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接《回避型依恋(中)》上期听了照妖镜作为焦虑型分享她与回避型爱人故事,想必大家对回避型依恋有了比较全面的认知了。本期节目,两位曾经的回避型依恋,主播皮司令和客座主播鹿七七,将分享自己在关系中的回避,尤其是遇到同为回避的另一方,叠加buff的关系让她们如何自处?让我们一起换个视角再看回避。
再见,影子爱人——愿我们都不在亲密关系中做“透明人”
在亲密关系中,双回避型依恋者关系成为彼此的“影子爱人”:靠近时模糊,远离时纠缠。彼此渴望爱却畏惧去爱,依赖存在却拒绝显形。
本期以回避型主播的真实故事,剖开回避型与不同依恋类型的碰撞之痛:面对焦虑型伴侣的炽热追逐,他们用理性浇灭情绪,将眼泪解读为操控;面对安全型的稳定包容,他们因“被看穿”而恐慌,用自卑推开真心;当双回避相遇,则陷入量子态的情感黑洞——既渴望确认又恐惧绑定,连一句“想你”都成了试探的暗语。
原生家庭的创伤烙印、大脑的情绪抑制机制、自我合理化的生存法则……层层剖析下,“影子爱人”的轮廓逐渐清晰:他们不是冷漠,而是困在童年未被回应的哭声里。若你也在关系中经历过“看得见却抓不住”的孤独,或发现自己正是那个用疏离保护脆弱的影子,或许可以和我们一起,开始承认影子的存在,而后选择走进光里。
因为,真正的安全感是允许自己不安。
shownote:
00:21 回避说一:“因为遇上的焦虑型,才收获了6年长跑的恋情”
与焦虑型伴侣相处的回避模式:
* 将伴侣的依赖视为“情绪操控”,忽视情感需求;
* 因“控制欲”自责,实则源于对自我需求的无知;
* 回避的本质是“情感压抑”,害怕暴露脆弱。
10:00 创伤烙印:回避的“生存守则”从何而来?
* 从小被教育“依赖=软弱”,形成自我合理化的防御机制: 求助=不成熟,依赖=可耻,脆弱=失控
* 回避型在关系中用“上位者优越感”掩盖自卑
* 神经科学视角:回避感知不到情绪!?
20:29 回避说二:“安全型伴侣的稳定反而引发强烈不安!”
* 回避对安全型的误读:
直接沟通被误解为“试探攻击”
平等互动触发自卑
回避的自我监控导致行为僵硬
30:00 回避说三:“双回避的关系就是场菜鸡互啄的大战!”
* 双向回避的关系特征:
情感需求的黑洞效应:情感需求折叠,试探性聊天取代真实表达
冲突处理的镜面反射:冲突触发双重冷冻机制,在疏离的危险中坚定“理智”
亲密节律的错频共振:推拉同步性失衡,情感需求表达一直在错位
未来承诺的量子叠加态:容易陷入「既想确立又恐惧绑定」的混沌状态
01:15:05 回避说四:一场无声的告别
* 与回避型初恋的拉扯:
从安全到异地焦虑,最终双方退回回避
未拆封分手信,连最后都在回避
* 感悟:回避的懦弱是“连爱都不敢承受”。
01:19:23 成长密钥:认知升级与行为破局
* 如何走出回避模式:
识别自动化防御,区分“对方行为”与“自我投射”
用“元认知训练”打破非黑即白的逃避逻辑
允许自己不安,接纳关系中真实的需求
01:26:18 终章:致过往与未来的情书
* 回避不是宿命,关系本质是动态平衡
* 与其在孤岛当国王,不如冒险体验真实人间
* 祝福所有“鸵鸟恋人”终能拥抱爱的可能性
再见,影子爱人——愿我们都不在亲密关系中做“透明人”
在亲密关系中,双回避型依恋者关系成为彼此的“影子爱人”:靠近时模糊,远离时纠缠。彼此渴望爱却畏惧去爱,依赖存在却拒绝显形。
本期以回避型主播的真实故事,剖开回避型与不同依恋类型的碰撞之痛:面对焦虑型伴侣的炽热追逐,他们用理性浇灭情绪,将眼泪解读为操控;面对安全型的稳定包容,他们因“被看穿”而恐慌,用自卑推开真心;当双回避相遇,则陷入量子态的情感黑洞——既渴望确认又恐惧绑定,连一句“想你”都成了试探的暗语。
