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
138分钟
播放:
20.09万
发布:
8个月前
简介...
🚘本期导航
欢迎来到西西弗高速2024年最后一期播客。先祝大家新年快乐!
本期播客的主题“自恋者”,包括“自恋型人格障碍(NPD)”及其文化延展,是策划这档播客时最早定下来的选题之一,只是没想到在这几个月里,NPD成为某种显学,在社交网络上到处可见。首先必须说明,诊断别人是否为NPD是一项专业能力,我们不是心理学专业人士,本期播客不涉及医学判断,只是对NPD的舆论现象和其背后的文化心理感兴趣。
第一部分,我们试图理解一个艰涩的心理学概念如何在中国的社交网站上流行起来。作为一种被咨询师认为不可治愈的精神疾病,它是如何运作的,又为何如此隐蔽?受害者为何“如同被容嬷嬷扎满了针”,却难以表达、甚至认识到自己所受到的伤害?如果意识到关系的毒性,应该怎样走出来?我们不可避免地讨论到了今年的一档现象级综艺《再见爱人》第四季,但仍然想再次强调,希望将嘉宾们在节目中的表现作为一个文本分析,不涉及更多无法证实的场外信息。
第二部分,全是“暴言”。暴言栏目是我们一直希望尝试的内容,到了年末这一期,终于有勇气将整整一个章节作为暴言。这部分我们聊了聊作为社会文化和传播学概念的NPD,时代情绪的自恋性投射。从特朗普第二次当选美国总统,到马斯克成为新生产力的膜拜对象,今年是自恋者大获全胜的一年,对于一个深陷矛盾的世界,自恋者的绝对强者的姿态实在充满诱惑。另一方面,我们又无比敏锐地在社交网站上识别出各种“自恋者”,并对他们加以显微镜般的审判。西方文化中的自恋者与中国文化中的自恋者有什么异同?对于自恋者而言,被揭穿、被暴露是他们无法容忍的溃败,放在今年的语境中,当我们开始大规模辨认“自恋”这种动作,即是自恋者一败涂地的时候。但这种审判泛化的背后,是公共讨论中边界的缺失和微妙的潜意识——我们审判权威,但不审判绝对权威,而是我们够得着的权威。
第三部分,我们讨论了媒介变迁对自恋文化的影响。流量时代更容易成为自恋者的培养皿,NPD的春天到来了吗?面对弥漫的自恋的环境,我们又可以做些什么?
这是一种觉醒,但并不像蝴蝶从茧中醒来那样柔软、微妙的重生,而是一种推倒围墙般的觉醒。——《治愈隐性虐待》
屏幕为我们结构了世界,但是我们的整个世界其实被框住了……从大的方面说,被屏幕结构的世界造成了一种心理学上的镜像机制,我们透过荧幕看到了所谓的“偶像”,其实只是把他们当成镜子投射出我们自己。
我觉得这与全球性的自恋文化有关,自拍成为了一种症候性的特征,背对美景,面对虚空,45度角灿烂微笑。它不光是一个看自己的行为,它同时是一个不看环境,不看世界,不看他人的状态,它们都成为了“我”的背景。 ——戴锦华
话题一 作为心理学概念的自恋型人格障碍(NPD)
01:22 自恋型人格障碍(NPD)的概念及社会影响
07:11 心理学标签的双刃剑:私人与公共领域的应用差异
11:20 自恋行为的典型特征:以杨子为例
17:01 如何识别亲密关系中的控制行为?
24:52 创伤性连接:爱与虐待的交替往复
38:42 你对理想关系的向往只是NPD play中的一环
43:39 自恋者何以诞生?
话题二 作为社会文化的自恋者,与时代情绪的“自恋”
54:35 NPD时代的情绪自恋:大获全胜与一败涂地
56:13 特朗普:自恋者的崛起之路
68:15 特朗普与美国梦的相互隐喻
75:06 什么样的社会土壤滋养了NPD?
85:19 自恋者人格在中国的特征:共生、全能自恋
话题三 媒介对自恋文化的影响
96:32 《受够了自己》:社交网络如何影响自恋文化?
107:20 自恋文化是这个时代真正的“黑镜”
109:56 狗智主义的盛行:愤世但不反抗
117:13 和大家聊一聊我们这一年内心世界的变动
话题四 面对弥漫的自恋环境,我们可以怎么做
127:28 日渐泛滥的自恋文化,我们应当如何面对?
128:49 投入更大的世界,破除“做自己”的迷思
⛽本期加油站
书籍
《治愈隐性虐待》
《不被支配:自恋人格的识别与反制》
《恋爱中的暴君》
《交易的艺术》
《巨婴国》
电影
《飞黄腾达》
《受够了自己》
《黑镜》
媒体
《再见爱人4》
Donald Ttrump's Ghostwriter Tells All
《每日秀》
《别任性》之《自恋型人格伴侣:人生一劫,也不过一劫》
《啊!是猫咪呀!》之《超人马斯克,超级NPD》
《跟心理咨询师聊聊:为什么我觉得身边全是 NPD?》
