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2007年10月,即将迎来自己88岁生日的多丽丝·莱辛拿到了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当时年龄最大的得奖者。莱辛对自己的得奖感到意外,她曾经坦言诺奖的评委们不喜欢她,也说过自己的《金色笔记》已经被太多的人误读,然后又被慢慢遗忘。

没有人能否定《金色笔记》的伟大,莱辛描绘了一个复杂的时代,以及面对时代的洪流,一个女性知识分子的挣扎与分裂。《金色笔记》的主人公安娜•伍尔夫,就是莱辛的化身,作为一名“自由女性”、女艺术家、女知识分子,她曾参加非洲左翼运动小组,离婚后独居伦敦并加入英共。由于信仰的人和事日渐面目全非,安娜抵抗着内心的混乱焦灼,将自己的所见所思分门别类写成四本笔记:“黑色笔记”书写非洲往事;“红色笔记”关于组织生活:“黄色笔记”审视两性关系,“蓝色笔记”记录日常。

《金色笔记》是一本时代的观察手记,也是一次个人的精神分析。本期节目我们将回到这本巨著,回到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也探索莱辛当时焦虑分裂的内心世界。

嘉宾:

麦教授

自由撰稿人、译者、播客制作人

微博@麦教授Max

王玥

南京译林出版社外国文学图书编辑、日语译者。

黄哲成

有趣而无用的人做着有趣而无用的事

豆瓣 @hzcneo

年轻时的莱辛

时间轴:

00:06:32 麦教授翻译《金色笔记》的初衷

00:13:52 《金色笔记》中复杂的历史背景

00:16:15 莱辛早年在非洲的经历

00:23:26 冷战初期英国的政治状态

00:30:06 第二波女权主义运动与《金色笔记》之间的关系

00:41:57 《金色笔记》中的人物原型与现实的差别

00:50:29 莱辛为什么要在《金色笔记》拆分四色笔记

00:54:18  二战之后面对信息爆炸普通人的精神状态

01:02:09 莱辛对自己分裂人格的整合是否成功

01:07:37 为什么莱辛说《金色笔记》不是一部女权主义作品

01:13:54 老译本是否需要随着时代变化进行翻新

01:17:17 新版《金色笔记》的翻译细节处理

01:21:26 莱辛拿到诺奖是否是一个补偿性质的选择

莱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当日

涉及作品:

多丽丝·莱辛 《金色笔记》《野草在歌唱》、《影中独行 : 莱辛自传》《刻骨铭心 : 莱辛自传》

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塞谬尔·理查森《帕梅拉》

本期使用音乐:

开场:Tribes — Dancehall

中插:Lieder ohne WorteOp.62_No.6 Allegretto grazioso in A Major -Frühlingslied (Spring Song)

结尾:Pink Floyd — Lost forWords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黄哲成

策划:黄哲成

剪辑:黄哲成

编辑:黄哲成

主播...
深焦小主播
黄哲成
林晓筱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