个月前
河北
1
正在读这本书
KoKo_FAyB
3个月前
广东
1
1:29:11 听了很多小明老师的访谈,贾行家的这个访谈还能让人看到新的东西,并有所感悟,非常赞!

树上一南橘
3个月前
北京
1
书里的很多角色,可以在抖音里刷到,他们天天忙着带人爬山,直播带货户外用品,活着。可他们那颗向往自由的心呢,读完《比山更高》,我知道他们正在那些隐秘的角落里砰砰的跳着。

纸上卧游
3个月前
江苏
0
1. “攀登世界最高峰的一类人象征着当今社会的整体基调:极度渴望成功,高度以功利为导向,关注宏大的叙事与不断攀升的数字。而这本书里的自由攀登者们则代表着另一类极少数群体。他们并不想完成一座比一座高的山峰,只是想在其中一座山峰上画下一笔优美的线条,并在攀登过程中获得足够多的快乐。或许你无法想象,在中国仍有一群人为了寻找快乐而不畏死亡,并从这份快乐中提炼出生命的存在感。”——《比山更高》
2. “阿式攀登的特点在于轻装快速。往往是两到三人组成的小团队,自主攀登一条颇有技术难度的登山路线。每个人在团队中的地位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对自己负责。它更接近登山的原始形态,也更加自由。”——《比山更高》
3. “现实社会中,人们对于无知与无畏的判断往往取决于最后的成败。如果一名攀登者不幸遇难了,无论他在攀登过程中展现了多少勇气,这次攀登往往被归类为‘无知’。如果他九死一生地活下来了,无论他在这次攀登中犯了多少错误,这次经历往往被当作‘无畏’。有时候,那些看似无畏的壮举也暗藏着许多危险。”——《比山更高》
4. 登山是一项必须对自己诚实的运动。你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能对自己撒谎。
5. 很多登山者对山的具体高度数字并不在意。这些数字特别容易抹去你人生的意义,因为它对于任何人都一样,都是这么一个数字,而那座山和你自己才是只属于你的生命的。
6. 每一个攀登者都希望死在山上,同时他们又都害怕死在山上。
7. “这是自由攀登者永远无法与自己和解的原罪:他们选择远离这个安逸的美丽世界,走上一条遍布悬崖与荆棘的道路。路上的死亡悬崖属于自己,而路边的荆棘刺伤了离他们最近的人。在他们看似坚定地寻找自由和自我的路途中,也会有这般彷徨、怯懦、犹疑的时刻。大多数成熟的自由攀登者不会回避、漠视这原罪的存在,而是清醒、痛苦地背负着它一起攀登。”——《比山更高》
8. 最纯粹的快乐更能让人回归到运动本身。
9. “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登山,反正我是把它当作一项消遣,但是是最严肃的消遣。当我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太多的无所谓时,这种严肃可以使我的生命具有意义,可以使我的头脑保持敏锐。”——自由登山者王茁
10. 将恐惧利用到极致,可以让我们的心灵和视觉感官变得更加敏锐,从而能够做更多极致的事情。甚至可以说,将恐惧转化为一种技术,操纵恐惧本身也成为了一种技能。
11. “有谁不渴望自由呢?登山的人尤其如此:远离尘嚣的羁绊,在广阔雄浑的山间让生命力恣意飞扬,这样的向往,应该说是驱使我们中许多人开始投身登山的动力源泉之一吧。自由是登山者能够追求的终极目标。自由就是随心所欲。在登山这方面,理想程度的自由,应该是随便任何一座山、任何一条路线,在任何时间以任何方式都可以攀爬......”——自由登山者严冬冬
12. “我们走进了山的内心,触摸了顶峰之上的天空,这空不是虚无,而是无边无际的自由,是所有攀登过的人们,都会向往的、可能付出生命代价的——自由。”——《巅峰记忆》
13. 你的长辈会把他自己的离去作为最重要的一课和礼物传授给你。

纸上卧游
3个月前
江苏
0
1. “作为记者,能够走在一线,接触这个世界最真实、最有棱角的一面,即使有时会被刺痛,在我看来也是一件幸福的事。因为这才是世界最真实的样子。”——宋明蔚
2. 为了写一篇人物报道,必须至少采访5个与核心人物相关的人,包括不同身份和角色的人,比如他的朋友、亲人,甚至是他的对手。
3. 在徒步之前一定要准备头灯,这是很多初学者容易忽视的一点。
4. 攀登不仅仅是职业运动,它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其本质极为纯粹。
5. 我们需要学会解放感性。只有先把自己的好奇心和感性解放出来,才能真正认识自我。
生菜宝宝
3个月前
山西
0
“快乐这个词在很久之前就离我而去了,我现在没有什么权利讨论快乐”这句话我反复听了好几遍,贾行家,我好奇你是认真的吗?
晒太阳d猫
2个月前
黑龙江
0
听了杨大壹多多指教宋明蔚访谈👍,京东上买了比山更高,几天看完推荐给亲朋好友,小宇宙上搜听所有宋明蔚的节目,有追求的年轻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