Ronny Chieng:Love To Hate It
《周濂:从犬儒主义到狗智主义》
《那些所谓“长大成人”的故事,其实不过是个从众的谎言?》
严艺家关于NPD的微博
🍎本期补给
感谢好朋友简单心理对本期节目的支持!「简单心理」成立于2014年,是国内领先的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在全球117个城市,拥有2000+位专业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健康工作者,目前已为超过300万人次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
线上首次咨询包含3份专业的心理量表,和心理咨询师50分钟的1v1视频访谈,在结束之后还会提供给你一个定制化心理健康方案。同时包含推荐3位适合的心理咨询师及提供10份以上的自助书/影/音的资料。
在【简单心理公众号】回复【西西弗】,线上首次心理评估新年超值补贴价是199元。
在北京的朋友,可以去简单森林体验线下面对面的心理咨询服务。简单森林有面向成人、儿童、青少年、伴侣、家庭不同人群的方向,我们也为大家争取到了350元的优惠券,券后是850元,大家按需选择。更多心理服务请搜索🔍APP/公众号「简单心理」。
🚩本期服务区
主播:J、康
制作:Arry
头图:电影《受够了自己》
音乐:
The Secret Song - Jing Zhou / DJ Spooky
A Snake in China - John Cale
Annabel - Goldfrapp
The Body Breaks - Devendra Banhart
The Wind - Yusuf / Cat Stevens
Is This The Life We Really Want - Roger Waters
Top Floor, Bottom Buzzer - Morphine
Sugar for the Pill - Sugar for the Pill
Moon River - Eric Clapton / Jeff Beck
难忘那夜色如水荡漾 - 祁紫檀
欢迎来到西西弗高速2024年最后一期播客。先祝大家新年快乐!
本期播客的主题“自恋者”,包括“自恋型人格障碍(NPD)”及其文化延展,是策划这档播客时最早定下来的选题之一,只是没想到在这几个月里,NPD成为某种显学,在社交网络上到处可见。首先必须说明,诊断别人是否为NPD是一项专业能力,我们不是心理学专业人士,本期播客不涉及医学判断,只是对NPD的舆论现象和其背后的文化心理感兴趣。
第一部分,我们试图理解一个艰涩的心理学概念如何在中国的社交网站上流行起来。作为一种被咨询师认为不可治愈的精神疾病,它是如何运作的,又为何如此隐蔽?受害者为何“如同被容嬷嬷扎满了针”,却难以表达、甚至认识到自己所受到的伤害?如果意识到关系的毒性,应该怎样走出来?我们不可避免地讨论到了今年的一档现象级综艺《再见爱人》第四季,但仍然想再次强调,希望将嘉宾们在节目中的表现作为一个文本分析,不涉及更多无法证实的场外信息。
第二部分,全是“暴言”。暴言栏目是我们一直希望尝试的内容,到了年末这一期,终于有勇气将整整一个章节作为暴言。这部分我们聊了聊作为社会文化和传播学概念的NPD,时代情绪的自恋性投射。从特朗普第二次当选美国总统,到马斯克成为新生产力的膜拜对象,今年是自恋者大获全胜的一年,对于一个深陷矛盾的世界,自恋者的绝对强者的姿态实在充满诱惑。另一方面,我们又无比敏锐地在社交网站上识别出各种“自恋者”,并对他们加以显微镜般的审判。西方文化中的自恋者与中国文化中的自恋者有什么异同?对于自恋者而言,被揭穿、被暴露是他们无法容忍的溃败,放在今年的语境中,当我们开始大规模辨认“自恋”这种动作,即是自恋者一败涂地的时候。但这种审判泛化的背后,是公共讨论中边界的缺失和微妙的潜意识——我们审判权威,但不审判绝对权威,而是我们够得着的权威。
第三部分,我们讨论了媒介变迁对自恋文化的影响。流量时代更容易成为自恋者的培养皿,NPD的春天到来了吗?面对弥漫的自恋的环境,我们又可以做些什么?
这是一种觉醒,但并不像蝴蝶从茧中醒来那样柔软、微妙的重生,而是一种推倒围墙般的觉醒。——《治愈隐性虐待》
屏幕为我们结构了世界,但是我们的整个世界其实被框住了……从大的方面说,被屏幕结构的世界造成了一种心理学上的镜像机制,我们透过荧幕看到了所谓的“偶像”,其实只是把他们当成镜子投射出我们自己。
