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91分钟
播放:
979
发布:
1年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如果AI取缔了更高级别的生产力,那我们的价值和意义又在哪里?——从生活意义到技术与设计意义的反思。


现在这个时代中,新技术不断地冲击大家的工作和生活,改变和挑战着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意义。这一期我们想跟大家聊聊科技带给生活的变化,从生活的意义反思技术与设计的意义


【本期播客时间线】


12:54 AI的隔空轰炸,消灭了很多广义上的“人”


24:47 从哲学角度思考生活的意义,人类的“惩罚式进化”是悲观主义的源头


32:35 生活意义的4种:“本能”、“自败与虚无”、“观察权”、“精神享受”


41:43 尼采对生活意义的挑战:如果你的未来是过去生活的无限重复,是否还会觉得生活有意义?


48:10 快乐的科学是什么?快乐从何而来?技术的“相对意义”与“绝对意义”


53:24 从人类的4次工业革命详谈“设计的意义”如何影响生活


1:00:15 挑战业内“人智协作”观点,AI时代下的设计究竟是协作方式的不同,还是生产流程与应用场景的不同?


1:03:18 热点概念“对话式交互”和“多模态”——技术角度深度解答


1:14:41 畅想新时代的体验设计,交互形式的无限可能


1:17:30 AI工具影响视觉设计师的价值转变


1:19:52 “职场人”和“生活家”,如何将技术威胁转变为时代红利?


1:29:18 上期听众反馈解答:“有哪些自学人工智能知识的途径?”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概念、书籍】


1. M1货币:宏观经济中指狭义货币,它把货币的范围限定在人们接受的充当交易媒介的资产,包括现金和商业银行体系的支票存款。


2. 《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罗伯特·所罗门,2011



3. 《红旗法案》:英国议会在1865年通过了一部《机动车法案》,其中规定每一辆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必须由3个人驾驶,其中一个必须在车前面50米外引导,用红旗不断摇动为机动车开道,该法案被后人嘲笑为《红旗法案》。


4. 《大同书》,康有为,1901~1902


5. 《理与人》,德里克·帕菲特(英),从理性,道德和人的本性诸层面对一些传统上信以为真的道德信念和观念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是著名的“哈佛教材”之一。


6. 《快乐的科学》,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1882


7. 《怕死——人类行为的驱动力》,杰夫·格林伯格,2001


8. 包豪斯设计学校:(德语:Staatliches Bauhaus),通常简称包豪斯(Bauhaus),是一所位于德国魏玛的艺术和建筑学校,讲授并发展设计教育。其教育口号是“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将艺术与手工艺的重点置于各种日常生活必需品的设计上,强调了艺术的实用性价值。



9. 《黑镜》(Black Mirror),英国电视剧,2011-2025



10. 《科学之路——人、机器与未来 当机器思考时,人类会怎样?》,[法] 杨立昆,2021



【内容摘要】


1)AI对人类的威胁


1. AI技术消灭了广义上的人:肉体是狭义的人,肉体+职业=广义的人。例如马车夫、网约车司机、翻译员、客服等,AI将取缔大量的职业;


2. 社会的生产资源和M1货币向资本的集中;


任何生产力都面临取缔的风险,增量市场革命不敏感(航天),存量市场革命极为敏感(出行、机场地铁)。


过去的技术发展是同一赛道消灭广义人,但人可以进入后继市场,从事后继职业,比如司机。现在的技术是外部赛道隔空轰炸,职业意义被隔空消灭,无法轻易进入接替产业,人生的意义被抽离了,此时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2)用什么定义“人”


1. 人的职业:人格与性格无法独立于职业存在,职业影响人,职业带来的经济、文化环境改变人。“互联网人”、“金融人”、“创业人”、“自由职业者”等。


2. 人的角色&爱好:“儿女”、“男女朋友”、“游泳健将”、“下棋高手”、“旅行达人”...


3)惩罚式进化是“悲观主义”的根源


奖励式进化:生长激素是植物进化的正向反馈;


惩罚式进化:痛觉影响脊椎动物体验“快乐”与“痛苦”的阈值;


4)解构“生活意义”的动机


本能:鸭子实验,人的“自救行为”或许只是高级生物的低端本能?


自败与虚无:《理与人》——人类动机的自败性;


观察权:生命vs无生命


精神享受:超越肉体寻求意义


5)请回答尼采“生活的不能承受之重”:


假如有个恶魔在某一天或某个夜晚闯入你最难耐的孤寂中,并对你说:“你现在和过去的生活,就是你今后的生活。它将周而复始,不断重复,绝无新意。你生活中的每种痛苦、欢乐、思想、叹息,以及一切大大小小,无法言说的事情都会在你身上重现,而且均已同样的顺序降临...”

你听了恶魔的话,是否会瘫倒在地呢?你是否会咬牙切齿,诅咒这个口出狂言恶魔呢?......这是人人必须回答的问题,也是你最沉重的负荷!

或者,你无论对自己还是对人生,均愿安于现状,放弃去追求比这最终的永恒更为热烈的东西吗?

6)技术从诸多角度,改善人类的基础幸福感(绝对享受/绝对意义):


技术难以可靠地提供相对快乐,相对快乐和意义建立在人类政治结构中,基于相互攀比和阶级特权。技术无法保证相对意义,但能提高绝对意义。


7)设计意义随生产力的提升不断变化:


1.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古埃及用来开关神庙;抽水难——改良蒸汽机作为动力。


2. 第二次工业革命:马车跑得慢——汽车的出现;写信效率低——电话;


3. 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革命):20世纪后半期,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移动电话、智能手机、自动化的生产线;科研领域的纳米技术、生物技术和航天技术;数字化和网络化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


4. 第四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一起到来;智能产品、智能手机、智能家居、3d打印、自动驾驶、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


8)对话式交互与多模态概念


1. 对话交互:



  • 1950,符号语言处理,词法,句法,语法。

  • 1965,专家系统,斯坦福大学,医疗诊断

  • 1990,统计语言处理,字典,数据库,概率模型。交互更松弛

  • 2010,learning based algorithm,RNN,大模型,自然语言。


2. 多模态:



  • 1966 Bob Goldstein multimedia,

  • 公元前4世纪 Multimodality,演讲、艺术相关

  • 相同信息用多媒体多模态传递带来艺术享受,不同信息用多媒体多模态传递带来效率。


9)技术改变带来设计效率提升


1. 设计执行——设计管理


2. 在设计生产行业提升客户沟通效率


10)生活意义的构成,不断寻找人生的高光时刻


人类:创造力、理解力、高层逻辑能力;


举例阐述客服、律师、剪辑师、财务各自行业的技术化转型策略;


11)听众反馈



1. Coursera 斯坦福公开课



网站链接:www.coursera.org


2. 书籍:《科学之路——人、机器与未来 当机器思考时,人类会怎样?》,[法] 杨立昆,2021》


极频科技在创业的同时,一直致力于技术与设计领域的知识传递,欢迎热爱科技的你关注赛博绿洲FM


我们也热烈欢迎大家把对节目的反馈,或各类技术&设计难题砸进评论区或我们的邮箱:[email protected]


每一封反馈信我们都会认真对待,并在下期的节目中给出解答。 此外,我们也会不定期邀请互联网业内大咖和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科研学者来到节目里一起座谈~


我们下期再见~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