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本期导引
近期,一位患红斑狼疮的女士(沙白)赴瑞士“安乐死”,在生命最后阶段发不了一系列视频,引发了网络上持续的争议。
我的态度有些矛盾,一方面认为许多人并没有足够尊重她人的选择,另一方面也的确不认可她展现出来的部分价值观,以及也的确担心很多人担心的、她的视频引起的负面影响。由此,我梳理了部分具有争议的部分,以及看理想的节目内容中可供参考理解的思路,并邀请了人类学者袁长庚老师,回答了那些许多人关切却难找到答案的问题。
但生命的问题从来复杂,这里也没有答案,只有一些思路,仅供参考。
为什么我反对对沙白的批判
景军:什么是“相对剥夺”?“苦”为什么不可比较?(引自看理想《谈病说痛:当代医疗生态的反思与追问》)
为什么总有人“不遵医嘱”?
如何面对不同的观念?甚至是你认为“错误的观念”?
安乐死与“协助自杀”是怎么回事
袁长庚回答:沙白这种对生命态度的想法,会产生负面的连锁效应和模仿吗?
我们可以对生命做主流意义上的“消极选择”吗?如何才能让人看到“生”的价值?
妈妈曾说,她老了要安乐死,不要给人添麻烦,这是一种恐弱的心态吗?恐惧丑、恐惧老、恐惧失能,这些心态都很普遍,而且和面子、尊严非常相关,那什么是人的尊严呢?人的尊严建立在什么之上?
“活着就是要享受,不然不如不活”,这种观点是有问题的吗?问题在哪里?
和传统社会相比,我们现在很需要一些事情“感受到自己活着”,这是一种存在主义焦虑吗?
在“痛苦的生”与“决绝的死”之间,我们可以期待更广阔的空间与选择
本期引用/推荐
景军《自杀是因为我们太软弱了吗?自杀问题与现代医学的社会学反思》
王兴《现代医学:看病,还是看人?》
袁长庚《倒霉人生生活指南》
引用音频(景军部分) 编辑 | 小蝉、LinQ
本期串讲、制作 | dy
主播...

看理想vistopia

不想晚睡的dy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