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
48分钟
播放:
3.97万
发布:
8个月前
主播...
简介...
本期导引
在过去的10月,文化界的两位前辈痖弦、聂华苓接连去世,众多媒体与学者发文悼念,我们也好像看到一个精神偶像的时代正在实质性地逝去。
与此同时,公共环境的戾气蔓延,也从线上到了线下。
这两者之间有什么隐秘的关联吗?那在这样一个时期回溯历史,是埋首故纸堆、还是从中寻找一种力量呢?
面对关于网络空间的劣质化、戾气化,我们应该“活得皮糙肉厚一点”吗?
这些问题,我们问了问刘擎和唐小兵老师的意见。
(提问唐小兵)
04:52 聂华苓是谁?她身上比较打动您的地方是什么?
10:16 今天这个时代,我们的精神生活确实是一个“去偶像化”的状态吗?今天大部分被追捧的偶像和曾经的那些精神偶像们有什么区别?
13:45 为什么今天会出现这样一种真正的偶像或导师、引导者缺失的情况?
20:27 中国社会其实存在着一种“反精英”的传统,随着技术、媒介、观念的变化,我们还需要一位精神偶像的存在吗?
22:19 网络的开放,反而让人们更封闭和保守?精英文化的式微,和公共环境的暴力频发有何关联?
(提问刘擎、唐小兵)
28:39 当公共事件发生,为什么我们再难看到理性、全面的探讨?是公共话语出了问题,还是现实生活出了问题?
36:24 在这个年代,“皮糙肉厚”才能活得下去吗?如何找到个人生命的韧性?
本期引用
《问答:聂华苓和殷海光:今天的我们,还需要一位思想上的“导师”吗?》
《刘擎×唐小兵:情绪时代,公共对话何以可能?》
本期推荐
唐小兵主讲节目《回忆录里的20世纪中国》
本期摘录
你以为你在互联网平台上是在一个旷野,其实只是一个轨道,因为它是个局域网,它是双重意义上的局域网,即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自由网,同时它又是背后有平台计算,给你精准投喂、派送的东西,所以你感觉每天在下海,在互联网的海洋遨游,其实你是在鱼缸里游泳。
/
真正的教育、真正的启蒙是帮助受教育者、受启蒙者,发展出他自己的一个独立思考的独立人格,独立判断,最后要吾爱吾师、吾爱偶像,但吾更爱真理。
/
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像“执拗低音”一样,短暂过程中可能会失声,可能会被边缘化,可能被软埋,但是只要历史给予它一定的时机、恰当的时机,重新会破土而出。可能时代环境会变化,社会潮流、流行文化会变化,政治环境会变化,出版环境会变化,但是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它是会突破时空对它的限制的。
/
是公共话语出了问题,还是我们现实生活出了问题?这两者是相互塑造的,你如果越是忍受那样一种非常赤裸裸的权力逻辑的生活,你越会倾向于阴谋论,越会倾向于那样一种弱肉强食的逻辑,而同时你宣扬这种话语的时候会反过来再加固那样一种逻辑,这样就把生活给封闭死了,所以要撬开这样一个恶性的循环是非常难的事情。
/
我认为最好的状态是你既敏感又强健。你不能以牺牲敏感性、以对世界、对精神生活和对艺术品的冷漠来维持自己的那个安定,你必须是——由于你有力量,你才能够面对最敏感的体验,无论是愉悦的还是让你不舒服的,甚至是苦难的,这是一个理想的状态。
/
王鼎钧先生讲过一句话,“时代就像筛子,筛得每个人流离失所,筛得少数人出类拔萃”(《碎琉璃》),就你看你怎么样去面对这个时代,怎么样去找到自己的一个空间,一个位置。
本期嘉宾
刘擎,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唐小兵,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本期制作
采访 | 小马、dy、jiarui
引用音频编辑 | 小马
串讲 | dy
在过去的10月,文化界的两位前辈痖弦、聂华苓接连去世,众多媒体与学者发文悼念,我们也好像看到一个精神偶像的时代正在实质性地逝去。
与此同时,公共环境的戾气蔓延,也从线上到了线下。
这两者之间有什么隐秘的关联吗?那在这样一个时期回溯历史,是埋首故纸堆、还是从中寻找一种力量呢?
面对关于网络空间的劣质化、戾气化,我们应该“活得皮糙肉厚一点”吗?
这些问题,我们问了问刘擎和唐小兵老师的意见。
(提问唐小兵)
04:52 聂华苓是谁?她身上比较打动您的地方是什么?
10:16 今天这个时代,我们的精神生活确实是一个“去偶像化”的状态吗?今天大部分被追捧的偶像和曾经的那些精神偶像们有什么区别?
13:45 为什么今天会出现这样一种真正的偶像或导师、引导者缺失的情况?
20:27 中国社会其实存在着一种“反精英”的传统,随着技术、媒介、观念的变化,我们还需要一位精神偶像的存在吗?
22:19 网络的开放,反而让人们更封闭和保守?精英文化的式微,和公共环境的暴力频发有何关联?
(提问刘擎、唐小兵)
28:39 当公共事件发生,为什么我们再难看到理性、全面的探讨?是公共话语出了问题,还是现实生活出了问题?
36:24 在这个年代,“皮糙肉厚”才能活得下去吗?如何找到个人生命的韧性?
本期引用
《问答:聂华苓和殷海光:今天的我们,还需要一位思想上的“导师”吗?》
《刘擎×唐小兵:情绪时代,公共对话何以可能?》
本期推荐
唐小兵主讲节目《回忆录里的20世纪中国》
本期摘录
你以为你在互联网平台上是在一个旷野,其实只是一个轨道,因为它是个局域网,它是双重意义上的局域网,即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自由网,同时它又是背后有平台计算,给你精准投喂、派送的东西,所以你感觉每天在下海,在互联网的海洋遨游,其实你是在鱼缸里游泳。
/
真正的教育、真正的启蒙是帮助受教育者、受启蒙者,发展出他自己的一个独立思考的独立人格,独立判断,最后要吾爱吾师、吾爱偶像,但吾更爱真理。
/
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像“执拗低音”一样,短暂过程中可能会失声,可能会被边缘化,可能被软埋,但是只要历史给予它一定的时机、恰当的时机,重新会破土而出。可能时代环境会变化,社会潮流、流行文化会变化,政治环境会变化,出版环境会变化,但是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它是会突破时空对它的限制的。
/
是公共话语出了问题,还是我们现实生活出了问题?这两者是相互塑造的,你如果越是忍受那样一种非常赤裸裸的权力逻辑的生活,你越会倾向于阴谋论,越会倾向于那样一种弱肉强食的逻辑,而同时你宣扬这种话语的时候会反过来再加固那样一种逻辑,这样就把生活给封闭死了,所以要撬开这样一个恶性的循环是非常难的事情。
/
我认为最好的状态是你既敏感又强健。你不能以牺牲敏感性、以对世界、对精神生活和对艺术品的冷漠来维持自己的那个安定,你必须是——由于你有力量,你才能够面对最敏感的体验,无论是愉悦的还是让你不舒服的,甚至是苦难的,这是一个理想的状态。
/
王鼎钧先生讲过一句话,“时代就像筛子,筛得每个人流离失所,筛得少数人出类拔萃”(《碎琉璃》),就你看你怎么样去面对这个时代,怎么样去找到自己的一个空间,一个位置。
本期嘉宾
刘擎,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唐小兵,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本期制作
采访 | 小马、dy、jiarui
引用音频编辑 | 小马
串讲 | dy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地瓜丸子
8个月前
湖北
64
这个世界需要精英去制衡这个社会的兽性,不然只会有越来越多抽刀向弱者的人..