我觉得这与全球性的自恋文化有关,自拍成为了一种症候性的特征,背对美景,面对虚空,45度角灿烂微笑。它不光是一个看自己的行为,它同时是一个不看环境,不看世界,不看他人的状态,它们都成为了“我”的背景。 ——戴锦华
话题一 作为心理学概念的自恋型人格障碍(NPD)
01:22 自恋型人格障碍(NPD)的概念及社会影响
07:11 心理学标签的双刃剑:私人与公共领域的应用差异
11:20 自恋行为的典型特征:以杨子为例
17:01 如何识别亲密关系中的控制行为?
24:52 创伤性连接:爱与虐待的交替往复
38:42 你对理想关系的向往只是NPD play中的一环
43:39 自恋者何以诞生?
话题二 作为社会文化的自恋者,与时代情绪的“自恋”
54:35 NPD时代的情绪自恋:大获全胜与一败涂地
56:13 特朗普:自恋者的崛起之路
68:15 特朗普与美国梦的相互隐喻
75:06 什么样的社会土壤滋养了NPD?
85:19 自恋者人格在中国的特征:共生、全能自恋
话题三 媒介对自恋文化的影响
96:32 《受够了自己》:社交网络如何影响自恋文化?
107:20 自恋文化是这个时代真正的“黑镜”
109:56 狗智主义的盛行:愤世但不反抗
117:13 和大家聊一聊我们这一年内心世界的变动
话题四 面对弥漫的自恋环境,我们可以怎么做
127:28 日渐泛滥的自恋文化,我们应当如何面对?
128:49 投入更大的世界,破除“做自己”的迷思
⛽本期加油站
书籍
《治愈隐性虐待》
《不被支配:自恋人格的识别与反制》
《恋爱中的暴君》
《交易的艺术》
《巨婴国》
电影
《飞黄腾达》
《受够了自己》
《黑镜》
媒体
《再见爱人4》
Donald Ttrump's Ghostwriter Tells All
《每日秀》
《别任性》之《自恋型人格伴侣:人生一劫,也不过一劫》
《啊!是猫咪呀!》之《超人马斯克,超级NPD》
《跟心理咨询师聊聊:为什么我觉得身边全是 NPD?》
Ronny Chieng:Love To Hate It
《周濂:从犬儒主义到狗智主义》
《那些所谓“长大成人”的故事,其实不过是个从众的谎言?》
严艺家关于NPD的微博
🍎本期补给
感谢好朋友简单心理对本期节目的支持!「简单心理」成立于2014年,是国内领先的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在全球117个城市,拥有2000+位专业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健康工作者,目前已为超过300万人次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
线上首次咨询包含3份专业的心理量表,和心理咨询师50分钟的1v1视频访谈,在结束之后还会提供给你一个定制化心理健康方案。同时包含推荐3位适合的心理咨询师及提供10份以上的自助书/影/音的资料。
在【简单心理公众号】回复【西西弗】,线上首次心理评估新年超值补贴价是199元。
在北京的朋友,可以去简单森林体验线下面对面的心理咨询服务。简单森林有面向成人、儿童、青少年、伴侣、家庭不同人群的方向,我们也为大家争取到了350元的优惠券,券后是850元,大家按需选择。更多心理服务请搜索🔍APP/公众号「简单心理」。
🚩本期服务区
主播:J、康
制作:Arry
头图:电影《受够了自己》
音乐:
The Secret Song - Jing Zhou / DJ Spooky
A Snake in China - John Cale
Annabel - Goldfrapp
The Body Breaks - Devendra Banhart
The Wind - Yusuf / Cat Stevens
Is This The Life We Really Want - Roger Waters
Top Floor, Bottom Buzzer - Morphine
Sugar for the Pill - Sugar for the Pill
Moon River - Eric Clapton / Jeff Beck
难忘那夜色如水荡漾 - 祁紫檀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令狐在此叨叨
8个月前
未知
349
16:49 “你睫毛怎么了”这种细节如果能在剧本里写出来,中国影视行业就有救啦

