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温馨提醒
因此次鸽友会在海外举办,已经报名【东京鸽友会】的鸽友,请务必确认好您的旅行行程。如无法参加的鸽友,辛苦尽早取消报名(进入“活动行”可自行取消),方便让其他还想参加的朋友能继续报名。感谢鸽友们的支持和理解,如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联系我们🕊️
收听提示
1、本集主要回应一些听友留言。
2、美国的教育系统有什么问题?
3、什么是体面的尊重?
4、希尔玛·阿芙·克林特是谁?
本集相关
希尔玛·阿芙·克林特
瑞典籍艺术家希尔玛·阿芙·克林特(Hilma af Klint,1862—1944)是当代艺术界最早创作抽象艺术的画家之一,部分作品的创作时间早于俄罗斯画家康定斯基、马列维奇和荷兰画家皮特·蒙德里安等抽象艺术的初期代表艺术家。她的艺术创作受到唯心主义、通神说、人智学的影响,作品主要建立在精神意识上,融合了几何图形和装饰性符号,代表作品包括与灵修团体“The Five”合作完成的实验性绘画、“神殿”系列(1906-1915)、“The Ten Largest”系列等。
本集音乐
大地恩情 - 关正杰
上集回顾
57. 李嘉诚在想什么?
《八分半》每周三、周五晚8点更新
欢迎留言说出你的问题和建议
因此次鸽友会在海外举办,已经报名【东京鸽友会】的鸽友,请务必确认好您的旅行行程。如无法参加的鸽友,辛苦尽早取消报名(进入“活动行”可自行取消),方便让其他还想参加的朋友能继续报名。感谢鸽友们的支持和理解,如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联系我们🕊️
收听提示
1、本集主要回应一些听友留言。
2、美国的教育系统有什么问题?
3、什么是体面的尊重?
4、希尔玛·阿芙·克林特是谁?
本集相关
希尔玛·阿芙·克林特
瑞典籍艺术家希尔玛·阿芙·克林特(Hilma af Klint,1862—1944)是当代艺术界最早创作抽象艺术的画家之一,部分作品的创作时间早于俄罗斯画家康定斯基、马列维奇和荷兰画家皮特·蒙德里安等抽象艺术的初期代表艺术家。她的艺术创作受到唯心主义、通神说、人智学的影响,作品主要建立在精神意识上,融合了几何图形和装饰性符号,代表作品包括与灵修团体“The Five”合作完成的实验性绘画、“神殿”系列(1906-1915)、“The Ten Largest”系列等。
本集音乐
大地恩情 - 关正杰
上集回顾
57. 李嘉诚在想什么?
《八分半》每周三、周五晚8点更新
欢迎留言说出你的问题和建议
主播...

八分半Official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趴在云朵里的猫
3个月前
四川
98
其实我还挺喜欢番外的,因为我觉得我在周边的环境里太像个孤岛,番外可以让我望见其他的岛屿,所以还是请时不时来一期吧。

