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从以前的“多动症”,到现在流行的ADHD,或者A娃的称呼,这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家庭。经济学人上月末刊登了一篇名为《为什么美国有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高得多的ADHD患儿》,讨论了背后的各种原因。
我们本期节目请来了上海一家三甲医院的儿童保健科主任医师,根据她的经历,结合这篇经济学人的文章,一起来讨论ADHD目前在国内的情况,以及给确诊或者疑似的儿童家庭一些建议,和心里支持。
-聊天的人-
G大 - 公众号:G大成长论
99老师 - G大成长论K-8升学规划合伙人
徐主任 - 上海三甲医院儿童保健科主任医师
-本期内容-
02:28 咨询中关于ADHD的情况
05:10 关于ADHD的诱因
09:06 80%的家长觉得自己也是ADHD
11:56 ADHD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方式
16:28 老师对ADHD孩子的态度
19:57 特殊教育中的“ 影子老师”
24:21 聊聊ADHD确诊流程
29:03 带孩子就医的动机
33:48 确诊后的治疗策略
37:43 药物治疗的必要性
42:47 关于ADHD孩子的教育选择
45:43 如何支持疑似或确诊ADHD孩子
-联系方式-
如果对ADHD儿童的教育和升学需要咨询,欢迎扫码联系99老师:
-收听方式-
小宇宙APP、微信公众号中搜索「G大成长论」
我们本期节目请来了上海一家三甲医院的儿童保健科主任医师,根据她的经历,结合这篇经济学人的文章,一起来讨论ADHD目前在国内的情况,以及给确诊或者疑似的儿童家庭一些建议,和心里支持。
-聊天的人-
G大 - 公众号:G大成长论
99老师 - G大成长论K-8升学规划合伙人
徐主任 - 上海三甲医院儿童保健科主任医师
-本期内容-
02:28 咨询中关于ADHD的情况
05:10 关于ADHD的诱因
09:06 80%的家长觉得自己也是ADHD
11:56 ADHD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方式
16:28 老师对ADHD孩子的态度
19:57 特殊教育中的“ 影子老师”
24:21 聊聊ADHD确诊流程
29:03 带孩子就医的动机
33:48 确诊后的治疗策略
37:43 药物治疗的必要性
42:47 关于ADHD孩子的教育选择
45:43 如何支持疑似或确诊ADHD孩子
-联系方式-
如果对ADHD儿童的教育和升学需要咨询,欢迎扫码联系99老师:
-收听方式-
小宇宙APP、微信公众号中搜索「G大成长论」
主播...

G大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Zz嘉玲
3个月前
未知
10
看到标题先留个言。作为一个双A娃妈,正在和娃一起经历上小学后的第一个春天,很难熬。每天给自己和孩子做心理按摩。幸运的是得到班主任和部分家长的理解。希望大众对特殊人群的认知逐步提高,给孩子和家长们多一些理解。

婉婉婉婉啊
3个月前
上海
7
A娃妈妈首先要自己内核稳,不回避,接纳孩子。持续学习相关知识。积极与老师沟通,给老师情绪出口的同时,引导老师接纳孩子。帮孩子做心理疏导。先开开心心人格健全的长大。然后再谈学业。以上,写给自己,也与大家共勉。
nicole_d3WT
3个月前
上海
7
作为一个不是A 娃但是注意力不集中又敏感的男孩妈妈,只能说现在的教育制度真的不适合我们这样的孩子,我们家孩子已经被打击到测验都不写,问他他也不回答你为什么,很无奈心很累
辛夷XL
3个月前
北京
7
我记得之前看过一本人类学家写的关于ADHD的论述的书。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ADHD就是一种优秀的,被选择而传承下来的基因。想象一下,几百万年前的非洲大草原上,部落的猎人们在狩猎,必然是有人盯着猎物,还有人负责警戒,负责警戒的人就得眼观四路耳听八方,有任何风吹草动都需要排除一下是否是威胁同伴的风险。这些负责警戒的人就是现在的所谓ADHD的孩子。现代课堂教学是很晚近才发展出来的学习形式,ADHD的孩子只是不适合课堂学习的模式,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不适合学习。还有一点就是,人类学家的担忧,如果继续用这种模式筛选下去,ADHD的基因传承会受到影响,人类基因库多样性趋于单一,如何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环境/世界的变化……
HD741671q
3个月前
江西
6
48:59 听到这个时间点,明显感觉到G大很难过,真是一位好老师
子山就是大山
3个月前
天津
4
作为一个双a娃的父亲,确实每天就在濒临崩溃的边缘……
Jane_gcbL
3个月前
上海
3
我们老师和我说,你们去医院看了那么久有什么用?你们孩纸治不好了。差老师

