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期播客以法律社会学为核心议题,围绕刘思达的新书《法社会学信札》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讨论。
节目中,主持人带领听众领略书中的学术温情,作者分享了本书的写作背景与写作目的,希望能以书信体的独特写作体裁,朴实地呈现法律社会学的经典西方理论及其与中国现实理论方法及经验问题的结合。
本书编辑从编辑视角分享了本书的写作独特性所在与出版背后的故事,而两位学者在分享阅读体悟之外,还结合自身丰厚的学术底蕴对法律社会学的研究议题、理论学派、研究方法、学科未来、学者对话等内容展开了精妙绝伦的探讨并提出问题。
最后,作者针对两位学者的提问一一给出回复,期待中国的法律社会学研究掌握自我话语权,不拘泥于方法论,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走向未来。
本期播客不仅是《法社会学信札》的读书交流会,更是一次对法律社会学乃至整个社科法学的深入探讨,鼓励新生代学者积极投身到社科法学的研究中去,开展人类学田野调查,共同推动中国社科法学的进步。
节目主播
刘思达,香港大学
王晶,北京大学出版社
于晓虹,清华大学
刘顺峰,湖南师范大学
张煦之,中国人民大学
时间轴
00:04 领读:对学术的温情与学者之间的温情
08:44 写作背景
12:45 写作目的:呈现理论与经验的连接
14:27 写作目的:提供法律社会学的学习路线图
16:52 写作目的:在书信中实践芝加哥社会学派的符号互动主义
20:34 追问与源流探寻
22:49 对话中的人文关怀
24:43 出版前的故事
27:00 有趣而有益的学术探索之旅
29:45 关于法社会学的三个问题
33:59 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之争:破除方法论至上主义
37:22 法社会学的理论流派分化与前路:多元化与包容性
44:50 学术自觉与学术写作创新
47:39 面对苏力:严肃而认真的学术态度
53:13 关于行动中的法的问题
54:05 冷静对待数据法学
59:15 西方学者、西方学派与中国问题意识
01:06:39 社科法学的研究议题
01:08:05 中国学者的自信
01:09:13 作为学术同行的期望
01:13:28 “law in books”与“law on the books”
01:15:57 对学者最崇高的敬意:良性学术批评
01:18:54 中国法社会学研究:掌握自己的游戏规则
01:22:36 未来写作规划
01:27:20 结语与致谢
参考资料
刘思达著:《法社会学信札》,北京大学出版社2024年版。
节目音乐
《Euphoria》-Smyang Piano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