NSBetter
3个月前
湖南
49
37:21 我们的医患关系还有很大一个原因是对医生的神化(甚至不但是我们,各国都有这种现象),有很多人觉得医生不需要下班不需要吃饭。人们分不清什么是道德要求什么是规章要求,甚至很多医生自己也分不清楚。而在医学上,又恰恰有很多人文内容是写进规章制度里的,就比如女患者要求女性检查,这不是一种咄咄逼人的道德诉求,而是一种非常合理的对隐私保护的要求,甚至在医学考试的时候,在对模拟人做操作前都要拉上帘子否则扣分。作为一个年轻医生,我十分反感对医护人员的道德绑架,因为对绝大多数的人来说,这只是一份谋生的工作而已,把医生推到道德神坛上会增加很多不必要的压力,甚至在很常见的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这种道德赞誉马上就会反过来成为唾骂医生的理由。但对于医生来说,永远不能松懈的是医疗规章和专业的底线,在这之内的一切,都要一丝不苟尽职尽责,因为我们的失误很多时候无可弥补。但这之外的其他要求,做不到也不该受苛责。这个例子中的女患者的要求,明显是在医生的指责和本分范围以内的。
羽毛飘飞7
3个月前
江苏
37
06:11 《十月》2025年第2期目录
小说新干线 白色别克(短篇小说) / 汪韵然
舅妈
3个月前
四川
33
40:26 如果这么在意在一个女性心跳停止的情况下男医生施救的可能性,那为什么要把按压练习的假人的胸部设计成男人的样子。真心建议把一半假人替换成有胸的。这样大家都能适应给有胸部或无胸部的人类实施心肺复苏。
璋_tq3y
3个月前
广东
28
1:12:31 “越来越一副公知腔调”,哈哈哈哈,听到这里,半夜3点仰天大笑,一点没夸张。好不容易止了笑,又有些唏嘘,这才过去多少年,原来就记忆紊思觉失调(拽大词就是“历史断裂”)是可以到这个地步的。
这是信息革命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加速生活导致的,还是这个地方向来如此?哎,半夜实在不该想这些问题。
唯一肯定的是,虽然理性上我知道应该像道长一样永不言弃,但今天的我实在是不再想和“记忆”不靠谱的人打交道了。这似乎说明自己心灵的衰老似乎也在加速,徒叹一句无可奈何。

mando
3个月前
日本
22
心血来潮点进去东京鸽友会发现居然能报名!是在下今天最开心的事情了🥹🥹。

雅弗
3个月前
美国
20
关于康涅狄格州大学生诉讼州教育部一事,我想补充点自己的看法。这是一件特殊教育诉讼的案子,我恰巧现在在康州从事特殊教育。这个孩子是一年级从波多黎各移民过来,直接入公立。她的个人情况比较特殊,不但有语言障碍,还有阅读障碍症和注意缺陷多动症。她一直有学习困难,公立学校给予她的辅助,也是目前美国学校里通用的做法,就是允许她以自己的方式来学习,比如听录音的课,使用声音文字互换软件来完成作业和考试等,这也是她后来能够拿到不错的成绩的主要原因。所以从学校角度来说,他们提供了辅助,而阅读障碍症的真正干预,是校外资源,看家长的重视程度。所以,她挑战的实际上是特殊教育法及落实,还有特殊教育基金都用在哪里了。她的律师也是特殊教育法的律师。除此以外,疫情四年对美国学校的影响是教师们普遍降低了要求,孩子们更多地依赖了视频影像等学习资源,普遍的关注力能力集体下降,这将带来的中长期影响是无法预估的。阅读障碍症的最有机干预方法恰恰是阅读本身,大量的文字阅读,朗读,熟练的文字解构,声音解码等,没有文字阅读的要求,孩子们的学习障碍会越来越重,越来越普遍。我们国内对阅读障碍症和学习障碍的了解,也正慢慢开始。这个女孩进入大学后不会读不会写,这个陈述过于简单,容易误导人。其实我们对于学习障碍的孩子,是大学前应该拼命训练他们的文字阅读能力,但是上了大学后,就应该放任他们以自己最擅长的方式来学习。汤姆克鲁斯就是阅读障碍症,他是完全依赖听来背台词。宜家的创始人也是,所以宜家产品的名称很独特。这类案子发生在康州,也不奇怪的,因为康州的教育算强的,历史上也有过告赢教育部的先例,但上一次,家长虽然赢了,并未给后来的特殊孩子们的教室设置带来益处。有些复杂,讲不完了。见笑了,也请见谅写这么长。

隔窗
3个月前
安徽
18
1:12:04 哈哈哈,这位朋友不必为了公知烦心。从锵锵这样的电视节目,到圆桌派这样的网络节目,再从八分这样的免费播客到现在的付费节目,公知已经离公共越来越远,眼看就要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了。

