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
77分钟
播放:
9,431
发布:
8个月前
主播...
简介...
本期导引
在避无可避的公共交流、碰撞中,人和人的交往规范出了什么问题?还有变好的可能吗?
“公民课”上线之际,我们向杨照老师发问。
*点击时间码,可直接跳转至杨照老师答问部分
08:45 为什么这么多人认为“精英”“何不食肉糜”?
12:42 今天我们的沟通出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30:22 不同的公共空间,规范应该谁来确定?
41:27 公共空间的规范,会因规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吗?为什么规模越大,责任越大?
47:28 深圳日籍儿童被刺事件:什么是“仇恨罪”(hate crime)?
51:19 腾冲酒店拒绝日籍游客,权益与歧视的灰色地带?
55:37 政治正确的无限上纲,会让人失去同理心?
1:05:33 越具体的问题,复杂性越高,越需要同理心与沟通技巧?
1:10:07 道德哲学的困境:如何宽容“不宽容”?
本期推荐
杨照主讲 《10堂公民课:关于公共生活的大问题》
本期摘录
我们经常忘掉了,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还是需要有基本的礼貌。哈贝马斯讲到的那个公共空间的诞生,在咖啡馆里,在酒吧里,那是一个相对比较轻松的空间。在那个空间当中,即使你喝酒喝到了一个程度,你要讨论政治,你要讨论谁好谁坏,你要讨论这个社会到底哪里出了问题?还是有基本的礼貌。当有人没有这样的礼貌,在那个气氛当中它就会被制止,这是最关键的一件事情。
/
什么叫做“在网络上面发表意见”?最简单的一件事情,他就老是觉得别人不会抓到他,或者是他对这些人在这个情境下没有这种礼貌的责任。
没有礼貌这件事,在我们的生活里,一直到今天仍然是一个特权。太多的人今天在网络上面发言的时候,他的第一个反应其实是内在直觉,没有通过(现实公共空间的礼貌的)自觉,但这就是一种堕落,许多在网络上的发言,其实就是在利用可以没礼貌的特权,在享受这份权力。
/
什么叫做真正沟通?你知道你听了别人在讲什么,你是因为别人说了什么,你了解他说了什么,所以你表达你自己意见,但在网络上,为什么我说“没礼貌”是一种权力的表现?它是一种特权,他就是要告诉你说,我可以骂你,我可以反对你,我甚至不用管你到底讲了什么。
/
当我们要沟通,我要能够表达我个人意见,但我先得要有一个主体,这个主体能够做判断,判断了之后你还要能够形成我的判断的根据,我才能够发表意见,这才叫做意见。
但是今天我们真的有太多人,事实上失去了这个能力,因为在各种不同的信息一直不断地冲刷下,我们就养成习惯——我们不需要完整地讲一段话。当你太久都没有完整地讲一段话,你就失去了这个能力。
/
当你没有一直不断在思考“我为什么做这样的选择,我如何告诉我自己我做的是什么样决定,如何告诉别人、如何说服别人说我做的决定是对的……”长久以来大家没有这样的习惯,没有这样一个在做独立判断、独立说明的一个主体,你就没有办法形成意见。
偏偏那样的一种权利的诱惑,我在这里可以说话,你不能阻止我说话,而且我说话还可以借由——不管是借由你们的平台,借由你们的流量,我可以让人家听到我说话,我要享受我的这样的权利。
最后你只能片片段段、零零碎碎、东一嘴西一嘴,最后哪怕说了一万句批评的话,也没法形成一个真诚的意见。
/
在任何的情况下,我们都不可能把这种“主人的权利”给压抑到这种地步,也不可能把客人的自由无限上纲到那种地步,那会是非常恐怖的一个环境。
你们真的一定要去在意的是,那些你们没有自由选择可以离开、却强迫你们非得要怎么做不可的这种规定规范。
/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
/
这里关键的一件事情是,它有没有形成任何意义下的一种垄断性?垄断性就表示说,你用这种方法管我,或者用这种方法来定你的规则,我没别的地方可以去。
/
政治正确,有一部分就是把这些东西一直无限上纲,到后来其实你就没有那个同理心。
你会觉得这个政治正确已经到了六亲不认(的程度),我们能够“正确”到六亲不认吗?
这又回来,我真的还是告诉大家说,为什么我会一再地讲孔子,一再地讲儒家。因为儒家有很多时候就是一直不断在提醒我们,你不能把不同规模、不同尺度的道德行为放在一起,一视同仁。
如果你把同理心、把(亲亲)差等对待这些东西都拿掉了,你就设定这么几个硬邦邦的(规定),它的界限这样划、定义就是这样。那说老实话,那样的一种道德行为方式,很难不出现恐怖的悲剧性的结果。
/
我们可以保护我们自己,我们可以让自己过得尽可能自在。但是仍然有最基本的、我认为的、道德的守则是,对于陌生的、你不认识的人,我们没有资格、没有权利故意地去伤害别人。
/
日常生活的细节不可能用基本的共同规范来规定,这只能靠同理心。这只能靠我们大家尽可能地不要制造别人的困扰,帮别人多解决一点点的问题。
本期嘉宾 | 杨照,作家、评论家,看理想长期节目主讲人
本期采访、制作 | dy