52013
8个月前
浙江
24
爹味儿太重了,"你要这样,你要那样"…

Mikaela
8个月前
美国
23
47:24 这一期节目好棒,期待更多的分享。听完了我也想分享一下我的想法。对于提升自身的韧性,这点我超级认同,我也曾经觉得生命是脆弱的,直到我独立克服了一个现实存在的困难,办成了在他人眼中不可能的事情。从那以后我对社会的认知更深刻,对自己的认知也改变了。生活从来都是困难的,生存的压力有时候不那么明显,但积累到一定时刻会在一个节点爆发。我感觉人的部分痛苦是来自于自己的懒惰,来自于自身想用五十来换一百的想法。生活的压力很好的帮我克服了这个问题。这个世界上不是爱钱的人太贪婪,而多的是想要不劳而获的人。要是人人都真的爱赚钱,真正理解钱到底意味着什么,真正理解什么叫做交易,这个世界说不定才是理性人构成的世界。对于精英这个概念来说,大家对于这个理念近而远之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精英听起来离普通人很远,距离普通人的生活越远就越不了解大多数人的想法,从而没办法沟通。而这个时代的趋势就是在不断淘汰脱离大众精英。
冰泪天惜
8个月前
新疆
22
精英文化本身就是个伪命题、伪概念,文化从来是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不是某些人的定义和概念,是为人民服务的,还要明确“精英文化”本身是西方概念,并不适用于中国实际情况,士大夫的淑世情怀和家国情怀,不是所谓“精英文化”意识形态,而达者。得民心者得天下,而不是精英得天下。

