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播:海涛 小玲 叶风 麒羽 剪辑制作:麒羽 文案:叶风
封面设计:麒羽 小红书:599390428 微博:正在发声-麒羽
每年春天,都要循环往复地听李泰祥,比如《春天的浮雕》,比如《自彼次遇到你》,非常契合刚从寒冷中走出,还留有一丝清冽的意味。
“自彼次遇到你”,多么美好的词句,在李泰祥瘦劲深邃的歌声里,常常想起跟某位歌手的初遇。比如常常不算在“李泰祥的女弟子”之列的辛晓琪。
未能免俗,我也是因为《领悟》而认识辛晓琪的。先是在对岸的广播节目中已经感受过了这首大金曲的超级火力,后来在小城的新华书店买到了专辑磁带。当时买的每一盘磁带,至少要循环听上几十遍,何况这里的歌首首动听。《领悟》自不必说,《俩俩相忘》也因为杨佩佩版《倚天屠龙记》与新加坡剧《情丝万缕》的热播而深入人心,《深情难了》与万芳版各美其美,夹了一首台语歌《白鹭鸶在飞》,也觉得新鲜,《始终只爱你》里跟小李的男女对唱,感觉好高级,而词曲隽永的《忘川》,当时并不知道是翻唱李建复。今天看来,这张专辑缺乏明晰的概念性,并不很“专”,甚至略显芜杂,但当时只觉得好听,今天视角里的“芜杂”,当时更觉得是“丰富”。“自彼次遇到你”,晓琪就成了彼时对我影响最深的滚石天后。
随后,又买到了她的《味道》与《遗忘》专辑,都非常喜欢,我甚至连买到专辑时的天气都记得清清楚楚。最难忘的是在小城的新华书店竟然买到了她的《沸点》专辑,其实就是近十年前的她的首张专辑《寂寞的冬》。那时,我正沉浸在现代诗与民歌运动这样的文艺世界,这张专辑既无比打动我,又深刻地提升了我。顺理成章,当时我就将这张专辑置于李泰祥的脉络。
可以说,《沸点》这张专辑,于我而言,是真正的“自彼次遇到你”。晓琪那种冷逸的古典气质,但有别于齐豫许景淳轻盈灵动的仙气出尘,她的音质更为厚实,辅以钢琴与弦乐所构筑的干净纯粹,这一切,对有点文艺萌动的少年心灵,是一种渐进的震撼。
进入网络时代,才有条件回溯晓琪福茂时代的三张专辑:《在你背影守候》、《一夜之间》、《花时间》。还是那个永恒的话题:娱己与娱人,叫好与叫座,品质与传播,往往是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这三张专辑,今天听来,都是品质上佳,但在当时的环境里,近于埋没。还有多少宝藏,需要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埃,得其所哉。
人有时候很奇怪。如果晓琪不是因为《领悟》而大红大紫,我们不会认识她。但我真的真的很喜欢她没红时的状态,一边当着钢琴老师,一边不咸不淡地出着唱片。这样的晓琪,有一种素颜之美。甚至很多年后,贵为滚石天后的她,还是给我这样的感觉。
《领悟》能够大红大紫,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何止成龙大哥。如果能够预知后来的情形,滚石也不会签约后还冷落了她好一阵子。但这段时间里,她的影视歌曲与老歌翻唱,都是难得的副产品。不知是否先入为主或马后炮,现在听《傲》、《莫呼洛迦》、《雨霖铃》,还是觉得有一股隐隐的落寞的气息。对歌手来说,这样的气息很重要;如果一位歌手,歌声里全是热闹,就太糟了。
“拈朵微笑的花,想一番人世变换。”这是厉曼婷天才的词句。“展放愁眉,休争闲气。今日容颜,老于昨日。古往今来,尽须如此。”这本是金庸化用关汉卿的句子,在小说里是小昭唱与张公子者。厉曼婷将今日昨日,进一步具体为“今早的容颜,老于昨晚”,不动声色,惊心动魄。只有晓琪,能以她的美声流转,唱出一夜白头似的沉痛,以及尝尽悲喜后的释然。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