TedYSL
3个月前
上海
3
家长不易!同时,不育的道心再次得到稳固!!!
Daisy棒棒哒
3个月前
江苏
3
被一个班两个A娃还有一个读写障碍的孩子折磨三年的老师,这个话题勾起了痛苦的回忆。我们学校都是算教学质量的。什么叫比较好的老师,什么叫差老师,在校长眼里,抓不好常规考不出成绩的就是差老师!可怕的是,其中一个孩子曾被幼儿园退学三次,这家妈妈还很难沟通,就医但绝不服药,而且爱投诉。平时就是老师你不能特殊对待我家孩子,有事就是我儿子有病,你们要无限包容。什么师爱啊在一天天的折磨中毫无意义。还好,终于终于跟他们说再见了。现在我头发多了心情也好了。

Wendy_JJ
3个月前
上海
2
早早早早

李瓒老婆
3个月前
江苏
2
33:50 这期嘉宾的号怎么约

无山zzz
3个月前
河南
1
既然已经聊多动症了,可不可以再聊聊抑郁和双相嘞

那就起个名字吧
3个月前
广东
1
16:10 我们这边ADHD不能不算成绩诶,残疾证才行
花沂
3个月前
上海
1
对于多动症的诊断,应该是如果有一件事能让TA 安静10分钟,就不是多动症。即使确诊是多动症,等长大成人,这些表象就不是个问题了,反倒是孤独症孩子,更应得到关注,而多动症和孤独症都应是要融入进群体生活,而不是被排斥。播客中提到的为什么国内马路上很少看到残疾人士,我觉得是因为国内对残障人士的关怀不够,公共领域的残障设施不到位,残疾人士就无法出来,但是国外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到位,残疾人士就可以和正常人一样享受生活。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就表现在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上。
大园_yuanyuan
3个月前
山东
1
不只是上海 很多有学习困难门诊

对对对你都对你最棒
3个月前
山西
1
县城公立,70+的班级,那一节课上得叫心力交瘁。感觉很多所谓“多动”是家长强加的,而且是以小男生为主。
星星的心_5Uoa
3个月前
湖北
1
访谈很好,从专业角度讲了一个班异常的一到两个孩子,老师和家长怎么处理,10%确诊的孩子要服药。g大在末尾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亚a娃怎么处理,边缘人群数量比确诊比例高多了,除了服药以外该怎么做。希望下次能邀请有这样经验的学者,老师或者家长沟通。我家有两个娃,都算边缘,老大智商120+,进入头部高中。老二智商没测过,学习困难程度大的多,在班级中下游。
张艺_VNQK
2个月前
江苏
0
我们家确诊后服药一年后再去检查就正常了,医生建议可以不用服药。但是孩子的学习还是一如既往的不上路。

Vivi__
3个月前
上海
0
40:56 但是我们之前带小朋友去医学中心检查,判断出来轻度的。但是医生说随着长大后会慢慢症状变好,或者消失的
momo_VLKw
2个月前
上海
0
我是一名上海乡镇学校的小学班主任,带班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我的班级里有一位确诊ADHD的孩子(称他为小甲吧)小甲报道当天就出现冲出教室的行为,我们点他名字时和他对视,他的眼神是凝聚着一种愤怒的。他是5岁多时刚从老家回到父母身边,以前都在外婆那生活,没有朋友,只有一个喜欢打架的哥哥和他一起玩。他被接回来的契机是小甲爸爸发现小甲睡觉时要抱着遥控器且蜷缩身体。回到父母身边后,小甲会打他妈妈。而他妈妈觉得小甲特别差劲,让我一定严格管教。开学后,小甲接连因其不一样的社交方式被很多家长“投诉”,差不多两个月之久吧。期间,小甲父亲对我很有意见,觉得我去跟他沟通是针对小甲。但转变在于,我跟小甲沟通,发现他和他母亲一样觉得自己很差劲,且他从不正眼看我,一直动来动去。于是我自学了ADHD的一些论文。饮食方面:这些孩子不能吃太多“垃圾食品”(小甲只爱吃炸鸡汉堡薯片酱香饼)行为习惯方面:家长老师都要放低要求,心平气和且耐心,做到看到他的行为但尽量忽视,否则每一次的严厉纠正是会加剧加强他的行为模式和程度的。同时,我们要多鼓励这些孩子做得很棒的行为,越具体越好,最好让别的孩子也听见看见(验证例子:在明确小甲是ADHD后,我们几个老师都在鼓励他,他的人际关系稍有好转,且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再被其他家长“投诉”。同时,我让他做了语文小组长,他在学习方面也积极了一些。但有时又会突然情绪特别高涨叫喊、在课上乱动、书本文具全撒地上。这时我就会问小甲父亲是不是昨晚小甲被打了或者被妈妈骂了或者他喜爱的物品被扔了等情况。每一次得到的都是肯定的回答,且每一次在我发现并提醒停止这些行为后,小甲的行为都能再改善一些)不过,这些努力都不能是老师或者父母一方的,需要协同。在我认为小甲已经进步很大,起码人际关系不错了,学习成绩不好但很积极要学的时候,疫情来了!重回校园后,小甲除人际关系依旧保持和谐外,他的的学习状态比较糟糕了,他的交友方式也会时而出现不友好的情况(但好在前期班级里的孩子都明白他做一些大动作的时候只是他的一些习惯不需关注且他有很多优点,并非他们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