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新能源已经成为江苏第一大电源。

截至2024年10月底,江苏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已达8252万千瓦,约占42%,历史性超过煤电。与之相伴的,作为新能源“稳定器”的新型储能累计建成投运540万千瓦。

至此,江苏于2023年年中在《关于加快推动我省新型储能项目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中提出的“到2027年新型储能达500万千瓦”的目标已经提前完成。

应时而动、应需而兴,江苏新型储能发展之势引人瞩目。

江苏新型储能发展自带地域属性

江苏新型储能的发展特征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能源结构的地域特性相呼应。

作为我国经济大省和工业重地,江苏按照地理位置以长江为界划分为苏南、苏北,经济发展水平和能源结构也随之呈现一江两岸的差异特征。

包括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五座城市在内的苏南,是江苏经济最发达的区域,用电负荷高,尤其是苏锡常三地用电量占全省近一半。而苏北地区得益于自然资源禀赋,拥有着全省99%的风电和67%的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其中,苏北的南通、盐城、连云港三市沿海,海上风电资源丰富。

风电光伏集中在苏北,用电负荷集中在苏南。电力供需错配问题导致江苏顶峰需求旺盛,新型储能适时补位。

江苏的新型储能起步较早。早在2018年7月,镇江便建成了8座总容量达10.1万千瓦/20.2万千瓦时的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电站,是当时世界规模最大的电网侧储能电站集群。

镇江储能电站的建设可谓机缘巧合。当时,由于镇江谏壁电厂3台33万千瓦煤电机组关停,且丹徒2台44万千瓦燃气机组因故无法按计划投运,经预测,2018年夏季用电高峰期间,镇江东部存在电力缺口。在这种情况下,镇江储能电站工程应急而建。镇江那年的夏天平稳度过。

2022年8月,《江苏省“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发布,江苏正式绘就新型储能发展规划图,推动了新型储能的蓬勃发展。

江苏涉及新型储能的政策此前也有区分苏南、苏北的特点。2021年10月,《省发展改革委关于我省2021年光伏发电项目市场化并网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江苏省长江以南地区新建光伏发电项目原则上按照功率8%及以上比例配建调峰能力(时长2个小时,下同),长江以北地区原则上按照功率10%及以上比例配建调峰能力。

而这一规定到了2023年有了改变。2023年9月19日,江苏省发展改革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可再生能源发电市场化并网项目配套新型储能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指出,江苏省可再生能源发电市场化并网项目不再按长江以南和长江以北区分配套建设新型储能比例,均应按照功率10%及以上比例配套建设新型储能(时长2个小时)。

原本风光资源相对不占优势的苏南地区,因为用电负荷走高对于调峰、顶峰的需求,促使了政策发生变化。以苏州为例,这个工业大市的年社会用电量达1700多亿千瓦时,占江苏省年社会用电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夏季生产经营用电叠加防暑降温用电需求,使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压力山大”。新型储能成为苏州化解用电负荷压力的重要举措。

2024年7月5日,位于苏州市太仓港港口开发区的太仓鑫港储能电站项目成功并网。至此,苏州电网侧储能总规模达到105万千瓦时,形成百万级大型“城市储能群”。而这个百万级“城市储能群”在随后的夏季用电高峰中展示了自己的硬核实力。

2024年7月24日9时,气温超过30摄氏度,苏州城市电网用电负荷开始上升。国网苏州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启动储能电站放电功能调度,苏州全市9个新型储能电站全部开启放电模式。大约10分钟后,苏州电网供电负荷从2752万千瓦降至2735万千瓦,一轮用电高峰被成功化解。

时下进入仲冬时节,如东县海域的“风车森林”迎风挺立,化风为电。

距离海岸线约2千米的丰储储能电站,80个磷酸铁锂电池舱整齐排列,存储着海风转化而来的电能。这座容量为20万千瓦/40万千瓦时的储能电站,是江苏最大的独立共享储能电站。

