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
77分钟
播放:
1,658
发布:
4个月前
主播...
简介...
前几周,我做了两场公益交流会,主题分别为:“如何真正的接纳自己”与“如果不被外界评价左右”。根据为分享会准备的笔记以及大家的提问,我在这期播客中,借着和嘉宾Sandi的聊天,从“注意力向内”和“注意力向外”的视角进一步探讨了这些话题,并对当下的高频疗愈词汇进行了这个角度的诠释:
自恋型注意力向内:本期播客中聊的是这种注意力向内,起点是外(外界在怎么看我),终点也是外(我是否得到了外界的认可) 也叫“脆弱型自恋“ - 表现得内向、敏感、回避社交,内心非常在意他人评价,渴望被认可。
成长型注意力向内:起点是内(我的特质、感受和需求是什么,是什么塑造了我,我想把生命活成什么样子),终点也是内(我是否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是否实现了自己看重的价值)。
好奇型注意力向外 - 高情商 :本期播客中聊的是这种注意力向外,注意力可以自然在别人身上,真正的对别人好奇。
讨好型注意力向外 -讨好型人格:是注意力在外的表现形式,但是注意力最终回到自己身上。
内核稳定:稳在自己的中心,注意力向外打开。
接纳自己:接纳的本质不只是接受某个行为,更是接纳一个可以改变的情况。
成长型思维:外界反馈助内成长。
社恐:注意力不能从自己身上移开。
友谊:注意力可以在两人之间自由流动,互相得到滋养。
情绪价值:一个人的全部注意力始终在另外一个人身上。
此外,我们还临时做了一个超简单的小练习,用身体来感受“注意力向内”和“注意力向外”的状态,大家也可以尝试下啊!
本期主播:
段艳苹:心理咨询师、身心灵疗愈师,工作坊带领人
预约心理咨询/参加工作坊/加听友群:微信duanyanping-zixun
本期嘉宾:
Sandi : 坐标美国,花花世界海海人生 主播,隔壁班 主播
这一期,你将听到:
00:00:13 关于注意力向内与注意力向外
Part 1怎么不再硬生生的表面的接纳自己?
00:05:28:真正的接纳1:看到每个特质都有不同的面向,没有绝对的优缺点
00:11:18: 内向与外向
00:14:15: 真正的接纳2:重新定义一个特质,看到每个特质的多元性:比如聪明或者敏感
00:19:50: 成长型思维:我们是在不断变化的。
00:23:10:真正的接纳3:接受的不是一个行为,而是一个可改变的现状
Part 2如何去和外界互动,面对外界的评价?
00:30:25: 把反馈视为“信息”而非“评判” ,带着好奇,微调自己
00:36:20: 我≠我的行为,不要把评价泛化 (也适用于亲密关系中的交流)
00:38:26 隐匿型自恋(或脆弱型自恋):表现得内向、敏感、回避社交,内心非常在意他人评价,渴望被认可。
00:41:20: “社恐”也可能是脆弱型自恋的一种表现?高情商的养成最重要的不是技巧?
00:45:02:如何区分注意力向外与讨好型人格?
真正的友谊是注意力在双方身上自由的有来有往的流动。
00:50:00: 注意力的流动:注意力在人际互动中是要流动平衡
情绪价值就是一个人的全部注意力始终在另外一个人身上,所以要“收钱”来平衡…
00:54:50: 你给自己出考卷,你是自己的考官 !对你来说,生命中的考题是什么?
“满足不在于和别人比较的高分”。
“ 社会考题一直在变…”
Part 3 恐惧让我们的注意力无法向外
01:01:23:建立起自己的支持系统,真正的内核稳定带来的对外界好奇,和外界深度链接
01:04:40:小练习提示!(建议在安静的环境中体验) :快乐与恐惧分别是什么样的状态?
01:06:00:注意力向内的底色是恐惧
01:12:40: 我可以回听自己的播客了!直面恐惧的功课
相关书籍、播客
« Unbound: A Woman's Guide to Power » , Kasia Urbaniak
从“内耗王者”到“让万物穿过自己“
--------------------------------------------------------------
主播/制作 段艳苹
心理咨询师、身心灵疗愈师,工作坊带领人
个人播客 框外的世界
长期招募心理咨询来访以及小团体工作坊学员,期待和你的链接~
预约心理咨询/参加工作坊/加听友群:微信duanyanping-zixun
微信公众号:框外的世界
小红书:段艳苹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自恋型注意力向内:本期播客中聊的是这种注意力向内,起点是外(外界在怎么看我),终点也是外(我是否得到了外界的认可) 也叫“脆弱型自恋“ - 表现得内向、敏感、回避社交,内心非常在意他人评价,渴望被认可。
成长型注意力向内:起点是内(我的特质、感受和需求是什么,是什么塑造了我,我想把生命活成什么样子),终点也是内(我是否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是否实现了自己看重的价值)。
好奇型注意力向外 - 高情商 :本期播客中聊的是这种注意力向外,注意力可以自然在别人身上,真正的对别人好奇。
讨好型注意力向外 -讨好型人格:是注意力在外的表现形式,但是注意力最终回到自己身上。
内核稳定:稳在自己的中心,注意力向外打开。
接纳自己:接纳的本质不只是接受某个行为,更是接纳一个可以改变的情况。
成长型思维:外界反馈助内成长。
社恐:注意力不能从自己身上移开。
友谊:注意力可以在两人之间自由流动,互相得到滋养。
情绪价值:一个人的全部注意力始终在另外一个人身上。
此外,我们还临时做了一个超简单的小练习,用身体来感受“注意力向内”和“注意力向外”的状态,大家也可以尝试下啊!
本期主播:
段艳苹:心理咨询师、身心灵疗愈师,工作坊带领人
预约心理咨询/参加工作坊/加听友群:微信duanyanping-zixun
本期嘉宾:
Sandi : 坐标美国,花花世界海海人生 主播,隔壁班 主播
这一期,你将听到:
00:00:13 关于注意力向内与注意力向外
Part 1怎么不再硬生生的表面的接纳自己?
00:05:28:真正的接纳1:看到每个特质都有不同的面向,没有绝对的优缺点
00:11:18: 内向与外向
00:14:15: 真正的接纳2:重新定义一个特质,看到每个特质的多元性:比如聪明或者敏感
00:19:50: 成长型思维:我们是在不断变化的。
00:23:10:真正的接纳3:接受的不是一个行为,而是一个可改变的现状
Part 2如何去和外界互动,面对外界的评价?
00:30:25: 把反馈视为“信息”而非“评判” ,带着好奇,微调自己
00:36:20: 我≠我的行为,不要把评价泛化 (也适用于亲密关系中的交流)
00:38:26 隐匿型自恋(或脆弱型自恋):表现得内向、敏感、回避社交,内心非常在意他人评价,渴望被认可。
00:41:20: “社恐”也可能是脆弱型自恋的一种表现?高情商的养成最重要的不是技巧?
00:45:02:如何区分注意力向外与讨好型人格?
真正的友谊是注意力在双方身上自由的有来有往的流动。
00:50:00: 注意力的流动:注意力在人际互动中是要流动平衡
情绪价值就是一个人的全部注意力始终在另外一个人身上,所以要“收钱”来平衡…
00:54:50: 你给自己出考卷,你是自己的考官 !对你来说,生命中的考题是什么?
“满足不在于和别人比较的高分”。
“ 社会考题一直在变…”
Part 3 恐惧让我们的注意力无法向外
01:01:23:建立起自己的支持系统,真正的内核稳定带来的对外界好奇,和外界深度链接
01:04:40:小练习提示!(建议在安静的环境中体验) :快乐与恐惧分别是什么样的状态?
01:06:00:注意力向内的底色是恐惧
01:12:40: 我可以回听自己的播客了!直面恐惧的功课
相关书籍、播客
« Unbound: A Woman's Guide to Power » , Kasia Urbaniak
从“内耗王者”到“让万物穿过自己“
--------------------------------------------------------------
主播/制作 段艳苹
心理咨询师、身心灵疗愈师,工作坊带领人
个人播客 框外的世界
长期招募心理咨询来访以及小团体工作坊学员,期待和你的链接~
预约心理咨询/参加工作坊/加听友群:微信duanyanping-zixun
微信公众号:框外的世界
小红书:段艳苹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静一静l
4个月前
四川
2
当你自己都不认可自己的时候,别人的夸奖,你就会把它变成批评😭
是南川啊
3个月前
山东
1
内向 社恐真的会阻碍自身的各种发展
HD311986r
4个月前
山东
1
好有启发啊,谢谢博主
钢铁花瓶_oJ6k
4个月前
云南
1
真的有醍醐灌顶和恍然大悟的感觉,也给成为自己的路上指明了方向,很感谢分享~

