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今天的内容可透着有点文化喽~很难想象北海公园旁边还藏着真么多故事,更难想想着普通的排叉还能引出寒食节这些事儿。


所以啊,吃喝里面见生活,谈笑之间藏岁月,咱们今天就带着松弛的心情再逛逛这北海公园切~


【本期主播】鲁西西 会飞的能猫(老许)


【欢迎加入听友群】


❤️感谢听友们的一路收听,🚩咱食堂的听友群透着一股热呼气儿,


天南地北的能人(chī huò)也是来了不少,


喜欢聊些吃吃喝喝家长里短的,就找食堂跑腿儿的,


只要对上暗号,就带您进来歇会儿、聊几句。


✅微信:wenwulab  ✅暗号:周二晚九点半



【内容轴】▶️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侵删


02:45 北海公园仿膳与小吃文化探索


经过很过变化和版本的北海仿膳




04:50 回忆儿时的油炸食品与家庭传统


接近鲁西西家的放排叉的筐和篮子(图片来自网络




家庭版排叉,都比较小巧



09:32 手工艺品的记忆与价值


竹编器物因为材料和工艺的普通而显得不那么珍贵,但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和艺术性仍然得到了认可。日本猫窝的高昂价格和制作周期反映了手工艺品的稀有性和收藏价值。此外,还提到了藤编器物和手工制品在云贵地区的普遍性,以及这些物品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具有纪念意义。


▼新潟县关川村,村名民将稻草做成「猫窝」、「狗窝」贩卖



12:38 北海公园附近美食与环境变迁


“沙窝门”就是北京的“广渠门”,老北京的“沙窝门排叉儿”(亦称“沙窝门焦排叉儿”)



【裕顺斋】的排叉儿外观油光鲜亮,入口香甜焦脆,而且放置几天都不皮软,味道口感明显与众不同。


据说当年这“沙窝门排叉儿”老北京很多“酒缸”、酒铺儿等,既代卖,也作为下酒菜儿卖;不少走街串巷的流动小贩,也叫卖这排叉儿,当然都是从“裕顺斋”批发的。所以从民国直到新中国建立初,这“裕顺斋”的“沙窝门排叉儿”始终畅销不衰!



姜汁排叉



19:06 北海公园外的历史与名人


老照片:北海公园东门外的隆福斋糕点店



20:45 京西十三绝:老北京的寒食节传统与民间美食


京西“十三绝”总的来说是“五蒸、三烤、五炸”。


京西“寒食”特点是家庭可自制的“五蒸”:芸豆卷、豌豆黄、豆面糕、艾窝窝,小窝头。


炸货 5 种:烫面炸糕、姜汁排叉、蜜麻花、馓子、饹馇盒。


烘烤食品 3 种:芝麻酱烧饼、螺丝转、硬面饽饽。


▼吃着解闷儿的螺丝转




26:30 寒食节的由来与习俗变迁


寒食节起源于古代换火的习惯,目的是为了避免细菌传播。这一传统后来与介子推的故事结合,演变成纪念介子推的节日。介子推因其高尚的品质和拒绝接受不义之财而被纪念。寒食节的习俗包括不开火,食用寒食。随着时间的推移,寒食节与清明节逐渐融合,其独特的身份逐渐淡化,但寒食的习俗和介子推的故事仍被保留和纪念。


▼苏轼 寒食帖 绢本(局部)现在 台北故宫博物院



32:40 中国各地油炸食品文化探秘


牛街宏华小吃,这家店原来在北海东门,现在搬到了牛街。虽然位置变了,但它的招牌上还保留着“北海东门排叉”的字样,真是让人怀念。





新疆馓子




安徽阜阳 手工馓子



豆渣薄脆



湖南 香酥薄脆



44:13 探讨中国各地特色小吃及其饮食习惯


对话涉及了中国不同地区的特色小吃和饮食习惯,如天津的薄脆、北京的小薄脆、厦门的脆油条与鸭肉粥,以及陕西的油茶等。参与者分享了对这些食物的个人经验和喜好,讨论了吃这些食物时的特殊习惯,如将脆的食物泡软后再食用,以此追求口感的多样性。同时,也提到了一些文化典故和传统,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性和地方特色。