风电,特别是海上风电,尽管相对光伏具备更高的稳定性,但依然需要新型储能这个“帮手”。江苏对于风电地区发展新型储能的政策,从沿海到陆地实现了全覆盖。

在沿海地区发展新型储能方面,2023年7月,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发布《江苏省沿海地区新型储能项目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7年)》。方案涉及沿海地区的南通、盐城、连云港三市,重点开展19个大型新型储能项目的规划布局工作。

在陆地风电配建新型储能方面,2024年6月,《省发展改革委关于规范我省陆上风电发展的通知》发布,要求新增陆上风电项目(全部自发自用的分散式风电项目除外)均应采取自建、合建或购买功率不低于10%装机容量、时长2小时的新型储能(包括电化学、压缩空气、重力储能等)方式落实市场化并网条件。

分布式工商业储能展现巨大潜力

与其他省份不同,江苏省光伏以分布式光伏为主。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江苏分布式光伏装机2772.2万千瓦,占比光伏总装机高达70.6%。而分布式光伏中又以工商业光伏为主,呈现“户用少、工商业多”的特征。江苏的分布式光伏多安装在园区、企业工厂、仓库等地。拥有众多优质的工商业屋顶资源,这使得工商业分布式光伏与储能在江苏展现出巨大的潜力。202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后,各省纷纷跟进取消目录销售电价,从原先的固定电价改为市场电价。此举导致各省工商业电价明显上浮,从而大大激发了工商业、制造业企业安装光伏的强烈意愿。江苏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由此实现跨越式增长。而为缓解负荷高峰期用电紧张问题,全国多地调整分时电价政策,提高尖峰段电价,扩大分时电价峰谷价差。在此背景下,工商业储能成为企业实现紧急备电、维持正常生产经营、降低电费成本的重要手段。具体来说,在缺电限电时段或者用电高峰时段,工商业储能可作为后备电源使用,有效避免停工停产损失的同时,还可产生经济效益。工商业峰谷电价差的拉大和峰谷区间的调整,为工商业储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江苏由此拉开了工商业储能高速发展的序幕。2023年,国内各地峰谷电价差进一步拉大,工商业配置储能IRR(内部收益率)稳步提升,经济效益日益凸显。业内普遍认为0.7元/千瓦时的峰谷电价差是用户侧储能的一个门槛。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数据,2024年11月全国电网代购电电价峰谷价差中,江苏省最大峰谷价差为0.902元/千瓦时,盈利空间十分可观。据测算,假设配置1兆瓦/2兆瓦时工商业储能系统,项目EPC投资成本1.5元/瓦时,每天2次充放,年工作天数300天,充、放电效率95%,电池衰减、运维费率等考虑在内,在峰谷套利的情况下,江苏省工商业储能项目IRR为15%,即项目投资回收期为6年,具备优越经济性。

