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本期节目不涉及剧透,请放心收听。
「扯读」BULLSHREAD
【特别提醒】 赠书!
欢迎您在任意平台留下精彩评论,我们将在全平台精选3位幸运听友各送出纸书1本,敬请留意小助手回信哦!
「扯读」BULLSHREAD
假如生命只剩最后一年,你会做些什么呢?只剩最后一个夏天呢?
不是所有人都怀有“日日都是最后一日”这样的信条生活着,所以,请不要急于给出你的答案。并且,在听完本期节目我们俩@包子和@桑夏给大家分享的故事后,你或许也会改变些想法。本书作者是著名德语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尔曼·黑塞,他被誉为“德国浪漫派的最后一位自由骑士”。
全书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克林索尔的最后夏天》是创作于1919年的自传体中篇小说。彼时一战刚刚结束,世界尚未从混乱中恢复,千万士兵、战俘和民众,从多年僵化统一的顺服中,回归既向往又恐惧的自由。对于克林索尔这样的“老人”,那些曾被高度认同的世界观已成了可笑荒唐的明日黄花。一切都变得可疑,令人不安惶恐。在这样一个夏天,他与他的好友杜甫、路易、亚美尼亚占星师,一同漫游,饮酒,辩论。最终在夏末,用尽生命所有的燃料,完成了最终的画作。第二部分《漫游》是散文和诗歌集。
惊艳与惊讶并存,是我们读这本小说的一致感受。
调色盘一样的色彩捕捉,油画般的风景描写,配上浓得化不开的情绪——惊才绝艳的文笔与浪漫气息扑面而来,很难不为之倾倒。
一个浪荡画家,看上去终日无所事事,沉溺于酗酒、玩乐、情爱,热衷高谈阔论、与人激辩,但精神底色却无比忧郁——这样的作品、这样的主人公竟然成为经典,很难不让人困惑。
能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黑塞及其作品一定是经得起时间和读者检验的。那么,孤陋寡闻又才疏学浅的一定是我们(仅限于我们仨)。
我们尝试从黑塞生平和历史背景出发,挖掘出这部小说的写作意图,也顺便结合时代特质分析克林索尔与现代人的共性,发现阅读经典的当下意义。
解读比较浅薄,还望大家海涵(不海涵也没关系,反正节目已经录完了)~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克林索尔。期待大家读过&听完后,在评论区留言或者加入我们【听友群】分享你的看法。
PS. 《雾海中的旅人》[德]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
读克林索尔时,脑海中不由自主地跳出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画家弗里德里希的这幅名画。
「扯读」BULLSHREAD
本期节目,你将收听到以下内容——
1.提问&回答:关于生命只剩一年的安排2.黑塞简介&书籍梗概3.内容深度解析1)如何看待“克林索尔”这个人?2)如何理解黑塞对这个人物的塑造?4.精彩片段分享&译本比较5.整体评价
本期节目涉及的音乐——
瓦尔登湖 - 周云蓬
片头声音特出 | 小乐
录音 | 包子 桑夏
后期 | Q
上传 | 包子
图片&文案 | Q 桑夏
「扯读」BULLSHREAD
【特别提醒】 赠书!
欢迎您在任意平台留下精彩评论,我们将在全平台精选3位幸运听友各送出纸书1本,敬请留意小助手回信哦!
「扯读」BULLSHREAD
假如生命只剩最后一年,你会做些什么呢?只剩最后一个夏天呢?
不是所有人都怀有“日日都是最后一日”这样的信条生活着,所以,请不要急于给出你的答案。并且,在听完本期节目我们俩@包子和@桑夏给大家分享的故事后,你或许也会改变些想法。本书作者是著名德语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尔曼·黑塞,他被誉为“德国浪漫派的最后一位自由骑士”。
全书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克林索尔的最后夏天》是创作于1919年的自传体中篇小说。彼时一战刚刚结束,世界尚未从混乱中恢复,千万士兵、战俘和民众,从多年僵化统一的顺服中,回归既向往又恐惧的自由。对于克林索尔这样的“老人”,那些曾被高度认同的世界观已成了可笑荒唐的明日黄花。一切都变得可疑,令人不安惶恐。在这样一个夏天,他与他的好友杜甫、路易、亚美尼亚占星师,一同漫游,饮酒,辩论。最终在夏末,用尽生命所有的燃料,完成了最终的画作。第二部分《漫游》是散文和诗歌集。
惊艳与惊讶并存,是我们读这本小说的一致感受。
调色盘一样的色彩捕捉,油画般的风景描写,配上浓得化不开的情绪——惊才绝艳的文笔与浪漫气息扑面而来,很难不为之倾倒。
一个浪荡画家,看上去终日无所事事,沉溺于酗酒、玩乐、情爱,热衷高谈阔论、与人激辩,但精神底色却无比忧郁——这样的作品、这样的主人公竟然成为经典,很难不让人困惑。
能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黑塞及其作品一定是经得起时间和读者检验的。那么,孤陋寡闻又才疏学浅的一定是我们(仅限于我们仨)。
我们尝试从黑塞生平和历史背景出发,挖掘出这部小说的写作意图,也顺便结合时代特质分析克林索尔与现代人的共性,发现阅读经典的当下意义。
解读比较浅薄,还望大家海涵(不海涵也没关系,反正节目已经录完了)~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克林索尔。期待大家读过&听完后,在评论区留言或者加入我们【听友群】分享你的看法。
PS. 《雾海中的旅人》[德]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
读克林索尔时,脑海中不由自主地跳出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画家弗里德里希的这幅名画。
「扯读」BULLSHREAD
本期节目,你将收听到以下内容——
1.提问&回答:关于生命只剩一年的安排2.黑塞简介&书籍梗概3.内容深度解析1)如何看待“克林索尔”这个人?2)如何理解黑塞对这个人物的塑造?4.精彩片段分享&译本比较5.整体评价
本期节目涉及的音乐——
瓦尔登湖 - 周云蓬
片头声音特出 | 小乐
录音 | 包子 桑夏
后期 | Q
上传 | 包子
图片&文案 | Q 桑夏
主播...
扯读里面那个包子
陈老师@扯读
就是Q

