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本期导引

在过去的10月,文化界的两位前辈痖弦、聂华苓接连去世,众多媒体与学者发文悼念,我们也好像看到一个精神偶像的时代正在实质性地逝去。

与此同时,公共环境的戾气蔓延,也从线上到了线下。

这两者之间有什么隐秘的关联吗?那在这样一个时期回溯历史,是埋首故纸堆、还是从中寻找一种力量呢?

面对关于网络空间的劣质化、戾气化,我们应该“活得皮糙肉厚一点”吗?

这些问题,我们问了问刘擎和唐小兵老师的意见。

 

(提问唐小兵)

04:52 聂华苓是谁?她身上比较打动您的地方是什么?

10:16 今天这个时代,我们的精神生活确实是一个“去偶像化”的状态吗?今天大部分被追捧的偶像和曾经的那些精神偶像们有什么区别?

13:45 为什么今天会出现这样一种真正的偶像或导师、引导者缺失的情况?

20:27 中国社会其实存在着一种“反精英”的传统,随着技术、媒介、观念的变化,我们还需要一位精神偶像的存在吗?

22:19 网络的开放,反而让人们更封闭和保守?精英文化的式微,和公共环境的暴力频发有何关联?

(提问刘擎、唐小兵)

28:39 当公共事件发生,为什么我们再难看到理性、全面的探讨?是公共话语出了问题,还是现实生活出了问题?

36:24 在这个年代,“皮糙肉厚”才能活得下去吗?如何找到个人生命的韧性?

 

本期引用

问答:聂华苓和殷海光:今天的我们,还需要一位思想上的“导师”吗?

刘擎×唐小兵:情绪时代,公共对话何以可能?

 

本期推荐

唐小兵主讲节目《回忆录里的20世纪中国

 

本期摘录

你以为你在互联网平台上是在一个旷野,其实只是一个轨道,因为它是个局域网,它是双重意义上的局域网,即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自由网,同时它又是背后有平台计算,给你精准投喂、派送的东西,所以你感觉每天在下海,在互联网的海洋遨游,其实你是在鱼缸里游泳。

/

真正的教育、真正的启蒙是帮助受教育者、受启蒙者,发展出他自己的一个独立思考的独立人格,独立判断,最后要吾爱吾师、吾爱偶像,但吾更爱真理。

/

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像“执拗低音”一样,短暂过程中可能会失声,可能会被边缘化,可能被软埋,但是只要历史给予它一定的时机、恰当的时机,重新会破土而出。可能时代环境会变化,社会潮流、流行文化会变化,政治环境会变化,出版环境会变化,但是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它是会突破时空对它的限制的。

/

是公共话语出了问题,还是我们现实生活出了问题?这两者是相互塑造的,你如果越是忍受那样一种非常赤裸裸的权力逻辑的生活,你越会倾向于阴谋论,越会倾向于那样一种弱肉强食的逻辑,而同时你宣扬这种话语的时候会反过来再加固那样一种逻辑,这样就把生活给封闭死了,所以要撬开这样一个恶性的循环是非常难的事情。

/

我认为最好的状态是你既敏感又强健。你不能以牺牲敏感性、以对世界、对精神生活和对艺术品的冷漠来维持自己的那个安定,你必须是——由于你有力量,你才能够面对最敏感的体验,无论是愉悦的还是让你不舒服的,甚至是苦难的,这是一个理想的状态。

/

王鼎钧先生讲过一句话,“时代就像筛子,筛得每个人流离失所,筛得少数人出类拔萃”(《碎琉璃》),就你看你怎么样去面对这个时代,怎么样去找到自己的一个空间,一个位置。

 

本期嘉宾

刘擎,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唐小兵,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本期制作

采访 | 小马、dy、jiarui

引用音频编辑 | 小马

串讲 | dy

主播...
看理想vistopia
不想晚睡的dy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