紧急上马成就开创之举

2024年夏季,江苏完成了大规模新型储能应急顶峰的开创之举。500万千瓦储能响应电网调用,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新型储能省级电网集中调度。此次新型储能应急顶峰也得到了国家能源局的点名表扬。在国家能源局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上,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边广琦表示:“7月15日,江苏开展新型储能集中调用测试,全省新型储能可提供约500万千瓦顶峰能力。7月23日,江苏电力负荷创历史新高,预计电力缺口约600万千瓦,新型储能在实际应用中提供了约400万千瓦顶峰能力,有效填补了电力缺口,为电力保供提供了重要支撑。”丰储储能电站也参与了此次集中调用,该电站负责人魏永清表示:“以往,我们电站都是独立开展充放电操作,满足局部电网的用电需求。这是首次参与全省统一的充放电集中调用。”参与此次调用的还有泰州海陵储能电站,容量20万千瓦/40万千瓦时,在电力保供中表现亮眼,日供电近80万千瓦时,支持江苏266万户家庭一小时用电。此次集中调用,实现了储能与电源、电网、用电负荷等的高效灵活互动,为全面推动各类新型储能的科学调度、带动新型储能技术产业进步、引导各类储能科学配置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实践意义。提到这次新型储能应急顶峰的成功实施,就不得不提40个电网侧储能项目的紧急上马。由于缺乏支撑性电源投产、华东区域电力供应总体偏紧、互济能力不足,预测2024年江苏度夏负荷存在缺口。时间紧、任务重,新型储能再度披挂上阵,40个电网侧储能项目紧急上马,项目容量共计约400万千瓦,为顶峰时段电力保供贡献了关键力量。为了这次新型储能的夏季顶峰,江苏早早筹谋,于2024年3月便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电网侧新型储能项目并网顶峰工作的通知》,要求全省41个已纳规的电网侧新型储能项目确保在2024年7月15日前建成并网。为促进这些项目加快建设,江苏给予了大力的政策支持。如在迎峰度夏(冬)期间,储能项目充电电量免费,非迎峰度夏(冬)期间充电量按江苏燃煤发电基准价的60%结算,同时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市场化项目优先购买或租赁这些储能项目的储能容量。为了减少信息壁垒,助力新型储能项目更好实施容量租赁,江苏省发展改革委网站还公布了这些新型储能项目的联系方式。储能租赁信息不畅问题在我国普遍存在,并且成为新型储能出租率低的痛点难点。双方信息不畅通,储能项目建成后很难及时找到需要租赁储能容量的新能源企业,新能源企业也不容易和储能企业取得联系。江苏通过公开发布相关信息的方式,为新能源企业与储能电站畅通联系架通了桥梁。随后,江苏省发展改革委于2024年7月18日公布该批建成投产的电网侧储能项目,共计40个,总规模约400万千瓦。再次表示,鼓励可再生能源企业优先租赁这些储能项目的储能容量。据国家能源局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介绍,江苏新型储能装机快速增长,今年新增装机约500万千瓦。由此可见,江苏目前新型储能540万千瓦总装机中,约500万千瓦为今年新增装机。今年对于江苏新型储能来说可谓是爆发式增长。“江苏省强化顶层设计,优化并网流程,专班调度协调。”边广琦指出了江苏新型储能在短期内取得跨越式发展的原因所在。在政策制定方面,江苏用一年时间印发了一系列文件,统筹谋划新型储能发展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配套制定新型储能实施方案、布局规划和重点项目清单,明确了项目调用次数及运行小时数、充放电价差收益、顶峰费用等关键要素,形成了“总体规划+若干措施+实施方案+项目推进”总体布局,促进了江苏新型储能项目高质量发展。在提高储能项目收益方面,江苏建立了充放电价差收益、顶峰费用、共享租赁收益、辅助服务收益的综合收益模式,明确了利用尖峰电价增收资金等进行成本疏导的机制,提高了新型储能项目的收益率,给产业链创造了合理的盈利空间。

事实证明,江苏新型储能项目的高质量快速推进,也带来多方面的收益。一是顶峰弥补供电缺口。2024年夏季,江苏新型储能应急顶峰,在有效保障全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同时,还节约用电高峰时期省间电力现货的购电支出约5亿元。二是提升新能源消纳水平。根据测算,全省已投运的新型储能项目一年内可帮助电网消纳约30亿千瓦时的新能源电量,创造良好的环境价值。三是项目带动效益明显。江苏新型储能项目近一年完成基建投资约200亿元,同比增加50倍;项目投资带动省内储能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一个新产业集群,2024年上半年实现产值约450亿元,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中天储能、中创新航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四是吸引民资参与投资。通过政策设计,有力激发了江苏新型储能项目投资建设的积极性,特别是吸引了民营企业参与项目投资建设。江苏建成的大型电网侧新型储能项目中,民营企业参与投资建设18个,占比约45%,其中协鑫集团建成电网侧新型储能项目12个共75万千瓦,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主播...
虫虫i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