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105分钟
播放:
461
发布:
5个月前
主播...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前几天桑德尔教授在北大做了论优绩主义的的讲座,更引导听众思考其对社会精神结构的深远影响,并重新探讨“成功”与“应得”之间的伦理辩证。桑德尔讲到,真正的哲学精神不应囿于象牙塔之中,而应深植于社会现实,在共同生活的探索中寻找可能性。真正的社会变革,并非由少数精英推动,而是依赖于所有公民的共同思考与共同行动。唯有如此,我们方能超越优绩主义的桎梏,在公共生活的再创造中,塑造一个更具人文关怀、更具道德厚度的社会。
添加微信Trevour_ziqi,注明理想国小酒馆,加入小酒馆哲学讨论群。
刚好我们也共读到《公正》第六章,罗尔斯对优绩主义展开了批判,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在杭州纯真年代书吧展开了关于教育与优绩主义的话题。
Q1. 如何理解教育的可能性就是生活的可能性?00:02
Q2. 你怎么看待教育中“运气”和“实力”的关系?43:50
Q3: 如何理解桑德尔的优绩主义?48:29
Q3. 你认为在教育中“人是目的还是手段”?01:19:04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王子綦
5个月前 浙江
1
桑德尔教授认为“精英的傲慢”有以下的特点:1求认可(精英人生的绩效考核系统)2.恐弱心态(不愿被称为受害者,无法忍受自己是弱者,从而缺乏对弱者的同理心),陷入盲目追求成功快感或炫耀优越感,从而不断的获得认同感的这种怪圈之中,但忽略了很多重要且本质的东西以及对社会学的一些事件的关注和思考,以及同理心的缺失。我觉得在优绩主义的影响下,很多不是精英的人却被驯化了精英的傲慢的心态
王子綦
5个月前 浙江
1
在桑德尔的北大讲座中,有一位学生提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在意识到优绩主义竞争体系的缺陷后,有些人选择主动挣脱其逻辑,却在脱离之后陷入虚无主义,丧失了方向感。他们质疑原有的成功衡量标准,却未能找到新的价值依归,最终陷入对社会意义体系的彻底否定。这种现象不仅发生于青年群体,许多退休人士在脱离职业体系后亦常常感到无所适从。那么,在反思优绩主义并试图超越其局限性时,个体应如何避免滑入虚无主义的深渊?批判现有体系与完全否定社会秩序之间的界限何在?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