两粒米
8个月前
山东
266
好喜欢这期播客,小康和J老师总是能在大规模社会情绪中找到拐点,能开辟出一条无人或者没那么多人走的小路,引领和提醒我们不误入歧途,向外看不追随,每次我沉浸在一段时间的状态时,康和J又会发现新变化,修正目前的状态,真好!真是一对天才女友!
HD56118h
8个月前
江西
175
24:11 我也是看到杨子崩溃大哭回来留言的哈哈哈哈

啵啵叽里呱啦
8个月前
北京
170
08:40 08:48 赞同主播的观点:不管这个人 Ta 让你感受到是 NPD 还是煤气灯操控还是 PUA 还是什么边缘型人格障碍,首先要确认 Ta 的行为,再确认自己的感受。我们目的是了解这些特征,清楚你们之间的关系,保护自己不受伤害。而不是为了对他人进行网络围剿,或者是贴标签。

潜艇人
8个月前
河北
131
29:22 太共情二位说的“认知失调”了,局内人的视角总会信任伴侣,总会忍不住去找被爱的证据和虚假的希望,抑制自我认知和直觉,这样来来回回几次后自我认知会变成自我怀疑,人在希望和失望之间内耗沮丧

kisoz
8个月前
英国
108
2:10:34 特别有感于小康说的其实我们不必过于向内求,从荣格八维角度解释的话,尤其对于本来就偏内倾的人来说,初步接触心理学、佛学、各种玄学等等也许会掉进一个向内“找自己、做自己”的陷阱。像我是INFP,充分认识到我的Se(外倾感觉)功能及其差,怎么把外界作为材料去交互是我一生的功课。
在这里贴两段很有帮助的文字:
1.来自微博博主“有杯榛果拿铁”
Se 是外倾感觉,可以理解为你和现实世界不断交互产生的感觉,包括但不限于吃喝玩乐,肌肤之亲,晒太阳,做咖啡,冲浪,跳伞,化妆,舞蹈,观察溪水的流速,聆听清晨六点钟的鸟鸣,在竞争中感受自己的心跳,一切让你感到活在当下而不必抽象出什么来的时刻。Se 功能不行,不意味着不寻求、不享受这些体验,而是指,在享受这些体验的时候,我一般在想别的。那么 New Age 玄学中巨大的陷阱是指什么呢?是它告诉我,要向内求。但对于 Se 功能低下的人来说,越向内求,越无视这些感官体验,越告诉自己内在沉淀下来的东西才重要——你就越脱离一切。一切。包括你自己,包括所谓的实相。玄学大师进一步告诉你,一切都是你内在的心念创造出来的,所以你只需要调整自己的内在,破除限制性信念,你就能显化出一个更好的现实。大师们也许不是故意的,也许他们是在充分发展了 Se 功能后才意识到内在的强大,所以格外强调这些,但这套玄学的话只说了一半。大师们没有告诉你,作为一个尚且生活在此世的人类,你和外界交互所产生的能量,是你生成内在材料的来源。当然很多大师会说,你的内在是一无所缺的,的确如此,然而这只是个语言游戏,如果大师们这样说,我就把上一句话调整为:你和外界交互所产生的能量,是擦除你内在尘埃的材料,帮助你找回那个一无所缺的本质。所以,在这里,我的结论是:如果你发现,你无法靠告诉自己「一切只是你的头脑你的心创造出来的」来改变你的头脑你的心,更无法影响现实、让你更热爱你每一天的生活,那是因为事情本来就是这样运作的,如果你像我一样缺乏 Se 本能,而你持续给自己灌输这种玄学,那你可能会越来越失去本能和动力。而你要完成「自性化」,成为你所意愿的那个富有生命力和灵性的生灵,你可能就应该继续追寻、建立和享受外在的一切。消除内外对立的幻觉,向内求,也向外求。新的一年,让我们享受此世的生命吧。
