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荷兰、北京、上海...当我们搬去新的城市,如何从陌生到熟悉,再到拥有改变的能力
👩💻 我们是谁
嘉宾:小郑,政治哲学博士,在安徽、香港、荷兰、天津、广州、北京生活过
主播:嘿嘿,大厂产品经理,在安徽、英国、上海、北京、济南生活过,小红书“李嘿嘿”
📒 聊了什么
很多年轻女性刚搬到一个新城市时,会孤单和不安,所以想录一期节目,给大家分享如何把异乡变成自己喜欢的家。
我和小郑都是小城市长大的女孩,我们的家乡小到打车费不会超过15块钱。18岁之前,我们都没有在离家5公里之外的地方生活过。18岁之后,我们因为读书、工作,搬进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城市,但从未有过异乡人的感觉。
小郑在荷兰的慈善商店帮忙,在香港的食物银行做后厨,给香港的教育 NGO 当老师,陪特殊学校的学生出游。我在上海的公益咨询帮社区做调研,在女性主义公益组织做打破月经羞耻,在线上帮一百多名女性找工作。
通过参与在地的公益活动,我们成为了这城市里微小而有生命力的一根毛细血管。
除了公益,还推荐试试散步、学当地语言、上几乎不花钱的培训班。
城市不只属于本地人,也不只属于有钱人,我们住在哪里,哪里就可以是我们的家,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享受它、改变它。
🌟 收听指南
01:30 从《贫穷的质感》想到身在异乡的女性
05:28 慈善商店里看到荷兰的多样性
12:57 在香港食物银行做后厨
17:57 在香港 NGO 教新移民小朋友
20:34 在香港公里小学做支教老师
21:42 看护难民家庭小朋友
23:22 在公益咨询帮社区做调研
25:56 在女性公益组织做打破月经羞耻
29:11 参与公益大大缓解了我的政治性抑郁
38:25 陪特殊学校小朋友出游
45:51 怎么找到在地的公益组织
47:47 除了公益,也可以散步
52:45 城市里免费的导览活动
56:50 领补贴不花钱学技能
60:01 尝试说说当地的语言
60:07 城市属于我们每一个住在这里的人
☎️ 联系方式
欢迎通过评论区或邮箱与我们交流,期待你的反馈和建议。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