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完整讲座】
本期为节选,点击打开「嘉映哲学」小程序,搜索“知行合一”即可获取完整版+独家文稿!更有数百场陈嘉映老师讲独家收录且均附文字稿!
【讲座信息】
本讲陈嘉映老师谈到了知行合一的常见理解和常见误解,并对比了苏格拉底的“无人有心为恶,缺德即是不知”的观点,最后针对亚里士多德对苏格拉底的反驳进行了分析,讨论了理论能否指导实践的问题。
陈嘉映《何为良好生活》金句:人生的道理,我们听说了,也知道了,但可能没有什么体会——这一点人们常常说到。生离死别这话,小学生当作一个新成语学来,朗朗念得起劲,直到他长大,恋人离他而去,直到他的父亲离世,他才深有感悟深有体会地知道。先前的知和后来的知,不在一个知是对的一个知是错的,而在知的深度不同。我背下交规,知道酒后驾车不对,但我还是酒后驾车。我酒后驾车被警察拦住大罚一次,我知道得就深了一层,我酒后驾车碰伤了一个孩子,我一个亲近朋友酒后驾车轧死了人,我这才“真正知道”酒后驾车不好了,从此再不酒后驾车。知道为恶仍为之,那说明我们只停留在“见闻之知”上,而没有切身体会。
正如海德格尔、莱尔这一路思想家反复强调,怎样游泳、怎样骑车、怎样钉钉子,这些都是知。“操劳有它自己的知。”一般实践活动中的知至少隐喻地联系于体操、游泳这类身体活动的知,至少隐喻地与血肉相连,深知与真知“融化在我们的血液中”。我知道这钱不该收可忍不住收下了,那是因为知还未深入灵魂。
人怎么会知道却不做?伊川的话已经道出其中枢机——“知而不能行,只是知得浅”。
理论可以指导制作,却没有理论指导实践这回事。物理学类型理论可以应用于制作,甚至可以蓝图在先,然后依蓝图施工制作——必须有量子理论在先,才可能造出原子弹或原子反应堆来。伦理学—政治学却并无类似的应用。伦理学—政治学谈不上应用,因为这里所涉的是实践而非制作。制作的目的落到制作的技术手段之外——“为什么”制作与对象本身无关,完全是我们的事情;而实践活动——无论是情爱还是政治运动——所牵涉的则是人与社会,因此,如上一章再三强调,实践活动的目的始终与它所涉及的对象交织在一起,无法完全独立于实践活动本身加以界定。实践活动不是任何一种理论所发现的真理或法则的应用,更不是按照工程蓝图去实施。
不仅学习静修、画画、游泳、行医主要靠跟随师父实践,就连说理这样比较抽象的活动也要靠典范的熏陶才渐渐学到。各行各业的门道密切地交织在惯习之中,需要从演练中体会。虽然科学真理具有普遍性,不需要诉诸某种传统来为自己进行辩护,科学研究活动本身却是一种实践,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仍然作用重大。研究科学发展的学者告诉我们,澳大利亚什么条件都有,但很多很多年,科学研究始终落后。听说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中国的情况更糟。难怪,科学要发展,必须从科学传统深厚的地方引进人才来指导后起之秀。从一个细处说,研究科学造假的贾德森发现,“出身名门”的研究者几乎不可能造假。科学界造假案例增多,部分地即由于“随着科学事业的增长,研究者的血统在逐渐地淡化,导师的言传身教作用也在削弱”。如舍勒所言,“榜样原则处处都作为在伦常世界中的所有变化的原发手段。”一个行当中的佼佼者为我们提供了榜样,他们是现实生活中的理想,有血有肉,富有细节。每一种理想都有多种多样的示范者,每一个实践者在自己的生活实况中发现自己的榜样,从自己的处境、能力、需求来选择示范。这样的理想不同于硬行树立起来的模范,那样的模范固然也可能激起少年人的崇敬之情,但不可避免引
向空洞与矫情。
舍勒更深的洞见在于,他主要不是在谈论仿效而是出于对人格(位格)、对存在的爱的追随:“善的人格……仅仅依据它的可被直观和可被爱的存在与如在(如此之在)才具有那种榜样价值。” 实际上,你如果没见过慷慨大度的人事,你很难懂得慷慨大度 是什么意思,这人有这人的大派,那人有那人的大派。听到用到这些语词,不能不依赖听者用者的经验。关于民主制度政治自由的理论讨论,若不基于对民主政体政治自由的了解,民主、自由 就是些空洞的语词而已。
反过来,我们要求孩子或学徒这样做那样做,并不教给他们这样做那样做的道理,而就是教给他们怎样做。老师对学生最好的教育是自己去做,去把事情做漂亮,最好的学习是演练。老师观察学生的演练,加以点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为学生的缺点和疑点各个不同。有时候,我们给孩子理由,但理由是瞎编的,吃蔬菜长大个,骗人长长鼻子,很多事情的道理即使说出来,孩子太小听不懂。孩子依家长和老师的要求去做,通常不是因为他明白这样做的道理,他可能害怕不这样做会受到斥责和惩罚,他可能为了让家长高兴。实践活动不是从“懂道理”开始的。
主讲人:陈嘉映(当代著名哲学学者,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时间轴】
1:12王阳明与苏格拉底
7:38孔孟,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的知行观
12:19知与知识的区别
11:11理论指导实践吗?
23:13酒驾是不知喝酒的坏处吗?
31:55典范指导实践
【责编】
小赵
主播...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Even_RGmf
2个月前 江苏
0
好糊的声音,听得难受
PetitAstacid
2个月前 美国
0
陈教授课给了我很大启发。我很能理解知识的深浅之分,酒驾的例子是个绝好例证。不过我觉得与其说知识有深浅之分,是不是可以把它看成里外之分?一方面这样可以和心理学里,“internalization” 的概念接口。另一方面和知识与权力的概念接口。具体地说,我们大部分知识是外向的,是由社会属性的。内在的,或者说深层的,更多是智慧和信仰。而一个人群的文化,就是那个人群在外人看来的内在的知识。 从这种意义上说,东亚的文化传统在“内省外识”这个光谱上,更趋向“外”。而以古希腊传统建立的西方体系,更追求“内”。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