小许许
8个月前
湖南
21
看网上很多评论就知道。很多人连正常的汉语人话都不会说了,各种缩写各种谐音,各种自造词。
其实主要是环境啦。劣币驱逐良币。
Mandenkeichtotbin
8个月前
广东
21
09:45 聂华苓先生老师??怎么女作者要称先生啊,直接老师老师就好了。第一次听还以为是个男性作者这么厉害😅
如tu
8个月前
山东
12
聂华苓老师,1925年出生,今年去世,真的是百年离世。听了唐小兵老师的介绍,佩服聂老师对中国文学的帮助支援,“世界文学组织之母”。
我好困阿
8个月前
云南
8
老师是好老师 就是口音问题能不能优化一下,适听性不是很好 听起来很费劲
不羁鱼_hjFz
8个月前
湖北
7
所谓精英只不过是自我意淫 自我优越 一群精致的利己主义群体罢了。现在的知识分子,满脑子主义,一肚子生意。现在的所谓精英知识分子 从不检讨他们为这个社会做了什么,天天碟碟不休抱怨这个社会为他们做了什么。被群嘲也就不奇怪了
如tu
8个月前
山东
7
唐老师和dy都是湖南人啊,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海老将軍噜啦啦
8个月前
日本
6
24:32 不是大众在排斥精英,而是精英利用大众走到了特权地位,但却无心承担精英本该承担的责任。这期节目里主持人的措辞里定义的精英狭义到让人恍惚是不是大众在排斥学者,肯定不是,当然不是。唐老师讲的很可爱,谢谢分享。

秋日蔚蓝
8个月前
广东
6
40:10 娇惯的心理,有意思,不要过分敏感,不要去奢望别人让你感觉舒服,要活得皮糙肉厚。既敏感又强健!
番师傅
8个月前
北京
6
15:16 精英们的问题就是喜欢在不懂的领域用自己熟悉的话语体系侃侃而谈。比如这位聊起算法推荐,其实他什么都不懂,但就是可以把一些人云亦云以讹传讹的东西讲得痛心疾首。实际上抖音快手的信息跟知识分子的门户之见或者所谓图书馆的种种隐形门槛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Lalalando
7个月前
江西
6
能不能别叫女士为先生了,对于不了解聂华苓女士的人来说,听到先生很迷惑,专门去查了,确定是女士。
臻真
8个月前
北京
4
40:35 尤其是当我们面对现在10后孩子孩子时,会发现他们因为不想被欺负或者效仿互联网的所谓网红精英,变得过度反应。一边是被“过度鼓励”教育模式曲解的父母,一边是动不动就说要去si的孩子,大家都变得非常脆弱
天天福
8个月前
湖南
4
为什么要权威?现在对权威很反感,一定要权威才能规范吗?规范可以建立在平等,尊重之上吗?

康kangjingwen
8个月前
江苏
4
感谢主播和老师们的深度分享,翻看了所有的评论,竟然有不少喷精英的人。我觉得精英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可或缺,现代互联网让很多人都迷失了努力的方向,所以需要精英来引导大众正确的方向。没有绝对正确的观点,就像老师说的我们应该以正确的方式来表达自己不同的观点,而不是自我封闭,绝对的去否定与你不同的人。评论中diss精英和这期内容的人就是很好的反面教材。

海老将軍噜啦啦
8个月前
日本
3
41:23 “不要牺牲自己的敏感去强健,而是因为你有力量才有勇气能够敏感。”
诗多芬宛
8个月前
新疆
3
搞这种莫名对立干嘛呢,就算年轻人不看短视频,也也不会都去看经典。不过是大家的选择更多了,扁平了,不要因为失去听众就怒不可遏。
CMY8Z9G6D4T
8个月前
北京
2
其实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过去的所谓文化精英的崇拜其实也只是局限于有话语权和表达能力的那部分圈层范围呢(过去的学生,中产,知识分子等等受过文化教育的人)?互联网给予了绝大部分人表达的权利使我们看到了那些自始至终都不曾对精英感兴趣的人的表达和偏见?
希望dy能回我,之前发过长评没有回复有点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