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i,3278位朋友你们好呀~
可颂的1V1咨询开放(限1-2位新来访),请添加工作微信【mindwandering2024】,请务必备注心理咨询。
关于高敏人群中的一员,对于“情绪风暴”、“敏感情绪”,可颂真的有聊不完的内容哈。如果你也是高敏人,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困扰:
* 总感觉和环境格格不入?
* 总是忧心人生大问题,关心是否有意义是我的错吗?
* 情绪风暴可以被压抑吗?为什么我的情绪波动这么大?
* 当情绪被触发的时候,我能够做什么让自己感觉好一点?
* 我要不要逃避到完全没有刺激源的地方,来保护自己?
* 为什么我老是在“碰一样的壁”,我为什么无法成长?
本期你会听到:
* e-motion:情绪的背后是动力
* 心灵的运行机制和身体是一致的。情绪波动也是人成长、转变的基本元素。
* 与其用钝感力来压抑表达,学会认知重构会让你更豁然
* 与其强迫自己「别想太多」,不如把思考落向具体的实处——具体化训练
* 世界上只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你,如果你压制,世界就会错过。这也是世界的损失。
* 如果老是在“碰一样的壁”,要感谢自己有一股强烈的力量想要去走向完整,更好的自我整合。
方法论:
* 不要压抑情绪,而是学会认知重评
* 具体化思维
* 创造性表达
* 构建内在的安全基地
* 信任盒练习
* 高敏人如何使用AI来整合阴影面
00:00 - 01:26 开场与主题引入可颂作为高敏人咨询师的自我剖白:情绪风暴是高频困扰
核心问题抛出:为何高敏人总经历剧烈情绪波动?为何常感“与环境格格不入”?
本期目标:提供穿越情绪的工具 + 解答“不够感”的深层原因
01:26 - 04:19 颠覆认知:情绪是动力(Emotion = E + Motion)
情绪本质 :正向/负向情绪皆可转化为成长动能
压抑的代价 :长期情绪无波澜者可能陷入“死感”(空虚与动力缺失)
西医式压制(如退烧药) vs. 中医式平衡(信任身体自愈力)
情绪波动 = 细胞更新般的自然调节过程
04:19 - 07:10 误区破解:远离刺激≠解决方案
内向高敏者的陷阱 :过度回避刺激 → 强化“恐惧受限”的自我认知
钝感力的反思 :压抑感受是对自我的负面强化
认知重构法 :将情绪波动视为“与情绪共处的训练机会”
07:10 - 09:28 实战案例:堵车焦虑的认知重构
典型场景 :晚高峰堵车 → 胸口无名火 → 自我批判(“小事何必烦躁”)
转移焦虑:按摩头皮梳子(物理能量释放)
重构逻辑:“此刻是学习放松的实践课,而非情绪失控”
09:28 - 12:48 “不够感”的根源:高质量刺激缺失
过度刺激(感官超载) vs. 低质刺激(泛化焦虑)
解决方案:MASOGI项目
定义:每年启动1-2个失败率50%的创造性实验(如可颂案例:生子→小红书→播客→心理咨询)
12:48 - 15:27 抽象焦虑落地术:从“人生意义”到具体行动
具体化训练 :
时间锚定:未来5年/1年/3个月/1周的分层计划
问题拆解:将“糟糕透了”转化为“今天能做哪3件小事?”
15:27 - 17:16 高敏人的创造性使命
创作的意义 :为敏感赋予出口(如播客、咨询中的情绪流动)
对抗“重复无意义”感:相信世界需要你的独特版本
长期主义心法 :做“容器与管道”,聚焦动作完整性而非结果
17:16 - 20:51 情绪风暴的生理机制与创伤疗愈
创伤冻结理论 :强烈情绪可能是“记忆碎片+随机感官联想”的触发
疗愈三阶段 :
1. 看见创伤(需安全见证者,如心理咨询师)
2. 哀悼与接纳(放下“我本应…”的执念)
3. 整合到生命叙事(从潜意识扰动→意识层面的掌控)
20:51 - 23:37 即时急救包:情绪崩溃时的4步行动
1. 强制暂停 :深呼吸5次/离开现场/看电影(非逃避,为腾出心理空间)
2. 意图追问 :“愤怒想从对方身上获得什么?”(认可?共鸣?)
3. 身体链接 :手放胸口/腹部,区分“过去需求” vs. “当下权益”
4. 信任练习 :
实体化:烦恼盒子/Worry Doll(书写→封存→时间维度复盘)
23:37 - 27:48 安全基地建造术
概念来源 :依恋理论中的“探索-回归”循环
日常训练:情绪汹涌时默念“回到基地→我是安全的→随时可重启”
27:48 - 30:04 AI工具的高敏人用法
操作建议 :用ChatGPT复盘情绪事件 → 提取关键词 → 生成行动清单
30:04 - 30:39 结尾与行动号召
可颂的1V1咨询开放(限1-2位新来访),请添加工作微信【mindwandering2024】,请务必备注心理咨询。
可颂的1V1咨询开放(限1-2位新来访),请添加工作微信【mindwandering2024】,请务必备注心理咨询。
关于高敏人群中的一员,对于“情绪风暴”、“敏感情绪”,可颂真的有聊不完的内容哈。如果你也是高敏人,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困扰:
* 总感觉和环境格格不入?
* 总是忧心人生大问题,关心是否有意义是我的错吗?