2.来自博主“少女大狮仔”
作为se弱势er谈谈自己摸索发展se的粗浅心得
1 首先不要妄想变成se主导的人那种,变不成。你首先要尊重自己的第一功能,infp可以告诉自己我发展se是为了让我的生命体验更完整,enfp可以告诉自己我发展se是为了体验探索一个全新的有趣领域,尊重自己的第一功能你才有动力去做这件事
2 去用身体感受很多物体本身的触觉,比如水什么感觉,桌子,椅子,质地,冷热,粗细等等,(而且不总结哲理,也不是为了疗愈ok)。直接感受,不要去描述感觉。
3 找到葛优瘫或者扭曲咕涌的其他轻微变体,我猜很多nfp躺下来的时候会像一截枯木倒下来咚的一声,好像灵魂离体了一样,不要这样,就是你如果想躺或者坐下来你仍然可以找一个最舒服的姿势,比如说瘫的时候如果你给自己腰下面或者颈椎加一个小枕头让自己瘫得舒服点那就是在发展se,或者你从蛇形扭曲转到钩形扭曲也算,但如果瘫的时候觉得不应该又瘫但又瘫得不能自拔那就是npf常规操作
4 如果有修行背景的话: 身念处,观身如身(包括内身和外身)
刚好小康说的周濂那篇《从犬儒主义到狗智主义》我也读过,当时看完我记录下的思考是“拒绝宏大叙事让人产生关于自我和外部世界的虚假观念,那么回到私人领域,以什么为材料才能滋养内在的自我生发出真信念”,今天发现原来都串联起来了,我的思考以及有答案了,那就是用身体去和生活中细小的外在感官交互,让内在建立在可触得的物质材料之上,就能少一点“自恋”、少一点“虚假的自我和世界的关系”。和小康最后说的话是一样的意思:)
luckyfoliage
8个月前
陕西
103
24:00 小康你们的预言成真了!!!刚刚热搜了!!!杨子果然哭了!!!他哭了!!!果然是典型的NPD🤣🤣🤣

小曲
8个月前
贵州
80
00:05 不知道明年会不会更好,但祝大家新的一年身体健康尽可能快乐

万万就是一个亿
8个月前
重庆
73
11月的时候去九寨沟徒步,转了三趟车进沟里的时候是晚上了,在黑漆漆的山路上突然经过一群动物,司机说那是牛马,车上的我们打趣说“我们也是一车牛马”,司机非常认真且惊讶地问“怎么这么说自己呢?”当下有种被点醒的感觉:要努力做人,不要放弃作为一个人的力量。

Moonchild97
8个月前
湖南
63
34:47 受男人伤害却对女人施害
dlxqzc
8个月前
辽宁
57
1:36:07 说到武志红老师观点有厌女成分。这就对上了最近武志红微博以要求拉黑的方式“威胁”粉丝战队反对江歌母亲(我只是觉得他这个行为好无语😓
Laka
8个月前
北京
52
1:16:22 这段说的太好了 所以本期节目是今年一大堆npd节目中最好的 人格缺陷值得重视但是不能替代对社会价值和权力体系的检讨