灵箫_梅花鹿
3个月前
荷兰
1
57:30 很清楚自己的考题和评分标准,这个思考方式好有启发,基于自我的条件去发展体验,重要的是真正发自内心,去对这个世界保持好奇!

Klaith
4个月前
上海
1
老师,提问🙋:如果注意力全部向外了,那么注意自身注意力动向的“元”注意力算是向内还是向外的呢?

段艳苹
4个月前
法国
1
我的老师对我正在试图放下对我自我感觉良好的追求的回复,分享在这里,感觉是关于“自恋”的非常好的补充:
“自我感觉良好或自我依恋,是人性,当内在匮乏,就会着相,执着于要找很多这种感觉,就开始变形,恐惧等等就来了。
人都会有些自恋,只是有的人是松弛自信,有的人是流于表面形象保护,区别就是内在有没有力量,你可以理解为底气。
不用刻意排除自我感觉良好,不执着但也不妖魔化它,人需要自信才能继续前行,祈求时把注意力放在感谢大我的支持,自己会每天都实实在在去做,在过程𥚃给到你需要的支持,比如勇气、智慧、灵感⋯⋯,这样祈求就够了。
不去对立,就会平安”。
是南川啊
3个月前
山东
0
多听几遍

Klaith
4个月前
上海
0
22:12 对,自我实现的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周军梅
4个月前
北京
0
有时候就是好像陷入一个矛盾的死循环:初期就是因为自我价值感低,一旦涉及价值交换,就是无法坦然横下一条心,只关注别人的需求,因为担心自己连最基本的交付都做不好,所以就是不能百分百投入到关注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