在避无可避的公共交流、碰撞中,人和人的交往规范出了什么问题?还有变好的可能吗?
“公民课”上线之际,我们向杨照老师发问。
*点击时间码,可直接跳转至杨照老师答问部分
08:45 为什么这么多人认为“精英”“何不食肉糜”?
12:42 今天我们的沟通出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30:22 不同的公共空间,规范应该谁来确定?
41:27 公共空间的规范,会因规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吗?为什么规模越大,责任越大?
47:28 深圳日籍儿童被刺事件:什么是“仇恨罪”(hate crime)?
51:19 腾冲酒店拒绝日籍游客,权益与歧视的灰色地带?
55:37 政治正确的无限上纲,会让人失去同理心?
1:05:33 越具体的问题,复杂性越高,越需要同理心与沟通技巧?
1:10:07 道德哲学的困境:如何宽容“不宽容”?
本期推荐
杨照主讲 《10堂公民课:关于公共生活的大问题》
本期摘录
我们经常忘掉了,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还是需要有基本的礼貌。哈贝马斯讲到的那个公共空间的诞生,在咖啡馆里,在酒吧里,那是一个相对比较轻松的空间。在那个空间当中,即使你喝酒喝到了一个程度,你要讨论政治,你要讨论谁好谁坏,你要讨论这个社会到底哪里出了问题?还是有基本的礼貌。当有人没有这样的礼貌,在那个气氛当中它就会被制止,这是最关键的一件事情。
/
什么叫做“在网络上面发表意见”?最简单的一件事情,他就老是觉得别人不会抓到他,或者是他对这些人在这个情境下没有这种礼貌的责任。
没有礼貌这件事,在我们的生活里,一直到今天仍然是一个特权。太多的人今天在网络上面发言的时候,他的第一个反应其实是内在直觉,没有通过(现实公共空间的礼貌的)自觉,但这就是一种堕落,许多在网络上的发言,其实就是在利用可以没礼貌的特权,在享受这份权力。
/
什么叫做真正沟通?你知道你听了别人在讲什么,你是因为别人说了什么,你了解他说了什么,所以你表达你自己意见,但在网络上,为什么我说“没礼貌”是一种权力的表现?它是一种特权,他就是要告诉你说,我可以骂你,我可以反对你,我甚至不用管你到底讲了什么。
/
当我们要沟通,我要能够表达我个人意见,但我先得要有一个主体,这个主体能够做判断,判断了之后你还要能够形成我的判断的根据,我才能够发表意见,这才叫做意见。
但是今天我们真的有太多人,事实上失去了这个能力,因为在各种不同的信息一直不断地冲刷下,我们就养成习惯——我们不需要完整地讲一段话。当你太久都没有完整地讲一段话,你就失去了这个能力。
/
当你没有一直不断在思考“我为什么做这样的选择,我如何告诉我自己我做的是什么样决定,如何告诉别人、如何说服别人说我做的决定是对的……”长久以来大家没有这样的习惯,没有这样一个在做独立判断、独立说明的一个主体,你就没有办法形成意见。
偏偏那样的一种权利的诱惑,我在这里可以说话,你不能阻止我说话,而且我说话还可以借由——不管是借由你们的平台,借由你们的流量,我可以让人家听到我说话,我要享受我的这样的权利。
最后你只能片片段段、零零碎碎、东一嘴西一嘴,最后哪怕说了一万句批评的话,也没法形成一个真诚的意见。
/
在任何的情况下,我们都不可能把这种“主人的权利”给压抑到这种地步,也不可能把客人的自由无限上纲到那种地步,那会是非常恐怖的一个环境。
你们真的一定要去在意的是,那些你们没有自由选择可以离开、却强迫你们非得要怎么做不可的这种规定规范。
/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
/
这里关键的一件事情是,它有没有形成任何意义下的一种垄断性?垄断性就表示说,你用这种方法管我,或者用这种方法来定你的规则,我没别的地方可以去。
/
政治正确,有一部分就是把这些东西一直无限上纲,到后来其实你就没有那个同理心。
你会觉得这个政治正确已经到了六亲不认(的程度),我们能够“正确”到六亲不认吗?
这又回来,我真的还是告诉大家说,为什么我会一再地讲孔子,一再地讲儒家。因为儒家有很多时候就是一直不断在提醒我们,你不能把不同规模、不同尺度的道德行为放在一起,一视同仁。
如果你把同理心、把(亲亲)差等对待这些东西都拿掉了,你就设定这么几个硬邦邦的(规定),它的界限这样划、定义就是这样。那说老实话,那样的一种道德行为方式,很难不出现恐怖的悲剧性的结果。
/
我们可以保护我们自己,我们可以让自己过得尽可能自在。但是仍然有最基本的、我认为的、道德的守则是,对于陌生的、你不认识的人,我们没有资格、没有权利故意地去伤害别人。
/
日常生活的细节不可能用基本的共同规范来规定,这只能靠同理心。这只能靠我们大家尽可能地不要制造别人的困扰,帮别人多解决一点点的问题。
本期嘉宾 | 杨照,作家、评论家,看理想长期节目主讲人
本期采访、制作 | dy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佛兰克
8个月前
美国
9
07:40 今天大众嘴里的精英是他们看得见摸得着的中产和知识分子,但真正的权力精英大家不敢斗也斗不过,斗了在网上也看不见