扯读里的桑夏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付胜昔
5个月前
河北
4
听完这期播客后,作为没读过原著的人,反而获得了一种特别的观察视角。书中主人公在生命倒计时里酗酒作画、与陌生人深谈的选择,让我想起疫情期间很多人的遗愿清单——原来面对生命有限性的焦虑,百年前的欧洲人和今天的我们并无不同。
播客里提到的细节很有意思:作者黑塞在经历战争创伤后,既想逃离世俗又放不下家庭责任,这种拉扯感像极了当代年轻人躺不平又卷不动的状态。书中主人公与朋友关于信仰的争论,让我联想到微信群里好友们深夜讨论996值不值得的对话。
最触动我的是关于树木哲学的解读。主播说黑塞用树苗成长比喻内心成长,这突然点醒了我——原来地铁通勤时刷到的那些自律打卡,副业教程,本质上都是都市人在水泥森林里寻找生命养分的挣扎。
不过也有困惑:主播提到不同翻译版本差异很大,作为普通读者该如何选择?张佩芬译本被形容为汉语的自然呼吸,这让我想起读外国文学时总有的隔阂感。或许好的翻译真能让人忘记是在读译本,就像看字幕组作品时完全沉浸在剧情里。
整体感觉这不是本轻松的消遣读物,而像面棱镜,不同读者能照见自己的焦虑与渴望。准备先找电子版试读前两章,如果能在通勤路上引发些对如何活着的新思考,就算值回阅读时间了。希望能够有机会拜读这本佳作😊
君士坦丁XII
5个月前
江苏
1
感觉这个男博客不太能理解克林索尔、或者说敏感的艺术家这种类型的人((

Eva_
5个月前
广东
0
喜欢这本

是小彻
5个月前
河南
0
好久不见!

SweetRumors
5个月前
湖南
0
22:09 此刻伴随着主播的声音,我正翻阅着这本,一字一句对了上来
雅韵
5个月前
广东
0
这期感兴趣的话题,如果还有一年的时间,有什么事要准备?想起海伦的“如果给我三天光明”,好多的事情要干……。其实到了最后的时间什么也干不了,一年的时间太长,这一年,食之无味,走起来也就像行尸走肉,还不如一走了之?人活着有明天有希望就有意义………
Motto
5个月前
广东
0
假如生命只剩最后一年,一年光阴,说长也长,说短也只是一眨眼的功夫,如果有能力的话,真想趁着最后一年,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边游历边写写感悟,世界那么大,我得去看看,丰富自己的内心,然后留点什么东西在世间,证明我曾来过,不会被世界遗忘在某个角落
芝士就是力量_Vhic
4个月前
广东
0
假如生命只剩最后一年,我会去看世界的海,只剩最后一个夏天,就去新西兰霍比屯~日日是好日,面对人生困境只想被阳光晒透。
榆梦梨
5个月前
湖南
0
16:07 想知道哪个版本最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