  • 陕西人经常吃的早点:油茶麻花





-----------------------------------------------


【制作团队】


后期 / 会飞的能猫


封面 / 鲁西西


《文武食堂》


是一档关注国货品牌和老字号复兴的生活好物、美食漫谈类节目。


我们会聊聊那些老品牌的文化脉络,


也会寻觅更多值得推荐的新国货、新品牌,


把那些用心打造的国货之光,用心解读给你听。


【收听平台】


苹果播客 | QQ音乐 | 网易云音乐


听听FM | 豆瓣 | 喜马拉雅 | Spotify


【合作联系】


微信:wenwulab


邮箱:[email protected]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徐个个
6个月前 江苏
3
15:42 能听懂盗版盘塞衣服里这梗的,得至少40了吧😂
徐个个
6个月前 江苏
3
37:32 最有名的应该是淮安茶馓,也是据说是清朝贡品,并且号称拿过1930巴拿马博览会金奖,也不知道巴拿马博览会到底发了多少奖。不过它1997年获得首届“中华名小吃”称号是确实有的。我们这边除了干吃,也会泡水、泡汤喝,还可以炒菜吃,江南一带还有孕妇必吃茶馓的说法。
泰山骑手
6个月前 山东
2
姜昆李文华《游北海》
徐个个
6个月前 江苏
2
圣诞快乐😁
黑花肥
6个月前 北京
2
41:47 江西、潮汕一带还有种加黄豆、花生碎之类混着油炸成的圆饼,咸香酥脆,有叫“月亮饼”的,也有叫“铁锅饼”的,一叠子装一袋。
黑花肥
6个月前 北京
2
45:44 在广州粥档里喝白粥,可以额外多点个“煎堆”,就是油炸的小饼。这种小饼大约流传已久,在明清话本小说里不是就多见“冷手执个热煎堆”这样的俗语嘛。在广州如今还有痕迹,想想是件还挺奇妙的事情。
黑花肥
6个月前 北京
2
37:33 我上次看到的一个纪录片是河南洛阳的馓子,也说是当地的特色食物。依稀印象里片中似乎还提到说是当地起源的食品。
巧克力南瓜派
6个月前 北京
2
北海那个排叉去买过几次,人都挺多的。当时不知道这地儿这么出名。每次去买的时候还会稍带手买点麻酱威化饼干
竹子Foody
6个月前 山西
2
你怎么知道我想吃排叉了,先评后听👂
TingtingRing
6个月前 四川
2
这个东西就是放花椒的。
杀青散没有解药吗
6个月前 北京
2
02:34 骨碌还有“打滚”的感觉,十分形象,豆粉糯米团就没有动动词了
mav
6个月前 北京
2
天津可不叫薄脆(友情提醒:注意安全,在煎饼果子摊儿上这样说可能会被一大堆群众现场教育…),薄片儿叫菓篦,油条叫果子。
无妄以獬豸
6个月前 湖北
2
44:31 小时候家里到了秋冬天炒菜冷得快,就会做一道菜汤。为了丰富口感,在一般的蘑菇汤、番茄蛋汤里面会加入整根的麻花,煮软了之后的麻花吸饱了汤汁特别香浓,有时放晚了一些的麻花还带着一点韧性,口感很奇妙。感觉和北方有的时候过年炸完的酥肉,回锅复热时放在热汤里的做法有些相似
zhouxiaoyu
6个月前 上海
1
40:16 鲁君西西~哈哈哈哈,感觉像是鲁国公主呢!
果实树
6个月前 北京
1
18:11 姜丝排叉的灵魂是炸干了的姜丝附加在排叉上
城东区的鲁西西
6个月前 北京
0
沙发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