MTTBK
8个月前
湖北
5
杨照老师那边的音质好差🥲

不想晚睡的dy
8个月前
北京
4
看到《智人之上》里一段话:如果说民主的死亡,一种情况是人民没有了言论自由,而另一种情况就是人民已经失去了彼此倾听的意愿或能力。
WingKwok
8个月前
广东
3
个人对这期最大的感触是,要理解“人的多样性”,要在每次思考的时候要设置“视情况而定”的前提条件。这样才能免去很多的无效沟通。
不羁鱼_hjFz
8个月前
广东
2
精英的傲慢,傲慢的精英
Msmeng_
7个月前
广东
2
16:52 感同身受,太久没讲完整的话确实会不知道该怎么表达

Cheli
7个月前
浙江
2
要在网络沟通中恢复“人的全面性”还是挺有挑战性的。这要求表达者有意识地提供完整的背景信息,而倾听者也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对冲动情绪的克制。然而,在当今效率至上的社会,我们面对陌生人往往不愿意花费这些时间和精力,我们更习惯于短平快地恶意揣摩他人动机,然后一顿情绪输出,这样的沟通没有任何意义。最后,还是从我做起吧,根据哈贝马斯的观点,我要在每一场沟通中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可理解性:用最平实的语言表达自己,不用各种小圈子里的黑话和术语;
2、正确性:说话要摆事实,讲逻辑,避免情绪宣泄;
3、正当性:这一点类似于杨照老师说的“有礼貌”,要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不搞人身攻击;
4、真诚性:要真情流露,说自己真心认同的东西,不说假大空的话。
与此同时,我们要有意识地还原对方的全面性,认识到一个人的丰富层次:从说话的内容,到对方的言语行为(意图),再到双方的沟通语境,接着考虑双方的关系(即使是陌生人也要遵循基本的礼貌), 然后考虑双方的生活经历/家庭背景/职业经历,最后可能还要意识到双方的文化模式的差异(比如因性别/阶层/地域/民族的差异而导致文化观念认同的观点差异),如果能做到这个程度,应该就是一场真正的沟通了。

BlueFace小鸽迷
8个月前
北京
1
原因之一:很多人没有健全完整的思维体系和专业视角,脱口而出是零成本的,不用负责任。
寻常燕
8个月前
陕西
1
真诚善良的dy。
Elfe_EZvL
8个月前
中国澳门
0
需要重复听!不过老师推荐的咖啡店我没听清,想问下具体是哪一家呀🌹
auvpe
8个月前
广东
0
08:11 想分享一个典型,感觉和本话题很贴切。【【杰哥讲社会博弈】评分9.1的《好东西》真的好吗? 当代孔乙己的精神爽文!-哔哩哔哩】 https://b23.tv/Tm2KI0B

蒸汽波在逃
7个月前
福建
0
36:33 太对了,老师讲的好,这是针对事不是针对人。需要规则主要还是因为有些人没素质。

Mirror8
7个月前
江苏
0
唉同理心和道德和自律和尺度的前提是有门槛的说了半天没有落地
Msmeng_
7个月前
广东
0
39:41 狠狠赞同!!
Msmeng_
7个月前
广东
0
50:31 hate crime
Msmeng_
7个月前
广东
0
1:12:10 谢谢杨照老师,醍醐灌顶
sunny_uArx
7个月前
英国
0
小编也好好讲话吧,少用长难句,少用书面语,用生活的语言很容易说明白。
麦子_fnkJ
6个月前
加拿大
0
博主,说话太慢了,太慢了
HD884891z
5个月前
德国
0
37:13 确实自由该如何判断,上学时没有搞清楚过。自由应该是不侵犯他人权利的情况下。例如:室内不抽烟。抽烟的人要到室外,因为抽烟的人侵害了不抽烟的人权利。

神秘的机器人
4个月前
北京
0
怎么进群?