丸尾同学
3个月前
北京
16
今天好早
HD311800c
3个月前
浙江
16
1:12:08 😂 道长还用得着“越来越公知”么?他一直就是啊,都多少年了。“公知”这个词还没被污名化的时候,他就是了。
县城青年书店绘本馆
3个月前
陕西
13
请求道长继续讲美国,道长是个讲究人,不能中途而废,谢谢。
北极公民
3个月前
瑞典
13
这就是文学音乐艺术的价值了 在乱世 可以抚慰我们的心灵 创造一个平行世界 我现在也是在听以前最喜欢的歌,看以前没有看完的书,包括再重新读纪德的人间食粮

幸运大橘子
3个月前
日本
12
37:51 我朋友(男性)在医学院大二的时候被同寝室的男医学生性侵了。自从知道这件事再也不敢盲目相信“医生眼里病人就是一块肉”这种说法了。日常生活选择女医生很多时候是因为女医生(在日本的话)医学院录取分数线比男医生高不少🤣
都灵during
3个月前
河北
12
听到道长提起阿斯伯格的话题,想到上次道长在节目中说:“马斯克不愧是阿斯伯格,他好像完全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实…”,我没恶意的意思,但是请问道长这样说算不算是一种歧视或者冒犯呢?我也不知道该怎样回答。去年我在生活中结识了一位有一点阿斯伯格的网友,她因为和另一位朋友的矛盾很伤心来找到我,我给予了很多共情。可是当我们在线下见面后,她似乎突然对我变得冷淡了,她送我生日礼物是不带有任何情绪的,给我买生日蛋糕、坐高铁跑到我的城市,这些我当然应该很开心,可是我感觉不到她在场,她说的话也都是没有感情的,甚至在一些时候我可以隐约感受到她对我的厌烦。而我经历到了一些复杂的痛苦感受,后来变成了委屈、愤怒,知道了她充当 npd 的飞猴后,我也没有生起同情和支持,而是觉得更加厌烦,愤怒。我也不知道该怎样看待和阿斯伯格的关系。怎样的态度是对她好同时也对我好的。因此当我听到马斯克是阿斯伯格的时候,我心里有种复杂又觉得无可诉说的情感。感觉真的很像往一个黑洞里投入感情。对阿斯伯格也不知道该怎样看待,如果这些都不是他们的错,他们为什么不能被接受呢,可是我就是接受不了。我也不知道想问道长什么,写下一些感受也很好吧,谢谢道长。

citronik
3个月前
广东
12
作为一名女医生 很能理解病人的这种需求
在临床女性医护人员占比(除了某些特殊科室 )是很不均的 在大多数医生眼里没有“性别” 大家关注更多的是病情
想要做到完全舒适话的医疗体验真的很难
首先在找工作的时候 女性性别就会受到极大的歧视