原生家庭的创伤烙印、大脑的情绪抑制机制、自我合理化的生存法则……层层剖析下,“影子爱人”的轮廓逐渐清晰:他们不是冷漠,而是困在童年未被回应的哭声里。若你也在关系中经历过“看得见却抓不住”的孤独,或发现自己正是那个用疏离保护脆弱的影子,或许可以和我们一起,开始承认影子的存在,而后选择走进光里。
因为,真正的安全感是允许自己不安。
shownote:
00:21 回避说一:“因为遇上的焦虑型,才收获了6年长跑的恋情”
与焦虑型伴侣相处的回避模式:
* 将伴侣的依赖视为“情绪操控”,忽视情感需求;
* 因“控制欲”自责,实则源于对自我需求的无知;
* 回避的本质是“情感压抑”,害怕暴露脆弱。
10:00 创伤烙印:回避的“生存守则”从何而来?
* 从小被教育“依赖=软弱”,形成自我合理化的防御机制: 求助=不成熟,依赖=可耻,脆弱=失控
* 回避型在关系中用“上位者优越感”掩盖自卑
* 神经科学视角:回避感知不到情绪!?
20:29 回避说二:“安全型伴侣的稳定反而引发强烈不安!”
* 回避对安全型的误读:
直接沟通被误解为“试探攻击”
平等互动触发自卑
回避的自我监控导致行为僵硬
30:00 回避说三:“双回避的关系就是场菜鸡互啄的大战!”
* 双向回避的关系特征:
情感需求的黑洞效应:情感需求折叠,试探性聊天取代真实表达
冲突处理的镜面反射:冲突触发双重冷冻机制,在疏离的危险中坚定“理智”
亲密节律的错频共振:推拉同步性失衡,情感需求表达一直在错位
未来承诺的量子叠加态:容易陷入「既想确立又恐惧绑定」的混沌状态
01:15:05 回避说四:一场无声的告别
* 与回避型初恋的拉扯:
从安全到异地焦虑,最终双方退回回避
未拆封分手信,连最后都在回避
* 感悟:回避的懦弱是“连爱都不敢承受”。
01:19:23 成长密钥:认知升级与行为破局
* 如何走出回避模式:
识别自动化防御,区分“对方行为”与“自我投射”
用“元认知训练”打破非黑即白的逃避逻辑
允许自己不安,接纳关系中真实的需求
01:26:18 终章:致过往与未来的情书
* 回避不是宿命,关系本质是动态平衡
* 与其在孤岛当国王,不如冒险体验真实人间
* 祝福所有“鸵鸟恋人”终能拥抱爱的可能性
主播...

赵舞松

皮杰杰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水土不服一点点
4个月前
法国
3
刚刚跟一个有恐惧型依恋的男友分手,听到了这种类型的人很容易失去高质量的伴侣的时候,真的有帮我重建信心 谢谢主播

鹿七七00677X
4个月前
未知
2
看见自己,看见别人💕走在成长路上的回避型会越来越好哒
HD571666f
4个月前
未知
0
其实都只是太年轻不会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能多沟通多表达,其实都可能走的更远,并不是非要去沉淀提炼什么类型和普世的规则,每个个体每个问题都是不一样的
LC_zUHp
4个月前
重庆
0
我忍不住要评论那个要别人等两个小时的事儿。我有很多相似的经历(对面),所以我超级理解不了这种行为。我一直觉得这是自私的表现,不尊重不在乎别人的表现。但…居然可以是回避依恋的表现形式
岩_U6h0
3个月前
天津
0
最后的歌曲好好听,求一个。

S_suan
3个月前
福建
0
主播们,我听完了三期,我想问问,疏离和恐惧核心思维是一样还是不一样呢?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吗?我听节目的时候,感觉我爱人两样都沾点…但疏离好像不会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