* 情绪风暴可以被压抑吗?为什么我的情绪波动这么大?
* 当情绪被触发的时候,我能够做什么让自己感觉好一点?
* 我要不要逃避到完全没有刺激源的地方,来保护自己?
* 为什么我老是在“碰一样的壁”,我为什么无法成长?
本期你会听到:
* e-motion:情绪的背后是动力
* 心灵的运行机制和身体是一致的。情绪波动也是人成长、转变的基本元素。
* 与其用钝感力来压抑表达,学会认知重构会让你更豁然
* 与其强迫自己「别想太多」,不如把思考落向具体的实处——具体化训练
* 世界上只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你,如果你压制,世界就会错过。这也是世界的损失。
* 如果老是在“碰一样的壁”,要感谢自己有一股强烈的力量想要去走向完整,更好的自我整合。
方法论:
* 不要压抑情绪,而是学会认知重评
* 具体化思维
* 创造性表达
* 构建内在的安全基地
* 信任盒练习
* 高敏人如何使用AI来整合阴影面
00:00 - 01:26 开场与主题引入可颂作为高敏人咨询师的自我剖白:情绪风暴是高频困扰
核心问题抛出:为何高敏人总经历剧烈情绪波动?为何常感“与环境格格不入”?
本期目标:提供穿越情绪的工具 + 解答“不够感”的深层原因
01:26 - 04:19 颠覆认知:情绪是动力(Emotion = E + Motion)
情绪本质 :正向/负向情绪皆可转化为成长动能
压抑的代价 :长期情绪无波澜者可能陷入“死感”(空虚与动力缺失)
西医式压制(如退烧药) vs. 中医式平衡(信任身体自愈力)
情绪波动 = 细胞更新般的自然调节过程
04:19 - 07:10 误区破解:远离刺激≠解决方案
内向高敏者的陷阱 :过度回避刺激 → 强化“恐惧受限”的自我认知
钝感力的反思 :压抑感受是对自我的负面强化
认知重构法 :将情绪波动视为“与情绪共处的训练机会”
07:10 - 09:28 实战案例:堵车焦虑的认知重构
典型场景 :晚高峰堵车 → 胸口无名火 → 自我批判(“小事何必烦躁”)
转移焦虑:按摩头皮梳子(物理能量释放)
重构逻辑:“此刻是学习放松的实践课,而非情绪失控”
09:28 - 12:48 “不够感”的根源:高质量刺激缺失
过度刺激(感官超载) vs. 低质刺激(泛化焦虑)
解决方案:MASOGI项目
定义:每年启动1-2个失败率50%的创造性实验(如可颂案例:生子→小红书→播客→心理咨询)
12:48 - 15:27 抽象焦虑落地术:从“人生意义”到具体行动
具体化训练 :
时间锚定:未来5年/1年/3个月/1周的分层计划
问题拆解:将“糟糕透了”转化为“今天能做哪3件小事?”
15:27 - 17:16 高敏人的创造性使命
创作的意义 :为敏感赋予出口(如播客、咨询中的情绪流动)
对抗“重复无意义”感:相信世界需要你的独特版本
长期主义心法 :做“容器与管道”,聚焦动作完整性而非结果
17:16 - 20:51 情绪风暴的生理机制与创伤疗愈
创伤冻结理论 :强烈情绪可能是“记忆碎片+随机感官联想”的触发
疗愈三阶段 :
1. 看见创伤(需安全见证者,如心理咨询师)
2. 哀悼与接纳(放下“我本应…”的执念)
3. 整合到生命叙事(从潜意识扰动→意识层面的掌控)
20:51 - 23:37 即时急救包:情绪崩溃时的4步行动
1. 强制暂停 :深呼吸5次/离开现场/看电影(非逃避,为腾出心理空间)
2. 意图追问 :“愤怒想从对方身上获得什么?”(认可?共鸣?)
3. 身体链接 :手放胸口/腹部,区分“过去需求” vs. “当下权益”
4. 信任练习 :
实体化:烦恼盒子/Worry Doll(书写→封存→时间维度复盘)
23:37 - 27:48 安全基地建造术
概念来源 :依恋理论中的“探索-回归”循环
日常训练:情绪汹涌时默念“回到基地→我是安全的→随时可重启”
27:48 - 30:04 AI工具的高敏人用法
操作建议 :用ChatGPT复盘情绪事件 → 提取关键词 → 生成行动清单
30:04 - 30:39 结尾与行动号召
可颂的1V1咨询开放(限1-2位新来访),请添加工作微信【mindwandering2024】,请务必备注心理咨询。
主播...

日更播客的可颂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不吃南瓜饼
3个月前
安徽
1
二十岁之前一直不觉得自己是高敏人,只是觉得周围的人都太钝感麻木不会思考,难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直到有一天咨询师提了一句高敏感什么什么,我才意识到,诶,好像是这么回事!原来我才是那个“异类”啊
十三会富贵儿
3个月前
吉林
1
07:05 去年我有很长一段时间选择了屏蔽刺激源,即时的效果很好,感受也非常棒,但是现实是有一些问题你不解决永远会在再次出现的时候击倒你。如果当下非常难受可以屏蔽刺激源,但是千万不要把它当成逃避的方法。
小煜林
3个月前
浙江
0
1

周新平源头活水
3个月前
陕西
0
心理咨询与教练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