Moonchild97
8个月前
湖南
45
1:20:10 啊啊啊J老师也听是猫咪呀!我也超喜欢这一期!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73c260445a88c424cf6a34e

搁浅岛屿
8个月前
浙江
40
1:51:47 讲的太好了啊啊啊啊!!!狗智主义 怀疑一切 看穿一切。以为自己在思考 其实放弃了思考!愤世但不反抗!审判一切 但我们却审判可以够得着的人 却不审判结构性的问题。非常热衷于反讽和玩梗!开彼此心照不宣的玩笑,在玩笑当中获得片刻的良心安宁,享受智力和道德的双重优越,在形式上完成反抗的姿态,以便于在第二天继续心安理得的开启假面
bavy
8个月前
浙江
40
24:12 热搜已经出了:杨子崩溃大哭🥹

三点水淇
8个月前
河南
38
我一直以为我妈是npd,听了节目突然感觉我爸其实才是,还是隐身版的,有种难以描述的毛骨悚然感。幸亏我前几年不适的感觉非常强烈,去做了两年心理咨询,从这样的家里逃出来了,我应该不会成为一个剥削者了吧

actavis
8个月前
上海
37
马斯克和特朗普已经开始有矛盾了。马斯克为H-1B签证摇旗呐喊,特朗普之前反对过这个签证,但现在口风逐渐松动。这真世界分裂的写照。H-1B支持外国科技工作者留在美国,马斯克当然求之不得,但MAGA不喜欢更多来抢工作的移民。特朗普上任后将持续面对类似的局面:将他选上总统之位的基层选民,与新兴科技集团之间利益及价值观的矛盾。
两个NPD的故事,或许才刚刚开始。

行车记录仪
8个月前
北京
37
简单心理是专业靠谱的伙伴,想要尝试线上首次心理评估服务,可以去【简单心理公众号】回复【西西弗】,享受新年超值补贴199听友价。(这份评估相当于一次心理健康体检,在北京的朋友也可以选择到简单森林线下咨询)。新的一年希望大家身心健康!

kiera-z
8个月前
重庆
29
11:18 “当我们知道关系中鬼是什么名字的时候,这是我们不再害怕的开始。”

幼狼蹲在草丛
8个月前
江苏
28
2:16:50 最后十分钟我可以且应该听十遍。当头一棒,醍醐灌顶:「自我」是变化多端的,是动态的,是更新迭代,是往前覆盖甚至推翻,是不断成为,是有活力,是没有终点的。不是being myself是becoming myself。这让正在这条“认识我自己”道路上正前后踟蹰、迷惑满腹,却又一意孤行拔足狂奔入窄巷的我自己,一下子解脱和觉悟了。我一直在被自己设定一个ddl,在那之前我要求我自己必须搞明白“我是谁”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才能在外界有所方向有所行动,我又急迫又执迷,谁知在那个ddl逼近之际,我会如何佯作顿悟而后顺理成章地将自己描述为某种特定的样貌,获得一种自欺欺人的安心而已,又或是如何仍旧半梦半醒犹疑不解并继续为这飘渺的“自我/意义追寻”而捶胸顿足挫败叹息。在此刻,我也对那种截断挟持一段时间,做成盒子把自己关进去,投入一些书籍,一些心理学博主,一些优质内容,所有的抽象的精品哲思切片,而后期盼设定的时间结束,打开盒子势如破竹地放出一个全新的、2.0版本、臻于至善的“自我”实验体这种叙事祛魅和醒悟了,这是在追求一种一劳永逸,是偷懒、功利、抱有很多幻想和侥幸心理的,忽视了这件事的无限延展的连续性。我轻松了好多。我可以从这个任务里稍微后撤一步,也更应该奋起在实际层面做出改变。

核S_vy2Q
8个月前
未知
27
24:14 小康预言成功来标记hhhhh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