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家务总是会成为矛盾的焦点?疲惫、内耗、ADHD?我们可能陷入哪些家务困境?家务的本质是什么?
本期节目,《家务,随便做做就行了》译者吴慧雯、编辑陈怡嘉做客上图东馆,和大家一起透过家务的琐碎,看到背后隐藏的生活困境,并最终学会如何真正地照顾自己。
ps.在本期节目评论区留言「你的家务困境」,我们将选取两位订阅者送上新书《家务,随便做做就行了》一本。
从现在开始,寻找自己的家务“秩序”,然后维护这个秩序,因为它是爱你的秩序。
【🎤谁进馆说】
吴慧雯:复旦大学哲学硕士,自由撰稿人。曾任“外滩教育”公众号主编,《看教育EnsightEdu》公号创始人、主编。
陈怡嘉: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编辑,上海科普作家协会会员。资深科学记者,足迹遍布全国十多个自然保护区。
【⏰进馆说啥】
Part1 家务困境——疲惫?内耗?ADHD?我们可能陷入了家务困境
09:33 意义未明:家务意味着什么?
14:33 角色陷阱:淹没在家务困境中的都有哪些人?
19:17 人格审判:做不好家务=人生废物?
Part2 家务「心理学」——只有善待自己,才能激发动力
26:06 自我秩序的外化:家务的本质是什么?
28:05 为什么家务总是会成为矛盾的焦点?不同“自我秩序”的碰撞和互不妥协
39:59 自我霸凌:家务这件事最大的痛苦在于羞耻感
43:25 不敢休息和不配得感:“好多事没做,我还不能休息。”
Part3 家务重启——你不是为生活空间服务的,生活空间是为你服务的
53:19 能力复建:分类、设置优先级
57:34 认知重塑:放下家务的道德滤镜,差不多已经很棒了!
01:05:05 自我关怀:找到你的“同情者”视角
【📖进馆说明】
ADHD: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以注意力无法持久集中、过度活跃和情绪易冲动为主症的神经发育障碍。主要分为儿童青少年ADHD和成人ADHD两种类型。原因尚未明确,但多认为是遗传与环境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病患可能有学习障碍、对立违抗性障碍、情绪障碍、适应障碍等,并因此可能对学业、工作和社交生活产生较大影响。
【📚进馆看啥】

《家务,随便做做就行了》How to keeep house while drowning(索书号:B821-49/4824-3)
本书谈到了“做家务很简单”的误区;谈到“保持完美”背后的偏见;揭示了“家务”作为大型复合任务的本质。作者也指出,将家务工作与性别、道德、成败挂钩是一种社会性的霸凌,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的难处,应该善待自己,不要因家居凌乱自我责备。这不是一本家务教程,而是一本带你重新审视家务、审视生活、审视自我的心理自救指南。
【馆在哪里】
东馆:上海市浦东新区迎春路300号/合欢路300号
淮海路馆: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1555号
【联系馆员】
微信公众号:上海图书馆
微博:上海图书馆
小红书:上海图书馆
抖音:上海图书馆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