citronik
3个月前
广东
11
今天觉得很痛苦 需要道长安抚
羽毛飘飞7
3个月前
江苏
10
32:42 我妈作为一个医护人员,我从十几年前到现在无数次听到我妈表示过类似的看法,酒桌饭局线下讨论类似的言论比比皆是 。这不是同情不同情的问题,就是人都快累死了怎么还能考虑道德问题呢。患者明明知道医疗资源紧张,医护人员性别比例平衡就更是奢求了,明知道做不到的事还在提“正确”的要求除了是道德绑架那还能是什么呢?以及现实生活中确实有很多借性别问题进行敲诈勒索,网络上随便写小作文的事件了…随着互联网的推波助澜和医药改革,医患关系的矛盾只能会越来越严重
以及还是道长说的好,确实不能对网络上的言论太当真,就是随口吐槽而已。特别是xhs上针对性别议题的,都倾向于放大极端情绪。
北极公民
3个月前
瑞典
8
道长在祝福新人新婚祝福语的时候,我差点给听哭了 说的真好 构建自己的小世界,无论外面有多大风雨 一起度过春夏秋冬
北极公民
3个月前
瑞典
8
Vad?!hilma av klint!我家墙上三张她的画 比心闻道兄 来自斯德哥尔摩的问候 没有综合症 可惜不能上图
看你几时完
3个月前
广东
8
道长您好,感谢您耐心读完了我那啰嗦的长篇留言。许多听众朋友饶有兴致地继续讨论医疗问题,我也想继续发表一些看法。首先您节目里提到医务人员的性别比例这一问题,根据我的观察在医学院里医学系护理专业都是女性比男性多,但很多外科专业都是女性占大多数。这一点我个人认为是不合理需要改变的。但在心电图室这样的场景,恕我直言,傻子都知道做心电图是要袒胸露乳的,你要是管理者,为了开展工作方便你会不会招个男的来心电图室工作呢?三甲医院里能看到部分男医生在心电图室,往往是因为年轻医生的轮岗培训要求。
我注意到即便道长在节目里已经强调了那位女士发表的看法仅仅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希望有女医生为她做心电图,而不是任何时候都拒绝男医生接触,但仍有许多听众说担心“分性别诊疗”会降低现有的医疗效率。看来许多人认为跟医疗效率比起来,患者的隐私尊严根本微不足道。这体现了我们这个社会对效率的焦虑。道长结局里也多次提到我们为了高效率牺牲了很多的东西,这些牺牲是否值当,是很值得讨论的。我们医院门诊里很多患者焦急的想看上医生,于是常常看见诊室里挤满人的情况,我认为这不仅仅损害患者的隐私和就医体验,患者表达病情和问诊的准确性也是受到影响的,因此我们还牺牲了医疗质量。三甲医院确实很忙,但是我们现在医疗效率高不高呢?从我日常工作观察下来,恰恰觉得我们的工作效率太低了。有太多东西很严重地影响我们的工作效率了,譬如没有有效的分级诊疗(很多小问题跑来顶级医院看),经常崩溃的工作系统,大量繁琐的医疗文书和重复录入的信息,医院与医院、医院里各部门之间欠缺有效的沟通合作,不同医院间信息系统并不是互相共享的。与此相比,那位女士的这种要求对医疗效率的影响算得上一根毛吗?我从医以来对我们的医疗系统感到最不可思议的是,我们甚至没有一个有效的医院转诊机制(至少我没看见过),基层医院的医生如果觉得病人需要转到更高级医院去,他们也不知道哪个医院有床位愿意接受基层医院的病人,很多时候都是靠患者家属或医生的私下渠道。对于正在住院病情较重的患者,如果没有私人关系,转诊难度更大。
另外,道长有机会能否讲讲香港或台湾公立医院的医疗制度?据我所知,香港的公立医院繁忙程度绝不亚于内地顶级医院,但他们的工作是非常高效率的,他们的医生住院部值夜班时一晚上能接收二三十位病人入院,这在内地是不可想象的!我们夜班新收患者时往往看不到全面的既往就诊资料,要完成大量的文书工作,重新问诊,在低效率的工作系统上录入信息开立医嘱,至少花个半小时到1小时。而香港医生能查看到病人出生以来在所有香港医疗机构的就诊资料,很轻松就能完成收症。我一直很好奇这样能极大提升效率的医院联网病历信息系统在内地是很难搭建的吗?如果有懂行的朋友看见了我的留言欢迎和我讨论,为什么这么难。另外有很多人喜欢吐槽国外的医疗效率低,看个病可能要等几个月甚至几年,但很多人忽略了他们有完善的分级诊疗,公立医疗资源优先服务于危重急的病人(例如怀疑恶性肿瘤的患者一般能在两周内转诊到专科),他们有免费的宫颈癌大肠癌等筛查program全民参与,这些在不同程度让他们珍贵的公立医疗高效运转且不被浪费。希望听众朋友不要误解,我并不否认国内就医比国外方便,我们只需要在手机上抢到号就能看上最顶尖的专家,一线城市的居民能享受非常便捷的高质量医疗。但如此方便有时候也造成了很大的医疗资源浪费。我又啰嗦地写了一大段话,感谢道长和耐心看完的听众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